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课件_第1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课件_第2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课件_第3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课件_第4页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题评析选择题:1—5CCDCC

6—10CBCCB11—15CDCAB

16—20CCAAC21---25BDDBB二卷成就统计:分段1班11班12班13班14班30(含)以上11120--29113732334210—1939101718910(不含)以下11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明太宗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置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臂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财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宰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职权。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和相权关系的异同。材料一:(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明太宗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置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臂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宰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

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可避免君主的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专权乱政的根源,丞相不起好的作用。材料一:(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宗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置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臂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又是什么?

唐太宗:宰相先议政、筹划,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废丞相,中央各部分理政务,彼此牵制,皇帝直接管理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财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3)根据材料三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职权。

地位职权: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丞相),权力好像很大,其实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2023/2/72)内阁出现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创立过程: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正式形成“内阁”。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皇帝---“批红”)。性质: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升降、职权大小、票拟采纳与否皆取决于皇帝。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一级决策者侍从咨询为主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相当于私人侍从秘书),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想一想内阁首辅同于宰相吗?材料一:(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宗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置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臂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财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惧者。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唐、明两朝皇权和相权关系的异同。相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不同:唐太宗把相权、君权协调起来,发挥了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

明太祖把相权、君权对立起来,从制度上取消丞相,保证君主在中央集权统治上的绝对权威。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厌恶富人贪婪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材料二

我国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出于他为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四: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雅典民主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3分)(3)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2分)(4)雅典民主制和罗马法的共同本质是什么?(1分)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厌恶富人贪婪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材料二

我国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出于他为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雅典民主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背景:阶级矛盾尖锐,内战一触即发,雅典城邦面临统治危机。(或城邦小国寡民、工商经济对外贸易)特点: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贤任能

材料三: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2)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3分)(提炼归纳整合概括信息)特点: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留了大量落后的习俗。公元117年的罗马帝国古罗马强盛时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作为内海的大帝国。罗马对外扩张【案例三】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案例四】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4)结合案例三和四你认为罗马帝国面临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3、发展完备:材料四: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2分)原因:一是随着罗马的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境内社会矛盾复杂,财产纠纷增多;

二是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材料一

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厌恶富人贪婪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材料二

我国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出于他为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三: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四: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雅典民主制和罗马法的共同本质是什么?(1分)共同本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

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

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

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

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普鲁士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其经济优势,于1864

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

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

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一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

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

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

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

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

特点.

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的独立性;

松散的联盟(邦联)难以应付危机;

启蒙思想的影响.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普鲁士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其经济优势,于1864

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

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

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人民的要求;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三次王朝战争.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普鲁士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其经济优势,于1864

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

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

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影响:使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跻身于强国之列;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

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

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

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

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普鲁士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其经济优势,于1864

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

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

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关系:分裂国衰,统一国兴.(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德国、中国古代王朝)近代以来,列强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至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侵华的目的何在?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材料二、三反映了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3)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和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