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政治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下图所反映的现象曾在中国某个时期出现。“某个时期”是指()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C解析:从图中提取信息可知,此时注重“抓革命”“打倒……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并对毛主席产生了严重的个人崇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当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现象。2.“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的掌握。②是错误地认为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不是真正出现,可排除。3.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等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口号反映了()A.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B.“造反派”夺取了党政领导权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再由“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砸烂公检法”等可知,这些口号体现了当时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和践踏,A项正确。B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D项说法错误,我国的社会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4.“文革”中刘少奇被定为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并被永远开除出党,从而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最终被迫害致死。从政治层面上看,刘少奇同志死于()A.不治之症B.外敌杀害C.政治动乱D.国际场所答案:C解析:刘少奇死于“文革”之中,而“文革”是一场由党和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的政治动乱。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国家的敌视B.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C.“文革”的影响D.“左”倾错误的影响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遭受挫折,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知识点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6.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可知,材料强调加强法制建设,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原则。故答案为B。7.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下列有关国家宪法日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设立目的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②设立目的之一是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③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设立原因之一是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③排除。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对宪法的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②正确。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是合适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答案为B。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措施有()①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②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④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4月,故①不符合题意。其他选肢皆符合题意,故选C项。知识点三基层民主选举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的重要话题。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这部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998年”。A项颁布于1984年,B、C两项均于1986年通过,故A、B、C三项排除。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故答案为D项。10.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有()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11.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A.可以随意罢免村官B.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C.盲目选举村官D.阻碍现代化工业建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启动正常程序,改选村官,说明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12.今天,全国各县市区很多村委会、居委会换届出现民主高潮,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村(居)民委员会制度也进一步规范。村民委员会制度是()A.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B.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保障C.农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形式之一D.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治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知识。基层民主建设包括城市居委会和农村委员会的建立,村民委员会制度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践踏表现。(3)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答案:(1)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2)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民主政治制度中断。(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二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23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中国新闻网(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2)根据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完善民主制度的典型做法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中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3)演变: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变为无记名投票;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所写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自这篇社论发表之后,“牛鬼蛇神”成为一种政治概念。在当时的背景下,“牛鬼蛇神”主要指()A.老干部和知识分子B.反革命首要分子C.“四人帮”集团D.商人资本家答案:A解析:“文革”时期是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所谓的“牛鬼蛇神”正是那些坚持正确政策的老干部和知识分子。2.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被红卫兵批斗打伤之后,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这一事件突出说明了()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B.不能人为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A解析:国家主席的尊严是宪法赋予的,批斗国家主席是破坏宪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法律、破坏法律,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3.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和重要凭证。下图为某结婚证的正反两面,它()①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时期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③说明知识分子受到批判和打击④带有典型的时代印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的时间信息“一九七二年”可知,此证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时期,①正确;图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带有时代印记,②④正确;③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为B。4.曾经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和打击的原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1979年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持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的深刻教训是()A.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文革”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极不正常,因此“文革”结束后,急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5.“文革”后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表明()A.要建设“有法可依”的法律体系B.要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要营造“执法必严”的执法氛围D.要增强“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答案:A解析: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表明当时的迫切任务是要制定法律,所以A项正确;由“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可知B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6.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时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A.恢复完善政治协商制度B.加强立法,完善国家法律体系C.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平反冤假错案,重塑法律尊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注意“新尝试”这一信息。A项中的“恢复”、B项中的“完善”、D项中的“重塑”都与“新尝试”的要求不符。1998年,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实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7.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二百三十多部重要法律,其中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C.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D.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限制“1978年至1992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排除A项;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1954年宪法,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排除C项;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答案为D。8.在“文革”最严酷的时期,“朱德的扁担”被改编成“林彪的扁担”,朱德只是诙谐地笑道:“扁担可以先借给他用几天,迟早还是要还的嘛。”对此理解准确的有()①“文革”时期“左”倾错误盛行②“文革”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③朱德对这种现状的结束充满信心④朱德认为“文革”不是严酷的时期,“扁担”会还回来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朱德的扁担’被改编成‘林彪的扁担’”是“文革”时期“左”倾错误盛行的表现,而朱德所说的“迟早还是要还的嘛”表明朱德对这种现状的结束充满信心,故①③正确;②与题干所述事实无关,④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②④。答案为B项。9.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出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即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彻底否定了“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D.标志着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恢复刘少奇同志的名誉体现了中共有错必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项符合题意。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项与材料中的“1980年”不符。拨乱反正开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0年并未结束,排除C、D两项。10.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实施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村委会的选举,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1.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答案:B解析:基层民主选举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参与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表现在参选率高,参与民主的范围广。12.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80年代末期答案:D解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秋菊打赢官司说明了这一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八大为加强党的建设规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制相结合,反对个人崇拜、个人专断。毛泽东当选为党的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教训的意见。在毛泽东左右下,政治局扩大会议把彭德怀及其赞同者张闻天等人定为反革命集团加以批判。“文革”期间,彭、张等被迫害致死。材料三中共九大党章删掉了党员的权利,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监察委员会机构,并规定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材料四中共十二大党章规定:(1)设立顾问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2)改主席制为总书记制。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务会议和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党章还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务不是终身制,都可以变动或解除。请回答:(1)中共八大至十二大中共中央的组织原则有何变化?彭德怀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2)中共十二大的组织原则和八大本质上有何相同?有何进步?(3)从其变化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答案:(1)变化:中共八大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中共九大删掉了党员的权利,取消了监察机构,严重违反了民主原则,变成了个人专断;中共十二大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增设了保障机制,废除了干部终身制。问题:彭德怀事件说明当时对个人崇拜和专制未能制定有效的防范机制,八大的民主集中制未能坚持下来。(2)相同:都坚持了民主集中制。进步:后者民主机制更健全,更有保障机制,废除了干部终身制。(3)教训:执政党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党内民主,并建立民主保障机制。14.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更大的贡献,就不仅要创造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创造先进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