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精品获奖_第1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精品获奖_第2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精品获奖_第3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精品获奖_第4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精品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化和液化1.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B.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D.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2.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D.消毒,保持卫生3.如图所示,小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冒“热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C.“冷气”形成的过程要放热,“热气”形成的过程要吸热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4.下列情况中,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不会沾上“水雾”而变模糊的是()A.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B.冬天带着眼镜的人进入热气腾腾的室内C.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时,眼镜过于靠近碗口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5.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封装好的冻肉放在台秤的秤盘中,过一会儿,此秤的示数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6.秋天的早晨,某同学搭车去省城,发现当日大雾,看不清沿途稍远的树木和道路;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出城再行,雾又越来越大,即有“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B.地球近年升温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7.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8.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揭开锅盖后,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眼镜上有灰尘B.空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C.热的水蒸气使玻璃透明度下降了D.锅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9.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其原因是()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10.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附近出现一股“白气”.关于这种“白气”与热水瓶口出现的“白气”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气”均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前者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热水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热水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前者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1.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12.夏天冰箱里取出饮料,瓶的外壁会迅速“冒汗”,形成“汗”的小水珠是由()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瓶中的水渗漏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瓶中的水蒸气形成的13.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200℃,岩浆流入海水中会在海面附近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形成的原因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B.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形成的小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海水遇到炽热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又遇到低温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14.铁匠将烧红的铁器打制后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白气”是()A.水气化形成的B.水蒸气液化成的C.铁汽化形成的D.铁与水反应生产的1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液化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凝固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16.如图,舞台上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A.小水滴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17.房间装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18.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C.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D.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19.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20.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21.(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22.“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真的吗?在两个相同的量筒(50mL)A和B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等温度的冷水(如图所示),并用温度计测出A和B中冷水的温度,然后直接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量筒A的冷水中,可以看到A中的水面慢慢上升,温度不断(选填“上升”或“下降”),说明水蒸气在A中发生了现象(填写物态变化).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并测出此时A量筒中水的温度t1,然后将烧瓶内沸腾的开水慢慢倒入B量筒中,使之与A量筒中上升后的水面相平,稍作摇晃后,用温度计测出B中水的温度t2,并与A量筒中最后的水温t1相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由此可见,A量筒中通入水蒸气要比B量筒中倒入同温度同质量的沸水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能放出大量的热.2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使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2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个:______和______,根据生活所见请判断:罐装石油液化气是采取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储入钢罐的.25.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26.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推动活塞,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_____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7.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二氧化碳是引起此效应的一种气体,但生活中却有很广泛的应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28.如图,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然后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口,先向外拉动活塞,则会发现液态乙醚______成蒸气而看不见了,再推压活塞,则注射器中又出现了______态乙醚,这是采用______的方法使气体______的.29.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______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30.“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1.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气体打火机是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使可燃气体液化,使气体液化还有一种方法是:______.3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是______与______.火箭的燃料氢就是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的,液化后的好处是______.33.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______发生了______现象.34.如图所示,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______(升到周围气温以上/降到周围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就会在甲壳虫背上______(物态变化)形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35.如图,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36.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食,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______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雪糕冒“白气”符合实际的是______图.(选填“甲”或“乙”)37.小明在烧开水时发现,水沸腾时,壶嘴处不断有“白气”出现.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处有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请解释:(1)“白气”是______(选填“空气中”或“壶嘴喷出”)的水蒸气______(填一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在壶嘴处看不见“白气”,主要原因是:______.38.春秋雾霾天气,室内瓷砖地面上常会出现一薄水层,俗称“反潮”.这一薄水层是______(选填“空气中”或“地面下”)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珠附着在地面上产生的.39.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______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______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______.40.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______玻璃外侧有小水珠(选填a/b).4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如图甲中的(a)、(b)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图甲中,________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__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第________min观察记录的数据明显是错误的.(3)在图乙中作出水沸腾时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4)为了适当缩短本实验的时间,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4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4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_______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__℃.44.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A、B所示的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图A、B所示的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图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45.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1)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_℃左右.(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4)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4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王明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看见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1)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2)根据甲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______(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验证了猜想________,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4)若王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4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49.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中__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2)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________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________℃.②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3)由表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为________℃,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B.bC.cD.d50.小张同学在四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如图,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1)通过A、D两图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2)通过________两图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3)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4)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它们的________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________有关5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________的高低;c、液体________的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相同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相同.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法.52.实验目的: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53.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________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________.54.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发吸热”.五、简答题(共13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55.如图所示,甲杯中是热水,乙杯中是常温的凉水,我们会看到甲杯中的水“冒热气”,而乙杯中的水“不冒热气”,请你回答“冒热气”是什么物理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热水“冒热气”和凉水“不冒热气”的原因.56.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57.将一瓶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拿出后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过了一会儿,瓶的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58.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可以发现变湿了.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59.每年的春季,厦门在南方暖湿气流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潮湿天气,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容易出现浓雾,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1)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南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2)在“回南天”中,一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进而霉变腐烂,可采取什么防潮措施?60.闷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镇汽水,过一会,瓶外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为什么?61.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为什么?62.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主要采用烧、烤、炒的烹调方式做像糌粑(把干面粉炒熟)的一类食品,很少用平原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1)藏族同胞很少用平原地区居民常用的煮、炖一类的烹调方式的原因?(2)为满足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需要,若制造适合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适当增大还是减小安全阀的质量?63.在纸做的锅里装些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就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着火,为什么?64.木工胶是在100℃左右的温度熬化的,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要用下图所示的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为什么?65.炎热的夏天,四人到青岛浮山游玩.爬到光秃秃的山顶岩石上休息时,随身带的几瓶矿泉水都被晒成了温水.大家多么想喝上一口凉水呀!小张用毛巾擦汗时,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家终于喝上了凉水!(l)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夏天,南方一些偏远地区为了保鲜食物,通常在盆里装一些常温的水,盆底放一个略高于水面的支架,支架上放一只装有食物的篮子,再把用多层纱布制成的口袋套在篮子上,使袋口浸入水中,则多层纱布中就会有水,如图所示.请分析该装置保鲜食物的原因.67.小华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他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小华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他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酒精灯加热湿沙可以提高湿沙中水的温度,加快水的汽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烧杯中的“白雾”是湿沙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盘子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上面盘子中放着的冰块,可以降低盘子的温度,水蒸气碰到就会液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金属镜子放入口中后,水蒸气会在镜子上液化,使镜子变模糊,看不清楚牙齿情况.加热后,金属小镜子的温度升高,病人口中的水蒸气(气态)不会凝结成小水滴(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3.【答案】A【解析】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即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雪糕时,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这一过程放出热量;而烧开水时壶嘴里冒“热气”,是由于从壶中热水汽化成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较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故“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的.4.【答案】D【解析】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会使镜片变得模糊;A、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镜片的温度低于室外气温,水蒸气会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带着眼镜的人进入热气腾腾的室内,镜片的温度低于室内气温,水蒸气会液化,故B不符合题意;C、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时,眼镜过于靠近碗口,由于镜片的温度低于汤中冒出的热气,水蒸气会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镜片的温度高于气温,水蒸气不能放热,不会液化,故D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夏天空气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温度很低的冻肉会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在塑料袋表面形成一层小水滴,使冻肉的总质量增大,台秤的示数变大.6.【答案】D【解析】因为田野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出热量形成雾;由于受到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城镇内空气温度较高,形成热岛,空气中的水蒸气不能放出热量液化形成雾.7.【答案】D【解析】“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说明此时水面上的温度降低了.A、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蒸发,故A错;B、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产生的水蒸气的温度也是100℃,所以此时大量的水蒸气在水面处不能液化,也就看不到大量的“白气”;C、停火后水蒸发的速度其实还没有沸腾时的快,再者,“白气”属于液化,而蒸发属于汽化,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并不是水蒸发形成的,故C错;D、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故D正确.8.【答案】D【解析】锅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使镜片变得模糊.9.【答案】D【解析】打开冰箱门后,冰箱门附近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滴,即白雾现象.10.【答案】C【解析】打开冰箱门时冒“白气”,是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形成的;热水瓶口出现“白气”,是热水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1.【答案】B【解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是气体,人眼看不见,所以AD错误;冬天空气温度较低,人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而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答案选B.12.【答案】A【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饮料,瓶的外壁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13.【答案】D【解析】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200℃,岩浆使海水冒出了大量“白气”,这主要是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岩浆使海水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又遇到低温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14.【答案】B【解析】把烧得灼热的铁器放入冷水,使水汽化生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上方冷的空气又液化成小水滴,产生“白气”现象.15.【答案】B【解析】夏天空气温度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小水珠,附着在水缸外表面.16.【答案】A【解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17.【答案】C【解析】夏天开着空调的房间,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在外表面出现水雾;(2)冬天开着暖气的房间,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水雾;18.【答案】B【解析】烧水时看到的白气是水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壶嘴处温度比较高,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在壶嘴远处,空气温度比较低,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的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19.【答案】A【解析】深秋季节的早晨,室外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也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房间玻璃上液化为小液滴,附着在玻璃表面.所以小水珠应当在玻璃的内表面.20.【答案】D【解析】夏天轿车内空气温度低于外界气温,轿车外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温度高于外界气温,轿车内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玻璃上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21.【答案】(1)液化、小水珠;(2)升高;(3)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解析】(1)雾状的“白气”实际是小水珠,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现象;(2)液化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所以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升高;(3)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22.【答案】上升;液化;t1>t2【解析】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A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测出此时A量筒中水的温度t1,将烧瓶内开水倒入B中直至与A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t2并与t1比较,t1>t2,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23.【答案】汽化低液化【解析】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在高温下发生了汽化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盘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金属盘底部.24.【答案】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解析】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石油气液化通常采用的是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25.【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解析】家用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瓶内的,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26.【答案】压缩体积【解析】压缩乙醚可以使之变成液体,说明压缩体积的办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27.【答案】温室;压缩体积.【解析】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28.【答案】汽化;液;压缩体积;液化.【解析】(1)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汽化成蒸气看不见了;推压活塞,气态乙醚液化成液态乙醚;(2)这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9.【答案】压缩体积;液化.【解析】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瓶中的.30.【答案】压缩体积,放出【解析】“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放热.31.【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解析】打火机里液态的丁烷是通过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得到的.使气体液化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32.【答案】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减小体积、节省空间.【解析】火箭的燃料氢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的,液化后的好处是可以大大的减小体积,可以节省空间.33.【答案】压缩体积;水蒸气;液化【解析】(1)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成液态的;(2)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34.【答案】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液化【解析】小水珠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甲壳虫的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在甲壳虫背上液化形成水珠.35.【答案】乙【解析】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炉子上方看到的“白气”是一种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气”是小水滴;火焰熄灭前,菜上方的温度较高,水蒸气发生液化的程度较小,故“白气”较少;熄灭后,菜上方的温度较低,水蒸气液化程度大,形成的“白气”就增多.36.【答案】水蒸气;液化;乙【解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因为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许多小水珠,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小水珠会下沉.故图中的乙符合题意.37.【答案】(1)壶嘴喷出、液化;(2)壶嘴处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放热【解析】(1)烧水时,壶内冒出的水蒸气的温度比室温高,遇到温度比它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滴,从而看到在壶嘴的远端看到“白气”;(2)在水壶口处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水壶口处的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38.【答案】空气中;液化.【解析】室内瓷砖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室内瓷砖在上面液化成水滴,附着在瓷砖上,好像是室内瓷砖渗出水来了.39.【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壶中的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液化.【解析】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是壶内水沸腾时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壶口外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水管,放热液化形成的.40.【答案】a【解析】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41.【答案】(1)(b);(a);(2)6;(3)①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②此时低于1标准大气压;(4)①减少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解析】(1)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图(b)符合此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图(a)符合此现象.(2)因为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6min数据错误.(3)在时间和温度图像上描出(0,90)(1,92)(2,94)(3,96)(4,98)(5,98)(6,98)(7,98)(8,98)(9,98),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由图像知:①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②此时低于1标准大气压.(4)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说明吸收热量多,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等等.42.【答案】(1)自下而上;(2)98;此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量大(或酒精灯火焰小);(3)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8℃,低于100℃,说明实验时大气压低于标准气压;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火力过小或者水量大造成的.(3)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43.【答案】(1)内部;表面;汽化;吸;保持不变;(2)7;(3)5;99.【解析】(1)液体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水从第5min开始沸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7min的数据是错误的.(3)实验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第5min开始沸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44.【答案】(1)B(2)质量(3)达到沸点,吸热不升温【解析】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水吸收热量不同,根据Q=cm△t知,水的质量不同;(3)读图C可知,a、b两条曲线当呈水平时所对应的温度值都是100℃,说明它们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5.【答案】(1)100;等于;(2)20;(3)水在没有沸腾之前,吸收热量,温度低时升温较快,温度高时升温较慢;(4)沸腾时,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解析】(1)从图像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所以水的沸点是100℃,当时气压是标准大气压.(2)从图像可以看出,水在冷却时,温度到20℃水温不再变化,所以当时室温应在20℃左右.(3)从图像可以看出,温度较低时,水吸热温度升高得快,快到沸点时,温度升高得慢.(4)沸腾时,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6.【答案】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解析】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47.【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正在;(3)3;D;(4)散失的热量大于(等于)吸收的热量.【解析】(1)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或烧杯壁;(2)水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原因是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所以水温上升较慢,然后水温上升加快;而水温较高时,由于水温和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散热较快,同时水的汽化速度较快,汽化需要吸热,所以水温上升又放慢,故实验验证了猜想3,原因如D所述.(4)实验时水始终不能沸腾,可能是火力不足,即酒精灯火焰太小,可能是环境温度太低,可能是散热面积太大,散失的热量大于(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等.48.【答案】丙;甲;乙.【解析】(1)由实验装置abc图可知,a装置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受气压变化影响,水的沸点高于100℃,所以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丙图.(2)由甲、乙两图像可知,水的初温相同,乙图加热较长时间水才能沸腾,原因可能是水过多,然后比较bc装置可知,c装置总烧杯内的水的质量较多,所以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乙图;则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甲图.49.【答案】(1)乙;(2)①7;98;②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98;小于;(4)C.【解析】(1)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现象同乙图;(2)①水从第3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第7min的数据是错误的,数据应该是98℃;②由表格数据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而在1个标准大气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4)其它条件不变,说明气压、液体都不变,所以沸点不变,故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C.50.【答案】(1)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2)AB;(3)温度;(4)表面积;液体的种类.【解析】(1)比较A、D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上方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空气流动速度,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2)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有关.(3)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水的表面积相同,上方空气流动情况相同,只是温度不同,因此可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4)如果让水和酒精的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发现酒精蒸发的快,所以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51.【答案】(2)温度,表面的空气流动,(3)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4)有关,(5)控制变量.【解析】(2)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3)两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4)玻璃板上的酒精在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表面积不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故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有关;(5)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52.【答案】温度、表面积、液体种类、液体表面积、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解析】(1)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2)水和酒精是不同种类的液体,酒精更容易干,说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3)两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积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4)能够说明蒸发吸热的现象很多,例如:①夏天,在地上洒一点水会感到凉快些;②病人发热时在头上敷一块冷毛巾,病人会舒服些;③夏天,为了使得食物不致于因为高温而变质,可以把食物用容器盛装放入冷水中(漂浮)同时在食物上面放一条湿润的毛巾等.53.【答案】(1)温度(2)甲乙(3)不正确(4)正确.【解析】(1)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液体温度.题目中已经控制了前两个,所以答案为第三个因素:温度.(2)要想对蒸发的快慢进行探究,必须控制两种样品的体积相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体积变化大的就是蒸发的快.所以要选:甲、乙.(3)要验证液体种类对蒸发的影响,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不变,若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的话,它们的温度就不一样了,没有办法对比,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4)从图中情况可以看出:在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水减少的慢,酒精减少的快,因此可以证明李丽的猜想是正确的.54.【答案】找一温度计,找一棉花球沾上酒精,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下降,低于室温,可说明液体蒸发时吸热.【解析】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我们要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酒精在常温下比较容易蒸发,我们可以拿一个温度计,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些酒精,若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就会降低.55.【答案】(1)“冒热气”是液化现象;(2)水先蒸发后液化,热水杯中蒸发出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热气”.而凉水杯中蒸发的水蒸气与室温相同,不能液化成小水珠,所以看不到“冒热气”.【解析】甲杯中的水冒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甲杯中是热水;乙杯子不冒气,因为温度低,不能液化为小水滴,故乙杯中是常温的凉水.56.【答案】乙房间的气温较高.两个壶中的水都在沸腾,壶嘴一定都在喷出水蒸气,但甲壶嘴上方的“白气“很多,说明水蒸气遇到了较冷空气液化了很多小水滴.而乙壶喷出的水蒸气很少液化,说明乙房间温度较高.【解析】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会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