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课时冲关练(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湖北天门模拟)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道:“在隋唐之际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这一看法() A.肯定了科举制下的选官用人制度 B.是对三省制下相权制约君权本质的评价 C.忽略三省制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实质 D.否定三省制下中央运行机制的设置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皆为宰相,相比以前,宰相的人数有所增加,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但材料并未揭示三省制下皇权强化、相权削弱的本质,故选C。题干未涉及科举制,排除A;三省制实质是一种分散相权、强化皇权的制度,材料未否定其运行机制,排除B、D两项。 答案C2.(2023·湖北黄冈调研)秦汉时,九卿分管宗庙礼仪、皇室费用等,其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唐代的六部管的都是国家事务,将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这说明() A.“家国同构”被彻底颠覆 B.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化 C.家天下逐渐向公天下过渡 D.古代政治制度渐趋完善 解析在我国,严格的宗法制度虽然在周代以后不复存在,但其“家国同构”的模式和精神却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故A错误;B错误,皇权在明清时期空前强化,排除;封建社会是“家天下”,C错误;从国事、家事不分到国事、家事分开,说明古代政治制度渐趋完善,D正确。 答案D3.(2023·安徽淮北一模)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解析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管决策、审议,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由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B4.(2023·云南昆明质检)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该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转趋此道。”其中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 A.繁荣了春秋战国文化 B.维护了秦汉政治统一 C.有利于贵族垄断政权 D.推动了官僚政治发展 解析据题干材料,“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推动官僚政治发展,故选D项。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A、B项错误;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C项错误。 答案D5.(2023·河北石家庄质检)宋太祖时设置的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使厅上事……”;至宋太宗时“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太宗诏曰: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这种变化直接反映了()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解析从题干材料所述参知政事地位和职权的变化可知,参知政事直接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故选A。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限制词“直接”,排除;C项说法错误,题干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变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相悖,排除。 答案A6.(2023·湖南岳阳质检)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了地方割据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解析据题干材料,作者认为行省制是“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能够“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选D项。 答案D7.(2023·河北邢台七校联考)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 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 解析据题干含义及所学可知,土地兼并会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而自耕农是国家赋税主要承担者,反映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会导致租佃制的盛行即大量农民成为向地主缴纳赋税的佃农,影响了国家税收,故选B项。A项表述不能体现题干中纳税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的现象,排除;C项与国家纳税人口所占比重少的现象无关,排除;D项说法错误。 答案B8.(2023·山西质量监测)《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解析据题干材料,主要说明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选B项。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A项错误;C、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B9.(2023·湖南衡阳联考)《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 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解析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可知唐代对宫市货物的价格有限制,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体现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选B项。 答案B10.(2023·山东青岛质检)“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与该诗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经世致用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解读题干诗句,意为“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不必在日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这种修行的奥妙,一味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强调个人主观意志的作用,加强内心的修行,反映了“心即理也”,强调“理”存在于人的内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观点,故选B项。 答案B11.(2023·湖北八市联考)南宋宋慈是公认的“法医鉴定学”鼻祖。他所著的《洗冤集录》记述了人体解剖、勘察现场、鉴定死因、自杀或谋杀、各种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作为朱熹的同乡,宋慈受过理学的系统教育和长期熏陶,如果从宋慈取得的业绩来看他() A.具有浓厚的理学唯心主义 B.洞察“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 C.表现出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D.忠实践行“格物致知” 解析据题干可知,宋慈依据人体解剖、勘察现场等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断案的依据,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A、B两项均是唯心主义观点,错误,答案选C项。“格物致知”的“知”是先天存在的“理”,与宋慈通过现场观察得出的结果不同,故D项错误。 答案C12.(2023·河南郑州模拟)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的是()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 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宋兴以来”排除A;据“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可排除B;据“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可排除D。C符合题意,答案为C。 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23·山东济南调研)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世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招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孙国栋《唐宋史论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并概述其组织形式。(10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作方式的利弊。(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4分) 解析第(1)问,不仅要根据材料,而且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从利与弊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三则材料,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以及政事增多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1)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讨论政事;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三省分掌宰相职权,相互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 (2)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部门之间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 (3)君相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14.(2023·江苏泰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二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美国]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一的观点提供一份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1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代的?在评价宋代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为什么截然不同?(6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信息“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可以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从经济以及文化角度概括相同点;第二小问,依据信息并迁移宋代商业发展、宋明理学、科技文学艺术等成就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的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一的积极角度、材料三的消极角度思考,材料一主要注重文化和经济视角,材料三从政治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标的为人工智能应用研发
- 2024年度农产品购销合同及其质量标准
- 空调压缩机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真空电子管无线电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新能源专利技术转让协议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标的保险范围与保险金额确定
- 运载工具用座椅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羽毛球球拍线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大蒜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研发项目与期限
- 2024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思辨关系高阶思维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HSK标准教程5下-课件-L7
- 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记录单
- 经开区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度表
- 技术咨询方案
- 集会游行示威申请登记表
-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 2021年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