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场项目井点降水方案_第1页
大型商场项目井点降水方案_第2页
大型商场项目井点降水方案_第3页
大型商场项目井点降水方案_第4页
大型商场项目井点降水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一、工程概况拟建建(构)筑物由1幢8层大型商场;地下设置2层地下室.本基坑地下结构南北长123米,东西宽110米,边坡为3级边坡(平分三级边坡),平台分别均为1m,边坡坡度均为1:2,基坑开挖深度为8.0~8.9m。二、施工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基础深度及地下情况,确定水准点位置,确定开挖深度,确定土质类别及地下水位高度。2、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工程进度编制材料计划,组织降水所需材料进场。(1)、井点管用直径51mm钢管,带管箍,下端为长2m的同直径钻有Ф10mm梅花形孔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20号铁丝、间距40mm。(2)、连接管: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直径51mm。(3)、集水总管用直径100-150mm钢管带接头。(4)、滤料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三、工程地质自地面起由上而下的土层分别为: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为近期回填的粘性土及建筑垃圾等,含较多碎石、块石等,夹少量道渣,土质不均一,回填时间约1年。层厚1m。素填土:灰褐~灰色,松软。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植物根茎及碎石,土质不均一。层厚1.5m。粉土:灰色,饱和,稍~中密。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3.2m。粉砂:灰色,饱和,中密。主要成分为长石及石英,云母碎屑次之。层厚12.5m。粘土:暗绿~灰黄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少量灰色条带。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层厚8m。(二)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地下水位深度3m,各土层渗透系数指标见下表。室内渗透系数指标土层代号及名称室内试验渗透系数建议值K(cm/s)透水性评价层厚m垂直渗透系数KV(cm/s)水平渗透系数KH(cm/s)①1杂填土2.0×10-4弱透水1①2素填土2.0×10-5弱透水1.5②1粉土7.0×10-4弱透水3.2②2粉砂7.0×10-4弱透水12.5③粘土1.78×10-72.66×10-75.0×10-7不透水8因本工程110*124m较大,且渗透系数为10-4cm/s级别,降水深度为8.9-3+0.5=6.4m,查表知二级轻型井点降水系统且一级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中加设一道临时井点管,二级井点降水时不添加,既多环形二级井点降水系统。1、井点管的埋置深度计算:H≥H1+h+iL+l式中: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m);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距离(m),取深度3.434米;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m),一般为0.5~1.0m,取上限0.5米;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短边距离(m);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层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根据扬水试验和工程实测确定。取环状i=1/10;l——滤管长度(m),取l=1.2米。井点露出地面高度,取0.3。H≥H1+h+iL+l=3.434+0.5+0.1(30.75+5.933*2+2+0.8+0.934)+0.3+1.2=10.069米;取H=10米2、井点计算:(一)涌水量计算:根据无压完整井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1、单井涌水量计算式中Q——基坑涌水量;K——土壤的渗透系数,取K=3.14m/d;S——基坑水位降深,S=3.434mH——潜水含水层厚度,查表,按线性插入法得H=8.4m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故环形布置按圆形处理则:R——降水影响半径,2、确定井点管的间距(1)式中Q——沟槽总涌水量,Q=220.87;q——设计单井出水量;d——滤管的直径,d=0.051m;l——滤管的长度,l=1.2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0.6m/d。考虑到实际操作,取20.86*1.13=28根故取间距为12m平面布置:C=(110+61.5)*2=343m>12*28=336(间距可按现场状况进行调整)3、二级井点设计二级井点系统沿基坑四周布置井点管,中间不加设井点管同理得到:H>=2.967+0.5+0.1*61.7=9.64m井点管外露高度为30cm滤管长度为1.2m,管径为51mm。水井类型为无压非完整。基坑总排水量计算(环形布设)S=3m,l=1.2mS/s+l=0.7得到则群井降水影响半径:故:单井最大出水量:井点管数量:n=1.1Q/q=1.1*331/11=34根则平面布置每14m布置一根井点管,14*33=462<466m满足要求。四、井点降水施工基坑开挖后,土质干爽无水份。为了达到要求,本工程采取井点降水措施。⑴、由于基坑大面积开挖,采用双排井点降水和排水明沟相结合的施工措施。基坑中表面水采用排水、双侧明沟抽水,地下水采用双排井点降水,每侧井点管间距1.20m,在基坑四角处井点管加密,每个角加两个井管。⑷、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箱→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⑸、井点管埋设,成孔用冲击式或回转式钻机成孔,孔径为300mm,井深比井点设计深50cm;洗井用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入粒径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2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⑹、井点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铺前先挖沟槽,并将槽底整平,将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沟内,用吸水胶管将井点管与干管连接,并用8号铁丝绑牢。⑺、井点使用前应进行抽水,如压力表读数在0.15-0.20MPa,真空度在93.3kPa以上,表明各连接系统无问题,即可投入正常使用。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同时应备用双电源,以防断电,一般抽水3-5小时后水位降落漏斗渐趋稳定,出水规格一般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⑻、在抽水过程中,应定时观测水量、水位、真空度,并应使其真空泵保持在55kpa以上。⑼、沟槽管线完成并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五、质量保证措施1、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3、埋入地下的井点管及井点联接总管,均应除锈并刷防锈漆一道,各焊接口处焊渣应凿掉,并刷防锈漆一道。4、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3-66.7kPa,压力应保持在0.16MPa。5、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豆石滤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内堵孔。6、井点管埋设后,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异物掉入管内堵塞。7、井点使用应保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8、成孔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可以空一井点,钻下一井点。井点管滤水管部分必须埋入含水层内。9、井点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为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淹泡沟槽的事故,备用一台发电机。10、井点使用时,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不低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11、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底500mm以下,以防止地下水扰动管底沟槽土体。六、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方针(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并实施ISO18000有关要求,严格落实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加强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施工部位向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要及时搞好新入场工人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2)安全生产管理的内业和外业工作必须达到黑龙江省关于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关达到省级文明工地标准,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3)本工程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结构施工防护,施工用电防护等。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1)工地电气使用应由专业电气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运行。(2)对施工用电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并设接地保护装置。(3)施工现场和生产中使用的手持电动设备必须设置保护装置。(4)各机电设备应由专人看管,电气必须一机一闸,严格接地、接零和安漏电保护器,水泵和部件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各工种必须切实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参加非专业施工前必须清楚该工程的规程和安全知识,不得以任何借口违反操作规程。(1)所有机具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确认无故障方可使用,各种机具设备必须有安全接地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