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目的和任务:第一单元:结识更大的数教学目的1、经历收集平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结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对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结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达大数的改写方法。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数位中具有0的读写。第二单元:线与角。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结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对的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结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重点:结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画角。教学难点: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第三单元:乘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对的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派律的算式意义及简便条件。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目的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2、通过实例观测,了解一个简朴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朴的图案。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朴图形旋转90°。第五单元:除法教学目的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对的地进行计算。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朴的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4、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结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朴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对的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拟定位置。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拟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拟定物体的位置。3、能描述简朴的路线图。教学重点:1、学会用数对表达物体的位置。2、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达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描述简朴的路线图。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学目的了解平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达方法,会用负数表达一些平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会用负数表达一些平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负数的理解从感性结识升华为理性结识。第八单元:记录教学目的1、通过解决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记录图中的一格表达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记录图上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2、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记录图。3、通过解决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折线记录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记录图,并能从折线记录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学重点:体会到记录图中的一格表达多个单位的必要性,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记录图或单式折线记录图。教学难点:学会简朴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成记录图表总复习教学目的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全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成本学期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填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材解决1、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体会探索的基本方法。3、设计大量观测、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利于发展空间观念。三、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措施。1、学生情况分析:本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字体书写工整;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体现在应用题方面,中下层生比较贪玩,基础差,计算能力不强,特别是相应用题难于理解,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补缺,通过个别辅导,争取把成绩赶上来,努力提高班科全体成绩。2、后进生辅导做法、措施:(1)了解学生本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2)多运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足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3、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拟定更高的目的。(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四、授课计划与进度:单元内容课时授课周次测验时间(周次)备注一、结识更大的数1、数一数;2、人口普查;3、国土面积;4、森林面积;复习机动2课时2课时1课时2课时1课时1课时1周4---3周2(9.1--9.13)3周3二、线与角1、线的结识;2、平移与平行;3、相交与垂直;4、旋转与角;5、角的度量;6、画角;复习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机动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3周4----5周5(9.14--10.1)5周5三、乘法1、卫星运营时间;2、体育场(含练习三);3、神奇的计算器;4、探索与发现(一)(二)(三);5、整理与复习。机动1课时2课时1课时3课时2课时1课时2课时6周1--9周5(含国庆放假)(10.2--10.29)9周5四、图形的变换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变换;复习机动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0周1--10周5(10.30--11.5)10周5五、除法1、买文具2、路程、时间与速度3、参观苗圃4、秋游(含练习六)5、国家体育场6、探索与发现(四)7、中括号复习机动2课时2课时2课时3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课时3课时11周1--14周3(11.6--11.30)14周3六、方向与位置1、拟定位置(一)2、拟定位置(二)复习机动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4周4--15周2(12.1—12.6)15周2七、生活中的负数1、温度2、正负数整理与复习(二)机动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5周3--16周1(12.7—12.12)16周1八、记录1、栽蒜苗(一)2、栽蒜苗(二)实践活动:走进网络复习机动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6周2--17周1(12.13-12.20)17周1九、总复习复习整理复习迎考6课时10课时17周2—18周418周5—20周5(12.21—1.20)21周2本学期事实上课19周,共90节课,其中新授65节,复习考试10节,机动15节第一单元结识更大的数单元教学目的1、经历收集平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结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对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结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达大数的改写方法。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在学生结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结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结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重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结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结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本单元学生结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长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结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结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长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也许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结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应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结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假如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个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结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结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结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限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达数据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由于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不管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3、结合实际背景,结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也许发明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达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假如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4、在观测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近似数是平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达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平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但是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重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测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规定,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测,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相应的方法来拟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2023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第一课时结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一、教学内容教材2-4页二、教学目的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测、动手及分析能力。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三、重点难点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相应关系。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四、教具准备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故宫占地720230平方米;2023年已有平方米的“都市森林
”围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提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结识它们吗?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结识这些比较大的数。(二)探索新课1、复习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读出下面各数4958、3026、4005、7000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2、结识“十万”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提问:假如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板书:十万3、结识“百万、千万、亿”出示汽车图并提问:1辆轿车假如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假如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断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同样,都是计数单位。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三)课堂作业设计教材第3页第1题。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佳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教材第4页第2题。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假如碰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教材第4题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毕,再订正答案。假如有的学生完毕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四)思维训练假如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达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对的又简便。(五)课堂小结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结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第二课时人口普查(三个课时)分课时一读多位数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教学目的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对的读出亿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难点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对的读出亿以内的数。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结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指名回答:我们结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7424600800010000321550950097010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二)探究新知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2023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人。祖国大陆约有人,北京市约有1382023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把数据进行分类。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小组学习后,也许会有几种分类情况: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提成一类。按照数据所表达的意思分类,如表达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达人口的提成一类。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提成一类,末尾有0的数为一类。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1)介绍数位。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2)介绍数位顺序表。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达的意义相同吗?学生答:不相同,由于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结识数位分级。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达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达多少“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亿级万级个级…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老师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亿级万级个级…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11229611553013880833210410000701000010000009730000964指导: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学生尝试读出:和6780000、13820230。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同桌之间交流。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小组交流。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指导:40076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三)课堂作业设计教材第7页第1题。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结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具有三级数的读法。第三课时(分课时二、写多位数)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教学目的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对的写出亿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重点难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对的写出亿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就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5690040080500370600提问:你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学生回答。提问: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如何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二)探究新知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整万数的写法。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如何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在刚才总结出的数位顺序表上写出上面三个数。让学生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对的。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如何写?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具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板书: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当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学生尝试写数。指名板演:103245学生板演后,教师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对的。老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如何写?个级上的一个也没有怎么办?在数位上表达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度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学生探究下面三个数的写法: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百、二千零五十万七千(三)课堂作业设计教材第6页第2题教材第7页第2题口答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它是几位数?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四)课堂小结提问:具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数时,碰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写数与读数有什么区别?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同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第四课时(分课时三、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目的: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结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2、能对的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天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提问:假如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二、探索新课出示例题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23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北京13820230人天津10010000人香港6780000人澳门440000人大陆人提问:扑克到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2、分类。观测例题,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成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板书:13820230、10010000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学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20230›10010000分析引导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由于上海地方不仅人口却很多,重庆虽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庆人口没有上海密集。(三)课堂作业设计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2)题教材第7页第3题教材第7页第4题(四)课堂小结启发提问:(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2)假如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假如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第五课时国土面积(改写)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结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教学重、难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达大数。教学准备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教学过程: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探索改写方法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假如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如何进行改写?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完毕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巩固与应用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作业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板书设计]大数的改写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9600000=960万=100亿教学反思: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自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运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测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渗透给学生的,如何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故意义的尝试。第六课时森林面积(求近似数)教学目的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达的必要性。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教学具准备:教学重、难点会对的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平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规定近似数。三、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报告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限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限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拟定的。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也许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四、作业1、练一练1、2、4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第七课时练习一教学目的1、会对的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达大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规定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难点1、会对的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规定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学生、老师收集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教学过程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多位数的改写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批准义。再进行数的改写。三、读写游戏。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通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互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互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爱好。四、多位数比大小做第4题:完毕后说说比较的方法。组数游戏: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规定,根据规定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测讨论。有关近似数的练习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也许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板书设计]练习一亿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1265830000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第二单元线与角单元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结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对的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结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单元教学建议1、在操作活动中,结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对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感受的力度,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便于学生直观地结识这些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如直线、线段、射线的结识,教材安排了折纸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折纸,获得其中的折痕,应当说,这些折痕都是笔直的。然后对这些折痕作不同的解决。有两个端点的称为线段,只有一个端点的为射线,没有端点是直线。这些活动对学生建立上述三个概念,也许会起一定的作用。又如在平行线的结识上,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动,以进一步让学生结识平行线。“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是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测才干寻找到其中的答案。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以及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也许发明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以提供他们形象地结识抽象概念的平台。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题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如学生在操作活动后逐步结识了直线、线段与射线,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汽车的灯光、到一条笔直的公路(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结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学习结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P18)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像学生经常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这些图像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结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P21),都是学生进一步结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充足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的身边的事例中进行学习,是学习本单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式。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虽然,本单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时有一些困难。但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材仍安排了较多的自主探索的题材,通过学生独立、或互相交流的方式,发现一些简朴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如学生在结识垂线的概念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的内容(教材P22),请学生自己在公路上设计拟定一个车站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从一点到已知直线中,距离是最短的。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结论性语言教材并没有出示,而是通过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这一结识。所以,在开展这一活动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几个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从中来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在结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的“小鱼平移”活动(教材P17),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图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需要学生在方格纸上自己摆一摆,通过摆的过程,来寻找互相平行的线段。当然,寻找的活动需要学生自主地探索,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说一说互相平行线段的特点。课时安排:线的结识3平移与平行1相交与垂直1旋转与角4角的度量1画角1练习二1第一课时线的结识教学内容线的结识(教材14、15页)教学目的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结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会永字母对的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朴图形中的线段。3、培养学生的观测、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三、重点难点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永字母对的读出直线、与射线,会数简朴图形中的线段。2、理解三种线的特性,掌握三种线的读法四、教具准备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幅画面,师生谈话:这幅图的名字是“欢乐的世纪坛”。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段和射线吗?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今天我们就来结识这些线。板书:线的结识(二)探索新知1、电脑出事“看一看”的三幅画。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同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2、比较三种线的特性(1)结识直线、线段和射线。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测折痕。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同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假如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假如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2)比较三种线的特性。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三种线的读法。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3、画直线。(1)过一点,画直线。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2)过两点。画直线。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质疑: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15页“试一试”第一题。2、教材第15页“试一试”第二题。3、教材第15页“试一试”第三题。(四)思维训练数一数有几条线段。(1)有()条(2)有()条说说你是如何数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结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ﻩ【参考教案】线的结识(二)教学内容:教材14---15线的结识教学目的:1.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达的概念学习过程2.结识直线、线段、射线。3.通过学习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特性。4.培养学生的观测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结识直线、线段、射线。教学难点;对直线的结识与理解。教学方法:通过观测、讨论、合作交流获取知识。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彩笔、线条、图钉、小电筒、直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线的结识”(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测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同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一)结识直线1、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手里拿的武器叫什么吗?(金箍棒)对,谁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领?(能变长变大)并请学生说金箍棒是向哪个方向变长的?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金箍棒在不断变长,说一说它到底能变多长。2、你能用最简朴的线条来表达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吗?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用笔画一画。3、学生分组报告,并说一说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并介绍直线的特性: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4、介绍直线的表达方法及读法,并请学生也给自己的直线标上名字。(二)结识线段1、出示挂图(铁路和人行道)请学生观测,使学生感知:铁路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说它象直线同样,而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能看到两头。2、请学生也用线来表达其中的一条斑马线的样子,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想法。3、报告时,指导要在线的两端加上“•”来限制它无限延伸,并告诉学生这两个“•”就是线段的“端点”,同时教师板书出线段和端点4、介绍线段的表达方法和读法。(三)结识射线1、用小电筒射向学生,请学生仔细观测。2、让学生独立想办法用线表达出刚才看到的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画射线。4、让学生自己讨论:射线的表达方法及读法。教师强调:射线AB和射线BA不同。三、进一步结识直线、线段和射线1、请学生自己分别画出三种线,并用字母表达它们。2、做教材15“试一试”的第一题。进一步体会直线和线段,并知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观测讨论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四、巩固练习P15看一看量一量第1、2题。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量一量。猜对的给自己得一颗星,画在这道题的旁边。五、课结今天学到什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可以给予补充)【参考教案】结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三)教学目的:1、借助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结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可以对的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能数出简朴图形中的线段教学设计:一、结识线段,把握特性1、直观感知线段(让学生感悟到线段可以测量有端点且是直的)师出示一条彩带,(拉直)让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有多长?(10厘米)请学生用尺子测量,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估测意识我们可以把这条长10厘米的彩带用一个简朴的图形表达出来,你能在本子上试着画一画吗?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画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什么?如学生会说要画的直,两边要有堵头等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线段的基本特性: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有限)---------引出概念:线段。2、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有线段?小组内交流二、结识射线,把握特性1、假如我们把这条彩带的一端(右边),用无数条这样的彩带接起来,你能量出它的长度吗?学生会感到彩带向右不断的接长,不知道用了多少根,没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师在黑板上演示,把10厘米长的线段AB沿着B端无限延长,引导学生想象用了2根,三根,5根,不断地接下去,体会也是无限长的-----------引出概念:射线。让学生交流射线的特性:有一个端点,无限延长2、找一找生活中象射线的例子,哪些地方有射线?三、结识直线,概括特性1、假如我们这根彩带的两端不断地用同样的彩带接下去,它会不断的长下去。假如也许的话,它会穿过我们的教室、穿过我们的学校、穿过我们的地球、穿过我们的宇宙甚至更远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引出概念:直线。2、让学生概括出直线的特性:没有端点了,无限长四、共同探讨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和联系直线、线段、射线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1、都是直的2、线段是直线、射线的一部分3、端点的特性4、能否测量五、练习(1)火眼金睛孙悟空课件出示:判断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射线(2)眼观六路小一休举例:我们周边的哪些物体的边可以当作是线段?线段有一个大本领。就是它还能围成许多我们学过或没学过的图形。你知道它能围成什么图形吗?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图形画出草图。请大家来数一数,刚才你们说出的线段分别是由几根线段围成的?先学生说出根数再课件验证。拓展提高:1、用尺子在下面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1)先安排学生猜一猜:假如交给你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假如交给你三个点,你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四点呢?假如交给你六个点,你猜你又能画出几条线段?(2)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相应点数的线段。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对的?(3)出现异议时,教师用课件验证。2、过点画直线(1)现在我们要大显本领画直线了。请看:(课件出示“通过”显红色。)通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谁想来猜一猜,但是在猜之前,我想问一下如何叫“通过”?(2)学生根据题目尝试画直线;(3)讨论三点不规则排列时能否“通过三点画一条直线”?电脑验证无论从任何角度出发都不能通过三点画出一条直线。课件再次出示:你知道三点如何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4)讨论得出: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通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当三点呈一条线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六:课堂小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第二课时平移和平行一、教学内容平移和平行(教材16~18页)二、教学目的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结识平行线。2、能永三角板和支持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三、重点难点1、结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性,会画平行线。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四、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这幅图里的同样。出示延缓16页“看一看”左图。请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出示第16页“看一看”右图。边指图边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二)探究新知1、移一移。(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教师:这两根小棒通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假如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2)出示第16页小鱼图。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2、折一折。同学们,我们已经结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请学生报告折纸情况。3、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7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4、画一画。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启发:如何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三)课堂作业设计第19页“实践活动”(四)思维训练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五)课堂小结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如何画平行线?第三课时相交与垂直教学目的: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结识垂直。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朴问题。教学重、难点:1、用三角尺画垂线。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朴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教学过程:量一量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观测、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二、折一折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互相垂直的折痕。可充足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拟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三、说一说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四、练一练1、我说你摆。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规定摆出另一根小棒。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测平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拟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五、画一画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规定: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六、小实验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板书设计]相交与垂直相交垂直第四课时旋转与角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活动,结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重、难点:1、结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教学过程:动手操作,结识平角和周角。1、转一转,说一说(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2)一人说一人转(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分。(4)我们可以把角当作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个端点就是角的顶点,这条射线就是角的边2、结识平角和周角(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二、试一试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上述图案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并找找图中有哪些角。练一练说一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让学生独立完,再小组交流你知道吗?在生活中,除钟表外,尚有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个点旋转。2、指针转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让学生说说指针在什么位置时,与指针在零点时构成了什么角。可先画一画,再说一说五、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六、作业:练一练1、2[板书设计]旋转与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第五课时角的度量教学目的: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结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重、难点:1、结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教学过程:引入: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测法、重合法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4、想一想结识量角器的必要性,结识角的单位“度”,用“°”表达二、合作探究,结识量角器1、认一认(1)观测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3)结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4)说说1°和平角.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环节: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2)量一量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三、练一练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2、谁说得对的?(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量一量练一练2的∠3∠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四.数学游戏.1、读懂游戏规2、同桌比赛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六、作业:练一练2、3[板书设计]角的度量测量角的单位:测量角的方法:第六课时画角教学目的: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用三角板画角1、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1)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说画角方法(2)说说各角的大小二、画一个60度的角1、独立画,指名说一说怎么画。尚有别的画法吗?2、用三角板画你还用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学生试画,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1)画30°,60°,90°,45°的角——说说画的方法(2)运用三角板还能画出几度的角(摆一摆,算一算)——反馈:可以拼成75°,105°,135°,150°,120°;(提醒:拼画的顺序第一步可用45°的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拼;第二步可用等腰三角形90°与另一个三角板的每一个角拼.)尚有别的画法吗?用量角器画角。思考讨论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该怎么画?(1)学生尝试画角(2)讨论得出:画角方法A先画一条射线B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C在量角器60度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D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60的角.三、试一试1、个150度的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学生独立画,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2、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3、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30°、80°、105°、160°、小结画角的方法,再指名说一说怎么画的,应注意什么四、作业:练一练2、3[板书设计]画角用量角器画角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第七课时练习二(画角)教学目的: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角的度量及画法二、练一练1、第一题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4、第四题(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本来的一半。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小组合作,可画一画。(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三、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练习二第5题: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2、练习二第6题: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测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第八课时走进大自然教学目的: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结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还记得两天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样子吗?学生用小棒摆出互相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教师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摆放的图案。(二)探究新知1、复习更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出示教材第29页的前两句话。(1)我国最大青少年活动面积3735200㎡,其中水域面积133400㎡,国家投资近元。(2)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了十万棵大树和一百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的大草坪。指名回答,读出画线的数据。全班动笔,写出数的具体方法。2、出示教材第29页主题图。(1)学生观测主题图。找一找图中的平行线和互相垂直的线段。(教师可以准备课件进行演示,或者在实物投影下演示)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先说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再找互相垂直的线段,可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全。教师及时加以评价和鼓励。(2)学生动手绘图学生独立设计房子的门和窗,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互相交流,欣赏作品。(3)画垂线从A点到小房子设计最短的路。提问:想想画什么线距离小房子才最近?(从A点画一条垂直于小房子的线,这条路最近)学生画垂线,然后交流画图方法。(三)课堂作业设计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画面学生独立思考(1)有什么办法把镜框挂正呢?(2)已经参观了2时,时针走了多少度?(学生在观测的基础上会看到,现在时针正好指向3时,这是参观了2小时后的时间,说明开始参观的时间为1时整,时针从1时走到3时时。正好走了60°)2、学生动手测量。(1)量一量风筝各个角的度数。(2)每块花砖每个角的度数。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有问题可以当堂解决。三、乘法一、单元要点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的的规定,对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规定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韪,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二)教学内容结构安排如下:卫星运营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体育场(估算)、神奇的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数学阅读计算工具的演变、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派律二、重点、难点、关键: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难点:理解乘法分派律的版式意义及简便条件关键:引导观测算式特性,理解算式含义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对的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四、课时划分(9课时)卫星运营时间1体育场1练习三1神奇的计算器1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1数学阅读计算工具的演变1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1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派律1练习四1第一课时:卫星运营时间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课文第31页的内容,第32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教学目的: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对的计算3、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或幻灯设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1、揭示课题。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3、板书:卫星运营时间(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旧知铺垫(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用算式计算(3)反馈计算结果(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2、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2)列出算式表达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分)(3)估算结果①规定,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也许回答:学生1:比2023分多学生2:比2500分少(4)具体计算: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测并指导学生结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解决方法1:114×20=2280(运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114×1=1142280+114=2394解决方法2:114×21=114×7×3(用21当作“7×3”)=798×3(运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2394解决方法311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21114……114×1228……114×202394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3、试一试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1)让学生独立完毕,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2)反馈运算结果①54×312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312×54②408×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③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31240847×54×25×210124820404715608169416848102009870(三)课堂活动1、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2题2、“森林医生“先认真观测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犯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因素,然后,再写出对的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四)巩固练习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1、3、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参考教案】乘法(二)单元目的: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2、自主探索三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竖式进行计算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讲解人造卫星的故事,从而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教师接着问,2圈,5圈呢,激发学生的计算爱好2、21圈需要多长时间呢?并独立列出算式a)估一估卫星运营21圈大约需要的时间,并交流并归纳出估计的方法(你怎么那么快就估计出来了,把你的好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b)探讨具体的计算方法,先试做,再交流计算方法(刚才我们估计出卫星运营21圈所需要的时间,那么怎么样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有好的方法吗?请大家试一试,先在小组内交流)c)全班交流算法,对学生提供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只要他的方法有道理就要进行肯定。如:114×21=A:114×20的结果加上114B:114×3×7C:100×21加上10×21加上4×21D:竖式计算d)在肯定其他计算方法的情况下重点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简朴说一说算理3、巩固新知,不断渗透、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1、做书中的32页的试一试,先让学生估一下乘积的大体范围,记录在题目的旁边,自评,看谁的结果最接近2、竖式计算练一练中的第一题,订正答案后,请同学介绍一下我们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应当注意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等3、在生活中的运用(买电器)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交流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2进行发散、讨论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朴实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并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鼓励学生的算法多样的同时,仍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二课时:体育场教学内容三位数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酒店客房设施设备维修购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养老院及护理机构专业保洁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税务专员劳动合同
- 2024年高效制冷系统采购合同2篇
- 2024拿签约费签约直播平台主播合同范本3篇
- 2024房地产项目工程监测合同2篇
- 2024年货物进口合同具体条款
- 2025版金融信息服务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辆质押贷款合同格式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企业合作租赁生产车间合同3篇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宣贯课件
- 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麻醉科主任述职报告
- PDCA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 申请失业保险金承诺书
- 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工程资料服务合同
- 智能化手术室介绍strykerisuite课件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ESD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内审检查表+内审报告全套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