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料-《醉花阴》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资料-《醉花阴》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资料-《醉花阴》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资料-《醉花阴》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资料-《醉花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花阴》李清照2

醉花阴李清照温故知新说说我们学过的李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走近李清照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以靖康之乱为界前期的词后期的词

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风总体上清新明朗。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词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a了解李清照和《醉花阴》的写作背景。b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c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初读感悟:找出词中的“词眼”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作于词人婚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时届重九,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杜甫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品读词的上阕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薄雾”、“浓云”,雾气不散,犹如心中的惆怅;浓浓的云,给人压抑之感。为全词定下了凄凉愁闷的基调。“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重阳节,是古人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这首词中,重阳节本是一个夫妻登高祈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离家在外,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思考:作者为何要提到重阳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思考: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凉意又从何而来?

明确:“半夜”二字透漏出词人思念丈夫,孤寂难眠。这凉意:表面上是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是因词人独居家中,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小结上阕写“愁”——重阳思亲上阕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全班带着情感齐读上阕,体会词人的凄楚。

悟读词的下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思考:上阕中词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闷,下阕中她是如何排遣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举杯消愁愁更愁。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如何理解“有暗香盈袖”?这里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赵明诚从此以后,对妻子甘拜下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说一说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角度: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比喻,黄色的菊花不仅在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夸张对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结下阕写“瘦”——借菊抒怀

“东篱把酒”为了排遣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愁绪,“莫道”提出“销魂”,正是“愁”的表现,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与上片的“愁”相呼应。总结全词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上阕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点出了“愁思”的心境。下阕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醉花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