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4套名校中考模拟卷】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附14套名校中考模拟卷】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附14套名校中考模拟卷】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附14套名校中考模拟卷】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附14套名校中考模拟卷】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图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能描述

的是()

A.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

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B.密度是物体本事的一种特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不能用该图象

描述;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时间成正

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故选B.

点睛:从图象上可以看出,该图象反应的物理量之间成正比关系,然后根据各选项之间的关系选择即可。

2.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

A.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

B.电线绝缘皮破损或老化,形成短路

C.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

D.天气热气温高,使电线和用电器都非常干燥

【答案】D

【解析】A.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会形成短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不合题意;B.电线绝

缘皮破损或老化,形成短路,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不合题意。C.同时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

大,不合题意;D.天气热、气温高,使电线和用电器都非常干燥,这不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短路.②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根据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分析。

3.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

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是小于像距的,所以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应是投影仪,故应选D。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容器口的橡皮塞中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塞与玻璃管之间、

橡皮塞与容器口之间都是密闭的,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端管口相平。打开阀门K,接一杯水后,关闭阀门,此时

玻璃管的下端仍在水中。则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VK

A.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

B.玻璃管内有水进入

C.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

【答案】B

【解析】A.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玻璃管外水量减少,所以水面下降,A选项正确;B.玻璃管内的水面恰好与下

端管口相平,说明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打开阀门K,由于阀门K里面压强大于

外界大气压强,水会流出来,同时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减小,大气压将空气通过玻璃管压入容

器内,始终保持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关闭阀门后,玻璃管口的水面不会上升,B

选项不正确;C.容器内玻璃管口处压强始终不变,且管口的下端仍在水中,故容器底内表面a点的压强不变.C选项

说法正确;D.由于玻璃管外的水面下降,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变小,又瓶内空气压强与玻璃管下口上方水的压强

和等于大气压强不变,容器内玻璃管外的气体压强变大,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根据接水后与接水前相比较,玻璃管外水量减少分析水面下降还是上升;(2)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5.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一个箱子,如图所示,当推力F为50N时,没有推动,当推力F为100N时,箱子刚好在水平

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F为150N时,箱子加速运动,则()

A.未推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推力

B.未推动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大于50N

C.推力F与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当箱子在水平地面加速运动时,摩擦力为150N

【答案】A

【解析】A.未推动时,箱子静止,受到是平衡力,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总等于推力,故A正确;B.由A

知,未推动时,箱子所受摩擦力等于推力,推力增加,摩擦力增加,故B错误;C.推力F与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当箱子在水平地面加速运动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为100N。故D错误。故选A.

点睛:①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时大小相等;②二力平衡力的

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两个相同的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体积是6cm3,密度是0.6g/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B.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小

C.将木块取出后,甲、乙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相等

■>

D.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且有名的体积露出水面

【答案】D

【解析】A.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G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滓=G.所以6木=6排,即木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

2

的水重,所以在甲图中,相当于木块的重力恰好补充了木块排开水的重力,故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水

平桌面的压力,已知两个容器相同,由p=S可得;两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S=P水gV拌可知,当液体密度一定时,V排越大F浮越大。由于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V拌在增大,所以F浮在增

大,故B错误;C.取出木块后,甲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下降,水的总质量减小,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故C

p木0.6g/cm

错误。D.因为木块漂浮,受到浮力与重力相等,则F浮=&即P水gVfl^P木gV,贝!|丫排=「水丫=lg/cm3V=5v,,所以

V#=V-5V=5V,故D正确。故选D.

点睛:(1)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重,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的水重等于物体重,由此可知两个容器的

总质量相同;然后再利用p=S分析压强;(2)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浮力大小与V排有关;(3)取出木块后,水

面的高度变化,水的质量减小,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4)木块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可知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可求出露出的体积。

二、多选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是一个等臂杠杆

C.用电扇吹洗过的衣服可以加快衣服上水的蒸发是利用了惯性

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尘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B

【解析】A.压缩物体时,物体分子间间隙变小,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就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斥力,故A正确;B.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是一个等臂杠杆,故B正确;C.用电扇吹刚洗过的衣服,加快了空气流动,

从而加快了蒸发,与惯性无关,故C错误;D.尘土飞扬这些都是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错。

故选AB.

点睛:①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

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②由Q^=cmZ\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

物质,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③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

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就是从提高温度、增大液体面积和加快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

虑;④一切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8.对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能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温度的关系

、ga

C.能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D,不能说明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答案】BD

【解析】A.导线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但是如果导体做的不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不会产生电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通过吸引

大头针数目多少来体现,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吸引大头针数目越多,说

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导体棒与电源相连,当通以电流时由于受磁场力的

作用,导体棒会发生运动,故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导线内通以电流后,

放在其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D.

点睛:由实验的装置及实验现象可知实验的原理及意义。

三、填空题

9.2018年全国冰雪体育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在冰上龙舟比赛中,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产生的,运动

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越大。如图所示,全体划手有节奏地用冰钎齐向后用力推,龙舟就能快速前进,说明

力的作用是.

【答案】振动响度相互的

【解析】(1)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2)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2)物体间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用桨向后划水,同时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推动船向前行驶。

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振幅:振幅越

大,响度越大;(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凸远视

【解析】解: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

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凸;远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11.我国是第一个宣布成功实现对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能直接点燃,由天然气和水在高

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lm3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出164m3的天然气。根据以上信息可知,可

燃冰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若lm3的可燃冰产生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

吸收,则可将t水从0C升高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C;天然气的热值约为3.4X103J/m3)

【答案】不可再生13.3

【解析】由题知,可燃冰在短时间之内不可再生,所以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Im?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出164m3

7339

的天然气,则完全燃烧164m3的天然气可放出的热量:Qia=qV=3.4X10J/mX164m=5.576X10J,天然气完全燃烧

放出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Q吸=。«=5.576X109J,由Q吸=011/k1可得,这些热量可加热水的质量:m=

Q吸_5.576x1O9J

34

c△t4.2x10J/(kg-℃)x1OO℃=L33x10kg=13.3t.

点睛:(1)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

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2)利用公式、=4丫和公式Q=cmZ\t即可计算出天然气

燃烧释放的热量和水的质量。

4

12.老师在讲物态变化时,常常会用酒精在黑板上写两个字,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就不见了,这是现象。

自然界中有很多现象是可逆的,上述现象的逆过程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的形成。

【答案】蒸发露

【解析】黑板上的酒精消失了,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蒸发(汽化)现象,汽化的逆过程叫液化,如雾的形成。

13.图所示的是某地下停车场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

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当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R的激光时,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增大/

减小/不变);当电压表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要使报警器在浓度更低的烟雾下报警,R0应选用

(更大/更小)阻值的电阻。

【答案】减小增大更小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为有烟

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时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将减弱,而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所以光敏电阻R的

U

I=--

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R总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烟雾浓

度更低,光照强度更大,光敏电阻的阻值更小,此时电压表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Ro应选用更小阻

值的电阻。

14.如图所示,当金属框沿光滑绝缘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1;若在图中虚线区域内加上

一个方向为“X”(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金属框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

E2E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小于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当导体进入磁场区域时,由于导体框的部分电路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故:E1<E2.

点睛:解答本题应掌握:当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即可由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

四、作图题

15.射水鱼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从水中射出一条笔直的水柱,把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小昆虫击落水中进而捕食。

如图所示,假设图中S点是水面上的昆虫,请在图中画出射水鱼看到昆虫的光路并标出像的大致位置。

【答案】-a*..........

【解析】昆虫反射的光线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鱼眼,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靠

拢,如图所示:

点睛:空中昆虫反射的光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鱼认为光沿直线传

播,鱼看到的昆虫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昆虫的实际位置高,所以鱼看到的是变高了的昆虫的虚

像。

16.如图所示,一个货箱静止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画出货箱受力的示意图,图中

黑点为货箱重心。

【解析】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所以受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F”方向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物体还受重力G

方向垂直传送带向上。三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所示:

点睛: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五、实验题

17.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

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两图来进行比较。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

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3)小王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纸盒、小球最终都停下来了它们的机械能都消失了,能量是不守恒的。你认为小王的观

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答案】ac木块被撞出的距离让A、B小球从斜面相同高度滚下错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消失了

6

【解析】(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必须保证速度相同,而质量不同,由此分析,只有a、c两图符合条件。球对

纸盒做功的多少反映球的动能多少,而做功的多少可由纸盒被推开距离的远近来确定。(2)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

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3)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

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王的观点是

错误的。

点睛:(1)物体动能的大小,可由它对外做功的多少来体现.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物体对外做的功多,进

而体现它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比较纸盒被推得距离的长短,即可知小球动能的多少。(2)动能的决定因

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去分析解决.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必须保证速度相同,而质

量不同。(3)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能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8.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并开始接收来自字宙深入的电磁波。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某兴趣小

组同学看到报道后想探究“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他们查找资料后发现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反射望

远镜相似,投射来的电磁波被一精确镜面反射后,同相到达公共焦点,用旋转抛物面作镜面易于实现同相聚焦。因此,

射电望远镜天线大多是抛物面。于是他们联想到抛物面可能跟凹面镜工作原理相同,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抛物面上的反射是否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猜想二:平行于主光轴的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反射的电磁波是否会聚于一点。

为了探究猜想一,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直尺、铅笔、量角器和激光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让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应该选(填字母)竖着放在甲图中的平面镜上。

A.平面镜B.凹面镜C.透明玻璃板D.硬纸板

(2)他们用铅笔描出光路,然后用凹面镜代替平面镜,让ON正对凹面镜弧面顶点,并保持光线E0不动,如果出射光

线与OF重合,就说明猜想一是的(填“正确”“不正确”)。他们在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与相似的研究

方法(选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B.归纳法C.转换法D.放大法

为了探究猜想二,他们找到如图乙的小型卫星电视接收器,准备按丙图完成实验。

(3)他们将平行光源正对抛物面,然后将一小纸板在抛物面前来回移动,发现纸板上出现又小又亮的光斑,说明抛物

面对电磁波也有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4)遥远的恒星光线照射到这个巨大的反射面上,能在一定位置形成一个比较亮的像。根据相关知识,你认为通过凹

面镜在本题中所成的像是.

【答案】D正确A会聚缩小倒立实像

【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要求让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实验时,应该选D(硬纸板)

竖着放在甲图中的平面镜上,这样可以发生漫反射;

(2)由题意知道,用凹面镜代替平面镜,让0N正对凹面镜弧面顶点,并保持光线E0不动,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若

出射光线与0F重合,则说明抛物面上的反射也遵从光的反射定律,即猜想一正确;

(3)由于抛物面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将平行光源正对抛物面,然后将一小纸板在抛物面前来回移动直到纸板上

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就是凹面镜的焦点,这说明抛物面对电磁波也有会聚作用;

(4)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由“巨大的反射面把遥远星体发来的微

弱的光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比较亮的像”知道,这个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即凹面镜在本题中成缩小倒立实像。

【点睛】本题是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有一定的难度。

19.小谢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如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2)小谢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端。(选填"a”或"b”)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的量是.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阻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电流

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o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更换为10Q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

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个数

(5)小谢同学得出如下一组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图中做出1-R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S2V

实验次数电阻电流(A)

150.4

2100.2

3150.13

【答案】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解析】(1)将图中的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由图可知,电源电压由两节干电池提供,因此电压表选择07V量程,

将电阻的右端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的上端其中一个接线柱相连,如图所示;

(2)为防止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元件,因此在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应滑到最大阻值处即b端;

(3)根据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由图甲可知,开关S闭合后,滑动阻器的滑片P

从b端移至a端时,此时电路中只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其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3V,根据图丙可知,当电压为3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相同;当更换电阻后,电阻变大,电阻分压变

大,为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滑片适当向右移动,使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则

111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到原来的电压值。故C做法正确。(5)由表中数据先计算电阻的倒数,分别为

再与对应电流值在图中描点、连线:可以得出,在存在误差的范围内,U一定时,IR的积不变,因此可得:保持电压

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如图1:

8

//A*

ni-一*—«—*——

010.2°,3。.4

国Iyff(Qh

点睛:(1)在完成电路连接时,注意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连接;(2)为防止电路中电流

过大而损坏电路仪器,滑动变阻器在开关闭合之前,应把滑片滑至最大阻值处;(3)根据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与

电压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不变,根据图象丙,可读出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4)当更换电阻后,电阻

变大,分压变大,为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据此判断。(5)做出I-1/R图象时,要先描

点,再连线;对照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在存在误差的范围内得出结论.

六、计算题

20.如图是某建设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拉动货物的示意图.货物重30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25m2,工人用F

为400N的拉力将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2m,货物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600N.试求:

(1)货物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答案】1.2X104Pal200J75%

【解析】试题分析:(1)货物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又知道货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W求出货物对地

面的压强;

(2)知道货物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和匀速拉动的距离,根据竹fs求出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物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根据n=丁X100%

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p=H=:=1.2X104Pa;

(2)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fl=fs=600NX2m=1200J;

(3)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维二ns物=2X2m=4m,

拉力做的功:

W总二F'Si«=400NX4in=1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n=::X100炉X100%=75%.

答:⑴货物对地面的压强是L2X10"Pa;

(2)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12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七、综合题

21.如图甲所示的是某家庭用的电水壶,它具有加热和保温两项功能,如图乙是该电水壶内部的电路连接图,已知:

电阻R1=22Q,R2=2178Q,电源电压U=220V。

(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为状态(选填“加热”或“保温”),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o

(2)若电水壶里装有1.5kg、20℃的水[比热容为4.2X103J/(kg℃)],如果当时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在加热状态使

水沸腾需耗时4min,求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

(3)有同学发现电水壶的形状是上面小下面大,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这样设计的益处。

【答案】保温0.195.5%重心低不易翻倒;对桌面压强小

U2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开关与闭合、Sz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源电压一定,根据P=R可知,电功率最小即为保

温状态;根据串联电路的总阻值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R=Ri+R2=22Q+21780=22000,此时电路中电流:1=

U220V

R2200Q=0.1A;(2)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t=100℃,水沸腾时吸收的热量:Q=cmAt=

W

4.2X103J/(kg-℃)X1.5kgX(100℃-20°C)=5.04X105J,由P=t得:消耗的电能为W=Pt=2200WX4X60s=

Q吸5.04x10%

5

5.28X10%热水壶的效率:n=Wx100%=5-28x10JX100%=95.5%.(3)电水壶的形状是上面小而下面大,一方面

可以降低壶的重心,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壶对地面的压强。

点睛:(1)降低重心可以增加稳定性,同时增大接触面的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S2断

U2

开时,两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P=R可知,电功率最小即为保温状态;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可

以求出电路电流;(3)已知水的质量与初温,由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水沸腾时吸收的热量;利用W=Pt求出消耗的电能,

Q吸

利用n=w可以求出热水壶的效率。

10

物理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A.质子B.电子C.中子D.原子

2.《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了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

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

3.家用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

A.0.05安B.0.5安C.5安D.20安

4.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可能为

A.50°B.30°C.20°D.0°

5.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1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水平压力增加到8牛,则此

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8牛B.5牛C.3牛

6.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车的惯性大

B.乙车的动能大

C.运动4秒两车可能相距60米

D.甲车所受的合力大于乙车所受的合力

7.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且元件完好。只闭合S”两电表均有示数。再将8

闭合,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用

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若向右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小S2R2

D.若向左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

8.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单VS力,

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和B,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

体中(PCVPAVPB)。当细线剪断,待物体C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变化量分别为4P甲和4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甲可能大于△Pz,图3

B.4P甲可能小于APz,

C.4P用可能等于4P乙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第9〜14题每空1分,第15〜16题每空2分,共26分)

9.“玉兔号”月球车把月

球上获取的照片通过(D传输到地球上(选填“声波”或“无线电波它的六个轮子比较宽大,是为了(2)压

强,轮子表面的凹凸网状结构是为了(3)摩擦(后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0.索契冬奥会上,滑冰运动员脚下的冰刀在冰面上划出一道道痕迹,这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4)。若以冰鞋为参

照物,运动员是(5)的,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6)还会继续滑行。

11.在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3库,电流做的功为18焦,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7)安,该导体两端

的电压为(8)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它的电阻为(9)欧。

12.电热暖宝标有“220V40W”字样,其额定功率为(10)瓦,通电0.2小时,需用电(11)千瓦时。它里面的

水加热后温度下降较慢,是因为水的(12)。

13.如图4所示,重为40牛的物体通过轻质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绳与滑轮之

间的摩擦不计),沿水平面以0.4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20

牛,则拉力为(13)牛。5秒钟内拉力F做功是(14)焦,其功率为(15)瓦。

14.在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的示数为20牛。再将重为7水牛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

计下,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如图5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16)

牛,此时台秤示数为(17)牛。若再将金属块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没有碰到杯子底部),台秤

图5

示数将(18)(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5.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或灯L有且只有一个故障。电键S

闭合前后,若只有两个电表的示数发生变化,则电路存在的故障是(19);若只有一

个电表的示数发生变化,则电路存在的故障是(20)。

16.某同学想研究悬挂小球的悬线拉力与斜面AB夹角a的关系。他用悬线拉着小球静止

图6

在光滑斜面上。通过移动斜面,改变悬线与斜面AB夹角a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悬

线拉力的大小。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所示。

(1)分析比较a、b或a、c或a、d可得初步结论是(21)

17.根据图8中的反射光线0B和法线ON,画出入射光线A0,并标出入射角。

18.在图9中,请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19.炎夏,某工厂用冰块降温。

四、计算题(第19、20、21、22题分别为4、4、8、8分,共24分)

一块质量为20千克的大冰块,

温度由-2(rc升高到o'c过程

中,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多少热量?卜行2.1*1。3焦/(千克・七)]

12

20.老李设计了如图10(a)所示的独轮车,所对应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0(b)所示。(1)用此独轮车运货物时,若所

装货物重为300牛,老李最少需要多大的力?(2)若老李将手往前移动一段距离,他所用的力将如何变化?请简要说明

理由。

图10(a)

60厘米90厘米

图10(b)

21.如图11所示,轻质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

别为2S、S»甲容器中装有3X10-2米3的水,A点离水面0.2米。

(1)求甲容器中的水的质量,A点水的压强。

图11

(2)将乙容器中注入密度为P。的液体后,甲、乙两液面相平,深度均为h。再将密度为P、体积为V的物体A放入

甲容器中,将密度为P、体积为2V的物体B放入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已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乙容器对地面

压强的3倍。求P。的表达式

22.如图12所示,灯L上标有“12V3.6W”,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

器Rz上标有“50。1A”。

(1)闭合Si、Sz,灯L正常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0〜3A,0〜15V,求:

①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②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的阻值范围。

(2)断开Si、S2,用一个新的电源去替代原来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

0-0.6A,0-3V,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过程中,要求两个电表先后均能达到满刻度,

且电路正常工作。求允许替换电源的范围。

五、实验题(共18分)

23.实验室中,常用(D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平面

镜应(2)纸面放置。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3

所示,电流为(3)安,电流表应与导体(4)(选填“串联”或“并联

24.现有焦距为5厘米、10厘米、20厘米X的三个凸透镜,小高同学选

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他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

iA.—B—C-D1E-<

中心大致调节在(5)上。再将蜡烛^1-------------------------,1...J;,,..放于光具座A点处,保持位

7010203040—5060708090cm

置不变,移动光屏至E点找到清晰缩小的^0T1像,这个像一定是(6)

图14

像(选填“实”或"虚”),他所选的凸透镜焦距为(7)厘米,此

时凸透镜应位于光具座(8)两点之间(选填:“AB”、“BC”、“CD”或“DE”)。

25.小王、小李同学分别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他们使用的器材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为2伏的整数倍),

滑动变阻器两个(分别标有“10。2A”和“20Q2A”字样),两待测小灯额定电压分别为2.2伏和3.8伏。两同学各

自选取一个变阻器、小灯、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电键和若干导线,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小王同学

选用额定电压为2.2伏的小灯,正确连接电路,操作规范,闭合电键小灯就正常发光。小李同学闭合电键后,当滑片移

动到中点时(即滑动变阻器接入一半的电阻),小灯正常发光。经过测量和计算,他们发现两灯泡的额定功率恰好相同。

(1)小李同学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3伏,小灯正常发光。所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

(2)请根据相关条件得出电源电压为(11)伏,小灯的额定功率为(12)瓦。

26.小张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使用斜面能省力但费距离。于是他猜想利用斜面做功和不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可能相

等。为了验证猜想,他用木块作为研究物体,在相同材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如图15所示。先

用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G,

并竖直向上使木块匀速上升一段高度h;再将木块放在斜面底端,沿斜面用测力计将木块匀速拉到相同高度h。读出每

次实验的拉力F的大小,量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斜面

的长度L,并把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表一(斜面A)

ais

木块上升

实验重力G拉力F斜面的长度直接提起木块拉力通过斜面

距离h

序号(牛)(牛)L(米)做功%(焦)做功WF(焦)

(米)

12.5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