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能控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1页
2021年智能控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2页
2021年智能控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3页
2021年智能控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4页
2021年智能控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智能控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3月2一、智能控制器是终端的“大脑”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大脑”,是可以让被控对象具有期望的性能或状态的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控制对象、反馈元件三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负责将系统输出与参考输入作比较,根据得到的差异,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控制规律给出控制量输出到控制对象。因此,控制器在各类自动控制系统如家电、汽车、工业设备等中扮演着“大脑”的角色。图表1: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构成资料来源:清华大学《控制工程基础》,市场研究部控制器技术经历了机械式——电子式——数字式的演变。在自动控制发展早期,控制器通常是由杠杆、弹簧、质量块、阻尼等构成的机械装置,例如J.Watt发明的蒸汽机采用了离心式转速调节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由继电器、真空管、晶体管、电容及电阻等分立器件构成的电子式控制器出现,例如1952年MIT研制的全球首台数控机床采用了由电子管组成的数控装置。20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到小型计算机再到微处理器的突破,利用数位电子计算机作为控制器在成本、体积、稳定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同时其控制逻辑通过软件进行规划,大幅提升了灵活性,自此控制器开始真正走向普及应用。图表2:J.Watt的蒸汽机采用离心式调速装置 图表3:世界首台数控机床采用电子管构成的数控装置资料来源:Wikipedia,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数控之家,市场研究部智能控制器通常指数字式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一般以微控制器(MCU)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为核心,含有嵌入式计算机软件、电子线路硬件、塑胶五金结构件等若干组成部分,集成自动控制、传感、微电子、通讯、电力电子、电磁兼容等技术。智能控制器包含算法与硬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1图表4:智能控制器硬件构成 图表5:STM32系列微控制器嵌入式软件架构资料来源:知乎,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意法半导体,市场研究部二、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年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工业控制、智能建筑、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随着各种电子终端产品日益数字化、功能集成化,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不断提升,市场容量不断增长。我们估计,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控制器市场规模分别约为6852亿元(具体测算过程见后文)、1437亿元、154亿元。我们假设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三大领域在智能控制器整体市场中占比60%,我们估计2019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为1.4万亿元。图表6:2019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及结构其他,5629亿 汽车,6852亿元,40% 元,49%电动工具,154亿元,1%家电,1437亿元,10%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2.1汽车电子控制器:市场规模超过6800亿元/年汽车电子系统种类繁多,主要涉及五大功能域。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汽车电子系统可分为动力控制、底盘控制、ADAS、车身/车载电器控制、车载信息娱乐等,每个功能域包括诸多控制系统。目前大部分汽车采用分布式电子电气(E/E)架构,即每个控制系统采用单独的电控单元(ECU),高端车搭载的ECU数量已超过1002个。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之下,部分整车厂开始采用集中式E/E架构,部分单一功能ECU可能被多功能的域控制器(DCU)或多域控制器(MDC)集成,例如特斯拉Model3,但过程较长,中短期仍以ECU为主。图表7:汽车电子系统分类资料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市场研究部我们预计目前单车控制器数量约为50个,均价约150元/个,则单车价值量约7500元。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9136万辆(OICA数据),基于此我们估计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控制器市场规模约为6852亿元人民币。根据麦肯锡测算,2020/2025/2030年全球汽车控制器市场规模分别为920亿/1290亿/1560亿美元,长期看ECU市场将增速放缓、占比下降,但绝对值仍然很高,仍占据主要份额。图表8:全球汽车控制器预测-DCU/ECU划分(十亿美元)图表9:全球汽车控制器预测-功能域划分(十亿美元)CAGRCAGR(2020-30)1562020-252020-30156合计+5%129合计12934自动驾驶n/a+7%+5%9226(20%)68(43%)1310底盘+1%929DCU112(2%)013信息娱乐+3%+68%+43%26ADAS+3%92614103192930车身+3%90(98%)(80%)88(57%)ECU23+3%+0%3945动力总成+5%27202020252030202020252030资料来源:McKinsey,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McKinsey,市场研究部32.2家电控制器:市场规模超过1400亿元/年家电是智能控制器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家电可分为大型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大型厨电)和小型家电(如电饭煲、咖啡机、榨汁机、豆浆机等)两大类。单台大家电通常使用多个控制器,例如冰箱中可能涉及压缩机变频控制器、电源控制器、显示面板控制器等,小家电通常由一个控制器完成所有控制功能。图表10:冰箱压缩机变频控制器 图表11:冰箱电源控制器资料来源:和而泰官网,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和而泰官网,市场研究部图表12:冰箱显示面板 图表13:咖啡机控制器资料来源:和而泰官网,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和而泰官网,市场研究部据欧睿国际统计,2019年全球消费电器(不含彩电)零售市场规模为4559亿美元,2014-2019年CAGR为5.7%。从品类来看,大家电占比71%,小家电占比29%。根据Statista数据,2019年全球家电出货量为40.79亿台,其中大型家电7.38亿台,小型家电33.40亿台。4图表14:2019年全球家电市场结构(按品类,亿美元)图表15:2019年全球家电市场结构(按区域,亿美元)其他,390,东其欧他,1,7649,,2%中东非,225,清洁电器,9%家用空调,5%191,4%733,16%拉美,296,中国,1189,个人护理类,6%26%244,5%日本,305,小家电,7%厨房小家电,1310,29%485,11%冰箱,963,亚太(除大家电,21%中、日),3248,71%554,12%大型厨房电北美,1000,22%器,890,20%洗衣机,662,西欧,748,14%16%资料来源:欧睿国际,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欧睿国际,市场研究部参考经验数据,我们估计控制器在大家电中的价值占比约4%,则2019年全球大家电控制器市场规模约130亿美元,合895亿元人民币,单台大家电控制器价值量约17.6美元,合121元人民币;我们估计控制器在小家电中的价值量占比约6%,则2019年全球小家电控制器市场规模约79亿美元,合542亿元人民币,单台小家电控制器价值量约2.4美元,合16元人民币。2019年全球家电控制器总体市场规模约为209亿美元,合1437亿元人民币,在家电整机中价值量占比约4.6%,单台家电控制器价值量约5.1美元,合35元人民币。2.3电动工具控制器:市场规模约150亿元/年电动工具控制器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池控制器。电动工具包括专业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配件、消费者电动工具(DIY电动工具)、快捷压缩工具、户外工具和其他工具等6个细分品类,常见的电动工具有电钻、电动砂轮机、割草机、搅拌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电刨等。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主要是电机控制器,此外无绳电动工具相比有绳电动工具新增了锂电池控制器。图表16:电动冲击钻控制器 图表17:锂电池智能控制保护装置资料来源:贝仕达克官网,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贝仕达克官网,市场研究部根据EVTank数据数据,2019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预计为318亿美元,合2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1%,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约4.63亿台,同比下降1.5%。北美和欧洲是电动工具的主要市场,亚洲、东欧以及拉美等为新兴市场。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全球无绳类电动工具占比由2011年的30%增至2019年的52.9%,预计2024年无绳类电动工具占比将达到55.7%,无绳化将带动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价值量的提升。5图表18: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细分及增速预期(亿美元) 图表19:2019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分布资料来源:Marketsandmarkets,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美通社,市场研究部参考经验数据,控制器在电动工具整机中的价值占比约5%-9%,按7%计算,我们估计2019年全球电动工具控制器市场规模约22.3亿美元,合154亿元人民币,电动工具控制器单机价值约4.8美元,合33元人民币。三、全球主要智能控制器公司介绍国内外智能控制器公司较多,图表20汇总了部分公司的情况。我们选择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电子主要公司拓邦股份、和而泰、科博达、振邦智能进行具体介绍。图表20:智能控制器厂商概况公司国家主要经营2019年智能控制器收入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上市情况模式金额/亿元家电工具汽车工业口径汇川技术中国大陆ODM54变频器类、运控控制类、控制技术类、√√√A股上市新能源车&轨交类收入E.G.O德国ODM47整体收入√未上市代傲德国ODM38控制业务收入√未上市拓邦股份中国大陆ODM35智能控制器类、电机及控制系统类收入√√√A股上市和而泰中国大陆ODM34智能控制器收入√√√A股上市金宝通中国香港OEM30整体收入,2020财年数据√√港股上市科博达中国大陆ODM21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收入√A股上市喜玛庆国际美国OEM20整体收入,2020财年数据美股上市朗科智能中国大陆ODM14整体收入√√A股上市和晶科技中国大陆ODM12智能控制器收入√A股上市华联电子中国大陆ODM10智能控制器收入√A股上市盈趣科技中国大陆ODM8智能控制器收入√A股上市振邦智能中国大陆ODM7整体收入√√√A股上市贝仕达克中国大陆ODM6智能控制器收入√√√A股上市朗特智能中国大陆OEM3智能控制器收入√√A股上市资料来源:Wind,E.G.O,代傲,市场研究部63.1拓邦股份:电动工具控制器龙头,推进降本增效,优化客户结构拓邦股份是电动工具控制器行业龙头,2020年业绩高增。拓邦股份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即以电控、电机、电池、物联网平台的“三电一网”技术为核心,面向工具、家电、工业和新能源四大行业提供各种定制化解决方案,是全球电动工具领军者TTI的第一大控制器供应商。2019年,拓邦股份实现营收40.99亿元,同比增长20.32%,其中智能控制器类收入31.98亿元,占比78.03%,同比增长14.45%,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48.90%,扣非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滑5.21%。2020年,受益于疫情期间电动工具需求向好以及降本增效举措,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5.62亿元,同比增长50%~70%,扣非净利润3.37亿元~3.97亿元,同比增长70%~100%。图表21:拓邦股份营收及利润情况 图表22:拓邦股份营收结构营收(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营收YoY归母净利润YoY4540.9990%4078.96%34.0735.9780%3570%26.833060%2518.27456.8552%%48.90%50%2040%1532.39%26.36%26.99%28.90%1020.32%3.6320%51.442.223.3110%05.79%0%2.1020162018201920202017Q1-Q3资料来源:拓邦股份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23:拓邦股份分板块收入增速智能控制器类 锂电池类电机及控制系统类328.48%97.70%62.57%37.94%23.03%53.77%2169.6364%142.4058%-3.60%-19.45%2018201920162017资料来源:拓邦股份公告,市场研究部

智能控制器类锂电池类电机及控制系统类其他3%4%4%4%7%8%8%7%11%6%6%10%79% 82% 82% 78%2016 2017 2018 2019资料来源:拓邦股份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24:拓邦股份分板块毛利率情况智能控制器类 锂电池类电机及控制系统类38.11%33.42%32.83%30.52%22.28%23.52%21.81%18.96%19.09%16.42%11.18%13.04%2016201720182019资料来源:拓邦股份公告,市场研究部公司推进降本增效,优化客户结构,毛利率、净利率得以改善。2019年起,拓邦股份开始推行采购模式改革,从此前的事业部采购改为集中采购,同时优化客户结构,聚焦头部客户。2020年前三季度,拓邦股份毛利率25.14%,同比提升3.69pp,净利率10.51%,同比提升0.42pp,期间费用率14.37%,同比提升1.91pp,主要7原因是汇兑损失较高,导致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2.19pp。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净现金流为1.68亿元,同比下降39.40%,预计主要与公司加大原材料备货有关。图表25:拓邦股份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情况图表26:拓邦股份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用率4.04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30%25%23.97%25.14%2.072.4022.09%21.99%20%19.95%1.881.6815%10%8.40%8.38%6.95%8.31%10.51%5%0%20162017201820192020-5%20162017201820192020Q1-Q3Q1-Q3资料来源:拓邦股份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拓邦股份公告,市场研究部3.2和而泰:家电控制器龙头,汽车控制器获实质性突破和而泰是家电控制器行业龙头,历史经营业绩亮眼。和而泰自成立以来一直聚焦于智能控制器业务,家电控制器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客户包括伊莱克斯、惠而浦、博世西门子等海外家电龙头,近年来公司在大客户中的份额持续提升。2019年,和而泰营收36.49亿元,同比增长36.62%,其中家电控制器25.55亿元,占比70.01%,同比增长46.81%,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36.69%。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91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15.12%。图表27:和而泰营收及利润情况营收(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营收YoY归母净利润YoY4036.4970%3559.66%26.7131.9160%3050%884%2519.7940%2035.00%36.629%13.4630%1524.61%21.21%20.1920%103.0315.12%51.201.782.222.7710%00%20162017201820192020Q1-Q3

图表28:和而泰营收结构家电控制器 电动工具控制器 汽车电子控制器射频芯片 其他15%16%12%10%14%0%4%4%0%2%4%4%15%16%14%3%16%19%63%67%65%70%63%20162017201820192020H1资料来源: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8图表29:和而泰分板块收入增速图表30:和而泰分板块毛利率情况家电控制器电动工具控制器家电控制器电动工具控制器汽车电子控制器射频芯片汽车电子控制器射频芯片85.40%72.31%71.50%73.41%47.29%57.09%46.81%42.13%38.40%31.50%17.92%20.57%12.35%30.20%14.14%267.7530%0.27%32.1049%23.866%27.15%-8.03%223.4724%%2016201820192020H118.97%16.66%17.22%201720.12%18.58%-25.32%14.61%20162017201820192020H1资料来源: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和而泰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净利率稳健,现金流良好。和而泰毛利率与净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22.86%,净利率9.00%。2020年前三季度,和而泰期间费用率为12.21%,同比提升1.56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6%、4.67%、4.56%、1.12%,分别同比降低0.25pp、提升1.09pp、降低0.08pp、提升0.80pp。管理费用提升主要是子公司铖昌科技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增加导致,二季度铖昌科技实施员工增资持股,计提股份支付费用5181.68万元。财务费用率也提升较多,主要是受三季度汇率波动、相应的汇兑损失增加影响。和而泰经营净现金流表现良好,2020年前三季度为3.15亿元,同比增长7.30%。图表31:和而泰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情况图表32:和而泰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用率4.72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25%22.25%22.86%3.1522.62%21.63%2.9220.62%20%15%1.8610%9.00%9.25%8.82%8.78%9.00%1.265%0%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5%Q1-Q3Q1-Q3资料来源: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汽车控制器取得实质性突破,打开新空间。和而泰耕耘汽车控制器多年,2019年以来相继获得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25位)、尼得科(全球第四大马达供应商)的控制器订单。和而泰与博格华纳合作产品涉及冷却液加热器控制器,有望通过博格华纳进入大众MEB、宝马等顶尖整车厂供应链。我们认为,汽车控制器外包或成为趋势,和而泰作为家电控制器龙头厂商,布局汽车控制器多年,具有先发优势,且已经实现实质性突破,有望凭借突出的先发优势、成本优势获得更大发展空间。9图表33:博格华纳高压液体加热器(双板) 图表34:博格华纳高压空气加热器资料来源:博格华纳官网,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博格华纳官网,市场研究部3.3科博达:车灯控制器龙头,深度绑定大众科博达是车灯控制器龙头,深度绑定大众,市占率稳步提升。科博达专注于汽车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器与电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科博达于2004年首次获得上汽大众汽车电子国产化项目,2007年获得奥迪定点,2013年获戴姆勒-奔驰及保时捷定点。目前,科博达服务的整车厂客户包括大众集团、戴姆勒、捷豹路虎、一汽集团及上汽大众等数十家全球知名整车厂商,部分新产品已进入福特、宝马、雷诺的供应商体系,核心产品主光源控制器全球市占率由2016年的2.75%提升至2018年的5.26%。近两年受车市下滑影响,科博达业绩增速一般,2021年有望逐步向好。2019年,科博达实现营收29.22亿元,同比增长9.22%,其中照明控制系统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11.72%,占比52.90%,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下降1.72%。2020年前三季度,科博达实现营收19.81亿元,同比下降4.48%,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降0.06%。随着2021年汽车需求向好以及公司新客户订单放量,业绩有望重回高增。图表35:科博达营收及利润情况营收(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营收YoY归母净利润YoY3529.2250%3026.7540%44.42%2521.62334.7329%23.77%19.8130%2016.1719.48%20%159.22%10%102.493.354.83-0.060%%54.75-1.72%3.21-4.48%-13.57%-10%0-20%20162017201820192020Q1-Q3

图表36:科博达营收结构照明控制系统 车载电器与电子 电机控制系统 其他7%6%6%7%25%25%23%18%23%14%16%20%23%23%54%53%52%53%72%2016201720182019-17%2020H1资料来源:科博达公告,市场研究部 资料来源:科博达公告,市场研究部10图表37:科博达分板块收入增速图表38:科博达分板块毛利率情况照明控制系统车载电器与电子家电控制器电动工具控制器电机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器53.80%51.96%39.47%40.59%34.90%37.59%38.41%36.85%26.86%32.67%25.67%34.30%33.99%624.11%33.14%22.17%20.29%35.94%32.73%431.58%14.76%12.55%11.72%8.88%29.12%26.21%20162017201820192020H124.34%-15.94%-7.68%20162017201820192020H1资料来源:科博达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科博达公告,市场研究部毛利率、净利率稳中有升,且明显高于家电控制器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科博达毛利率36.06%,同比提升2.07pp,主要得益于产品升级以及结构变化;期间费用率16.40%,同比提升1.84pp,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88pp(新项目即将量产带来研发投入增加),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71pp(向主机厂支付的降本让利较高),后续有望降低;净利率18.34%,同比提升0.70pp。2020年前三季度,科博达经营性净现金流3.39亿元,同比-17.08%。图表39:科博达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情况图表40:科博达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用率5.62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40%37.85%3.7235%35.36%34.24%36.06%3.3933.33%3.2130%25%2.1520%19.72%15.77%16.29%18.41%18.34%15%10%5%0%20162017201820192020-5%20162017201820192020Q1-Q3Q1-Q3资料来源:科博达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科博达公告,市场研究部3.4振邦智能:聚焦小家电、电动工具控制器,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振邦智能产品主要应用于小家电、电动工具领域。公司是业界知名的高端智能控制器、变频驱动器、数字电源以及智能物联模块供应商,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TTI、WIK(雀巢一级供应商)、SharkNinja、多美达等。此外,公司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向智能家居、智慧建筑、工业自动化等市场领域延伸,并战略布局电子起动器、电机控制一体化等新方向。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6.97亿元,同比增长30.49%,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7.03%。11图表41:振邦智能营收及利润情况 图表42:振邦智能营收结构营收(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营收YoY归母净利润YoY86.976.6570%760%5.6857.03%650%4.76540%35.42%34.96%43.5130.4930%319.29%22.72%20%20.910.860.861.161.2510%10%0.00%0.01%0-5.54%-10%20162017201820192020Q1-Q3资料来源:振邦智能公告,市场研究部

小家电电控电动工具电控大家用及商用电器电控汽车电子电控其他1%1%1%1%1%10%13%12%7%10%15%30%33%51%59%30%17%13%4%35%3%41%45%45%25%20162017201820192020H1资料来源:振邦智能公告,市场研究部图表43:振邦智能分板块收入增速图表44:振邦智能分板块毛利率情况小家电电控电动工具电控小家电电控电动工具电控大家用及商用电器电控汽车电子电控大家用及商用电器电控汽车电子电控419.53%46.07%39.8594%41.53%40.92%37.69%35.43%32.42%32.65%29.72%30.28%28.74%26.51%26.20%27.83%26.47%101.67%22.70%23.38%73.97%69.36%20.80%21.49%56.27%12.26%32.31%-47.1482%10.44%-32.42%-28.25%20172018201920162017201820192020H1资料来源:振邦智能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振邦智能公告,市场研究部毛利率、费用率稳步提升,费用率管控良好。2020年前三季度,振邦智能毛利率30.57%,同比提升3.53pp,主要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电动工具收入占比提升,净利率18.76%,同比提升3.17pp,期间费用率7.53%,同比下降0.53pp。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净现金流0.33亿元,同比下降53.68%,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原材料备货,致使与采购相关现金流出明显增高。12图表45:振邦智能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情况图表46:振邦智能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用率1.61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40%37.70%30%31.26%27.89%30.57%25.84%26.09%0.590.6020%18.76%0.4518.03%16.62%15.11%0.3310%0%2016201720182019202020162017201820192020-10%Q1-Q3Q1-Q3资料来源:振邦智能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振邦智能公告,市场研究部四、智能控制器专业化分工大势所趋,竞争格局“东升西落”智能控制器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早期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往往依附于某个细分产业,作为整体产品中一个附属部件而存在。随着终端用户对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控制器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智能控制技术逐步成为一个专业化、独立化和个性化的技术领域,一些专业的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开始出现。出于对产品要求的提升以及成本控制的考虑,越来越多终端产品厂商开始将智能控制器外包给专业厂商进行设计生产,促使智能控制器行业不断发展。目前,海外家电龙头厂商伊莱克斯、惠而浦、博世西门子,以及电动工具龙头厂商TTI、百得、牧田等,已基本全面外包控制器,国内家电厂商也开始跟进这一趋势。专业智能控制器厂商包括OEM、ODM两种经营模式,ODM将逐步成为主流。智能电控产品作为整机设备中技术含量高的核心零件,需要根据对应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别、应用领域、功能型号进行定向研发及生产。这种行业经营特点决定了智能电控产品生产企业与下游终端设备客户的联系较为紧密,进而演化出OEM(代工生产)、ODM(设计生产)两种经营模式。在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初期,经营模式以OEM模式为主,随着专业化分工发展以及智能控制器企业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行业经营模式逐步向ODM业务模式转型。目前,ODM厂商在家电控制器市场份额约40%,在电动工具控制器市场份额约70%,未来有望持续提升。智能控制器OEM厂商主要包括伟创力、金宝通、喜玛庆等,ODM厂商主要包括E.G.O、代傲、拓邦股份、和而泰等。智能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东升西落”趋势。中国作为各类机电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大量技能娴熟的产业工人,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大量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建立了牢固的技术根基。与海外竞争对手相比,中国智能控制器厂商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工程师红利、供应链优势、良好的成本费用控制、7*24小时服务响应、敏捷交付等,这些优势在全球化分工以及智能控制器制造商自身发展过程中有望得到强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智能控制器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保证稳定的供货能力,进一步加速了份额向中国的转移,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在疫情结束后仍将持续。13在家电领域,中国智能控制器厂商迅速抢占海外竞争对手份额。我们筛选了8家主要的家电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并比较其2017至2019年收入增速情况,可以发现代傲、E.G.O、喜玛庆国际等海外厂商控制器收入基本停滞,而和而泰、拓邦股份、振邦智能等中国大陆厂商则维持高速增长。从单一客户来看,和而泰前两大客户分别是伊莱克斯、惠而浦,近三年来自两者收入稳步增长;喜玛庆国际前两大客户同样是伊莱克斯、惠而浦,但来自伊莱克斯的收入呈下滑态势,来自惠而浦的收入增速明显弱于和而泰。图表47:部分家电智能控制器厂商2017-2019年收入增速和而泰 拓邦股份 振邦智能 代傲 E.G.O 喜玛庆国际 金宝通60%50%40%30%20%10%0%201720182019-10%-20%注:喜玛庆国际、金宝通数据年份为2018财年至2020财年;资料来源:Wind,E.G.O,代傲,市场研究部图表48:和而泰、喜玛庆国际来自伊莱克斯的收入(亿元) 图表49:和而泰、喜玛庆国际来自惠而浦的收入(亿元)和而泰喜玛庆国际和而泰喜玛庆国际7.025.315.573.914.914.493.243.053.763.792.93.042.732.122.502.62.371.681.791.082015201620172018201920152016201720182019资料来源:喜玛庆国际、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喜玛庆国际、和而泰公告,市场研究部在电动工具领域,中国智能控制器厂商助力TTI快速发展。TTI(创科实业)成立于1985年,从贴牌生产电动工具起家,通过收购向自营品牌转型。TTI自2007年起重点发力无绳电动工具,与此同时将产品设计和生产向低成本地区集中,在智能控制器方面TTI的供应商基本全部在中国大陆,包括拓邦股份、贝仕达克、和而泰、振邦智能、朗科智能等。如今,TTI已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电动工具厂商。我们认为,中国控制器供应商的支持配合、快速响应,是TTI能够抓住无绳化机会窗口超越博世、牧田等传统龙头的重要原因。目前,博世、牧田等企业控制器供应商主要是中国台湾、日本、欧洲企业,中国大陆供应商正在努力切入。14图表50:TTI股价表现(港元)1401201004.0时期品牌协同、规模效应凸3.0时期80显,技术红利兑现战略重组,产2.0时期60品无绳化转型品牌收购扩张,401.0时期向自营业务转型OEM业务起家200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图表51:A股主要电动工具控制器厂商收入情况(2019年数据)拓邦股份和而泰贝仕达克振邦智能朗科智能电动工具控制器收入(亿元)12.35.054.961.21未披露占总收入比例30%14%67%17%未披露来自TTI收入(亿元)11.933.465.741.136.46TTI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29%9%78%16%46%在TTI的份额约30%约9%约14%约3%约16%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汽车产业链亟待降本增效,控制器外包或成趋势,有望复制家电之路。汽车电子控制器技术门槛较高,目前通常由电控系统Tier1供应商自主研发生产,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巨头市场份额领先。近年来,全球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与此同时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加速,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不仅加剧了竞争,同时也在颠覆传统的汽车供应链。在此背景下,各大整车厂巨头纷纷推出大型成本节省计划,其中材料成本削减被列为重要部分,供应商成为主要的降本目标。2019年以来,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裁员、关闭工厂、调整营收目标、并购重组等消息频出。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已成为各大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的核心诉求。控制器在汽车电控系统中价值量占比较高,外包控制器有望带来明显的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类比家电、电动工具厂商的转型模式,整车厂、Tier1也有可能将一些控制器新品外包给具备足够实力的中国控制器厂商,借此实现低成本快速迭代,提高自身竞争力,例如大众将车灯控制器外包给科博达。特别地,二线Tier1可能更有意愿开放供应链,从而力争在技术变革期实现逆袭(类比TTI),例如博格华纳将热管理控制器外包给和而泰、松下将车灯控制器外包给得邦照明等。我们认为,未来汽车电子控制器外包或逐渐成为主流,中国厂商有望借机打开成长空间,其中具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值得重视。15图表52:全球汽车销量及增速图表53:全球电动车销量(万辆)销量(万辆)YoY3241000020%800015%21020010%60005%40000%11075552000-5%320-1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资料来源:OICA,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IEA,EVVolumz,市场研究部图表54:近年来整车厂/Tier1巨头降本增效相关举措公司目标及举措整车厂降本增效计划通用45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至2020年)更高效的生产,更精简的产品组合,材料成本削减梅赛德斯奔驰40亿欧元的经营业绩(至2025年)更高效的生产,更快推出新产品,材料成本削减保时捷60亿欧元的经营业绩(至2025年)更高效的生产,数字化商业模式,材料成本削减捷豹路虎25亿英镑的现金流(至2020年)裁员,非产品投资削减,材料成本削减Tier1裁员计划博世2020年1月宣布裁员并对业务进行评估。大陆2020年11月宣布将削减13%的员工,以实现每年至少削减10亿欧元的成本计划。90%的重组措施将在2025年前实施完毕,累计将影响到3万个工作岗位,生产、管理、研发部门都将受到波及。采埃孚2020年5月宣布计划未来5年裁员1.5万人,占比10%。法雷奥2020年7月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2万人。资料来源:罗兰贝格,盖世汽车,市场研究部五、2020年智能控制器公司业绩普超预期,未来有望继续高增疫情之下智能控制器行业维持高景气度,A股相关公司业绩普超预期。截至2021年1月末,A股智能控制器公司中有6家发布业绩预告,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80%~106%,各公司预告归母净利润较此前预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反映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景气度。我们认为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疫情期间人们居家时间大幅延长,家电(特别是小家电)、电动工具需求明显向好,二是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国内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在海外竞争对手仍受疫情困扰时抢占部分订单。16图表55:A股智能控制器相关公司2020年业绩预告情况2020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业绩预告发布前预期归母净利润中值较此前预期金额(亿元)YoY金额YoY上调幅度拓邦股份4.96~5.6250%~70%4.7744%11%汇川技术19.04~21.89100%~130%19.75107%4%振邦智能1.68~1.9145%~65%1.5534%16%朗特智能0.85~0.9563.80%~83.07%0.85~0.8763.80%~67.66%5%朗科智能1.35~1.6031.97%~56.41%和晶科技0.15~0.19158%~229%合计28~3280%~106%注:*拓邦股份、汇川技术为Wind一致预期,振邦智能、朗特智能为招股书预期;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市场对智能控制器公司2021年业绩有四方面担忧:一是家电、电动工具需求可能放缓,主要是2020年基数较高,同时随着疫情恢复居家时间减少;二是疫情过后海外智能控制器厂商可能拿回丢掉的订单;三是芯片涨价;四是人民币升值。对于第一点,我们预计2021年下游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速。从下游龙头厂商2021年收入增速指引来看,大家电领域,伊莱克斯为高于4%,惠而浦为6%,两者均显著高于近五年实际增速;电动工具领域,百得为4%~8%,显著高于2019、2020年实际增速;小家电领域,阿奇立克为20%,较2020年有所放缓但仍稳健。图表56:海外家电、电动工具厂商近五年收入增速及2021年指引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伊莱克斯-1.10%-0.40%1.30%-1%3.20%≥4%惠而浦1.60%1.50%-0.10%1.60%1.10%6%百得4%7%5%3%1%4%~8%阿奇立克14%29%29%19%28%20%注:伊莱克斯、惠而浦、百得为剔除汇率和并购影响后的有机增速;资料来源:各公司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