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群体_第1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群体_第2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群体_第3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群体_第4页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群体行为-群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RGANIZATIONALBEHAVIOR

第四章群体行为GroupBehavior4–2思考你目前加入了哪些社团组织?为什么要加入这些社团组织?知道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工作群体中,你认为一定是“1+1>2”吗?……个体处于群体中,他的行为与独处时不同,组织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研究群体行为,研究人们在群体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组织行为的重要基础4–3思考有哪些因素或过程决定工作群体的作用及其效率的大小?4–4学习本章以后,你应能:区别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比较群体发展的两种模型明确解释群体行为中的关键要素解释角色的要求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变化描述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明确高凝聚力群体的利弊列出群体决策的优势与劣势对比团队与群体的差异识别四种团队类型具体说明高绩效团队的特点学习目标5第一节群体概述(P99)6主要内容一、群体的定义二、群体的分类区别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掌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以及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的态度和做法4–7一、群体的定义2.群体的特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构成,有持续的互动关系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共同的目标或需求成员意识到彼此同属一个群体,并能区分非群体成员【问题】他们是群体吗?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质量攻关小组企业的销售部门戏院里的观众大学的课题小组马路上看热闹的人群1.群体的定义群体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4–8【思考】在大学里,你加入过哪些群体,为什么?你最想加入哪个群体,为什么?3.群体的功能(1)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2)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3)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社交需要权力需要实现个人目标4–9二、群体的分类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的角度进行的分类假设群体,也叫名义群体或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人为划分出来的群体。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群体。实际群体,是指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群体。4–10群体的分类2.大群体和小群体按照群体规模的大小进行的分类。通常大小群体的标准没有精确的数字规定。小型群体: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体间的、面对面的或近来流行的电子化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大型群体: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体的目标、各层次组织结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有直接互动关系的小群体。4–11群体的分类3.共同作用群体、协作群体和协调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彼此的依靠程度进行的分类共同作用群体,是指群体中每个成员工作任务的完成依赖于群体的共同努力。协作群体,是指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是由成员个人独立完成,群体成员的关系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关系。协调群体,是指为了调节群体成员在观念、思想上存在的冲突,或为了提供某种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而形成的群体。4–12群体的分类4.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参照群体又名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是个体在心理上“向往”的群体。个体把这种群体的规范、标准和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和学习的榜样。参照群体不是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甚至可能是想像中的群体。4–13群体的分类5.正式群体(formalgroup)与非正式群体(informalgroup)

根据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分类正式群体(或工作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可分为命令型群体与任务型群体。非正式群体(或自然群体)是指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不是由组织确定的群体,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等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可分为友谊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兴趣爱好型群体。4–14正式群体的分类命令型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和其主管所组成。这类群体中主管与下属之间具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任务型群体也是由组织结构所决定,是为完成一项工作而在一起工作的人所组成的。但任务型群体的界限并不仅仅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命令关系。4–15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友谊型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为了寻求相互关照、情谊和友爱而自发结成的群体。利益型群体,在该群体中,大家对某事的看法一致,或者某种利益一致,所形成的群体。兴趣爱好型群体,指人们在相互好感的基础上,由于爱好、兴趣、习惯、志向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如摄影爱好小组等。4–16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有权威性的领导,该领导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力,有一套见效快的不成文的奖惩制度与手段成员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等。4–17案例分析4-1:办公室来的年轻人小张在某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学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团干,2009年参加了某市的公务员考试,顺利通过,被该市政府法制办录取。

进入了公务员系统,小张认为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自己的所学又能派上用场,感到很高兴,并且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做出一番事业。于是,每天小张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扫地打水,上班期间更是积极主动承担各种工作任务,回家还钻研办公室业务。小张有专业背景,再加上聪明好学,很快熟悉业务,让几位老同志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地压力。几位老同志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主任,副主任也经常在办公室会议上表扬小张。

可是聪明的小张发现,随着主任表扬的次数增多,几位老同志对自己越来越冷淡。有一次,忙着赶材料,B居然冷冷地对他说:“就你积极!”小张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小张顺利转正。年终考核,小张的这个办公室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在下一季度的任务中,小张的科室增加了工作量,同事们更加排斥,认为小张出了名,自己干活没有奖励。4–18案例分析4-1:办公室来的年轻人随着2011年小张被评为法制办第一季度先进个人,A、B、C对小张的反感达到了顶点。从此,几位老同志再也不邀请小张参加任何一次集体活动,还在背后称小张是“工作狂”、“神经病”、“都这么大了还不谈恋爱,是不是身体有毛病”。话传到小张耳朵里,小张很伤心,他认为自己付出了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结果是大家的误解,另外部门的老王劝告小张“枪打出头鸟,你还年轻,要学的很多”。小张恍然大悟,是自己的积极破坏了办公室的工作气氛,让老同志倍感压力。从此,小张学“乖”了,主任不布置的任务,再也不过问了;一天能干完的事情至少要拖上两天甚至三天。办公室又恢复了平静与和谐,先进个人大家开始轮流坐庄,几位老同志见到小张的时候又客气起来了,集体活动也乐意邀请上他。小张觉得,这样很轻闲,与大家的关系也好多了,心里压力骤减,生活也重新有了快乐。4–19思考、讨论法制办公室的三个办事员基于共同的职位和心理结成的是非正式群体吗?该非正式群体有什么群体规范,这些群体规范对法制办的绩效有什么影响?针对法制办目前情况,你觉得应该怎么办?4–20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共同构成了劳动群体中人际关系的总和,它们共同决定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及对事业的态度。4–21非正式群体的作用1、积极的作用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人们交往、归属、友谊等心理需要;融洽员工的感情;激励和培训员工;保障员工的利益。2、消极作用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削弱管理者的权力;控制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4–22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消极的态度和做法不承认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群体把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对立起来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4–23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积极的态度和做法—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管理者自觉增强与非正式群体的联系运用舆论导向引导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鼓励积极型,支持、提倡、鼓励;转化中性型,注意引导;限制消极型,密切注视,采取措施,防止质变;瓦解破坏性型,要打击重要成员,教育他人。注重非正式群体中的领袖人物4–24第二节群体结构4–25群体行为模型施加于群体的外界条件群体成员资源群体结构群体过程群体任务绩效和满意度4–26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过程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4–27群体成员资源

知识、技能和能力通过评价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部分地预测出群体绩效在高绩效的工作群体中,人际交往技能始终很重要人格特点人格特点通过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的互动方式,从而影响到群体绩效4–28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部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群体本身的绩效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群体凝聚力4–29一、正式领导几乎每个工作群体都有一个正式领导者群体领导对群体绩效有着巨大影响30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人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31人在社会中的角色

同事下属邻居上司子女同学父母夫妻朋友客人棋友舞伴4–32二、角色(role)1.角色的含义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性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人们在不同群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群体对角色的要求不同。2.角色同一性(roleidentity)个体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3.角色知觉(roleperception)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的认识和理解4–33角色【思考】如果让你扮演监狱的罪犯或看守,你会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津巴多(PhilipZimbardo)的模拟监狱实验角色学习——人格正常,没有经过新角色训练的人,也会非常极端的表现出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一致的行为方式4–34【思考】你认为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教授卖茶叶蛋的行为?4.角色期待(roleexpectation)群体或他人认为,承担某种角色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应当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即是一种角色期待,组织或工作群体中的心理契约,一般是指雇主和雇员之间(也可以包括正式领导与成员之间)存在的一种不成文的心理约定,这种约定是交往双方彼此对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期望——预料和期待对方将会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

4–35角色角色冲突会增加个人内心的紧张和挫折感,同时与工作不满意感也有关。

5.角色冲突当个体面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4–36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成员有三种比较典型的角色表现,这些不同的角色对群体的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P103-104)自我中心角色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任务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群体绩效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个体成员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4–37【思考】为什么在公共场合,雇员不会批评他们的老板?为什么在考试时,学生不会相互交头接耳?因为规范4–38三、规范(norms)1.规范的含义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

辨析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所有群体都有规范规范都是成文的规范起到约束成员行为和教化成员行为的作用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4–39正式规范: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员工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如企业的岗位规范、操作规程、绩效规范等。非正式规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如社交约定规范。(自发形成、不成文,以习惯和言传身教方式传承的人们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规范包括两个部分4–40青年教师的群体规范某大学青年教师宿舍的一层,门对门十间房,住了6个系的18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个由年龄、地位和收入大致相同者组成的松散生活群体。用电规则上明确规定:严禁使用电炉,违者重罚。然而除一间例外都有电炉,而且公开推广了一种偷电方法:在各自门外的电度表进出线间跨接了一马蹄形导线。月末校动力科派人抄录电表时暂时拆去。半年中曾有两间房因忘了拆去被抓住,各罚款30元,大家表示同情。此外相安无事。每到吃饭时小炒大煮,充满欢笑。4–41他们这种行为显然是与正式规范、特别是师德相背离的,但他们的非正式规范是:与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发横财相比,白用一点电微不足道,工资这么低还完成教学任务就够高尚的了。这年头人际关系第一,谁也犯不着反对别人,更不能去告状。不与大家一致,要受孤立。4–42人们对唯一不用电炉者说:“李老师,你真是洁身自好啊!”被问者立感压力,连忙辩解:“不不,我是懒,不爱做饭。”证明他的确没有揭发,算是对群体没有危险的人。讨论:非正式群体规范对人的约束力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非正式的群体规范与规章制度有何不同?

4–43群体规范形成的心理机制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榜样)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服从。是指按照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等办事的行为。

非正式规范是在暗示、模仿、顺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致性,非正式规范不同于规章,更强调自律与默契。4–442.规范的一般类型绩效规范(最常见的规范类型)形象规范社交约定规范(来自于非正式群体)资源分配规范4–453.群体规范的形成群体成员,尤其是领导所做的明确的陈述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群体内部最初出现的行为模式新成员所带来的其他群体的行为期望4–46就你逞能,大家都是隔天生蛋,你为什么天天生蛋?4–47美国心理学家阿希(Asch)的经典实验一般情况下,被试作出错误判断的概率低于1%。从众情况下呢?USS结果:37%结论:群体规范能够对成员构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XABC4–484.群体压力与从众(P107-108)【思考】个体是否在其所加入的所有群体中都面临相同的从众压力?从众行为:即群体中的个体在遭受群体压力作用时,在自己的知觉、意见和行为上与群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从众行为是个体按照群体规范行事的一种顺从行为。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的作用不同4–494.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从众行为?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情境因素与个体特征。

情境因素:该群体是一个人的参照群体;群体意见通常比较一致,群体比较团结,则成员容易在压力下顺从。

个体特征:个人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则在群体中经常依赖别人,较容易产生顺从现象。从众行为的表现行为与内心反应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大致有四种表现形式。4–504.2群体从众行为的反驳性研究结论彼得罗夫斯基讨论的是伦理道德的是非问题,人们改变意见的关键因素不是群体压力,而是遵循集体的崇高理想、目的和价值观。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群体压力和顺从现象提出“集体主义的自决”,即:把任何遵从群体意见的情况看成顺从并不正确。接受群众意见可能是屈服于压力、怕被孤立,也可能是为了实现群体的理想和信念而与群体保持一致。4–514.3群体压力在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群体压力和顺从现象。对于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应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成员的独创精神。H.J.Leavitt提出群体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的四种方式:理智讨论、怀柔政策、铁腕政策和开除政策。4–52【思考】从众行为的研究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研究结果。时间的流逝是否会使它的效度发生影响?是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存在?有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从众水平呈稳定的下降趋势。而且,阿希的研究是受到文化限定的。4–534.4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指组织成员做出的各种反社会活动,即有意违背已有规范的活动,并且给组织、其他成员带来了不良后果。类别 举例

生产方面 早退

蓄意拖延工作时间

浪费资源财产方面 破坏公物

虚报工作时间

偷窃组织财物 政治活动 偏袒自己人

传播谣言

指责同事 个人攻击 性骚扰

骂人

偷窃同事财物4–54群体规范会影响员工越轨行为的发生员工越轨行为取决于被接受的群体规范,甚至个体是否是群体成员员工个体的反社会行为,受到他们所在群体背景的影响和塑造。即当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受到群体规范的支持时,它们更可能茁壮成长,此时,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生产率会下降,流动率会提升。成为群体的一员会增加个体的越轨行为。换句话说,平常没有越轨行为的人,当成为群体成员时,更可能产生这样的行为。4–55【思考】你所在的寝室有没有群体规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有人违反,其他人是如何对待他的?4–56四、地位(status)【思考】为什么许多体育明星、著名演员、一流的推销员和杰出的学者,会对那些可以约束他们同事的社会规范不屑一顾?1.地位的含义指他人对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的一种社会性界定

4–572.什么决定地位?地位的获得主要有三个来源:个体驾驭他人的权力个体对群体目标的贡献能力个体的个人特征正式地位非正式地位4–58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比地位低的同伴更能抵制群体规范的从众压力不同文化下地位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另外,不同国家中确立地位的指标也不相同在维持公平感上,与正式地位相对应的外在标志是很重要的因素;群体地位标准与冲突4.地位与群体互动5.地位公平

6.地位与文化3.地位与规范群体成员的互动受地位的影响。地位的差异抹杀了群体思想及创造性的多样化4–59五、群体规模【思考】群体规模是否会影响到整个群体的行为?1.研究结论群体规模会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依赖于所关注的结果就执行生产性的任务而言,小群体要比大群体速度更快就解决复杂和困难的任务,或者搜寻和发现事实而言,大群体总是比小群体做得更好

奇数成员群体比偶数成员群体更有利5人或7人左右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的群体或更小的群体更有效4–60【辨析】群体的生产率至少等于成员个体的生产力之和?德国心理学家的马克斯·瑞格尔曼拔河实验比较个体绩效和群体绩效。他发现,3人群体产生的拉力只是单人拉力的2.5倍,8人群体产生的拉力不足单人拉力的4倍。针对瑞格尔曼的研究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基本上支持了他的发现。2.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

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他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一种倾向。4–6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社会惰化现象?3.社会惰化的原因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责任,因而降低自身的努力以求得公平感群体责任的扩散。如果个人觉得自己的努力无法衡量,则会降低自身努力4.对组织行为学的意义4–62六、群体构成1.群体构成的含义即群体组成成分的构成,它是指在一个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所具有的各项个体特征的分布和组成情况2.群体构成的分类1)同质结构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专业、观点、能力、技能、视野、经历等个体特征方面都比较接近的群体2)异质结构群体是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专业、观点、能力、视野、经历等个性特征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的群体。4–63【思考】

群体冲突较多、沟通相对困难;

群体在完成复杂任务、集体任务、创造性任务以及时间性不强的任务时效果较好,更为适宜;

群体在完成简单任务、合作性任务以及要求速度快、工作时效较高的任务时,效果较好,更为适宜。异质结构同质结构异质结构4–64思考甲公司销售部有ABCD四个业务员进入公司年限:A2000年BCD2003年乙公司销售部有ABCD四个业务员进入公司年限:A2000,B2004,C2008,D2012A在哪个公司销售部更可能离职?为什么?4–653.群体构成对组织行为学的意义群体构成可能是群体成员离职率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差异本身也许并不能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不过群体内部的较大差异者更有可能选择离职。因此,最重要的因素是群体成员在差异方面的离散程度,而不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群体人口统计学因素(群体成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组织中的服务年限等方面的相似程度)4–66七、群体凝聚力(cohesiveness)P1091.群体凝聚力的含义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他们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俞文钊,2010)。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吸引力越强,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越一致,则群凝聚力也越大。群体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J.Keyton&J.Springston,1990)凝聚力越高的群体,其成员越愿意留在群体中。4–67它既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又包括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同时还包括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好感4–68前16分钟后16分钟ACEDB时间生产效率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高凝聚力,积极诱导下,诱导效果明显,生产效率明显升高低凝聚力,积极诱导下,有较低的诱导效果,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没有诱导,生产效率维持不变低凝聚力,消极诱导下,有较低的诱导效果,生产效率有所抑制高凝聚力,消极诱导下,诱导效果明显,生产效率明显抑制结论:1.低凝聚力的群体较难引导,高凝聚力的群体较容易引导2.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依赖于群体所建立的绩效规范4–69女子足球队的群体凝聚力与总名次的关系694–70群体凝聚力(cohesiveness)2.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加入群体的难度群体规模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外部威胁历史上的成功【思考】如何提高群体凝聚力?4–71第三节群体行为过程(P111)4–72一、群体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形成阶段第二阶段震荡阶段第三阶段规范阶段第四阶段执行阶段第五阶段中止阶段(一)五阶段模型(Tuckman&Jensen,1977)

4–73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4–74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4–75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4–76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一般假设:群体从第1阶段发展到第4阶段,会变得越来越有效。但使群体有效的因素远比这个模型所涉及的因素复杂。群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有时几个阶段还可能同时存在。在理解与工作有关的行为时,五阶段模型忽视了组织所处的背景。4–77(二)间断—平衡模型(Gersick,1998)用于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活动(或不活动)序列。4–78间断—平衡模型转变第二阶段完成第一次会议第一阶段AB

(A+B)/2时间高工作绩效低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第一阶段活动依惯性进行中间阶段的转变激起重大变革第二阶段活动依惯性进行最后一次活动特点是,活动速度明显加快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群体长期以来依惯性运行,其中只有一次短暂的变革时期该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群体,主要适用于临时性的任务群体4–79二、群体互动过程群体互动过程包括:群体成员交换信息所使用的沟通模式,群体决策过程,领导行为,权力结构,群体冲突等1.群体互动过程的影响群体的潜在绩效群体互动过程的收获群体互动过程的损失群体的实际绩效+-=4–802.协同效应(synergy)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个物质产生的作用之和。分为正向协同效应和负向协同效应。3.社会促进效应与社会致弱效应(1)社会促进效应: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2)社会致弱效应: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降低的倾向4–81社会促进效应与社会致弱效应研究结论别人在场时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个体的操作会更快、更精确;但从事复杂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别人的出现可能会对绩效产生消极的影响该研究与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有关如果一个人对于某项任务非常熟悉,别人在场时他会作得更好;反之,对于不太熟悉的任务,别人在场时会降低他的操作水平。因此,通过集体训练员工完成某项简单任务,单独培训员工完成某项复杂任务,群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会带来最大收益4–82群体互动过程4.社会标准化效应群体成员在群体共同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以及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趋于同一化的倾向4–83【思考】假设在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中有两个群体,第一个群体的任务是选择炼油厂的新厂址。他们的决定会影响到公司的许多领域——生产、工程、销售、配送、人事、采购和房地产开发等,因此,这些领域的负责人需要向该决策提供有关信息。第二个群体的任务是,在选定厂址、做出设计和完成预算分配后,把炼油厂建立起来。请问,第一个群体的规模应该

第二个群体的规模。为什么?大于群体规模和绩效的关系受到群体任务的影响4–84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关系,受到群体从事的具体任务这一调节变量的影响。有证据表明,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会影响到群体的有效性4–85群体任务群体任务的分类复杂任务是指那些新颖而又非常规性的任务简单任务是指常规性的、标准化的任务群体成员必须完成的任务相互之间依赖性较强,则群体成员就需要更多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沟通和最低水平的冲突就有助于提高群体绩效信息加工能力和不确定性的任务4–86【思考】当群体的特点是沟通不良、领导不力、冲突水平较高时,是否就意味着该群体的绩效水平一定很差?如果该群体的工作任务简单,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要求也很低,那么这个群体依然有可能是有效的。4–87群体行为模型施加于群体的外界条件群体成员资源群体结构群体过程群体任务绩效和满意度4–88第四节群体决策(P117)4–89【思考】三个臭皮匠一定抵一个诸葛亮吗?4–90主要内容一、群体决策的含义二、群体思维和群体偏移三、群体决策技术四、群体效果的评估参考资料: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8-2734–91一、群体决策的含义1.定义群体决策是指决策主体是群体的决策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优点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增加观点的多样性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缺点浪费时间存在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4–923.效果与效率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孰优孰劣取决于衡量决策效果的标准。就准确性而言,通常情况下,群体中判断最准确的成员决策的准确性要高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的准确性又高于群体决策中普通个体决策的准确性就创造性、最终方案的可接受性而言,群体决策更优就速度或效率而言,一般情况下,个体决策更优在决定是否采用群体决策形式时,应权衡一下群体决策在决策效果上的优势能否超过它在效率上的损失。4–9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课堂上、会议中,或非正式群体中,你很想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为什么?【思考】4–94二、群体思维和群体偏移(一)群体思维(groupthink)1.群体思维的含义

与群体规范有关,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境: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群体思维会严重影响群体绩效。4–952.群体思维的特征群体成员不管客观事实与主观假设的反差有多大,总是以言行把他们做出的基本假设合理化;群体成员会对那些怀疑群体共同观点的人直接施加压力;群体中持有不落俗套观点的人或“持不同政见者”,为了尽量避免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会降低自己观点的重要性或保持沉默;群体中存在一种无异议错觉。如果某人不说话,大家往往认为他默认了这种看法。换句话说,缺席者也会被视作赞成者。4–96【思考】群体思维会危害所有的群体吗?当以下三个特点存在时,群体思维最容易出现:明确的群体认同感成员愿意维护群体的积极形象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