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遵义市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试题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语言积累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凝望天空的穹顶,心胸悄()然间变得开阔起来。每一次仰望,面对苍穹的

广mao(),诸多遐想旭然画生,思绪翩然纷飞,令人心旷神怡。暮色四合时,能够在雾

气缭绕中遥望着悬浮在天上的圆月,幻想月亮上那些虚妄的存在,譬()如中式乌托邦

里的仙霞瑰掌、玉兔蟾宫,甚至将自己也收揽于这种不可名注的遐想之中,令精神变得松

松爽爽。月亮,伴随着某种诞生于童年的欢愉与神秘,有多少人隔着时空呼唤它,夜色明

朗时,有多少人对月长吟,怀古伤今。稚童望月,理想萌发,冥冥之中为多少灵魂撑起了

人生之船的桅杆。在我们遥望月亮的同时,pido()缈无踪的未来便生出了具象的“躯体”,

也孕育出了康德的星辰、罗素的尊严等商谈阕诊。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悄()然广mao()譬()如piao()缈

(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油然而生B.仙露琼浆C.不可名状D.高谈阔论

2.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人生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种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被称为“范举人”,说明他参加会试考中了。

B.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

C.“书”即书信,古时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如《与朱元思书》。

D.《左传》《战国策》和《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史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贵州湄潭是著名的中国茶乡,这里茶叶的生产受到了各地茶文化爱好者的青睐。

B.当刘爷爷和阔别已久的老战友重逢时,他不禁喜极而泣——多年夙愿终于了结。

C.社区物业应加强社区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D.文化性的乡土观念是凝心聚气、连接人际关系的精神,是助力乡村繁荣的枢纽。

5.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女儿劝阻道:

A.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好吗?

6.默写句子。(8分)

①《观沧海》水何澹澹,。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③《小石潭记》青树翠蔓,。

④《未选择的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⑤仰望历史的星空,家国情怀烟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是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身逆境的“,";是杜甫

《春望》中能表现他忧国伤时形象的“,

(二)实践运用(9分)

热爱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随着2022年壬寅虎年的来临,学校开展了“了解中国

虎文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看文物中的虎元素】

虎排在十二生肖之第三,称为寅虎。虎作为百兽之王,常被赋予正义、勇猛、威严的

色彩。在我国.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围绕老虎演绎出的成语、俗语和民俗故事非

常丰富,而一件件凝聚着祖先智慧与创造的虎文物,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期盼与祝福留传

至今。如虎形灶,就是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一件珍贵的虎文物。

虎形灶

(春秋)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现藏于山

西博物院。

该形制的灶具为国内首次发现。一组7件,

由灶体、釜、甑,以及四

节烟筒组成。灶体呈虎头

状,眼睛很圆,灶门似大

张的虎口。

春秋战国时期,军队

行进、打仗时用灶,便于

携带、安装、拆卸。著名

的马陵之战,很可能就是

用的这种灶。

7.阅读以上文字,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A.文中说虎“称为寅虎”,是因为按照天干纪法,虎为寅。

B.“源远流长”“智慧与创造”“期盼与祝福”都是并列短语。

C.材料中划线句子的标点符号应该把“顿号”改为“逗号”。

D.图中的说明文字告诉我们,最早使用虎形灶的战争是马陵之战。

【活动二:赏篆刻中的虎图案】

8.肖形印是中国印章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洗练传神的笔触创造

出丰富多彩的微型图案,对篆刻功夫要求极高。请欣赏下面的虎肖形印作品并将对联补充

完整。

上联:象形寅兽典雅灵动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说名著中的虎故事】

老虎的威猛深入人心,名著中的英雄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但经典名著传世已久,常有被“戏

说”的现象,需要我们仔细地思考、辨析。下面是一段快板台词,请阅读并完成第5题。

哎,竹板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

说一说武松打虎,武、二、哥。

话说那么一天,武松抄家伙,

直奔景阳冈,他心里乐呵呵。

要说打老虎,还得是武二哥,

打了虎,出了名,天下传说。

可没走几里路,他心里暗琢磨:

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儿?

是公还是母?是高还是娃?

一个还好办,我跟它能比画,

要是上来七八个,我可打不过。

转身刚要走,心里又琢磨:

大伙儿为打虎摆了好几桌,

戴红花儿,骑大马,送我上山坡,

这样回去,我可怎么说?

猛听林间一声老虎吼,

似半天霹雳震得腿哆嗦。

面子是要紧,可性命更难舍,

扭头快快把山下,

别的顾不得。

9.改编经典的前提是尊重原著,以上台词与《水浒传》原著中“武松打虎”的内容多有不

符,请围绕“打虎”的故事情节和武松的人物形象,说说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分)

(-)肖像(16分)

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作家

①那一天很热,他提着相机随意走在喀什老城,用镜头撷取一些画面。走着走着,忽

然一幅画面吸引了他。在一个低矮的铁匠铺前,一个白须齐胸的长者,正在叮叮当当地敲

打着一块红铁。那长者形象实在是太慈祥了,他想为他拍一幅肖像。他们语言不通,他只

好举起相机示意可否拍照,那长者停下手中的活儿摆了摆手。他明白了。

②但是,这幅画面刻进了他的脑海,他觉得自己不能离开这幅画面而去。他就安静地

坐在那里。他观察到这是一个小小门脸的铁匠铺,店门甚至低于路面有半米多,但是店门

口收拾得干干净净,他觉得眼前这是一位勤劳的长者。

③时不时有一些驴友和拍客经过铁匠铺,拿起镜头就想拍摄,一律被长者摆手谢绝。

④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时不时地看看那位长者面庞,他觉得实在是完美无缺,他内心

甚至漾起微澜。

⑤有那么一次,他和长者的视线对视了一下,他自己欢喜地笑了一笑。他感觉到了长

者双眸深处的一丝温暖。他为之有一些小小的激动,他觉得有一种希望正在萌生。

⑥长者依然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手中的活儿,他也依然静静地坐在那里观察着长者面部

轮廓。不经意间,他们的视线又一次相遇了,他自己笑了,他看到长者脸上也有了笑容。

⑦这时,长者停下手中的活儿,从一旁拿起一茶缸酸奶喝了起来。他不失时机地举起

相机示意可否拍摄,长者没有摆手拒绝,而是脸上漾起一幅笑容。他明白了,立即咔嚓咔

嚓按动了快门。随即他调出这些画面一看,他内心十分激动,真的拍摄到了从未遇见过的

肖像。他调转相机给长者看了一看,长者脸上一幅轻松的笑容。他于是向长者亲切地摆了

摆手,示意感谢和告别,便走向那条老街的拐弯处,寻找着他所探寻的新的画面。

⑧后来他回到北京,调出那天在喀什老城街头拍摄的长者肖像,内心十分温暖。他选

了其中两幅画面洗印出来,装了两幅画框,摆在屋里,感觉美妙极了。他想把这两幅肖像

寄给那位长者。

⑨不过,他为自己当时的疏忽有点儿小小的懊恼,那天一时激动,竟然忘了要长者的

联系方式,现在无法给长者寄出这两幅肖像。但他转而一想,那天他也无法要长者的联系

方式,他俩语言不通,只是以手势视线和笑容交流,所以又有些释然。

⑩翌年夏天,他决定再次飞往喀什故地重游,顺便把两幅肖像送到长者手上,了却一

下自己的心愿。

⑪他来到了喀什老城那条熟悉的老街,找到了那个小小的铁匠铺。令他意外的是,铁

匠铺门锁紧闭,在低于路面的店面口,陈着一些枯枝败叶。

⑫他来到左近的一个店铺,展示手中肖像画框,询问这位长者上哪儿去了,怎么店铺

关着。

领店铺里的人看了看他手中的肖像画框,淡淡地说了一句,他死了。

⑭他啊了一声,内心很是惊讶。

⑮他说,什么时候死的。

⑯店铺里的人告诉他,就在去年秋天,突然心梗去世的。

⑰他竭力控制着内心的悲伤,使自己尽可能平静下来,问他们,长者还有家里人吗。

⑱店铺里的人说有一个女儿,说着拿起手机拨通了女儿电话。

⑲不一会儿,长者的女儿出现了。当他拿出长者的两幅肖像交给女儿时,女儿禁不住

泪水横流,泪水冲刷着描摹过的黑眼眶,在她美丽脸庞划出了一道道不规则黑线……

⑳他和满脸泪痕的女儿合了影,有点怆然的离开这里,他感慨生命有时候真是脆弱,

想不到自己这幅肖像摄影竟成了与那位长者的永别。

《光明日报》(2021年04月30日14版)

10.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第④段中“他内心甚至漾起微澜”“漾”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内心的激动。

B.和老人一见面他就感受到了老人的勤劳慈祥与健谈与随和。

C.枯枝败叶一处描写,渲染了悲凉气氛,也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D.老人女儿的出现,也侧面表现出来我的画的“肖像”成为回忆老人珍贵的画作。

11.第⑤段划线句“他觉得一种希望正在萌生”,“希望”具体指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

为什么要执拗于这个“希望”?(4分)

12.文章后面写到“陈着一些枯枝败叶”有何表达效果?(4分)

13.你认为老人为什么会同意他拍摄?试从文中找出理由分析。(5分)

讲评拓展题目:

1.题目有何作用?如果给文章换一个题目,你会用下面哪一个词语作为题目的去壁可,结

合文本说说理由?(5分)

温暖微笑,善意,珍惜。

(-)轻装才能行远(11分)

孙丽丽

①常听有人抱怨:“唉,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社会在发展,如

果跟不上节奏就会觉得累,想做的事情多,可什么也没有做成,看不到希望的光芒,生活

陷在一片渺茫混沌中。当一个人内心冬草丛生,生活也就没有了头绪,理也理不清,感觉

到一颗心负重前行,走得百般艰辛也就不再轻盈自在。

②皮克•菲尔在《气场是个什么东西》这篇文章中写道:“你只有放弃旧的思维,改

变行为模式,彻底臣服于内心正确的东西,调动全身积极的力量,才可为你的能量提供足

够的空间,来吸引内心的愿望,向着一个最终的目标前进。”合乎心灵,则是滋养,反之

则是消耗。清理掉你内心的负面情绪,调动积极的内在力量,让自己轻装前行。

③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自己的过去“演等”,让自己重新开始。丢掉过去的烦恼

和伤痛,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古时候,当临近决战时,每一支军队都要提前清理整顿

一番,舍弃不必要的东西,以便“轻装上阵”O

④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容器,时间长了里面难免会有沉渣,时时清空心灵的沉渣,该放

手时就放手,该忘记的要忘记,时时刷新自己,这样才能收获满意的人生!

⑤其实,我们在工作中的很多失败往往是这样,心理的负担太重,以至于根本不敢去

尝试,直接选择放弃,也就谈不上什么成功。卸去旅途中过多的行囊,“轻装”前进,方

能无拘无束,畅快淋漓;作别昨日最荣耀的光环,才能驰骋于无垠的平原,自由自在。不

受名利束缚,轻装上阵,我们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冷静地审视自己。季羡林婉辞“国学

大师”的美誉,那是一代大家的谦逊,更是岁月积淀予他的睿智和深邃,在他看来,自己

只是一个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饥渴求学的老人。他学贯中西,但那是他继续学习的动

力;他辞去“国学大师”美誉,是让自己摆脱曾经的束缚,还原为一个更真实的学者,因

为只有心无杂念的人才能无所旁鹫,领会求知的真谛。

⑥《少做一点不会死》书中提到,用你大部分时间,去做少数几件真正重要的事情。

把你精力最好的时段投入到20%的关键任务中,就决定了我们80%的成果,这就是有名的“二

八定律”。所以人生需要做减法,很多时候,我们把精力用在了盲目的选择上,而没有深

度地经营,导致难以精进。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专注当下,也会让我们更幸福,

更成功。

⑦在和别人交往中,即使是和最亲近的人,也应该认识到他们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生

活,而不是从你的角度看待生活。不应该期望任何人为了另一个人而改变他的生活。每个

人,终究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在何种关系何种地位,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与其纠结你

和别人的关系,倒不如学着过好自己的生活。

⑧凡事不要着急,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谁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对于每个人来说,

未来都是不可知的,付出努力不一定能够实现愿望。但是不付出、不努力,思想负担太重,

愿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⑨为了梦想,为了实现自己未来的目标,我们必须学会轻装上阵,这样才能走得轻松,

走得更远。当你甩掉思想的包袱、目标专一时,诸多的烦恼也就会离你远去。永远不要怀

疑努力的意义,你付出了,就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3期,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B)(3分)

A.文章第④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把人的心灵比作容器,需要时时清空心灵的沉渣。

B.我们在工作中的失败都是因为心理负担过重,导致根本不敢去尝试,而直接选择放弃。

C.如果我们把精力用在了盲目的选择上,没有深度地经营,就会难以精进,所以人生需要

做减法。

D.文章引用《气场是什么东西》的言论告诉我们要清理负面情绪,调动积极内在力量,引

用《少做一点不会死》的言论告诉我们应该提升分辨能力,专注当下。

15.“轻装”本意指行装简单,在文中指甩掉思想包袱,清理内心的负面情绪,调动积极的

内在力量。请从文中加点加粗的词语任选一个进行赏析。(3分)

16.“轻装才能行远”,这句话在许多人身上得到了印证,你认为怎样才能轻装行远呢?请

结合文本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举事例加以阐述。(5分)

(三)二十四节气(10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它最早最完整的记载,出自西

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斗柄、太阳、月亮、二十

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月令、十二音律等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的历法。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二十四节气被编入太初历,颁行全国,并在之后两千多年的

历史长河里传承绵延,走向世界。成为古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谐“天人”关系的理论

基础。

(摘自《光明日报》2022年02月27日,10版)

材料二:

图一图二

(摘自人民日报人民号•三农科普知识2022年2月9日)

材料三: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

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

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

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泼的生命力。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

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

(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1日第20版)

材料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年2月19日至3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雨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气温回暖,冰雪融化,雨水渐增。

虽然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小节气”、既不属于“四立”“二分”“二至”这

些“大节气”,也不能与“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相提并论,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觑。

雨水与谷雨、小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体现了农业社会人们对气候的观察。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02月22日12版)

17.下列对以上四则材料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最早最完整的记载见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被编入太初历。

太初历颁行全国,并在之后两千多年传承绵延。

B.材料二:反应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和季节的转折点的节气有春分、秋分、夏至、冬

至;表示四季开始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材料三:中国古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总结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

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D.材料四: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小节气”,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对于农事非

常重要,人们在立春之后会格外期盼雨水的到来。

18.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与二十四节

气似乎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脱钩”,请联系选文内容和文化自信说说今天我们为什

么要保护二十四节气。(至少说出三点)(3分)

19.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二中图二的构图要素和文化内涵。(4分)

(四)《鸟说》节选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算算①然者,即而视之,则

二鸟巢②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③,精密完固,

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

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己。他日,

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殿⑤,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⑥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

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节选自《戴名世集》

【注释】①奔奔(guan):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②巢:做巢。③盏:杯盏。

④掬:捧。⑤毅(kou):初生的小鸟儿。⑥奚:为什么。

2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目有声算算者目星隐耀,山岳潜形《岳阳楼记》

B.辄息于屋上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C.手下,鸣乃日惧其不日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D.见巢坠于地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①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

2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鸟的“娟皎可爱”表现在“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及“小不能盈掬,

色明洁,,。

B.这篇“说;托物言志、借鸟喻人,从鸟的命运折射出人的命运:在当时的

残酷社会中,高洁的人,摆脱不了被耍弄、失去自由的命运。

C.选文中的“嗟乎”一词意为“唉”,常用于文章或段落结尾句之前,对前

述人或事物表示感叹,进而引出结尾句。

D.作者认为,有识之士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所去发展,免得“托身非所,

见辱于人奴以死”。

(五)陇西行①(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②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③边骨,犹是春闺④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辞之瑟调曲。

②匈奴,借指唐朝外敌。③无定河:源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流经陕西榆

林、米脂诸县,至清涧县入黄河。因急流挟沙,深浅无定,故名。④春闺:春

日之闺阁,代指闺中女性。

23.下列选项中与“誓扫匈奴不顾身”的语意及情感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B.提携玉龙为君死。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4.《唐诗精华注译评》(张国举)中评析此诗后二句匠心独运,“没有直写战

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却是真正的悲剧”。

请你联系这两句的表现手法,说说其为何是“真正的悲剧”。(4分)

三、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作文55,书写5分)

1.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梁启超

2.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一毛泽东

3.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得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和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准确审题立意,用心选材;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写自己的经历,不得抄袭、套作。

1.(1)答案:qifio袤pi缥

(2)答案:D【解析】“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

康德、罗素等人的名言,褒贬失当,不恰当。故选D项。

2.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蜕变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性。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应

为②句、③句或④句,细读这三句话可知,③句由“但是”开头,不适合做首句,④句是

对生命蜕变的总结,也不适合做首句,故首句应为②句。再根据②句结尾的“蜕变”和①

句开头的“每一种蜕变”可知,①句紧跟②句。③句中的“但是……拥有真正的成长”是

对①句中“每一种蜕变……会泪流满面”的转折,故③句紧跟①句。④句作为总结句应在

最后。所以正确排列顺序为②(D③④。故选A项。

3.答案:A,解析:范举参加的是乡试,院试考中为“秀才”,乡试考中为“举人”,会试考

中为“贡士”,殿试考中为“进士

4.答案:C【解析】A项项修饰语和中心语语序不当,应把“茶叶的生产”改为“生产的茶

叶”。B.成分赘余,“夙愿”意为一向怀着的愿望,本身就有“多年”之意,可删去“多

年”或将“夙愿”改为“心愿”:D.主语“乡土观念”与宾语“精神”主宾搭配不当,应

在“精神”后增加“纽带”。

5.D»解析:A.“必须”一词带有强制性,不利于被人接受;B”警察还在岗”没有说服

力,有侥幸心理;C.“你不要命了吗”用在这里不得体。

6.

答案:1.山岛竦峙2.尚思为国戍轮台3.蒙络摇缀4.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A项考查文学常识,“寅”是十二地支

之一,不属于天干;B项考查短语结构,三个短语均为并列短语:C项考查标点,划线句子

标点使用正确,无需修改;D项考查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选项中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8.示例:篆刻福虎质朴古拙(或“印章老虎洗练传神”等)

【评分标准】内容紧扣肖形印的特征1分,对仗工整1分,共2分。

9.示例:从故事情节来说,快板台词中是众人摆酒请武松打虎,真遇到老虎时,武松因胆

怯逃走了。原著中是武松饮酒之后主动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打死了老虎。

从人物形象来说,快板台词中的武松虚荣、胆小,原著中的武松勇猛果断,武艺高强。

10答案:B,“健谈”不符合文意。

11.第⑤段划线句“他觉得一种希望正在萌生”,“希望”具体指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

为什么要执拗于这个“希望”?(4分)

答案与评分标准:希望是指想要给老人照相的愿望一事(2分),因为他觉得老人安静

的面庞给人的感觉是完美无缺的(1分),他感受到一种温暖(1分)。

12.文章后面写到“陈着一些枯枝败叶”有何表达效果?(4分)

答案与评分标准:景物描写(1分),交代了季节,渲染了悲凉的气氛(1分),也暗示

了这个店没有人打理(1分),也为下文写老人的去世这一情节作铺垫(1分)。

13.你认为老人为什么会同意他拍摄?试从文中找出理由分析。(5分)

答案与评分标准:老人感受到了文中他对老人的尊重(2分),他一开始想照,老人不

让,他就耐心等待,直到他们相视一笑,达成默契,得到老人默许。(2分)

1.题目有何作用?如果给文章换一个题目,你会用下面哪一个词语作为题目的关鲤词,结

合文本说说理由?(5分)

温暖微笑,善意,珍惜。

答案与评分标准:题目“肖像”概括了本文情节关键词(1分)(答出概括情节不恰当),或

者全文叙事线索(1分);

2.女儿的出现有何作用?

3.文中多次写他和长者对视有何作用?

4.温暖一词在全文的含义有哪些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B)(3分)

15.答:“杂草丛生”是野草到处生长的意思(1分),在文中指内心迷茫,被各种事情所困

扰,生活没有头绪,找不到方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零”指寂寞孤单,在文中指丢弃过去的烦恼和伤痛,让内心更轻松。________________

“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的区域,在文中指人生广阔的未来。(其他词语

言之成理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轻装才能行远”,这句话在许多人身上得到了印证,你认为怎样才能轻装行远呢?请

结合文本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举事例加以阐述。(5分)

例:只有及时清理内心的负面情绪,调动积极的内在力量,才能实现目标。屠呦呦经历数

百次失败,摒除内心的杂念,终于发现清蒿素,解决抗疟难题,摘得诺贝尔奖荣誉;世界

杯赛前,郎平带领队员扫除内心失败的阴影,夺冠凯旋,再续女排精神……正因为他们甩

掉思想包袱,清理掉了内心的负面情绪,调动积极的内在力量,才获得了人生的“远行”,

实现了目标。

要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专注当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纠结与别人的关系,学着过好自己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凡事不要着急,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能根据文章提出观点并用事例论证即可)

17.A

18.示例:①深深根植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穿越数千年,仍然与现代科学完美“印

证”,可以继续发挥作用。②二十四节气仍在深深影响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安排,从清明节、

冬至节到近年设立的丰收节,二十四节气为中国人安排时间与相关实践提供了依据。③2016

年,二十四节气从“中国非遗”走向“世界非遗”,成为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中

华民族文化凝聚力最生动、最鲜活的文化符号之一。保护传承、发展利用好二十四节气也

成为中国人对全人类的郑重承诺。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浓

缩了传统文明的高度智慧,必须加以保护的。⑤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可以全球化,但是文化必须是个性的,而且

经济越是全球化,越要注重保护文化的个性。⑥保护二十四节气的过程,既是进一步培育、

壮大民族自信心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强、提升与其他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过程。通过双

向互动,寻求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闪亮。⑦“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尽管带有各自地域色彩,

但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

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19.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二中图二的构图要素和文化内涵。(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