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_第1页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_第2页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_第3页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_第4页
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剪力墙结构分析与设计[例题]某12层双肢剪力墙,墙肢和连梁尺寸如图6.4.6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承受图示倒三角形荷载,试计算此双肢墙的侧移和内力。[解](1)墙肢和连梁的几何特征计算IZOkN— ■□L墙肢1:A=0.16x5.08=0.813m21I=*1x0.16x5.083=1.748m4112A1h21.748-__30x1.2x1.7481+0.813x2.92=0.171m4墙肢2:A=0.16x3.92=0.627m22I=—x0.16x3.923=0.803m4212900.803A2h21+30xL2x°・8030.672x2.92=0.124m4□□□□□□□□□gJ?r-j0、图6.4.6双肢剪力墙l=lH—b=1.2+^^=1.60m连梁:b022a=2(5.08+3.92)+1.2=5.70mI=x0.16x0.83=6.83x10-3b0 12I= I= b 30rI1+Al2bb=3.90x10-3m46.83x10-32a2ID=bl3b2x5.702x3.90x10-31.603=0.0619m32)基本参数计算aAA5.70x0.813x0.627S= 4^= =2.018m3A+A 0.813+0.627126H2D 6x34.82x0.0619a2= = =60.80h(I+I) 2.9x(1.748+0.803)6H2D 6x34.82x0.0619a2=a2+ =60.80+ =74.281hSa 2.9x2.018x5.70丄=25丄=25x空止+兽)=0.0044=2.5r6 _Y=H2(A+aJ—34.82x(0.813+0.627)

a2 60.80t=1= =0.818a2 74.28E=2.55x107kNm2,由式(6.4.38)可求得屮=0.036,则等效刚度为E(+I) 2.55x107x(1.748+0.803)EI= ( = =2.86x108kNm2eq1+tV一1丿+3.64丫2 1+0.818x(0.036—1)+3.64x0.0044a连梁内力计算双肢墙的底部剪力为V0=780kN,由式(6.4.26)可求得第i层连梁的约束弯矩为m二①£)玉Vh=60.80x780x2.900(^)=1851.500^)TOC\o"1-5"\h\zi a20 74.28由式(6427)和(6.4.28)可求得第i层连梁的剪力和梁端弯矩分别为V=m=1851.50①£)=324.820(^)bia 5.70M=V・=324.82x16①£)=259.860(^)bibi2 2根据连梁位置可得连梁的相对高陸,由式(6.4.24)可求得①£),由此可计算求得各层连梁的内力,各层连梁剪力如图6.4.7(a)所示,计算结果从略。4)墙肢内力计算由式(6.4.29)一(6.4.31)可求得两墙肢的内力分别为M由式(6.4.29)一(6.4.31)可求得两墙肢的内力分别为M毛)一工mp ii丿◎一工m'i

丿厶V€)=0.580xV€)I'+I'pp12M=—1—.i1I+1I12T(Mi2 I+I12Vi1=0.685xfM m]P '\/=0.315xMii丿◎一工m.'V= 2V€)=0.420xV€)TOC\o"1-5"\h\zi2I'+1'p p12N=-N vi1 i2 bi及连梁的约束弯矩m可求得各墙肢的内i根据外荷载产生的弯矩M及连梁的约束弯矩m可求得各墙肢的内i力,墙肢1的剪力、轴力和弯矩分别如图6.4.7(b)、(c)、(d)所示,计算结果从略,5)顶点位移计算11VH3 1178011VH3 11780x34.83u= 0 =x =0.606m[例题]某12层钢筋混凝土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如图6.6.3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承受倒三角形水平荷载。试计算其顶点位移和底层各墙肢的内力。[解]首先计算各墙肢的几何参数,见表6.6.1。表6.6.1各墙肢的几何参数计算墙肢A(m2j)x(mj)Axjjy(mj)I(m4)jA.y.jj10.6432.011.2922.560.8664.2120.5546.653.6842.080.5522.4030.0999.590.9495.020.0032.491.2965.9251.4219.10组合截面的形心轴坐标为图6.6.3整体小开口墙工图6.6.3整体小开口墙x= —=-—=4.57m0乙A 1.296组合截面的惯性矩为各墙肢对组合截面形心轴的惯性矩之和,即I眾I丄 =10.521m4底层总弯矩和总剪力分别为M=6761.64kN-m,V=291.45kN。根据整体小开口墙的内力计算公式,可求得各墙肢的内力,见表6.6.2。由于墙肢3较细小,其弯矩还按式(6.6.6)计算了附加弯矩。表中负值表示受压墙肢。表6.6.2各墙肢底层的内力分配墙肢AjISTj乞yIjI-jI各墙肢内力底层墙肢内力MijNijVijMij(kN-m)Nij(kN)Vij(kN)10.4960.6090.1560.0820.161mi0.133mi0.553V1088.6899.3161.220.4270.3880.1100.0520.102Mi-0.094M.0.408V689.7-635.6118.930.0760.0020.0470.00030.0006M+0.03i9V i -0.040Mi0.039Vi15.4-270.511.4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E=2.80x107kN;m,故等效刚度为

EIeq0.8EIAHEIeq0.8EIAH20.8x2.80x107x10.5217 9x1.2x10.5211.296x34.82=21.976x107kN-m2可求得顶点位移为11VH3u= 011VH3u= 0—60EIeq=0.0102m6021.976x107小结(1)剪力墙可按洞口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划分为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和壁式框架等。对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和联肢墙,简化计算时,可采用等效刚度,它是按顶点位移相等的原则并用剪力墙截面弯曲刚度表达的剪力墙刚度,其中考虑了剪力墙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影响。(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对剪力墙结构进行简化分析时,如假定楼盖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为无限大、各片剪力墙只考虑其平面内刚度、结构无扭转,则可对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计算。当结构计算单元内含有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和联肢墙时,各片剪力墙的内力可由总内力乘以等效刚度比确定;当结构单元内仅有壁式框架时,可按D值法进行计算;当壁式框架与其他类型的剪力墙同时存在时,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计算其内力与位移。(3)整截面墙可视为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竖向悬臂构件,简化计算时其内力和位移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但需考虑剪切变形对位移的影响。整体小开口墙除绕组合截面形心轴产生整体弯曲外,各墙肢还绕各自截面形心轴产生局部弯矩,但局部弯矩值较小,整个墙的受力性能仍接近于整截面墙,故其内力和位移仍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但需考虑局部弯曲的影响。4)采用连续连杆法对联肢墙进行简化分析时,根据连梁切口处竖向位移为零的变形连续条件,可建立微分方程以求得连梁的剪力或连梁对墙肢的约束弯矩,进而可计算墙肢的内力和位移。(5)壁式框架可简化为带刚域的框架,与一般框架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杆端存在刚域会使杆件的刚度增大;二是需要考虑杆件剪切变形的影响。计算时可将带刚域的杆件用一个具有等效刚度的等截面杆件来代替,求得带刚域杆件的等效刚度,然后利用D值法进行内力和位移的近似计算。(6) 各类剪力墙的受力特点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为各墙肢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及沿墙肢高度方向的弯矩变化规律。墙肢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主要取决于剪力墙的整体工作系数a,a值越大,说明连梁的刚度相对较大,墙肢刚度相对较小,连梁对墙肢的约束作用大,剪力墙的整体工作性能好,接近于整截面墙或整体小开口墙。因此可用a值作为剪力墙分类的判别准则。但对整体小开口墙和壁式框架,a值均较大,故还需要利用墙肢惯性矩比值I/I判别墙肢高度方向是否会出现反弯点,作为剪力墙分类的第二个判别准则。(7) 剪力墙属于偏心受力构件,由于墙肢成片状,故墙肢两端除集中配置竖向钢筋外,沿截面高度方向还需配置均匀分布的竖向钢筋。大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需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小偏心受压构件则不考虑。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轴力的有利(偏心受压)或不利(偏心受拉)影响。墙肢之间的连梁的受力性能与其跨高比有关,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跨高比的影响。思考题(1)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有哪些具体要求?(2) 什么是不规则开洞剪力墙?其受力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构造处理和计算分析?3)什么是短肢剪力墙?其结构布置有哪些要求?(4)如何确定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墙体厚度?(5)剪力墙根据洞口的大小、位置等共分为那几类?其判别条件是什么?各有那些受力特点?(6)什么是剪力墙的等效刚度?各类剪力墙的等效刚度如何计算?(7)试述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协同工作的假定和计算方法。(8)采用连续连杆法进行联肢墙内力和位移分析时的基本假定是什么?连梁未知力C)和b(z)各表示什么?(9)说明用连续连杆法进行联肢墙内力和位移计算的步骤,以及多肢墙和双肢墙在计算方法上有何异同?(10) 联肢墙的内力分布和侧移曲线有何特点?并说明整体工作系数对内力和位移的影响。(11) 试说明整截面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壁式框架和独立悬臂墙的受力特点?说明剪力墙分类的判别准则?为什么?(12) 式(662)中k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怎样利用它计算墙肢的内力?并说明连梁刚度对墙肢、连梁的内力和位移有何影响?为什么说整体小开口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是近似方法?(13) 与一般框架结构相比,壁式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是什么?如何确定壁式框架的刚域尺寸。(14) 如何计算带刚域杆件的等效刚度,采用D值法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时,壁式框架与一般框架有何异同?(15) 什么是剪力墙的加强部位?加强部位的范围如何确定?(16) 剪力墙截面的弯矩和剪力为什么要进行调整?那些部位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