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列宁主义的形成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美)莫斯《俄国史》
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册)》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宜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同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的形成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斯大林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演讲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列宁主义的形成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保留了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2)沙皇专制制度与垄断资本相结合,使俄国政治落后,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革命力量十分强大。(3)俄国无产阶级的战斗性、组织性和革命性都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且有成熟的政党领导,这些构成了对统治阶级和旧秩序的严重威胁。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占领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退出一战。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1917年3月(俄历2月)1917年7月1917年10月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有着巨大的国际意义。它在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拓了一个社会主义基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处和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不同制度的国家共处和斗争,也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吸取经验,促进各自的繁荣。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提供了一个榜样,可以不通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马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3)有了中共的领导和马义指导,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级革命的一部分,不再是旧式的资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了胜利,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通过实践证明了列宁的理论。(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的方式看: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方式。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1)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2)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打击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到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探究: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春夏,英、法、美、日等国(进入俄国)。协约国军队的干涉不仅侵犯了苏俄的主权,而且策动了苏俄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府势力,在外国军队的支持和扶植下,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纷纷聚集起来,成立地方割据“政府”,并用武力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由此开始了历时三年的国内战争。——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而实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了饥荒。忍饥挨饿的和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暴乱的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1921年2月28日,15000名水兵参加暴乱,参加暴乱者多数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张建华《俄国史》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1)“功劳”: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和军事战争的胜利,缓解了城市饥荒;2)“错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不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政治危机(工农联盟面临破裂);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向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的尝试,带有极左的倾向,超越了社会发展的阶段,不符合俄国的国情。列宁思考,怎样重建社会主义。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⑵直接原因:1921年2月苏俄水兵兵变。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策。这是俄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更加成熟的表现,绝不是转向资本主义。俄共(布)“十大”召开时的抗议抗议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恢复资本主义。
3.内容: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1918-1921年国内战争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国家集中分配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农业: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以租让形式引入外国资本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影响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2.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
“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1931年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着直接联系。苏联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不得不用特殊的方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孙立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背景:①内部:苏联工业基础落后;②外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与包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意图(1921-1940)
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于1933年结束(1928年开始),1932年底,苏联政府宣布该计划已提前完成,历时四年三个月。据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86%,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8%。剪成了1500个新企业。——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苏联实行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凭借这一成就,苏联模式在当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做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粮食产量在1927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平均每年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3.6倍,但同期重工业却增长12.4倍。——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斯大林的经济政策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多种所有制并存,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由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到排斥市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对苏联模式的评价:(1)从积极方面看,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