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总复习_第1页
人格心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总复习_第2页
人格心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总复习_第3页
人格心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总复习_第4页
人格心理期末知识点总结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心理期末复习题一、人格概论1、 相关概念人格是一个构念,我们看不见,但对此做出主观或客观的评价,并对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做出一定的理论推论。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稳定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对外部世界做反应的行为方式。人格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们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人格指的是存在于个体之内的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持久性心理倾向与特征,此种倾向与特征与外在环境互动而决定个人的思考、欲望、情绪和行为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2、六个理论流派的基本假设精神分析流派——人的无意识心理;精神分析用无意识来解释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人有无意识的死的本能,不自我毁灭就要把攻击指向外挫折——攻击(攻击的真正原因可能意识不到)行为流派——条件反射,行为强化;行为主义认为攻击行为是学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奖赏(正强化)模仿和“榜样”作用认知流派——信息加工的方式;认知流派认为对情境的信息加工(解释)导致攻击性个体差异研究发现,爱打架的小学男生通常把别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举动看成是对他们个人的威胁人本主义流派——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人本主义不承认人生来就具有攻击性人性本善,是某些因素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往往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不良的自我形象,在遇到挫折时就出现攻击特质学流派——人格特征;特质流派看重的是行为稳定性的个体差异2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小学时攻击性强的人,长大攻击性也强生物学流派——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某些生理学变量,如睾丸激素水平二、精神分析理论Freud经典精神分析1、意识层次论按心理、如何组织加工经验的方式将心理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意识、:我们所知觉到的部分前意识:存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相对容易进入注意无意识:意识之外的冲动,幻想和原始过程2、结构理论人类心理可划分为三个结构:*本我: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即时满足,是非理性的原始过程(幻想,梦)*自我:满足本我冲动,但考虑情境的现实性。遵循“现实原则”,是理性的。*超我:内化的社会价值系统。从父母和社会化过程获得,关注道德理想和完美主义,遵循“道德原则”。3、驱动论本能分为两类:*生或性的本能,泛指带来快乐的行为死或攻击的本能**人类行为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无紧张状态本能被激活,心理紧张就产生本能被满足,则紧张消失4、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无意识中使用的保护自我的完整和统一性的心理机制目的:降低焦虑,减少痛苦*焦虑:一种自我机能,使人警惕将要来到的危险,并做出相适应的反应*现实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本我上升到意识,自我受超我威胁神经症性焦虑:担心自我不能控制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本我冲动5、心性发展理论儿童发展围绕性方面,每一阶段,不同的发展任务,可固着于某一阶段A.口唇期(0-1.5岁)B.肛门期(1.5-3岁)C.性器期(3-6岁)D.潜伏期(6-12岁)E.生殖期(12-18岁)三、精神分析理论(2)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如:对黑暗的恐惧(2)、原始意象当他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常见的形象、态度和概念eg.太阳、母亲、英雄、死亡(3)、心理类型说人们认识世界的四种机能:感觉,直觉,思维和情感两种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态度:内倾和外倾内倾--指向个体内在世界;安静、富于想象、爱思考、退缩、害羞、防御性、对人的兴趣淡漠外倾--指向外部环境;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易适应环境两种态度和四种机能组合成八种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外倾情感;外倾感觉;外倾直觉内倾思维;内倾情感;内倾感觉;内倾直觉Eg.情感内倾型: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但不把它们公开;不善言谈,自我认为是冷酷的人,但实际上隐藏着强烈的情感;往往不信宗教心理类型的测量: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四个维度:外倾-内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16种人格类型用于非诊断性评估,如职业咨询,教育和商务咨询2、阿德勒(1)、自卑情结过度自卑,无助感,或不恰当的努力方式造成新的问题和紧张(2)、社会兴趣与人格类型社会兴趣是指个体知觉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3、雷妮(1)、关于神经症的理论神经症是由于焦虑和对抗焦虑的防御机制,以及为缓解内在冲突而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的共同模式(2)、应对策略与人格三种应对策略/人格1.趋向他人——依从型人格2.反抗他人——敌对型人格3.逃避他人——退缩型人格4、埃里克森(1)、自我认同?包括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2)、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社会心理危机心理品质适应不良婴儿期0-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希望退缩幼儿期1-3自主对羞愧和怀疑自由意志强迫性儿童早期3-5主动性对内疚目标感抑制学龄期6-12勤奋对自卑有能力感惰性青春期12-20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忠诚叛逆成年早20-24亲密对孤独爱排他性成年期25-65繁殖对停滞关心拒绝他人老年期>65自我整合对绝望智慧轻蔑每个阶段由一对冲突构成,形成危机,危机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力量,人格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适应环境5、客体关系学派依恋类型之研究1.安全型2.焦虑-矛盾型3.回避型四、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有关概念*操作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环境中有一些自发的行为(操作),如果遇到强化刺激,这一“操作”就会增加有关概念:*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更大&实验:猫学习走迷宫*强化:使先前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的后果正强化:行为后跟随奖励负强化:行为后撤销或减少不愉快刺激惩罚:使行为频率减少的后果*分化:选择性强化,使个体对不同刺激作出不同反应泛化: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相应的反应洛特(1)、行为预测理论*行为潜能——在某一特定场合做出某种反应的可能性*预期——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强化的可能性*强化值——对某种强化的喜好程度*BP=E+RV行为潜能=期望+强化值(2)、控制点(特质维度)*内控:自己的行为或态度导致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结果*外控:自己身上将发生什么是由他们自己不可控的外力决定的内控者倾向于比外控者更快乐外控得分与高焦虑水平相关外控和高抑郁相关内控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好,教师评价更高最有效的治疗是和患者的控制点相匹配4、班杜拉:(1)、观察学习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替代学习/模仿学习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是不同概念。观察习得的行为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根据对行为后果的预期而决定经典的观察学习实验研究成人榜样对塑料充气人示范几种攻击行为,三组儿童,三种结局榜样受惩罚组自发模仿攻击行为最少;当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给予奖励时,各组攻击行为无显著差异(2)、自我效能感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五、人格的认知理论1、凯利的个人构建论基本假设:个人的心理过程是由他预测事件的方式来引导的建构推论:个人通过解释生活中的重复经验来预测事件的个人构念系统个性推论:人们建构事件的方式各不相同组织推论:构念之间有结构顺序关系联系或紧密或松散两极推论:构念系统由有限的几个双极构念组成选择推论:在双极构念中选择对我们有利的构念范围推论:每个构念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经验推论:构念系统会随经验而有所变化认知重建调节推论:构念系统的变化调整受构念渗透度(容纳新概念新事物可能性)的制约分裂推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不相容的亚层次构念自我内部可以不一致,与角色或情境有关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社会性推论:解释他人的建构系统时,可能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扮演一定的角色2、人格的认知因素(1)、图式帮助人们知觉、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假设性的认知结构知觉周围环境特征,注意什么,忽略什么图式提供了组织信息的框架图式是相对稳定的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2)、自我图示对自我的认知表征,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加工由个人行为中最重要的方面组成证据:自我图式的存在影响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速度eg.有很强独立图式的被试对与独立有关的形容词做出“是我”的反应更快六、人本主义理论1、罗杰斯(1)、价值的条件化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2)、自我实现的障碍不良倾向出现于反常与特殊的环境自我不一致: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不一致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焦虑和防御机制否认和歪曲(3)、治疗师的态度真诚共情尊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基本技术:reflection(共情?)2、马斯洛:五个基本需要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通常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出现高级需要;但有例外满足需要的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不同一个行为可以受多种需要的驱动通常认为高级需要有更重要的价值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七、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1)、特质概念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虽然不是具体可见的,但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依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所表现出的程度而分类*每个人都处在特质的两级分布的连续体上的某一点*特质曲线是正态分布曲线特流派的基本假设1.人格特征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2.人格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2)、统我:主观经验的我的那部分,相当于自我2、卡特尔(1)、因素分析(2)、特质分类: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表面特质:特质元素的集合,或多或少地表现为在许多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境下这些特质会聚集在一起根源特质:组成人类人格的基本特质,每种表面特质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3、大五人格理论神经质不安全感vs安全感,自怜vs自我满意外向性好交际vs不好交际,感情丰富vs含蓄求新性寻求变化vs遵守惯例,自主vs顺从随和性信赖vs怀疑,乐于助人vs不合作尽责性有序vs无序,谨慎细心vs粗心大意大五的局限性1.语言因素的影响2.大五的结构模式(5±2)3.非理论性大五的应用八、生物学流派1、艾森克的人各类型论(1)、人格等级模型(2)、人格维度:三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3)、生物学基础论据1.个体在人格维度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2.人格维度跨文化的一致性3.遗传在人格形成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特质的相似性高于异卵双生子艾森克人格量问卷EPQ2、气质与人格的关系十、人格的发展1、Eric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气质/遗传的影响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童年经验/生活事件学校/老师的影响同伴社会阶层社会文化&大众传播媒体十一、人格障碍1、人格障碍的基本概念: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内在体验和行为(认知、情感、人际功能、冲动控制)持续地明显地偏离文化期望范围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社会或职业功能受明显影响本人可能感到痛苦,或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通常开始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并长期持续发展到成年或终生人格障碍的治疗是困难的,他们较少主动求医人格障碍的行为表现受文化和性别的影响很大人格障碍的一些共同特征很难与人相处较少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感觉冲突,通常是通过别人的告发或埋怨而获知他们的怪癖或不良行为(无自知之明)不能感觉自己的缺点,把问题归于外界1、Eric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年龄特定心理危机积极结果消极结果0~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希望)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退缩)1~3自主对羞怯和疑虑意志训练,自我控制,能作决定(自由意志)刻板严厉,怀疑,空虚(强迫性)3~5主动对内疚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