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天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筛选+论证+概括)2_第1页
第05天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筛选+论证+概括)2_第2页
第05天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筛选+论证+概括)2_第3页
第05天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筛选+论证+概括)2_第4页
第05天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筛选+论证+概括)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5天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筛选+论证+概括)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过去人们一般会说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说法貌似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实际上并没有阐释清楚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体思想、学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我们认为,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恰恰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儒家的艺术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儒家的艺术理论、艺术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产生了十分丰富的艺术理论观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中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实,这也是儒家艺术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这里讲的是志道、据德、依仁,最后要“游于艺”。就是说,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不经过“游于艺”的阶段,是不完整的,甚至达不到它最高的境界。“游于艺”的“艺”,就是“六艺”,“六艺”包括今天被称之为音乐和书法的“乐”与“书”,这都是与艺术有关的。总之,对于儒家而言,不管是“道”还是“德”,还是最核心的理念“仁”,都离不开“艺”来提升完善它的境界。孔子对于艺术功用的论述,在其艺术论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歌艺术的功能理论:所谓兴,在这里不是指作为诗之手法的“引譬连类”之兴,而是指作为诗之功能之一的感发志意、使人兴起修身的“兴”。所谓观,讲的是诗对于认识社会、考察民风民俗、民心向背的认识作用;所谓群,就是讲诗能使个体的人与社会相沟通;所谓怨,则是指“怨刺上政”。对于艺术的文与质、美与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首先,孔子的理想是上述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状态。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关于内容与形式应高度统一的理想在他对《韶》《武》的评价中充分表现出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对于《韶》的尽善尽关与《武》的尽美未尽善的比较,他把艺术作品的美与善、形式与内容明确区分开来,看到艺术的形式之美既有与内容之善相统一的情形,也有不相统一的情形。而不相统一的情况,有时是内容之善胜于形式之美;有时则是形式之美胜于内容之善。不管怎样,孔子已经看到了形式对于内容、美对于善的相对独立性,对于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包括上述的这些基本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而今天的艺术观念、艺术理论,越来越强调艺术与人生的相互的沟通交流,也就是古代所倡导的艺术人生化、艺术生活化,同时也是人生艺术化或者是生活艺术化。这一点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甚至具有人类普遍适用的价值,也可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正如徐复观所言:“由孔门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仁)与关的彻底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正常发展的前途而言,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样的,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摘编自李心峰《试论儒家艺术理论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人们对于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弄清楚在儒家学说中的位置。B.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必须经过“游于艺”的阶段,否则是不完整的,也达不到其最高境界。C.孔子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表述,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系统的理论探索。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孔子对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深入思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指出过去人们对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认识的不足,然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B.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提出观点、引用《论语》名言,深度分析。C.文章最后一段分析了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等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总结收束全文。D.文章的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凸显了现实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道”“德”“仁”都靠“艺”来完善提升。B.儒家对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阐述,并不集中,而是零星的、分散的,这正符合《论语》语录体的特点。C.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既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善”与“美”的观点,也体现了他在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上的认识。D.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就在于,体现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并给人们的艺术创作以指引。【答案】1.B2.D3.A【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为没有弄清楚在儒家学说中的位置”错误,以偏概全,根据语意,过去“认识是不全面的”原因是“没有阐释清楚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体思想、学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C.“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系统的理论探索”错误,原文是“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歌艺术的功能理论”,可知选项曲解文意。D.“……体现了孔子对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深入思考”错误,曲解文意,作者引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了孔子对“文”与“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错误,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出意义和价值”。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最核心的部分”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是儒家思想巾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说明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之一。故选A。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修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自《史记》《汉书》以后,断代纪传体史书越来越流行,也逐渐确立了其作为“正史”的地位。我们通常所谓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等“正史”,无一例外都是纪传体,而且除了《史记》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断代史。但在纪传体之外,编年体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体裁,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编年体史书可以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难以与纪传体正史争锋。直到北宋时期,《资治通鉴》才重新举起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这两面大旗。不得不说,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并峙成为两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资治通鉴》功不可没。若要明白《资治通鉴》的历史观,那么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而编撰此书,是不可不知的。知道了撰写此书的目的,那么此书的基本观念就可知晓了。如上所述,司马光之所以编撰《资治通鉴》,最核心、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帝王阅读,给帝王提供一个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从而起到“以史为鉴”的效果,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里的“帝王师”。这样看来,《资治通鉴》最为根本的历史观,还是秉持了中国史学的悠久传统,把历史当成是前代善恶行迹的汇总,后人可从中找到各种成败善恶的范例,并且阅读之,领会之,运用之,从而学习古人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实用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如果我们往更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资治通鉴》蕴含着司马光等史学家更为理想化的一种历史观。《资治通鉴》编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虽说是为了上接《左传》,但并没有和《左传》完全接续起来。那么,司马光为何要以三家分晋作为此书的起点呢?他自己就有很清楚的说明: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何谓礼?纪纲是也。……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制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司马光所说的“礼”,就是君臣名分、尊卑之别,也就是一整套的社会秩序。即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所设想的君臣尊卑之社会秩序背后,还有一个更为远大的道德理想。现实世界中的尊卑秩序,其实就是这个道德理想的具象化。礼乐为道德之器具,群史为六经之延续。后世的礼乐兴废、治乱兴衰,也可以看作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道德秩序在现实世界中的浮沉隐显。《资治通鉴》历述周秦汉唐之盛衰,具陈礼乐刑政之兴废,也是为了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历史中的实践过程。以上所述《资治通鉴》的历史观,可能与我们现代人对于历史的观念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如果要想理解《资治通鉴》,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那么这些知识不妨略知一二。抛开这些历史观不谈,《资治通鉴》考证严密,叙事精准,本身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史书。(摘编自范云飞《资治通鉴》历史观》)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断代纪传体史书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具有“正史”的地位。B.作为重要的史书体裁,编年体史书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逐渐消沉于秦汉时期。C.《资治通鉴》的问世,促成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双峰并峙的局面。D.“以史为鉴”以及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历史中的实践过程是《资治通鉴》的历史观。5.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史书体例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史学上的贡献。B.文章从分析《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入手,论述了它所体现的最为根本的历史观。C.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资治通鉴》蕴含的史学家们的理想化的历史观。D.《资治通鉴》的历史观与现代人的历史观相去甚远,没有历史价值,不过因为它叙事精准,所以值得一读。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资治通鉴》,中国史书体例难免单调,纪传体正史可能一家独大。B.“帝王师”的特殊身份使司马光将《资治通鉴》定位为帝王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C.《资治通鉴》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书的实用性。D.《资治通鉴》述朝代兴衰,陈礼乐刑政之兴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尊卑秩序。【答案】4.D5.D6.B【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断代纪传体史”错误,由原文“除了《史记》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断代史可知”,《史记》不是断代史。B.“逐渐消沉于秦汉时期”错误,由原文“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可知,原文所指秦汉以后,而非在秦汉。C.“编年体”和“通史”双峰并峙错误。由原文“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并峙成为两座高峰”可知,应为“编年体”和“纪传体”双峰并峙。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没有历史价值”过于绝对,依据原文是“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那么这些知识不妨略知一二”,应是有历史价值的。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因果关系颠倒,原文是“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眼里的“帝王师”故选B。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礼”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和祭祀文化。先民们希望通过巫术仪式和祭祀活动表达自己的虔诚,以期获得上苍天神的庇护,免灾致福。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型的祭坛、神庙和石冢,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礼,源于天地之道,礼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体现在对天地之序的遵循上。人是由天道化生的,顺承天道来治理人情,这是礼文化基本的发生逻辑。礼把因血缘宗亲关系形成的长幼、远近、尊卑等级与社会关系比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社会差序格局的文化符号系统。礼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祭祀天地、军旅征战、婚丧礼仪到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全部都深深地烙上了礼的烙印,成为人们不可须臾而离之的东西。“乐”的发生逻辑源于效法天地自然的和谐之道。因为“仁近于乐”,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礼记·乐记》把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声”,自然界的一切声响均在此列。第二个层次是“音”,“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音”的层面体现出的是人为的程序,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第三个层次是“乐”,“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礼记·乐记》)。在儒家看来,真正可以称得上“乐”的,必须是风雅中正的德音。乐文化,通过与礼文化形成功能相异却取向相合的张力结构,而通达礼文化之精神内核,并与其相得益彰。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是早慧的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为人类文明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春秋时期,孔子“释仁入礼”,使得礼乐文化从文化符号系统转型为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儒家价值系统,完成了中华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与心的关系维度上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范导,标举着以伦理道德为底色和价值支撑的“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的人文主义之光。礼乐文化兴于三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周时期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婚丧、朝聘、祭祀、征伐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乐制度,无论是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还是普通百姓,均需依礼行事,以求上下相安、万民和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公对礼乐文化的整合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这对于礼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真正把夏尊“天命”、商信“鬼神”的文化传统带入了“明德慎罚”的“礼乐文明”。夏商周三代已成的礼乐,在春秋时期地位尽失。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在当时的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焦虑。在这种文化焦虑的背景下,在礼乐废弛的现实面前,孔子没有从礼文化外在的行为规范层面进行损益,而是着力于“人心”,试图从精神文化的革故鼎新中赋予礼乐文化赓续发展的新的生命力,开启了对中华文化富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创造性文化实践。(摘编自李焱《融入世俗生活的先秦礼乐文化》)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礼文化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从先民们表达虔诚以期获得上天庇护的巫术仪式和祭祀活动可以看出。B.之所以说“仁近于乐”,是因为“乐”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且具备了德育功能。C.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可以让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走向人类文明。D.西周时期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纳入了礼乐制度,所有人均需依礼行事。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举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型的祭坛、神庙和石冢的例子,说明了先民们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B.文章第二段先说“乐”的发生逻辑,指出其德育功能,再分析声、音、乐三个层次,最后指出乐文化与礼文化精神内核相通。C.文章第四段特别提到周公对礼乐文化的突出贡献,他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对礼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D.文章多处引用文化典籍,如《礼记·乐记》《周礼》《仪礼》中的名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又使文章论证有力。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讲究长幼、远近、尊卑等级,形成社会差序格局,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B.孔子“释仁入礼”,用仁义来解说礼仪制度,将礼乐文化从文化符号系统转型为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儒家价值系统。C.夏商周三代礼乐已成,商代的礼法大多是沿袭夏朝的,周朝实行的礼法是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代的礼法从周朝传承而来。D.孔子面对礼乐废弛的现实,没有从外在行为规范层面进行增减,而是着力于“人心”,试图从精神文化的革新中赋予礼乐新的生命力。【答案】7.D8.D9.C【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理解文中内容要点能力。A.“礼文化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偷换概念,文中只是说“‘礼’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和祭祀文化”,“‘礼’的萌芽”并不等于“礼文化”。B.颠倒因果关系,原文中“仁近于乐”是原因,“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是结果。C.“走向人类文明”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为人类文明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章多处引用文化典籍,如《礼记·乐记》《周礼》《仪礼》中的名句”错误,文中只是提到“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地看到”,并没有引用“《周礼》《仪礼》”中的话。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C.“后代的礼法从周朝传承而来”错误,“其或继周者”不是“后代的礼法从周朝传承而来”的意思。“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意为:殷代承袭夏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有传承周代礼制的朝代,就是在一百代以后,其礼仪制度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故选C。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是乡村德治的重要资源。遵循乡村文化价值,通过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实现乡村治理,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措施。农业文化既体现在物质方面,如农具、地方品种、梯田,也体现在发展理念和信仰方面,如耕作制度、栽培措施、循环利用、生态理念和农业信仰等。更多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如农业景观文化、农产品寓意文化等。农业文化与治理的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农业文化中包含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和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另一方面,农业文化赋予很多农产品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反映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乡村手工艺的功能除了创造财富,满足村民生活与精神需求外,还凝结了村民们敬畏自然、崇尚祖先的淳朴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承载着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及精神信仰。手艺人就地取材,凭借手工劳动,把诸如泥土、石头、麦秸、竹子、柳条、玉米皮等天然材料制作成手工产品,并把产品功能和审美结合起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要求。习俗作为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反映,是村民对作为本村成员身份的心理确认。这种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心理认同,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能从心理层面唤起村民对村落利益的关心。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对乡村至少有三大功能,一是维护乡村共同利益,这成为今天村民自治的重要基础;二是组织乡里协同生活,在诸如婚丧大事的协力互助过程中,人们不仅体验到协作与互助观念,还有对礼仪的理解和为人处世方式的熏陶等十分丰富的内容;三是维系村落共同生活秩序,村议事、制定村规民约、制裁和约束不良行为、调解纠纷矛盾等。乡村文学艺术有庙会、花会、地方戏、杂耍、游戏、舞蹈、民族体育、故事、传说、民歌、乡土文学以及贴对联、贴窗花、放鞭炮和节日庆典中的文化娱乐内容。人们常用“喜闻乐见”形容村落文化形式,反映的是村落娱乐文化的乡土性和群体参与性特点。乡村文学艺术最接近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习惯,像唢呐、快板、评书、对歌等,很多娱乐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乡村文化之所以能够发挥治理作用,是因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村民具有很深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具有一致和稳定的价值观,很多东西已经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在遵循乡村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治理,最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乡村文化建设在增强农民的凝聚力,重现乡村生机,进一步实现乡村整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乡村文化在促进交流信息、密切感情、消除隔阂、化解矛盾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发挥作用的空间。就是像乡村环境整治这样的工程,也可以从传统乡村文化中汲取智慧,受到启发。如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传统农业文化的精髓,依托乡村作为实现循环利用的节点,乡村的结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维系乡村低碳生活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传统文化蕴含的治理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摘编自朱启臻《利用乡村治理资源优势提升乡村治理能力》)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乡村文化蕴含丰富的乡村治理资源,当前情况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村文化。B.农业文化是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既反映农业生产需要,又体现农业发展理念和信仰的物质与精神的结合。C.作为文化现象的生活习俗在维护乡村共同利益、组织乡里协同生活的基础上达到维系村落共同生活秩序的目的。D.由于村民一般具有很深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所以只要在乡村治理中遵循乡村文化的特点,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四个角度解说了乡村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特征,强调了传统文化蕴涵的治理智慧和作用。B.文章在论述农业文化时,先从分类的角度阐释农业文化的特征,然后从两个维度讨论其与乡村治理的具体关系。C.文章注重列举实例,不仅能很好地诠释相关的概念,而且能够更准确地论证相关的论点,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D.文章肯定了乡村文化建设在增强农民凝聚力,重现乡村生机,进一步实现乡村整合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德治”思想。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事(柿)如意”“平平安安(苹果)”“健康长寿(桃)”“早(枣)生贵子”等文化寓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手工艺品所包含的思想、道德、信仰、愿望等丰富内涵和工匠精神,使其价值超出使用价值而成为实施教化的载体。C.乡村文艺通过寓教于乐实施教化,其传达出的对人的教导、感化意义会延续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D.由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在农村推行的工程可以看出,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再利用方面主要靠现代科技,传统乡村文化可有可无。【答案】10.B11.A12.D【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村文化”错误,第1段说要“弘扬”的是“乡村优秀文化”。选项扩大了范围。C.“达到维系村落共同生活秩序的目的”错误,第4段说“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对乡村至少有三大功能,一是维护乡村共同利益,……二是组织乡里协同生活,在诸如婚丧大事的协力互助过程中……三是维系村落共同生活秩序”,可见选项逻辑关系错,并非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维系第三个功能,三者是并列关系。D.“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是“在遵循乡村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治理,最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并列式结构”错误,第一段是总写,二段到五段是并列结构。最后两段照应上文进行总结,整体而言是总分总的逻辑顺序。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再利用方面主要靠现代科技,传统乡村文化可有可无”曲解文意,作者认为“像乡村环境整治这样的工程,也可以从传统乡村文化中汲取智慧,受到启发”“传统文化蕴含的治理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故选D。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尔雅·释天》中将“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表达了对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