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联考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1.gif)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联考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2.gif)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联考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3.gif)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联考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4.gif)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永新县联考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c09dee9ae5cf85d150f0bbf32b28535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1.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下这人,不以拾银为喜,仅以还银为安。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此人却有这等见识,正所谓:万贯钱财如粪土,。A.千两纹银不以喜 B.一分义气传千古C.一分仁义值千金 D.千里还银义气存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皇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3.下面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B.襁褓、加冠、花甲对应的年龄依次是未满周岁的婴儿、男子二十岁、六十岁。C.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之前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D.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是一个凶残毒辣的反面人物;而靳尚则是极力保护屈原的正面人物。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咏雪》B.野芳(香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茂盛,繁茂)而繁阴。《醉翁亭记》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湖中焉得更(还)有此人。《湖心亭看雪》D.中间(夹杂)力拉(用力拉)崩倒之声。《口技》5.古诗文默写⑴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⑵_____________________,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⑶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⑷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⑸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⑹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⑺《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住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宋江
虎妞
孙悟空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有仙则名.名:(2)无案牍之劳.形劳:若.果言动有礼若:(4)斯.仁至矣斯: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B.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C.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D.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云:何陋之有?无徒浮慕虚名。4.甲乙两文都提到古代圣贤,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8.(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敌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敌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所以动心忍性C.而委而去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之多助之至攻亲戚之所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乙文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B.乙文中列举六位人物的事例,既引出观点,又充当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说理充分,而且加强了文章气势。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治国的道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季札观周乐吴公子札①来聘,请现于周乐②。为之歌《大雅》③,曰:“广哉!熙熙④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⑤日“至矣哉!直而不倨⑥,曲而不屈;迩而不逼⑦,远而不携⑧;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⑨;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⑩,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注]①公子札:即季札。吴国公子。②周乐:周天子的音乐。③《大雅》:指《诗经·大雅》中的诗歌④熙熙:和美融洽的样子。⑤《颂》:指《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⑥倨:傲慢。⑦逼:侵逼。⑧携:离心。⑨荒:过度。⑩底:停顿,停滞。1.孔子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淫,衰而不伤。”选文中同样表达此意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2.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屈:弯曲迩:亲近宣:疏导贪:贪婪B.屈:屈服迩:亲近宣:宣扬贪:贪婪C.屈:屈服迩:近来宣:宣扬贪:贪污D.屈:弯曲迩:近来宣:疏导贪:贪污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抹黑英雄就是遗忘历史仲青平①“我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我在朝鲜战场上亲眼目睹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一幕。”最近,年过八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继德奔波数千公里,回到黄继光生前所在的部队,作为一名亲历者讲述黄继光牺牲的场面。“英雄就是英雄,绝对不可以被抹黑。”李继德这么讲述他此行的目的,他知道,网络上一些刻意抹黑英雄的行为正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②有人说,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其实,最单纯的信仰,不是要虚构历史,对不存在的事实信以为真,而是要坚信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伟大、美好与壮烈。不因史实与个人认知或经验有差距而视而不见,这是个人历史观应有的底线。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有的读起来惊心动魄,有的看上去扣人心弦,因为与当下的时间间隔不断拉大,超越了现实条件下的个人认知和想象,因而带有某些“传奇性”,但这并非否认英雄的理由。不要忘记,英雄故事的历史性远远大于传奇性。③没有英雄的时代是贫瘠的,遗忘英雄的时代是短视的。抹黑英雄,不光是抹黑历史,也是抹黑一代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或许有人会说,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自己的“英雄”,可有的人在特定时期大红大紫,风头一过就被人们遗忘。其实,真正的英雄能够穿越时代而存在,凝聚在他们身上的那种英雄主义精神和情怀,历久弥新,永不褪色。请相信时间的筛选,那些战胜时间的英雄不会被历史遗忘。④有人觉得,在和平的年代,就不用弘扬战争年代的英雄了,这种认识无疑是浅薄的。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过去岁月的屈辱抗争和硝烟炮火,或许因为久远而有了疏离感。可这不是无视历史、淡忘英雄的理由。我们铭记历史,不只是为了记住一个个年代,我们缅怀英雄,也不只是为了记住一个个名字。从历史的记忆中,从英雄的故事里,我们感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挺起的脊梁和自强不息的奋斗,这是我们生存、成长、强大的根基。⑤正如李继德说的,除了黄继光,还有“千万个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战友的真实经历”。他们是那些为国捐躯、为国奉献的英雄的代表。他们不容遗忘,也不会被遗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①节记叙李继德的事情有什么作用?3.说说选文第③节划线句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1.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己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A)(积累、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竖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文中画线的句子(A)处应选择的词语是_______,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5.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三、应用12.请选出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⑦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①D.④③②①⑤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在日常生活中,敲门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敲门是一种礼仪,敲门是一种试探,敲门是一种诉求……敲门中有故事,有人情,有学问,是人生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请以“敲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析】文中没有说银两的数目,所以排除A;也没有说道路的远近,所以排除D;义气: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仁义:仁爱与正义。指品性。根据这两个词的区别,原文说的不是这个人的气概、气度,所以选C。2、B【解析】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故选B。3、D【解析】
D:靳尚则是极力保护屈原的正面人物表述有误。是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故选D。4、D【解析】
D.力拉,这里是象声词,噼里啪啦的声音。故选D。5、⑴斜晖脉脉水悠悠⑵吊影分为千里雁⑶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⑷海日生残夜⑸思君不见下渝州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晖”“雁”“阙”“生”“渝”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6、(1)示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女人充满厌恶之情。(2)“宋江”示例: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晁盖曾给他一百两黄金,他却把黄金退给了晁盖,对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接受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青史留名竟然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虎妞”示例:大胆泼辣又有心机,如她假装怀孕逼祥子结婚;但她对祥子也有真诚关爱的一面,常变着法子给祥子买些做些新鲜的东西吃。“孙悟空”示例: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师学艺,他的悟性常常超出他人,学得一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及七十二般变化;爱慕虚荣,桀骜不驯,好争斗。比如他在花果山自封为“美猴王”,后自封为“齐天大圣”。他大闹龙宫只为取一件称心如意的兵器,偷吃人参果,推倒人参果树。【解析】
(1)考查能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解答也要把握几个重点情节理解。长妈妈爱孩子,她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她是为孩子着想的。如给“我”买《山海经》的事件。衍太太却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她经常在背后怂恿孩子们做坏事儿,事后又在人前做好人。如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散播谣言等。(2)首先要根据你对名著的日常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三个名著中选出一个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的典型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性格的多面性特点。如宋江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首先是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这是他性格的温柔敦厚的一面;其次,他孝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再次,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是他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最后,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二、阅读7、1.(1)出名(2)使……劳累(3)如果(4)这样2.C3.(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不要只是仰慕别人的虚名。4.甲文以诸葛、杨雄自比,表明自己与他们一样有高洁的志趣;乙文提及孔孟、尧舜禹汤,从正反两方面告诉弟弟只要肯立志勤学,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道理。【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名”:出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若”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果”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C。即: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译为: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为何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此题要注意把两个分句之间划开。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无”:不要。“徒”:只是。“浮慕”:表面上仰慕。还有“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的翻译。4.比较阅读。考查甲乙两文提到古代圣贤的各自用意。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好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甲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陋室不陋。乙文“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两句,提及孔孟、尧舜禹汤,一正一反两方面阐述肯立志勤学可以成为圣贤的观点。【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甲)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译文:九弟前次来信说有意与刘霞仙一起读书,这想法很好。霞仙最近读朱熹的书,有很好的见地,不知道他的谈吐容貌、规模气象怎样?如果言语行为有礼,威仪可为表率,那么直接把他当老师是可以的,哪里只限于朋友呢?但与他同住,也要真能受益才好,不要只是仰慕别人的虚名。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为何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我想要有仁德,这样仁德便达到了。”我想要学孔、孟,那就日夜勤勉(读书),只学习孔子、孟子,那又谁能抵挡得住我呢?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么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同住,也还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8、1.C2.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3.D【解析】1.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A敌:实力相当;攻击;B以:凭借、依靠;用来;D之:到;助词,不译。C句中“而”都是顺接连词,故选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道”“生”“死”“然后”,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两文的内容,比较各选项表述的内容。D表述有错,乙文没有用“比喻”的方法。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1.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对偶2.B【解析】1.《关雎》写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的情诗,写他追求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乐而不淫:淫,过分,过量。哀而不伤:伤,损伤。孔子认为,哀乐是人性之本,惟哀乐应有制,当戒其“淫”和“伤”;与此文“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句式相对称。明显运用了对偶的修辞。2.考查对实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贪:贪婪。屈:屈服。迩:亲近。故选B。【点睛】翻译吴公子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为他演唱《大雅》,(他)说:“宽广啊!和乐啊!曲折却包含正直的内涵,那是文王的德行吧?”为他演唱《颂》,(他)说:“最高(境界)啊!正直但不倨傲,曲折但无冤屈;亲近但不侵犯,遥远但不离散;变化但不纵逸靡乱,繁复但不多余;哀怨但不烦愁,欢乐但不荒淫;(有)需求但不匮乏,宽广但不疏散;施舍但不耗费,收取但不贪婪;静处但不迟滞平庸,行动但不放浪。五音相和,八方平安;节奏适度,遵守法度。盛德(之象)都是相同的啊!”10、1.抹黑英雄就是遗忘历史(不应该抹黑英雄,应该记住时代的英雄)2.记叙李继德的事情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引起下文;设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这件事情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论据证明全文的论点。3.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真正的英雄的精神与情怀是不会被历史遗忘。【解析】1.试题分析:“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的标题。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议论文特殊语句和语段的作用的答题方法:(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此处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真正的英雄的精神与情怀是不会被历史遗忘。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1.示例:富养要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2.示例:从生活现象说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3.示例: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应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4.沉淀,积累一词只是平白的表明了知识累加的一个过程。而沉淀一词不仅含有积累的过程,更有积累中量变到质变的慢慢升华,人的思想、素质等的内在提高。5.示例:不和同学攀比,多在精神和思想层面要求自己。把心思多用在学习上,多看书,多学习,多体谅父母的不易。【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定是一句完整的表示判断的话,不可能是疑问句。一般会在题目,文首或是文末提出或总结得出。根据本文最后一段的末句可知中心论点:富养要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或“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2.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能力。议论文的首段常有引出论题划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充当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细读全文可知,本文从生活中从生活现象说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引出了本文的论题:富养。3.本题考查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一般采取如下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此段语句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应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4.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积累:(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积累可以做动词,名词。常与金钱,知识,经验,工作搭配。积累一词只是平白的表明了知识累加的一个过程。而沉淀一词不仅含有积累的过程,更有积累中量变到质变的慢慢升华,人的思想、素质等的内在提高。所以这里应用“沉淀”一词。5.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联系实际的能力。阅读启示,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本题时,可围绕拒绝父母多给的零花钱和电子产品,多做一些家务,多看一些书来表述。三、应用12、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工业大学《电工电子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深圳租房合同:租赁保证金退还流程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入股与旅游产业链整合合同
- 《路基翻浆的防治》课件
-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 《IT治理概述》课件
- 《脚手架规范》课件
- 《语文下册园地》课件
- 《爱护公物珍爱校园》课件
- 《软包装性能测试》课件
- 春季开学教职工安全培训
- 2023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1
- 《大数据金融》教学大纲(第六学期)附课程考核标准
- 物业管理企业用工风险与防范对策
-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 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自查整改报告word(范文)
- 叉车日常维护保养检查记录表
-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 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 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台账
- 施工组织方案(行车拆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