残极库及成品棚施工设计_第1页
残极库及成品棚施工设计_第2页
残极库及成品棚施工设计_第3页
残极库及成品棚施工设计_第4页
残极库及成品棚施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16721第一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110824一、工程招标文件 113636二、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 111741三、公司文件 330171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 319765第一节工程概况及总体目标 311035一、工程概况 320409二、工程各项目标 410332第二节施工部署 51712一、施工组织管理部署 516362二、施工总体安排 512494三、检验批的划分 631961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67998五、施工资源的配置 615473六、劳动力配置原则及程序 720453七、施工现场规划 811213八、临时设施布置 83836九、各阶段物料运输及储存场地布置 85031十、垂直运输管理 9559十一、施工用水规划 927502十二、施工用电规划 920953第三节施工准备 1013843一、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框图 102337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责任部门 1132305三、技术准备 1119459四、生产准备 1513434五、施工用电准备 1614978六、施工用水准备 182704第四节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2021151一、测量放线 2030138二、土方施工 2528355三、模板工程 288203四、钢筋工程 3211453五、混凝土工程 351014六、钢结构的制作 4110638七、钢屋架安装工程 4427728八、钢构件防腐 4724776九、钢构件防腐 5012738十、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 531245十一、砌筑工程 541507十二、脚手架工程 5628284十三、塑料门窗工程 608608十四、抹灰工程 6429082十五、混凝土地面 6629931十六、室内涂料 6917127十七、电气部分施工 7031770十八、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 749790第五节主要材料计划 7510504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和进场计划表 7621943第六节施工机械计划 7618037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773598第七节劳动力保障措施 7712090第八节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7921374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7916460二、加强质量保证的技术管理 8023108三、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8125507四、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26242五、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机构 9517275第九节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9629281一、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9628815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9617175三、安全管理制度 9723356四、技术管理措施 9716068五、具体安全措施 9816049六、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及设施设置计划 11129706七、安全措施费用计划 11222160八、安全防护用品计划 112380九、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11315023十、现场消防、安全保卫 1133295十一、安全生产小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11423009十二、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 11512635第十节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165090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171054二、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11813285三、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12022615第十一节环境污染防护措施 1208489一、环境保护措施 12131173二、防止大气污染技术措施 12119941三、防止水体污染技术措施 1224633四、防止噪声污染技术措施 12213426五、本工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12211903六、环保达标管理方案 12321312七、环境污染防护领导小组 12418866八、环境管理流程图 1248170第十二节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531113一、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2532007二、进度计划 1254591三、工期进度管理措施 12517341四、实现计划管理的保证措施 12612471五、保证工期措施及提前竣工赶工措施 1279935第十三节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及临时用地表 129228一、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1299020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12914686第十四节季节性施工及防风的技术措施 1304775一、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3014896二、防暑降温措施 13322042三、防风技术措施 1341210第十五节降低成本的措施 1351008一、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加工程收入 13528290二、制订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管理 1356620三、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13511149四、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13631855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13629788六、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费用 1366027第十六节成品保护措施 13727913一、成品保护的流程框图 13720384二、成品保护管理制度 13724087三、成品保护具体措施 13912716第十七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445360一、组织措施 14477二、主要技术措施 14412584第十八节回访保修措施 14828274第十九节质量计划 149332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677264质量管理体系 1692104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787543项目管理机构人员一览表 1792806劳动力计划用表 17931995残极库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8115894成品棚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828501残极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布置图 182180成品棚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布置图 183第一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一、工程招标文件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工程的资料和信息;2、建设单位对该工程提出的施工工期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二、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本工程施工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达到下列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省、市或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要求,但不限于下列规范。施工工作的全过程遵循国家及内蒙古的法规及规范要求。1、设计图纸所涉及的国标及地标图集;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92);4、《土方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5、《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6、《现场设备安装、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7、《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15-83);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1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JGJ52-79);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79);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3、《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14、《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7、《建筑钢结构焊接与验收规程》(JGJ81-91);18、《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19、《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2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2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155-2000);2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24、《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2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26、《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GB1499-1998);2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9、《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0081-2002);3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3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3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7、《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3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39、《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1-95);4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41、《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42、《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59-96);4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4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5、《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46、《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4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23/711-2003);4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23/716-2003);4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B23/722-2003);5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23/721-2003);5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23/723-2003);5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范》(JGJ198-2000);5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三、公司文件1、我公司现已通过的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体系、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质量手册》、《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2、《黑龙江农垦建工集团企业标准》(NKJG-01)。3、企业工法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工程概况及总体目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霍林格勒市)扎鲁特旗扎哈淖尔境内,其中残极库建筑面积约2425㎡,最高檐口高度5.5m,采用两连跨钢结构门式钢架结构。屋面围护为钢檩条、压型彩钢板。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给排水及消防水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成品棚建筑面积约2454㎡,最高檐口高度5.5m,主厂房采用单跨钢结构门式钢架结构。屋面围护为钢檩条、压型彩钢板。值班室为无骨架的夹芯板自承重盒子式组合房屋、带顶盖。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1、建筑工程。残极库及成品棚基础均为C30独立基础;2、装修工程。(1)散水做法:C20混凝土80mm厚一次抹光处理,随打随加浆抹光,上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垫层为粗砂防冻胀层500mm厚。宽1000mm。(2)门坡做法:C20混凝土180mm厚一次抹光处理,随打随加浆抹光,上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垫层为级配碎石层200厚加粗砂防冻胀层500mm厚。长1500mm,宽门两侧各加300mm。门窗工程:残极库窗主要采用塑钢组合窗;门为防水卷帘门及手动推拉门。成品棚窗主要采用塑钢窗;门为成品钢制保温防盗门。墙体工程:残极库±0.000-1.200采用MU10实心砖,M5混合砂浆砌筑。±0.000以下MU10实心砖,M5水泥砂浆,外墙采用240mm厚。1.200以上到檐口采用单层彩色压型彩钢板构造0.5厚,外墙为水泥砂浆外墙面丙烯酸外墙防水涂料两遍。二、工程各项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质量方针: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持续改进,塑造精品。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回访保修率100%,完善售后服务,实现零投诉。贯彻执行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体系,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施工。质量标准承诺:本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标准必保达到招标文件要求的合格标准。2、工程工期目标开工日期:(暂定开工日期为4月15日)残极库自开工日起67天竣工成品棚自开工日起169天竣工,其中15轴~28轴开工后97天交付使用工期承诺:确保本工程提前达到交工状态,比要求工期提前5天完工。3、工程安全目标、文明施工和环境管理目标安全方针:预防为主,增强安全意识;以人为本,关注职业健康。环境方针:注重环保,营造绿色建筑;诚信守法,追求持续改进。贯彻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彻执行GB/T24001-2000idtISO14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治安事件,月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争创内蒙古自治区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安全承诺:安全施工达标,创省级安全文明样板工地。违约经济处罚:如施工期间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我公司愿承担一切责任,并接受相应部门的处罚。4、工程服务目标1、满足业主各项施工要求及设计文件要求。2、配合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3、热情主动,协调配合,协商共事,优化采购、优化施工、优化服务。做到工程质量、工期管理、设备运行、回访保修等方面让用户满意;各项功能达到设计指标。第二节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管理部署本工程在施工组织上采取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组织项目工程经理部,选定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班子,明确项目工程施工责任制,实行项目工程核算制,所有项目管理制度,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网络等均公布上墙,到岗到位,严格执行。二、施工总体安排(一)总体安排的原则1、根据工程开工时间及工程形象进度,在施工时间安排上统筹兼顾,综合安排施工作业,做好施工的各种保障措施,保证工程质量。2、本工程工期紧,单位工程需平行作业,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施工顺序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各专业紧密配合、合理交叉,以确保质量、工期、安全的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3、根据工程现场作业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工程工期、质量、劳动力、周转材料、大型机械、临建设施等资源投入情况,在施工空间安排上要考虑立体交叉施工,分阶段分重点进行组织,做好分阶段验收安排,注重保障施工项目的工序穿插。4、根据工程任务划分和任务分期完成的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式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三、检验批的划分由于单位工程占地面积均较大,所以根据工程的施工部位特点或轴线确定分部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所划分的检验批进行验收,严格执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求。四、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施工进度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了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技术准备和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在编制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确定了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工期时间。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设备、资金、劳动力在满足阶段目标工期的前提下进行配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分析以下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基础及设备基础施工阶段时间紧张,地下工作量大;钢构件较多,提前加工制作及订制保证按期安装是完成节点工期目标的首要条件。2、施工图审核。在正式动工前,须有工程完善的设计图纸,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完善的设计包括设计院设计图、施工方细化的翻样、加工、节点等图纸,该图纸完善的进程,将直接影响开工前准备工作及大宗材料设备的提前加工订货,进而影响进度计划的落实和目标工期的实现。3、材料设备供应。本工程虽为厂房工程,但整个工程涉及的材料品种较多,部分材料设备质量要求高、订货周期较长,因此要提前准备、提前就位。五、施工资源的配置(一)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及程序。1、根据工期要求和施工需要,本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贯彻如下原则:(1)我单位自行组织施工项目中各专业的详细统计安排,专业施工常规机械设备按照正常施工工艺配备。(2)质量检测设备详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有关章节。(3)为保证工程质量,现场模板加工配备高精度和高转速的木工加工设备。(4)资源配置要考虑人、财、机、料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并整合社会各种资源,确保工程总体工期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二)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程序。1、施工管理部门制定计划,明确设备型号、使用时间、设备状态、操作人员要求、检修维护等要求。并提前落实设备供应商,供应商采取公开投标确定的方式决定。2、供应单位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计划要求签订合同,工程管理部门确定具体的进出施工现场时间。施工所需设备要在进场前完成检修,达到运转正常的条件。3、进场设备型号、数量、时间要满足施工计划要求,并配备一定的易损件配件,便于现场及时维修更换。(三)配置情况1、混凝土选择及输送(1)本工程混凝土根据工程位置情况拟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每日同时浇筑次数较多,施工前详细制定混凝土供应计划。(2)由于该工程整体面积较大,混凝土的浇筑现场采用输送泵,保证工期和工艺要求,满足工程需要。2、模板和钢筋的加工(1)模板加工和钢筋加工场地配备高精度和高转速的加工设备,实行车间化管理,从翻样、下料、成型、堆放、标识、运输等一系列工序形成规模化生产,确保模板、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求。(2)作好现场与加工场地的密切联系,派专人负责运输及对料。3、钢构件的加工制作及吊装(1)根据构件的类型选择合理、经济的制作方法。(2)选择吨位合适的汽车吊及提升设备,主要采用汽车吊吊装的方式现场组装。六、劳动力配置原则及程序1、劳动力配置原则:根据施工总体安排,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由我单位完成,依据现有图纸并结合工期进展情况安排劳动力。2、劳动力配置程序:我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在施工前要制定出详细的劳动力使用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工种、上岗证书、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施工经验、进场时间、培训地点、时间、住宿等要求,对施工作业队伍要择优录取。所有拟定的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卫生、消防、治安保卫等项目的技术培训和交底。七、施工现场规划1、施工现场总平面规划、管理的原则。根据现场勘察了解的情况、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施工现场布置原则:平面布置合理有序,统筹考虑各阶段的用地协调;合理利用现有施工道路和加工场区,保证运输方便通畅,尽量减少二次搬运;施工区划分和场地的确定符合工艺流程,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各种临时设施的布局和设置满足整个施工期间的管理和生产的需要,施工临时用水、临时用电布置要科学合理等,同时满足业主对安全、环境、消防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规划合理、整洁美观。同时立足紧凑性和可调整性,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阶段性调整。2、临时围挡及出入口布置。施工场区的围挡已由建设单位完成,所施工建筑物周围及生活区采用蓝白相间彩刚板进行围护封闭,满足施工期间的保安、环保、文明施工等要求。根据有利于现场交通运输的原则设置出入口。3、临时道路布置。合理利用现场已有道路,并根据施工需要对材料堆放场地及通往材料堆放场地的临时道路进行硬化,以供施工人员及汽车通行、材料的堆放。八、临时设施布置1、办好有关工程承建手续后,立即组织人员进场并与建设单位联系,进行临时设施的建设。2、施工现场内各项临时设施的规划应尽量避开今后的施工区,按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布设以避免中途拆迁。本工程中的办公区临设将设在建筑物南侧建设单位指定预留地位置。生活区设在厂外。3、现场办公用房及宿舍采用组装式彩刚板结构,用房标准满足建设单位有关部门的生活和卫生标准。4、现场临时设施有办公室、宿舍、工地门卫、配电间、会议室、材料仓库、传达室等,专人管理。具体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九、各阶段物料运输及储存场地布置1、钢筋加工场地、钢筋堆放场地及模板加工场地均设在建设单位指定位置。场地必须进行平整夯实并做简单硬化处理,防止扬尘。在现场设置库房,用于工程常用易耗物料的存放。2、进入预制构件吊装及钢结构等安装施工阶段,施工堆料要有计划集中占用局部区域,并做围档处理。十、垂直运输管理1、施工的垂直运输主要依靠汽车吊,为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正常状态,组成一个专业小组,着重对机械的进出场、提升、升节以及设备的性能等进行专门研究、测定、跟踪、控制,定期进行检修、保养,每次检修都经过验收方能运行,并将这些工作落实到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经验的人员身上,保证垂直运行机械的完好率达到100%。2、合理组织和调度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为保证施工材料运输工作的正常进行,设有运输调度中心,组织和调度整个现场的运输机械。十一、施工用水规划1、水源供给条件。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水源管网接口,我们以此作为现场水源,并设立水表进行计量。2、现场施工用水本工程的临时用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施工生产、生活需要及用水特点进行给水管道系统布设。该工程平面面积大,用水范围广,涉及人员多,在规划施工用水时要同时考虑到养护用水、砌砖工程用水、抹灰工程用水等;装修用水和结构施工用水有交叠阶段,在规划生活用水时要考虑到结构施工工人总数和装修施工工人总数叠加问题。十二、施工用电规划1、电源供给条件。施工电源业主已提供至建筑物附近达到使用要求。2、现场施工用电。现场临时用电组成: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将用电设备分类编组,对施工现场用的水泵、卷扬机、钢筋加工机械、电焊机、砂浆搅拌机、垂直运输机械、起重机和照明用电等分类统计其设备功率和设备数量。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施工生产、生活需要及用电特点进行供电线路系统布设,同时现场要设立用电安全措施及电气消防措施,设立专职电气消防负责人,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第三节施工准备一、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框图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建立技术质量保证机构熟悉与会审图纸调查和分析研究有关资料确定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确定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劳动组织准备建立工地组织机构依据施工进度做好劳动力需求计划组织劳动力陆续进场签订劳务及安全合同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物资准备根据图纸提出材料采购计划做好市场调查、组织材料、机具货源办理订购及采买安排机具运输及材料储备现场准备场内三通一平、施工用水用电核对勘察地质资料搭设暂设工程做好定位、抄平、测量放线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责任部门项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现场准备临时道路、场地规划及施工工程部临时设施施工工程部场地平整定位工程部大型设备进场物资部技术准备图纸会审技术质量部编制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技术质量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质量部编制关键工序施工方案技术质量部提出材料需用量计划经营部编制施工图预算经营部物资准备建筑材料进厂物资部施工用具机具进场物资部劳动组织准备组织劳动力进场经营部采购合同签订经营部三、技术准备(一)准备内容1、按施工及设计要求,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图集。将工程所需的各种规范、图集、标准、法规及新工艺等在开工前准备齐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掌握。2、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审阅图纸,将看图过程中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遗漏、相互矛盾、实际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存在疑问等整理汇总,在设计交底会上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经其确认后下发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并整理存档。3、收集工程前期设计、招标资料包括:工程特点、工期要求、质量要求、技术的难点资料,为制定施工方案及现场布置做好准备。4、对工程的地形与环境条件、地下障碍物、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进行调查。5、按总平面图的要求,到施工现场复测出建筑物的精确位置,引出主要有关轴线,设置并保护好轴线控制网及标高控制点,办理测量放线手续,保证顺利放线定位。6、落实好的货源,做好各种材料的检验、化验工作,按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及砂浆的配比试验工作。7、现场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严格把持质量关,做到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工地上设立质量责任区,组织质量责任考核,对劳务人员开展质量教育、质量奖惩,建立质量样板层、样板间,进行质量自检、互检、专检,组织QC小组,开展质量攻关,推行“三全”现场管理标准化活动,努力创造有利提高质量水平的管理环境。本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为:确保内蒙古自治区优质工程。所有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主体工程、基础工程、关键部位均符合优良标准。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完整、规范、及时、符合规定。(二)施工方案一览表序号方案名称编制部门1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科汇总2质量计划质量科3临时用水方案水电专业4临时用电方案水电专业5试验方案质量科6计量方案质量科7测量方案技术科8土方及护坡施工方案技术科9钢筋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科10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科11混凝土施工方案技术科12钢结构施工方案技术科13吊装施工方案技术科14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科15装饰工程施工方案技术科16脚手架施工方案技术科17水电及暖通施工方案技术科18机械设计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工程科19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工程科20现场消防保卫措施工程科21安全防护措施工程科22成品保护措施技术科23季节性施工施工技术科(三)主要器具配置1、工程测量及检测仪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或精度数量产地制造年份1高精度全站仪±1mm+1ppm/±0.5"1江苏20072经纬仪J22北京20063水准仪DS323江苏20054塔尺5m3江苏20065检测尺2m2天津20066钢卷尺50m2哈尔滨20067钢卷尺30m2哈尔滨20068钢卷尺5m10天津20069条式水平尺400mm2mm/m2天津200510游标卡尺0-150mm0.021天津200511磁力线坠5m2天津200512大线坠10Kg1哈市200413墨斗4哈尔滨200714钢板尺300mm1哈尔滨200615直角尺500×250mm1哈尔滨200616噪声监测仪1台北京20052、工程试验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天平1个2磅秤2台3坍落度桶2个4混凝土试模6组5混凝土抗渗试模2组6砂浆度模4组7环刀1套8回弹仪1台9温度计4根10养护箱2个3、办公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办公桌椅10套2档案柜8组3手机每人一部4传真机1部5电脑4台6复印机1台7打印机2台8扫描仪1台9数码照相机1部10数码摄像机1部四、生产准备(一)人员准备1、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队伍选用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具有较强实力的整建制劳务施工队伍,根据定额工程量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合理布置劳动力,控制内部的工人技术等级比例,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并经过优化组合,加强人员高度管理,开展技术革新,以满足施工高峰期对人员的需要,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2、劳动力管理。根据有关要求及行业规定严格执行施工人员管理制度,与所有参施工队伍签订劳务合同,加强劳务管理、明确人员分工,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所有工人在进场前必须严格进行“三级”教育,考核并颁发上岗证。分队组编制组织上岗培训,主要有:规章制度、安全施工、基本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四个方面。进场施工人员必须“三证”齐全,进场后按分包关系统一着装,佩带填有表明单位、工种(职位)、照片等内容的身份胸卡,加强进出场管理。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以及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事项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二)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要求,本工程劳动力计划见附图。(三)物资、设备准备按设计图纸及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物资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对以往与公司有合格关系的合格分供方进行再次评价,认为其仍为合格分供方后进行采购,所有采购物资均需有合格证明文件。做好大型机具(塔吊)设备进场准备。1、现场试验室、试验工作计划(1)在施工现场设置养护箱,主要用做混凝土及砂浆试块的制作及养护,并设立专职试验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成品的试验检测工作。(2)结合相应规范、标准及工程师要求,本工程试验计划。2、材料准备(1)由于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多,项目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材料管理体系,从材料计划、货源选择、材料送批、订货、运输、验收检验做到三级审核,保证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明确、数量准确。(2)施工前认真核实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设计变更洽商文件,及时准确地编制施工预算列出明细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行施工预算材料分析,编制建筑材料需用量计划,为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料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3)根据材料计划,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考察供货厂家,实行采购招标,做到货比三家,确保所选拔的生产厂家信誉好,能保证资源充足、供货及时、质量好、价格合理。序号施工阶段试验项目1土建施工水泥、砂、碎石、实心砖、钢材、焊件、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回填土2钢结构施工焊件、钢材3装饰装修施工门窗、涂料4水电施工开关、插座注:其他未提及项目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测试(4)对加工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的材料,在要求的时间内,提前将样品及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专门编制工艺设备需用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堆放面积提供依据。(5)在材料的采购方面积极采用建设部推荐采用的新型材料。(6)在施工中选用的材料除了保证常规的质量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到结构的耐久性和满足使用功能,切实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目标。(7)本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种类多,因此在现场设材料调度机构,负责全天的材料进场协调,以能满足施工需要,灵活调拨。生产部门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构件、材料运输计划,保障各种材料能分期、分批到场,减少现场占用率。材料部门负责各种材料及料场标识,避免混乱,且建立台账,完善进出库手续。五、施工用电准备1、临电设计本工程临时用电由生产用电、生活区用电、消防用电三部分组成,临电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电源由甲方在现场提供的变压器引出,在施工现场设配电室、值班室各一间,内设总配电箱一台,现场用电由总配电箱供至现场。现场所用电缆均采用VV29铜芯电缆,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0MΩ,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0.8m,电缆上、下各敷设5-10cm细砂或软土,上端满敷红砖或硬物保护。现场临电负荷见下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功率(KW/KVA)总功率(KW/KVA)1搅拌机JS500A27.5*2152钢筋切断机QJ40-125.5*2113钢筋弯曲机WJ40-16-4023.5*274钢筋调直机GP1226.5*2135电焊机AX4-300-22020*20400(KVA)6电焊机AX4-400-2240*280(KVA)7圆锯机MJ11423*268木工刨床MB103A14*149插入式振捣器HZ6X-5051.1*55.510平板振捣器PZ-50120.5*2111打夯机HZ-380A24*1412打夯机HW-2013*1313水泵B12-1542.1*24.214无齿锯22.5*2515空压机ZV-0.5/7-111313合计96.7KW480KVA合计:ΣP电动机=190.5KWΣP电焊机=480KVA计算用电量P动=1.05(K1ΣP1/cosΦ+K2ΣP2)=1.05×(0.6×96.7/0.75+0.6×480)=383.6KVA现场室内外照明取10%即总用电量为383.6×1.1=422KVAP动——现场动力电(KVA)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P2——电焊机额定功率(KVA)K1,K2——需要系数(在此均为0.6)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素(在施工现场最高为0.75~0.78一般0.65-0.75在此取0.75)选择电源(变压器容量计算)P=K(Σpmax/cosΦ)=1.05×422/0.75=591KVAP——变压器功率(KVA)K——功率损失因素取1.05Σpmax——施工现场最计算负荷(KVA)cosΦ——功率因素考虑以上各台机械设备不可能同时使用,现场由建设单位提供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变压器。施工用电由变压器引至工地配电室,再引至分配电柜,再经配电箱引至操作部位及各机械设备。六、施工用水准备施工现场用水量计算1、一般生产用水每个单位工程(考虑混凝土养生20m3、浇砖5万块、搅拌机清洗及搅拌砂浆25m3同时进行)q1=K1×ΣQ1N1/t×K2/(8×3600)=1.1×(20×300+50×250+25×300+1×600)×1.5/(1×8×3600)=1.52L/SD1=√4q/√4×1.52/(3.14×1000×1.5)=0.04M(40mm)q1——施工用水量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此处取为1.1)Q1——年(季)工程量N1——各工种施工用水定额(养生、搅拌砂浆取300L/m3、浇砖取250L/千块、搅拌机清洗600L/台班)K2——每班用水不均衡系数(现场施工用水取1.5)t——每天工作班数,按每天一班计D——供水管直径(mm)Q——用水量(L/S)V——管网中水流速度B、施工机械用水q2=K1×ΣQ2N2K3/8×3600q2施工机械用水量(L/S)Q2同一种机械台数N2该种机械台班用水定额K2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1.5K1未预见的用水修正系数此处无耗用水机械,故不计算此项用水量。C、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P1N3K4/t×8×3600=300×40×1.4/2×8×3600=0.29L/S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此处按300人考虑)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按40L/人.班计算)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此处取为1.4)t——每天工作班数(此处按2班考虑)D、生活区生活用水量q4=P2N4K5/24×3600=300×100×2.4/(24×3600)=0.83L/s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P2——生活区居民人数(人)(此处按300人考虑)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按100L/S考虑)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此处取为2.4)E、消防用水本工程施工现场及生活区消防用水量取10L/Sq5=10L/SE、总用水量q1+q2+q3+q4=1.52+0+0.29+0.83=2.64L/Sq1+q2+q3+q4<q5取Q=q5=10L/SD=√4×10/3.14×1000×1.5=0.092M(92mm)综上现场建设单位提供水源接口情况,我单位选择DN100焊接钢管做为分供水管。第四节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一、测量放线本工程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大,测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精度,提高施测效率,充分体现科学施工的精神,在测量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为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提供控制依据。本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主要包括结构平面位置测放、建筑物标高控制、竖向结构垂直度控制等。(一)施测布置及任务安排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及相关单位办理红线桩、控制桩的交接工作;2、对所交接的桩点进行校测;3、在原有测量控制(桩点)精度满足要求并布设合理的前提下,原则上沿用原有控制(桩点),并且根据结构施工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密,形成新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4、放线等细部测量工作按照施工的整体布置进行。5、施测顺序。平面控制网测设→高程控制网测设→细部测设→施工控制测量→检验测量(验线)。6、主要施测方法:平面控制网测设、基础放线主要采取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高程传递拟采用钢尺垂直测量;高程控制拟采用常规水准测量。(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有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尺寸。(3)对甲方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算。(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控制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作进行技术交底。2、仪器设备的准备(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所用表格采用建设单位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木桩、尼龙细线等)。(3)本工程测量仪器、设备配备:测量仪器、设备配备一览表名称精度数量用途全站仪±2㎜+2ppm/±2″1台控制网主轴线等重要部位测设、校核;测量基准的传递与复验;局部主轴线测设、坐标放样、测距、传测标高,施工控制测量。经纬仪J2±2㎜/2″2台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变形观测等。水准仪DS3±2㎜3台常规水准测量。钢卷尺50m/2把量距。对讲机/4台通信联络。(4)工作安排:本工程的控制测量由项目部负责;细部施测工作由专业放线人员承担,项目指派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监督管理;检验测量由项目部配合监理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所有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5)测量放线的工作条件:在测量区域内要保证通视条件和量距条件。(三)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在原有桩基控制网的基础上新控制网拟为与建筑物主要轴线平行的矩形形式设置。各区均采用矩形控制;控制网对每个施工段进行覆盖,且保证每个区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作为对细部放样的控制依据。(2)控制网的测设:根据红线及原有控制的校测结果,选取精度较好的、主要的、关键点位作为测控的起始依据,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方法进行测设。建立放格控制网点,一般要经过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A、初定:即把施工方格网点的设计坐标放到地面上。此阶段可以利用打入小木桩作埋设标志用。由于该点为埋石点,在埋设标志时必须挖掉,为此在初定时必须定出前后方向桩,离标桩约2-3m,根据埋设点和方向桩定出与方向线大致垂直的左右两个,这样当埋设标志时,只要前后和左右用线一拉,此交点即为原来初定的施工方格网点,另配一架水准仪,为掌握其顶面标高,在前或后的方向桩上测一标高。因前后方向桩埋设标志时不会挖除,可以在埋设时随时引。为了满足施工方格网的设计要求,标桩顶部现浇砼,并在顶面放置钢筋标志。B、精测:方格网控制点初定并将标桩埋设好后,将设计的坐标值必须精密测定到钢筋标志上。为减少工作量,采用现场改正法。C、检测:精测时点位在现场虽作了改正但为了检查有否错误以及计算方格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必须进行检测,测角用T2经纬仪两个测回,距离住返观测,最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坐标和测量精度。(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精度:±5″;量距精度:1/40000。(四)高程测量1、基础施工时,为了控制建筑标高,在基坑周边外构筑水准基点,其标高由建设单位指定标准点上引测。2、根据现场水准点,建立1个高程控制点,主体施工时根据引测到现场内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50米。3、轴线控制线和水准基点的构筑要求:地基稳定或设在永久性建筑上,牢固而不受干扰,并保证可以通视。4、主体施工过程中用钢尺引测上去,据此确定每层的标高。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每层时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5、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符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6、水准测量的精度:±20√L,(或±5√n)。L侧线长度,n—站数。7、控制桩点四周设钢管围栏,并设有醒目的标识。8、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水准点施工示意图9、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项目精度层间±3mm总高±10mm(五)轴线控制1、±0.000以下施测时,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法、经纬方向线法、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设到待测部位,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2、也可做轴线的外控点,待建筑物出地面后,将控制线引测到建筑物内,并做好相应的控制点,加以保护,作为整个工程的永久性控制点。把其中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线延长到其它固定的物体上,做好标记,作为复核点。4、轴线竖向传递的精度:10㎜/总高。5、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如下表。项目精度主轴线±10mm细部轴线±2mm墙、柱边线+3mm门窗洞口线+3mm(六)各施工细部点放样1、各楼层控制轴线的放样:把控制轴线从外控点引测到各楼层上,必要时可放出轴线位置。每次传导时各控制点必须相互复核,做好记录,检查四个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为止。2、墙、柱及模板的放样: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墙、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放长线控制以保证墙、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柱中线,待柱拆除摸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墙、柱模板的放样3、梁、板的放样: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0.50m线,不得漏弹,再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线。梁、板的放样4、门窗、洞口的放样: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用油漆标注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5、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门和窗口处进行传递。(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防止误差扩大。项目精度要求水平线(室内、室外)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铅垂线室内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室外高于1/30006、门窗安装的施工测量:(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七)测量记录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溯性。(八)验线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并与下一道工序的工长办理交接手续。验线的部位是主要关键部位也是最薄弱环节。(九)建筑物用J2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做轴线投侧的过程,同样也是控制建筑物垂直度的过程。二、土方施工(一)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前期准备工作:(1)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2)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3)地下管线、障碍物已进行可靠的处理。(4)土方按建设单位要求运至现场指定地点已选好。2、施工机械的选择: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本工程由于土方量较大。为此选用5台WD320型反铲挖掘机挖土,30台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机械挖土预留200mm厚原土人工清槽。3、施工路线:残极库由A轴1、2、3轴开始向F轴开挖。成品棚由28轴A、A轴向1轴开挖。4、作业程序:定位放线→开挖→修坡→整平→预留200厚土层人工挖除。5、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土方开挖至-2.4米,基槽宽度为4米,按1:0.75放坡,便于桩机行走,采用条形开挖的方式进行挖槽,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与人工相结合开挖,自卸汽车运至场区内指定地点施工。土方开挖剖面示意图6、土方挖运和平衡: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开挖土方必须全部外运至建设单位指定的弃土场地。7、基坑开挖后,在施工现场夜晚设红灯警戒。8、基础开挖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根据土质情况暂定边坡坡度(高:宽)为1:0.75,施工过程中认真控制好挖土深度。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将±0.00引测至钢管制作的龙门桩上,然后用水准仪随挖随测。9、土方挖好后在基础的外框线四角及横、纵条基础外框交点处打入Φ10短钢筋头,然后用水准仪将基础底标高抬高100mm标注在钢筋头上,最后进行人工修整至钢筋头向下100mm,在修整的同时严禁扰动基底持力层,如因特殊原因造成局部超深处严禁用虚土回填,由监理进行地基验槽后可用C15混凝土逐层填充,回填至设计标高,确保持力层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10、人工修整基底土方完成后及时通知建设(监理)单位代表及设计单位、地质勘探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程施工。11、如因遇雨季,开挖前应做好场地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槽中,现场土质为粉质粘土,无地下水影响,为防止雨水浸泡造成踏方,挖方进行适当放坡。基槽底设排水沟400(宽)×400(深)。每隔30.0m设集水坑400×400深800,配备污水泵,以便雨期排除雨水,排水沟位置距基础边缘距离不小于400。排水沟剖面示意图(二)土方回填在基础部分施工完毕且模板全部拆除后,经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合格后,再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站等部门对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基础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方可回填,避免因回填土而使混凝土构件受损伤。1、回填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由工长组织,技术人员向回填土工人进行详细交底。(2)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做好班前施工准备和班后防雨保护工作。(3)做好土壤夯实取样试验的准备工作。(4)测量工测设好分层标高标志筋。(5)回填土注意覆盖保护,防止雨淋。(6)回填前基坑应清理干净杂物、垃圾、零散用具等。2、工艺流程:基槽底清理→检查原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素土分层夯填。(1)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不大于3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2)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浇水使之下沉的所谓“水夯”法。(3)如须要分层分段夯实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为1:2(高15cm、宽30c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0.5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分段夯填时,不得在墙角下接缝。(4)回填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在有管道处应用人工夯实,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5)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压实系数达到0.95),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为取得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施工含水量,对于过干的土在夯实前应加以湿润,对过湿的土应以晾干后再回填。(6)回填土夯实时,对于打夯机无法夯实的死角,如基坑周边应采取人工夯实。木夯或石夯的质量0.04~0.08t,人力送夯的落距40~50cm,每夯搭接半夯。(7)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出标准高度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应补填夯实。(8)每天收工应注意天气情况,及时覆盖基槽,回填土防止雨淋,下雨天不能施工。3、质量标准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0,-5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三、模板工程(一)施工要求1、本工程基础、主体柱施工采用15mm厚多层胶合板模板施工,施工前首先进行模板设计,遵循实用、安全、经济的原则。2、主要材料:连结件、卡具、钢管、15mm厚多层胶合板、木方等。按计划配备,周转使用,在施工中根据进度需要及时增补。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模板接缝严密;(4)便于模板的安拆;(5)竖向结构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满涂隔离剂(水溶性);(6)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7)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8)板接缝应严密的采用胶带纸封贴;(9)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二)垫层混凝土模板1、选用100mm宽钢模板,不合模数部分用50mm×100mm方木拼接,利用钢管及短钢筋头加固。2、钢模横向拼接,用U型卡双向卡接。钢模转角处设50mm×50mm方木连接。沿模板背面,用12号钢丝绑6m长钢管,顺平模板。使模板板面与垫层设计边线保持一致。模板内侧用Φ16~Φ20钢筋打入地下,保证模板不向内倾斜,每块模板支撑点不少于1处。模板侧面的插销孔内,用Φ12钢筋穿入,并打入地下,防止模板外胀。并将Φ12钢筋制成“┓”形,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向上鼓起。垫层混凝土模板3、模板底标高用1:3水泥砂浆找平,保证模板上平与垫层混凝土表面高度一致。(三)独立柱杯基混凝土模板1、基础放线(1)标高量测:用水准仪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直接把水平标高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以便模板安装和纠正。(2)中心线及位置的放线:模板放线前,应清理基础垫层上的杂物,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基础,基础梁和柱中心线及边线,以供模板安装和纠正。弹线时为保证模板位置的准确,采用经纬仪引测、复核。2、基础模板安装:(1)安装顺序:安装前检查→安装基础两侧模板→侧模支撑→搭设钢管吊架→安装上部基础模板并固定→检查纠正。(2)安装方法:按照基础边线及图纸要求,进行模板施工的计算然后进行施工。就地拼装模板,靠基槽的一边将土壁修整后,用短木方将钢模板支撑于土壁垫板上,另一边固定在钢管锚固桩上,后在基槽两侧地坪上打钢管锚固桩,搭设钢管吊架,使吊架水平杆保持水平,用线锤将基础中心线引测到水平杆上,根据中心线安装基础梁模板,拼好的钢模板(或单块模板)搁置预先点焊在箍筋上的短钢筋上(中距800-1000mm)。用钢管、扣件将模板固定在吊架上,并用支撑顶紧,保持模板垂直,最后检查模板的中心位置及断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纠正尺寸差。(3)承台模板支承一:台阶的钢模板用角模连成方框,模板横向排列、不合模数处竖向组拼,竖楞间距可根据最大侧压力经计算确定,竖、横楞采用Φ48×3.5钢管,四角交点用扣件连接固定,底部台阶模板在砼垫层上设Φ14钢筋锚固柱支撑。(四)模板拆除1、梁侧模板及墙、柱模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2MPa时,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带模养护3d后方可拆模。2、梁底模拆除,非预应力构件,跨度小于等于8m之间的梁,必须在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m的梁,必须在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的100%时方可拆除。如上层混凝土未施工时,则该层梁底模拆除后应加临时支撑。3、楼板模拆除,宽度小于等于2m的板,必须在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50%以上方可拆除;跨度大于2m的板,由于在支模时,采用了早拆支模体系,除了支顶方木外,其余模板拆除同小于2m的板,如图所示。4、所有悬挑构件必须待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底模。5、模板拆除前应有同条件养护试块报告作依据,并办理拆模申请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不利时,必须加临时支撑。6、模板拆除本着“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原则,拆除下的材料,及时清理维修,而后分类堆放到指定地点。拆模方法示意图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75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五)脱模剂选用脱模剂采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脱模剂。本工程拟采用水性脱模剂,并以化学脱模剂作为备选,具体适宜在工程开工后同监理工程师共同协商解决。(六)模板清修保养对已拆除的模板首先进行清理,然后采取必要的维修,修整后妥善保存,以备使用。所有模板铺设前表面擦洗干净,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内不得残留任何杂物,所有板面都均匀地涂刷水性的脱模剂。(七)模板的质量要求1、模板必须保证工程结构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正确。尺寸宜采用规范规定的数值。柱头、梁端的模板要特别讲求方整横平竖直。在柱梁交接处的找补讲求吻合、平整、顺直。2、模板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多采用斜杆拉接,使支撑系统形成稳定结构。3、模板平面要求平整光滑,拼缝必须严密,大缝堵严、不得漏浆。4、模板内侧均匀涂刷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一致,不可刷得过多过重,以免影响粉刷层结合。四、钢筋工程(一)设计概况钢筋材料钢筋种类、符号HRB235(Ⅰ级钢)HRB335(Ⅱ级钢)HRB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