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废物规范化监管探讨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2023.3月1基础知识2监管技能3新罚则及典型案例目录1.基础知识1.1固体废物及污染防治原则1.2主要制度1.3主要标准1.4两高司法解释1.1固体废物及污染防治原则
《固废法》
1基础知识
修订后由6章调整为9章,由91条增加至126条础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124条)。固体废物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物质9项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为因为不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或者因为质量原因,无法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如不合格产品、残次品、废品等。但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中等外品级的物质以及在生产企业内进行返工(返修)的物质除外;2.因为超过质量保证期,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3.因为沾染、掺入、混杂无用或有害物质使其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4.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使用寿命到期而不能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5.执法机关查处没收的需报废、销毁等无害化处理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产品、毒品等禁用品;6.以处置废物为目的生产的,不存在市场需求或不能在市场上出售、流通的物质;7.因自然灾难、不可抗力因素和人为灾难因素造成损坏而无法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8.因丧失原有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质;9.由于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13项)1.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残余物等;2.在物质提取、提纯、电解、电积、净化、改性、表面处理以及其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包括但不限于(1)在黑色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轧钢氧化皮、铁合金渣、锰渣;(2)在有色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铜渣、铅渣、锡渣、锌渣、铝灰(渣)等火法冶炼渣,以及赤泥、电解阳极泥、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电积槽渣、酸(碱)浸出渣、净化渣等湿法冶炼渣;(3)在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电镀槽渣、打磨粉尘;3.在物质合成、裂解、分馏、溶解、沉淀以及其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1)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白土渣、油页岩渣;(2)在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渣、废母液、蒸馏釜底残渣、电石渣;(3)在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氨碱白泥、铬渣、硫铁矿渣、盐泥。4.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开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煤矸石等;
5.石油、天然气、地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泥浆、废压裂液、油泥或油泥砂、油脚和油田溅溢物等;
6.火力发电厂锅炉、其他工业和民用锅炉、工业窑炉等热能或燃烧设施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煤炉渣等残余物质;
7.在设施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中,从炉窑、反应釜、反应槽、管道、容器以及其他设施设备中清理出的残余物质和损毁物质;
8.物质在破碎、粉碎、筛分、碾磨、切割、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能直接作为产品或正常的原材料或作为现场返料的回收粉尘、粉末;
9.在建筑、工程等施工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报废料、残余物质等建筑材料;
10.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病害动物尸体等;
1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秸秆、植物枝叶等农业废物;
12.教学、科研、生产、医疗等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尸体等实验室废弃物质;
13.其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的产物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按照相应的产品管理。
1.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被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2.符合相关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包括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限值和该产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值;当没有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时,该产物中所含有害成分含量不高于利用被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并且在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于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产品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当没有被替代原料时,不考虑该条件;3.有稳定、合理的市场需求。以下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
1.任何不需要修复和加工即可用于原始用途的物质,或者在产生点经过修复和加工后满足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2.不经过贮存或堆积过程,而在现场直接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其产生过程的物质;3.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4.供实验室分析用或科学研究用固体废物样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置后的物质
1.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采选过程中直接留在或返回采空区的符合GB18599中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求的采矿废石、尾矿和煤矸石。但是带入除采矿废石、尾矿和煤矸石以外的其他污染物质的除外;2.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按照法规要求或国家标准要求就地处置的物质。固体废物≠固态的废物
固体废物并不是全是固态的,还包括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
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适用废水有关法律。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的形态:固态、半固态、液态、气态?《固废法》适用范围
原则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法(2条)液态废物适用: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125条,但规定除外)排除规定:
1.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2条)。
2.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适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125条)。
3.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124条)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
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须:
1)满足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可排入环境水体或者市政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废水、污水;
2)经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可以满足向环境水体或市政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排放的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的废水、污水;
3)废酸、废碱中和处理后产生的满足上述任一条要求的废水。符合法规要求,或者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安排必要的资金。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固废法》涉及原则条款
第4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第5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第6条
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第58条第1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第95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安排必要的资金“三化”原则及关系减量化突出源头治理,资源化注重变废为宝,无害化强调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就固体废物管理而言,无害化是根本目的,也是底线要求。第1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填埋量。循环经济促进法第4条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危险废物的前提,判断物质属于危险废物必须首先明确该物质是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名录鉴别
标准鉴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利用
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日常经常使用“处理”来表述固体废物的处置利用。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1)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2)识别标识制度(3)管理计划制度(4)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5)源头分类制度(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7)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8)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类型按照分级审批层级可分为: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收集许可证(只能从事机动车维修活动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镉镍电池)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许可证;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其它2)实际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类型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收集、贮存;收集、贮存、处置;收集、贮存、利用;收集、贮存、利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审批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利用备案备案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的,应当报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信息通报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废纸利用?废塑料利用?生活垃圾填埋?废水处理污泥填埋江西省危险废物监管平台:
增加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跨省转移综合利用的模块。
跨省转移固废利用的,需报移出地省厅备案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第22条
1.2主要制度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负责(7条)。国家实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7条)。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3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35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布局及建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60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污泥处理设施纳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71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的建设规划(76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时,应当统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转运、集中处置等设施建设需求,保障转运、集中处置等设施用地(92条)标准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鉴别程序和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14条)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15条)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68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识别标志和鉴别单位管理要求(75条)名录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开发、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危害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公布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名录。(33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应当动态调整。(75条)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
文号部令第15号主题词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已于2020年11月5日经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公安部部长赵克志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
2020年11月25日信息化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全国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平台,推进固体废物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16条)生活垃圾处理单位:装树联(56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78条)环评和“三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17条)固体废物进口管理
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23条)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发展改革、海关等主管部门组织实施(24条)海关发现进口货物疑似固体废物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属性鉴别,并根据鉴别结论依法管理(25条)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124条)。禁止洋垃圾进口!!!现场检查(26条)
主体。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环境执法机构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象。对从事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等活动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检查措施。可以采取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查阅或者复制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相关的资料等措施。协助义务。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料。查封、扣押(27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对违法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固体废物及设施、设备、场所、工具、物品予以查封、扣押。可能造成证据灭失、被隐匿或者非法转移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信息公开
信用记录制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信用记录制度,将相关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8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能力、利用处置状况等信息(29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9条)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向公众开放设施、场所,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29条)人大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纳入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年度报告,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30条)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31条)方便举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举报方式向社会公布,方便公众举报。保密和奖励。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对实名举报并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不得打击报复。举报人举报所在单位的,该单位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信用记录制度第28条第28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信用记录制度,将相关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生产经营者适用信用惩戒。责任保险制度第99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1.3主要标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39707—20202021-07-01实施《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代替GB18484—2001)2021-07-01实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代替GB18599-2001)2021-07-01实施《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2017代替GB13015-912017-10-10实施《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代替GB18485-20012014-07-01实施,2019年修订清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2014-03-01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代替GB16889-19972008-07-01实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34-2020)
2020年08月27日起实施。危险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代替HJ/T298-20072020-01-01实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代替GB5085.7-20072020-01-01实施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代替GB18598-20012020-06-01实施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2017-10-10实施其他相关标准
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代替HJ519-20092020-03-26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20132014-03-01实施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2002-07-01
实施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2013-03-01实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2013-12-01实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性能测试技术规范HJ561-20102010-06-01实施地震灾区活动板房拆解处置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公告2009年第52号2009-10-12实施
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会受到哪些惩罚?“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被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的,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重污染环境的,按照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不具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较2013年版更加完善,由十二条增加至十八条,分为“严重污染环境”(含18种情形)、“后果特别严重”(含13种情形)、“应当从重处罚”(含4种情形)。包含十方面内容
明确了污染环境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明确了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环境监管失职罪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明确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适用;明确了环境污染共同犯罪的处理规则;明确了环境污染犯罪竞合的处理原则;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造假的刑事责任追究问题;明确了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定性及有关问题;明确了单位实施环境污染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了“有毒物质”的范围和认定问题;明确了监测数据的证据资格。严重污染环境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从重处罚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的。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期间或者被责令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环境罪第六条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重污染环境的,按照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不具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第十六条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以营利为目的,从危险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并具有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污染物或者其他违法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2.监管技能危险废物和产品(副产品)的界定危险废物鉴别危险废物的分类贮存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安全运输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省内转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领突发性事故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医疗废物管理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典型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危险废物和副产品如何界定?你们企业产生的蒸馏残渣属于固体废物,而且是危险废物,应该按照我这残渣还可以卖钱的,卖给下游回收的厂家还可以卖几千块一吨,怎么能算是废物呢??生态环境部门企业危险废物和副产品如何界定?
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非主要产品,不属于固体废物。而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判断某类物质是否为副产品,首先应依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对该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进行鉴别。经鉴别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不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经鉴别属于固体废物的,应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做进一步鉴别。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经鉴别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则属于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危险废物如何鉴别(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判断待鉴别的物品、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2)经判断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判断。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属于危险废物,不需要进行危险特性鉴别(感染性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鉴别);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应按照第(3)条进行危险特性鉴别。(3)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6-2007)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4)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无法鉴别,但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危险废物如何鉴别?固体废物鉴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特性鉴别标准鉴别专家认定非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否无法鉴别否是是是否危险废物鉴别固废污染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专家鉴别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腐蚀性鉴别急性毒性初筛浸出毒性鉴别易燃性鉴别反应性鉴别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危险废物规范贮存(81条)
分类贮存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如实记录有关信息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禁止混存贮存危险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超期贮存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何规范贮存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包装容器有何要求?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例如:塑料容器不用于贮存对塑料有化学反应的废溶剂。对于反应性的危险废物,需装在防潮的密闭容器中;对于腐蚀性的危险废物,需装在衬胶、衬玻璃或塑料的容器中,甚至是不锈钢容器中。除相容特性外,装在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有足够的强度要求,必须完好无损防止泄露。只有在装入或是转移废物时方可开启,如若发生危险废物的容器损坏,必须立即处理并重新装入完好容器中,并且需要对容器进行定期检查以评估其安全状况。液体危险废物可注入开孔直径不超过70mm并有放气孔的桶。危险废物贮存有何要求?
1.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2.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
3.除上述2规定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
4.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5.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
6.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间。
7.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一天,于摄氏5度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
8.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所示的标签。
9.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渗透系数≤10-7厘米/秒;
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10.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11.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12.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13.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4.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5.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施工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
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度(77条)
M1:1字体为黑体字底色为醒目的橘黄色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的警告图形符号样式(GB15562.2-1995)
标志牌应设在与之功能相应的醒目处。标志牌必须保持清晰完整,当发现形象损坏,颜色污染或者有变化,褪色等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时修复或者更换,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危险废物运输管理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道路运输应当遵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应包括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从业单位需配置相应的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运输车辆。从事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道路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都应取得相应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运输危险废物,应当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制度(85条)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进行检查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第八十二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或者纸质转移联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向危险废物移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移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危险废物,并将批准信息通报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危险废物跨省转移转出为行政许可事项!(1)申请报告;(2)江西省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申请表;(3)转移的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性状清单;(4)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运输方案;(5)危险废物运输应急响应计划;(6)委托处理协议或合同复印件;(7)符合危险废物运输规定的材料。包括运输合同(自行运输的除外),运输单位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和押运员从业资格证、驾驶员机动车驾驶证的复印件;(8)申请单位及接受单位双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9)接受单位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危险废物省内转移
第八十二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或者纸质转移联单。江西省目前运行已完全是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固体废物跨省转移需要办理手续吗第二十二条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的,应当报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信息通报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废纸利用
?废塑料利用
?生活垃圾填埋
?废水处理污泥填埋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和台账制度(78条)
目前江西省已经实现危险废物监管平台电子备案。制定管理计划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的措施降低危险废物危害性的措施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管理计划备案报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综合)须具备的条件?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3名以上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经历的技术人员;2)有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危险废物运输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3)有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以及相应的贮存设施、设备;4)有与所经营的危险废物类别相适应的处置利用设备设施、技术、工艺和配套污染防治设施;5)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并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及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申请条件
申请领取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防雨、防渗的运输工具;2)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3)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突发性事故造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如何处理?(86条、87条)
突发性事故造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危害扩大,并妥善处理产生的危险废物。(1)应急处置措施
(87条)在发生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发生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防止或者减轻危害的有效措施。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责令停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作业。
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应急监测、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突发性事故造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如何处理?
突发性事故造成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危害扩大,并妥善处理产生的危险废物。(2)突发性事故危险废物的处理突发性事故产生的危险废物优先选择周边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由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经接受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事发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应急方案进行转移、处置或利用,废物在转移、处置或利用中不按危险废物管理。突发事件产生的危险废物采用豁免方式管理,有利于快速处理意外事故,降低环境风险,避免污染范围扩大。医疗废物管理(90条)
医疗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的监督管理,防止危害公众健康、污染环境。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依法分类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及时收集、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渗漏、扩散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91条)
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车辆、场地、处置设施和防护物资。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应当协同配合,依法履行应急处置职责。典型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处置工艺危险废物物化处理工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
1#预热器
310℃/-5100Pa二级预热器
500℃/-4100Pa三级预热器
630℃/-3300Pa四级预热器
785℃/-2700Pa五级预热器
895℃/-1800Pa预分解炉
900℃/-1200Pa投加点2:窑尾分解炉
850℃-1150oC,停留时间3s固态/半固态危险废物Rotarykiln
(gas:1700-2000oC)1400-1500oC投加点1:生料喂料点
500℃/-4100Pa无机污泥熟料库
气体流向
物料流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该如何处理?粉尘氯化氢HCl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氟化氢HF有机污染物二噁英重金属生活垃圾飞灰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对飞灰中的重金属、二噁英类、氯盐等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去除,或者抑制其可浸出性,使处理后的飞灰满足后续利用或处置要求的过程。飞灰处理工艺包括水洗、固化/稳定化、成型化、低温热分解、高温烧结、高温熔融等。1低温热分解:将飞灰在缺氧或无氧气氛下,通过低于500℃的低温热分解反应,将其中的二噁英类脱氯解毒的过程。2高温烧结:将飞灰或其处理产物与其他硅铝质组分、助熔剂进行混合后,通过高温使其部分熔融,冷却后形成烧结体产物的过程。3高温熔融:将飞灰或其处理产物与其他硅铝质组分、助熔剂进行混合后,通过高温使其完全熔融,再经过水淬等急冷处理,形成致密玻璃体产物的过程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飞灰填埋处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未经处理的飞灰采用密封包装后,可进入满足GB18598要求的刚性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b)飞灰处理产物满足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入场要求的,可进入柔性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c)飞灰处理产物满足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入场要求的,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飞灰宜选择在生活垃圾焚烧企业内进行处理。d)进入柔性危险废物填埋场或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的飞灰处理产物,应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填埋。e)进入填埋区的飞灰或飞灰处理产物应密封包装或成型化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处理产物用于水泥熟料生产时,应同时满足以下污染控制要求:
a)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应符合GB30485和HJ662的要求。
b)应控制飞灰处理产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和飞灰处理产物的投加速率,使所生产的水泥熟料按照GB/T30810规定的方法测定的可浸出重金属含量不超过GB30760中规定的限值。
c)飞灰处理产物中的氯含量应满足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控制的要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34-2020)(一)重视风险防控。充分考虑飞灰中重金属、二噁英类、氯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处理处置后不同暴露场景确定了控制限值,确保长期环境安全。(二)引导综合利用。在规范飞灰填埋处置方式的同时,明确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其他利用方式的污染控制要求,引导企业选择综合利用技术路线,逐步降低飞灰填埋量。(三)创新分级管理。针对飞灰处理产物按照危险废物管理对技术发展的制约问题,提出了飞灰处理产物分级管理要求,即满足6.3、6.5条污染控制要求的飞灰处理产物,不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而是按照GB34330进行鉴别,将其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或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飞灰及其处理产物不得用于烧结砖生产”在烧结砖生产过程中,易形成适于二噁英类污染物再合成的条件,可能造成二噁英类再合成的量较大。而现有烧结砖窑的烟气处理系统仅要求设置脱硫和除尘装置,存在二噁英类污染物超标排放风险。此外,大部分烧结砖生产企业的管理能力尚不足以支撑飞灰的安全处置利用。飞灰处理产物用于水泥熟料生产之外的其他利用方式的要求有哪些?
a)应控制飞灰处理产物中的二噁英类含量,可采用低温热分解、高温烧结和高温熔融等二噁英类分解技术,处理产物中二噁英类残留的总量应不超过50ng-TEQ/kg(以飞灰干重计)。
b)应控制飞灰处理产物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飞灰处理产物按照HJ557方法制备浸出液,其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应不超过GB8978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照一级标准执行)。
c)应控制飞灰处理产物中的可溶性氯含量,可采用高温工艺、水洗工艺等脱除可溶性氯,处理产物(高温处理产物、水洗后飞灰等)中可溶性氯含量应不超过2%,以不高于1%为宜。
飞灰环境管理要求1飞灰处理和处置设施所有者应设置专门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负责飞灰处理和处置过程的相关环境管理工作。2应建立污染预防机制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3应对飞灰处理和处置过程的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飞灰的危害特性、环境保护要求、环境应急处理等。4应按要求开展飞灰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相关设备或设施泄漏、渗漏等情况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5应建立管理台账,内容包括每批飞灰的来源、数量、种类,处理处置方式、时间、处理处置过程中的飞灰进料量、各种添加剂的使用量、监测结果、不合格飞灰处理产物的再次处理情况记录,飞灰处理产物流向、运输单位、运输车辆和运输人员信息,事故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6应保存处理和处置的相关资料,包括培训记录、管理台账等。保存时间不应少于10年。7应每年编制总结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总结报告应包括飞灰转移情况、飞灰处理和处置情况、飞灰处理和处置相关监测结果和其他相关材料建筑垃圾
(60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61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措施,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62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63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电子废物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66条)
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和利用;国家鼓励产品的生产者开展生态设计,促进资源回收利用。(67条)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实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废弃机动车管理(67条)
禁止将废弃机动车船等交由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或者个人回收、拆解。拆解、利用、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机动车船等,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包装物治理(68条)
过度包装: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制造,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规定。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强制回收目录: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重复使用: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绿色包装:国家鼓励和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一次性用品管理(70条)
旅游、住宿等行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办公场所应当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
废水处理污泥管理(71条、72条)污泥处理要达标:处理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污泥处理设施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污泥处理设施纳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推动同步建设污泥处理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禁止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禁止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泥进入农用地。清淤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按规定处理。污泥种类及其危险特性
污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由固态杂质、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的浆状物组成。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并且颗粒较细,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其中,生化污泥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可以简单的分为无机污泥和有机污泥。有机污泥主要含有有机物,如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厌氧消化处理后产生的消化污泥等。无机污泥主要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如利用石灰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和化学沉淀产生的污泥。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包括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含水率高(80%左右,呈半固态),未经处理不能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并经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可的监测部门检测、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实验室废物管理(73条)各级各类实验室及其设立单位应当加强对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管理,依法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实验室固体废物。实验室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3、新罚则和典型案例一、新罚则新法23条和第103条、第108条、第114条、第118条
新增了查封扣押、按日计罚、双罚制等新执法手段,
既增加了处罚种类,又提高了罚款额度,
法律责任普遍加重!!!
对违法行为实行严惩重罚!!第102条第104条第112条、第114条新《固废法》第120条对需要移送公安机关予以拘留的六项违法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是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造成严重后果的;二是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三是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堆放、利用、处置的;四是无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五是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六是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二、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江西龙天勇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天勇公司)和江西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盛公司)为有色金属再生冶炼企业,以铅尘、污泥等危险废物为原料,回收铅、银、锌等重金属。由于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主体责任缺失,导致园区环境风险突出。龙天勇公司先后违法建设了11台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燃煤反射炉,用于再生银、铅等有色金属生产,烟气无组织排放严重。同时,自2008年以来,企业将25000余吨高炉渣、水淬渣和含铅烟尘等危险废物随意堆存在生产车间和物料仓库,大量灰渣被冲刷进入雨水管网外排。对企业厂区内雨水沟采样监测发现,水中镉浓度59毫克/升、铅浓度41.7毫克/升,分别超过《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直接排放标准的5899倍、207.5倍。祥盛公司长期超经营许可范围非法处置磷化渣等危险废物,厂区雨污混排、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危险废物仓库清洗废水、脱泥废水、循环冷却水等溢流进入雨水管网外排。暗查发现,该园区雨水排口超标严重,水中镉浓度0.382毫克/升、铅浓度2.96毫克/升、锌浓度72毫克/升,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75.4倍、58.2倍、71倍;排口周边土壤铅含量1800毫克/千克,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风险管制值1.6倍。龙天勇存在问题1、废包装袋露天堆放,废布袋未按危险废物管理,未记录。(2019年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检查)2、批建不符。还原熔炼炉、富氧侧吹熔炼炉、回转窑烟气拟采用钠碱法脱硫工艺与环评批复气动乳化脱硫工艺不符;铋冶炼含氯烟气处理系统未进行除尘,与环评及其批复不符;新建制氧站,与环评及其批复不符;锑侧吹反射炉环评批复4m2,实际建成6m2。(2020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查现场踏勘)3、部分高炉入炉原料混有塑料袋;高炉入炉原料(渣、烟灰等)贮存混乱,不符要求。(2019年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检查)4、原环评(一期工程)的固体废物章节未明确脱硫渣、废水处理污泥固废属性、产生量和处置利用方式等。自生产至今,企业实际一直按照一般固废来管理。(2019年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检查)5、部分生产线未建成。富氧侧吹熔炼炉、选铁的制砖生产线、铟生产线湿法浸出至萃取工序输送管道未建成,还原熔炼炉、富氧侧吹熔炼炉、回转窑烟气脱硫装置未建成,回转窑烟囱未建成,还原熔炼炉、富氧侧吹熔炼炉和回转窑烟气在线监控未安装。(2019年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检查)6、新产生危险废物处理不符要求,危险废物贮存超期。反射炉炉渣自行回用未交有资单位处理,含砷废渣未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处理协议;有2000吨阳极泥等危废原料和25000吨新产生危废高炉渣贮存超过一年。(2019年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检查、2020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查现场踏勘和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7、环境集烟设置不符要求。锡铜生产线还原熔炼炉出渣口、出料口未设置环境集烟;回转窑窑头环境集烟收集不完善、废气为无组织排放,回转窑投料仓未采取粉尘收集措施;硫化除铜除锡工序未采取环境集烟收集措施。(2020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查现场踏勘)
8、未有效管控粉尘无组织排放。5条生产线生产车间、还原熔炼炉、回转窑和选铁生产线原料输送未密闭,未采取粉尘收集管控措施。(2020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查现场踏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开户银行合同范本
- 个体老板合同范本
- vr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烟台驾驶资格证模拟考试
- 化妆店转租上海合同范本
- 兽医诊所转让合同范本
- 副业兼职合同范本
- 二手车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军旅衣服租赁合同范本
- 农村房屋场地出租合同范本
- 离心机操作规程
- 富氢水水素水推广方法
-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课件2023
- 某小学申报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自评分说明
- 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根据铜价计算各种电缆参考价格
-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 WB/T 1066-2017货架安装及验收技术条件
- SB/T 10446-2007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课件
- 对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