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全市获奖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全市获奖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全市获奖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全市获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诸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卿者,大宗也。卿以别子为大夫,其世为大夫者,大宗也。大夫以别子为士,其世为士者,大宗也。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该材料主要反映出()A.宗法制维系了统治秩序B.宗法制保证了贵族特权C.分封制加强了地方统治D.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2.《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3.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5.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6.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7.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A.痛陈隋室苛法之弊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C.主张实行分权制衡D.建议扩大取士范围8.《元史》记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B.中统、至元年间,行省正式成为常设机构C.“都省”指中书省,“省官”指地方行省的长官D.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9.“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积金至四百余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材料中“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C.世俗日下嫉贤妒能D.阁臣弄权不合制章10.“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二、非选择题11.纵观中国历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大命题。古代围绕着“封建”与“郡县”之优劣利弊,自秦以来就多有讨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封:郡:材料二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苏轼《东坡志林》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汉书》材料四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郡县,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根据《清人对柳宗元〈封建论〉的批评》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就“封”和“郡”的字形结构来看,分封制与郡县制主要区别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汉选择地方管理制度的共同因素。(3)根据材料四,概括清代学者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4)有人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儒、法之争,试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并以秦汉时期的郡县制为例加以说明。12.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士人在政府里渐渐占到地位,一半是凭借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诸人所创建的种种制度,一半是读书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成绩,究竟比贵族军人和商人们来得强。材料二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材料三中国古代官僚职位的升迁,一般说来都是凭资格而不凭能力的。从唐宋以后就已确定了所谓“磨勘制度”,人们一入仕途,就有了绝对的保障,只要循规蹈矩地做下去,过一定期限就可以升一级官。……专制政治下的权奸小人,无非就是那种善于伺候皇帝,取得皇帝信任,而在实际上只顾个人私利的人。在上面当政的是这样的人,在下面从政的全部官僚都得到了极大方便,更可以称心如意地向人民诈索,更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不合法的方法来取得高官。人们都骂唐代的李林甫、宋代的蔡京、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这些都是所谓奸臣……权奸专政代不绝书。——胡绳《“国家之败,由于官邪”——我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政府自武帝后出现了什么新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弊端,并指出其根源。(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1.A解析:材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形成,这实际上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维系了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中贵族的特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王室内部的宗法关系,没有直接反映出通过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统治和扩大统治区域,故C、D两项错误。2.C解析: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周天子是天下绝对大宗不是周公,故B项错误;“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表明分封的重要依据是智慧和品德,故C项正确;“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表明殷族没有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故D项错误。3.A解析:从材料“……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可以看出当时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宗法制下的等级观念。因此答案为A项。4.B解析: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5.B解析:抓住材料“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来分析,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郡县制是地方服从中央,符合材料,故A项正确。6.A解析:曹操创设九品中正制之初,在纠正东汉末年察举征召制的弊端和选拔人才方面,确实发挥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曹魏集团聚集了大批的人才,故A项正确。7.B解析:材料中张玄素认为隋朝出现动乱是由于君主独断专行所致,表明张玄素反对君主专制,故选B。8.D解析:材料中“分立行中书省……无不领之”,说明行省是在地方设置的行政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财政、军政、行政等事务,掌管地方大权,故选D项。9.D解析:内阁并非国家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个人意愿,而内阁阁臣之所以会引起非议四起,主要是因为阁臣弄权不遵守规章制度,故D项正确。10.B解析:清朝军机处最大的特点是做事机密、速度快,主要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故B项正确。11.(1)分封制:封疆建国,割据一方。郡县制:为君主管理地方。(2)吸取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3)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弊端;调和郡县制与分封制矛盾。诉求: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批判君主专制。(4)郡县制初为秦朝法家所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