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PPT)_第1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PPT)_第2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PPT)_第3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PPT)_第4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辅导系列讲座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况

主讲:白列湖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实际运用

1988年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在借鉴国外公务员考试基础制度之上,开始组织一批心理学家研究开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989年在公务员制度试点的国家统计局等六部门的录用考试中尝试使用。1990年两次共14个部门的联合招考中,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占公共科目权重的1/5;1991年22个部门联合招考中,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占公共科目权重的1/4;1992年13部门联合招考和1994年9月进行的首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则占到公共科目的2/5权重;2001年11月,人事部和中组部研究决定,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科目笔试确定为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个科目,即报考A类职位的考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A)和申论,报考B类职位的考生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B)。系列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况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概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AptitudeTest,简称AAT)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它是由人事部考试录用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招考非行政领导职务工作人员的一种考试;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行政职业通用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而是预测一个人在行政管理职能领域中成功可能性的一种考试手段。这种考试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而形成的稳定的能力。系列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况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特点

涉及知识面广、测验题目数量多、答题时间紧三大特点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

包括五大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见图表1)

系列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结构系列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况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录用的准确性;

2.有利于维护录用考试的权威性,抑制不正之风的干扰;

3.有利于早期淘汰,节省人力和物力

系列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况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应注意的事项

1.认真研究当年的考试大纲

2.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了解施测方法和程序、研究题型特点和答题思路、进行模拟强化训练

3.掌握做题的方法:先易后难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历年公务员考试大纲变化情况

中央国家机关2003年的考试大纲与2002年相比,将常识部分多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分开了,而到2004年大纲中多项选择题取消;2002年考试大纲与2001年相比,不仅分成了A、B两类公务员的考试,而且B类公务员考试中添加了“机械推理”类考题;而到2003年又将“机械推理”类考题取消,改为A、B两类公务员都考“定义判断”;2004年的大纲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听力理解”的内容,取消了常识部分的多项选择题,无论是A类还是B类都考单项选择题,数量关系部分的数字推理也给取消了;2005年,把A、B两类改为一、二类,取消了“听力理解”的内容,恢复考核数字推理,增加了事件排序的能力。2006年取消事件排序,增加类比推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辅导系列讲座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一、测试目的

1.通过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考查,来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考查,来测试考生的准确理解能力

3.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考察考生准确的辨明句义,筛选信息的能力

4.语句隐含信息的推断,考察考生的合理推断的能力

5.考察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作者的主旨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二、测试内容

常考的题型有词语表达(选词填空、词语代替)、语句表达(病句判断、歧义辨析、长句判断、选句填空)、阅读理解(片断阅读和文章阅读)等部分。从2003年到2006年各地公务员考试命题来看,片断阅读和文章阅读基本上融合和覆盖了上述其他类型。片断阅读和文章阅读部分题材大多选用社科类或科普类论文。片断阅读共25道题,文章阅读数量为5-6篇,每篇字数500字左右,共25-30小题。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三、片断阅读

1.测试要求:每道题都包含了一段短文,在短文后面有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这一陈述。

2.测试题型:归纳主旨,概括中心;理解段意,推断结论;理解词义、句义;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短文填空。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三、片断阅读

3.解题方法

(1)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肯定型还是逆向型)来确定提取信息,进行推论的标准的指向;

(2)全面理解文段的内容,对有效信息准确提取,排除冗余、无效信息;

(3)把握文段的结构和思路,弄清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4)抓住关键的语言环节,主要是指关键词语和中心句;

(5)掌握必要的推断方法,主要是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6)直接排除法,一般而言,语气过于绝对,片面地选项都不正确;

(7)间接排除法,当不能直接确定正确答案时,把选项内容与题意逐一对照,确定错误后打排除目的。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一)文意推断型

要求考生根据已给的资料准确推断出与文中意思相符合的结果。提问形式经常有以下几种:“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断出……”、“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这段话的观点是……”、“下面哪些观点符合文中的观点……”、“不能从这段文字中推出的一项是……”(文意推断的逆向型提问)等。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1:

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钢铁()

A.是一种储量丰富的金属

B.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C.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D.是惟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2:对于外来人说,武陵源有着难以描述的神奇与秀丽。而在当地土家族人眼中,每座形态各异的石峰,都能演绎出一个神奇古老的传说。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A.居住在武陵源的人都是土家人

B.武陵源在当地人眼中并不怎么秀丽

C.外人对武陵源的古老传说大多不怎么了解

D.武陵源无论对外人还是对当地人都是有魅力的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3: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事件到此并没有划上句号,它不仅考验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命运。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A.电塔工程至此还没有正式开工

B.电塔工程不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C.多数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不叫强

D.受到此种威胁的家园不至是颐和园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4:

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至郁郁而死,为尽其材。他还说:“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苏轼认为,识不足是阻碍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于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材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5:

2004年8月15日,新浪网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在网民的投票中认为不合理和合理的得票比例为为悬殊的90.85%对0.45%。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既无公家车可坐,亦无私家车可开,天天坐着公交车或者骑着自行车甚至只靠两条腿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为生存奔波的最广大的民众,会有几人出现在这90.85%或者0.45%的中间。下列陈述不能从文意中得出的是()

A.在网络话题中,少数人的意见往往可以被认为是多数人的意见

B.作者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是不合理的

C.网络所反映的民意是真正的民意,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D.作者对“机动车负全责”条款采用网络调查这种方式进行持否定态度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6: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产品机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友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这个软环境是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竞争力的软环境

B.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的高低

C.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

D.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二)主旨概括型要求考生概括所给文字资料的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提问形式经常有以下几种:“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等。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1: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遭受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没有一条光明、可靠的渠道来支持这种保护。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司法机关执法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B.司法机关的执法过程也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C.目前缺少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

D.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势在必行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2: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收获的伟大历险,看上去难以掌握,其实机会无处不在。如果你从不犯错误,或者从没有人批评过你,那么你肯定没有进行过任何伟大的尝试。如果一个人这样生活,那么他肯定无法发挥出所有的潜力,当然也就很难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人生在于勇于尝试B.生活的乐趣在于冒险

C.生活中机会无处不在D.一个人不可能从不犯错误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3: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此为探天险而丧身者已为数众多。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当今后世。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们对自然界天险探寻的乐趣。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A.缆车的发明可以使自然界的天险变成通途

B.缆车即使旅游业赚钱,也满足了游客探险的愿望

C.缆车可以让弱者登临天险而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

D.缆车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限制了人对自然的探寻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4:近日,有能源专家指出,目前全国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当前国内普遍缺电的形势下这是不适宜的。按照上海电力部门的预算,上海的灯光工程全部启动后,耗电量将达到20万千瓦时,占整个城市总发电量的2%,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容量。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搞光彩工程对国家和人民无益

B.现在不宜在各地推广光彩工程

C.上海整个城市的总发电量不高

D.上海的灯光工程耗电量惊人例题5:

东方文化是崇尚谦虚和待人宽厚的。所以,我们一般乐于接受那种态度平和的主持人,而对咄咄逼人的主持人则敬而远之。同样对于采访提问,我们比较喜欢回答平易友善的问题,而不太欣赏那种尖锐提问的问题。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反对咄咄逼人的主持风格

B.东方文化是值得世人学习的

C.我们喜欢回答平易友善的问题

D.崇尚谦虚和待人宽厚是东方人日常交往中喜好的因素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三)句义理解型考察一些对文段主旨有重要影响的句子,或者容易造成误解的句子。

例题1:

在西斯廷礼拜堂的天花板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琪罗把他笔下的人物描绘的如此雄壮、有力。在意大利,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魁伟强劲、丰满秀美的人体艺术作品时,就会深深地感到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使我们对文艺复兴运动和现代体育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段文字是在谈文艺复兴运动与()。

A.意大利B.现代体育C.人体艺术D.米开朗琪罗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2:人们不喜欢丢掉自己原有的“地盘”,不喜欢丢掉面子。他们往往陷入一种思想陷阱,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沉没成本”,它指一种时间和金钱的投资,只有在产品销售成功后才能顺利回收。在英语国家里,也被称为“将钱掉进排水沟里”。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很多人有怀旧情绪,不善于放弃

B.所有金钱和时间上的投资都会得到回报

C.计算投资成本时,应该把“沉没成本”也加进去

D.当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忘掉自己过去的投资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3:

尽管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大争议,意大利文化部门还是决定用蒸馏水清洗米开朗琪罗的旷世杰作——”大卫”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佛罗伦萨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项工程并不是为了让雕像变得好看。”意大利文化部长已经排除了干洗的可能性。“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的“此”指()

A.大为雕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旷世杰作

B.这项工程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

C.决定用蒸馏水清洗大卫雕像

D.要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四)表明立场,阐述观点考察作者的立场与观点,既有整个文段的立场与观点,也有具体问题的立场与观点。

例题1:

在能量面前,牛顿力学面临着革命,但是力学分析的理想条件(质点、刚体)很适合学习,却不适合把各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不适合解决实际问题。作者的立场是()

A.认为只有能量学有研究价值

B.对牛顿力学持否定态度

C.能量学与力学应该紧密结合

D.与能量学相比,牛顿力学有一定的局限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2:

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在播放之际,遭遇前所未有的收视狂潮和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心态的高度关注,乃至升级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说这是一个电视节目目前前所未有的成功,不如说是一个新鲜的纯粹的电视娱乐节目出现时,观众、媒体、学者、领导以及社会都猝不及防。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A.一个电视节目的出现,其新鲜程度决定社会人群对其关注的程度

B.该电视节目所引发的争议和关注源于社会人群对突如其来的陌生事物还没有足够的准备

C.该娱乐节目获得各方的高度关注不失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

D.让人猝不胜防的娱乐节目可以说是一定意义上成功的好节目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五)短文填空

主要考察意思相近的词汇在上下文中的适当性、不同句子与已给材料在逻辑关联上的契合度。

例题1:

人在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的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美;______,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当被自然征服时那就是一种可悲了。

A.而当人与自然的力量势均力敌

B.自然战胜了人类时

C.虽然没有绝对战胜自然

D.如果明确无误的输给自然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2:

秋风乍起,我独自徘徊于空旷的街头,忽然感到一阵无奈、无助,————。秋风秋雨愁煞人,远方的漂泊者在这个季节是格外地思乡、分外地起怆。鲜艳的红叶竟没有任何火热的感触,只是让人更觉初秋的悲凉。我的心间仿佛掠过一阵秋风,洒上一层秋雨,整个心都在抽搐、都在颤抖,再抬头时,泪水终于模糊了那片红色。横线处应当填入的句子是()

A.细雨不经意间滴落在额头,沾湿了飘飘的刘海

B.枯萎的黄叶在风中翻舞,挑起我游子的情怀

C.身旁的灌木瑟瑟地抖动,似乎也有感于秋的无情

D.抬头望向远处,斑驳的树干没有绿叶的掩饰,更加寂寞、凄楚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3:

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

。。许多事情刚开始,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该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要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地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横线处应当填入的句子是()

A.好事多磨

B.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四、言语理解与表达强化训练

1.鲁迅在《读几本书》一文中曾谈到:“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早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凡读书的思潮也越来也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要是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这对于读死书的人们确实是一个当头棒。不过要明白,死抱住叔本华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糊涂。”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

A.读别人的著作,只不过是重复别人的劳动,没有意思

B.那些反对读任何一种书的人,实际上已经把叔本华书中的话当成金科玉律

C.书读多了就会成为书呆子

D.与其读别人的书,不如自己来创作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2.伴随家族势力在乡村社会体制中的渗透,集体对乡村实行全面调控的体制已丧失其权威和能力,乡村社会整个失去其意义,乡村社会的秩序必然遭其破坏,难以有效地集中分散使用社会资源。目前我国正进行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扬弃传统的东西。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

A.要绝对禁止家族势力在乡村的活动

B.家族势力已成为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C.家族势力是封建社会的遗毒

D.要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抑制家族势力在农村的作用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3.真正的辩论与比赛之不同在于,在前者中辩论双方均站在自己真实的立场上,而在后者中,角色是抽签决定的。以上材料最能支持如下哪个观点:()

A.真正的辩论的目的是坚持观点,而辩论比赛的目的是提高技巧

B.辩论比赛中的双方是通过抽签决定的

C.真正的辩论的目的是为坚持社会准则

D.在辩论比赛中,双方必须坚持自己个人的观点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4.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一种世界观,是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它产生于史前社会后期,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了解自然界,幻想以祈祷、祭献等来影响和主宰自然界。自阶级产生以后,剥削阶级竭力支持宗教,借以麻痹人民的斗志,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B.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

C.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有着特定的历史根源

D.宗教产生起便为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5.这也就是“看见”和“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你没有“发现”;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

A.只能被“发现”,不能被“看见”

B.可能被“看见”,但不能被“发现”

C.一旦被“发现”,就会取得成功

D.即使“看见”了,也可能被放过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6.常常抱怨旁人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无休止的抱怨、解释、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会把人吓跑了的。不理解本身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他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都理解不了,又怎么能理解别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又怎么要求旁人的理解呢?对这段话复述最准确的是:()

A.不理解自己的人是糊涂的,爱抱怨和发牢骚的

B.理解自己容易,理解他人却是很困难的

C.要获得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D.事物总是有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发展过程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7.奴隶社会后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土地私有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奴隶社会后期:()

A.社会进步了

B.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C.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D.出现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地主阶级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8.DNA的分子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种理化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DNA上碱基排列顺序即遗传密码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即使在正常情况下,DNA复制过程中也发生频率极低的突变。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DNA:(

A.分子结构的可变性很强

B.可能发生变异

C.非常容易产生基因突变

D.只有在特殊情况才可能变异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9.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就一般情况而言是对的。其实,开卷未必均有益。问题是开什么卷,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可以使人产生邪念,诱使读者沿坡下滑,甚至会堕入阴暗之深渊。因此,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学会提纯拔萃,去芜存精的本领,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读书要善于思考

B.读书要善于提问

C.读书要善于学以致用

D.读书要善于选择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0.中国古代无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强烈影响。它不仅是宗族凝聚力的一种保障,而且是王权的重要支柱。君权、地方行政权都渗透了宗法父权的因素。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牢固统治的条件之一。在国家的立法中,不仅确认了有关封建宗法制度的大量内容,而且承认宗法家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国法的重要补充。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宗法制度强烈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立法以及司法,甚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坚强基础

C.中国古代社会,宗法精神无处不在,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

D.宗法制度被中国古代国家立法所确认,并成为国家立法的补充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1.在现代社会中,当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略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如果没有对于人类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并从这种欣赏中获得满足,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了真正的生活,只不过是生存而已。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

A.可以使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基本能力

B.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C.主要教授有关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

D.并不关注于某些具体的目的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2.有了正确路线必须贯彻始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国际国内风浪,除非大规模外敌人侵,否则就不要改变。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A.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把正确路线贯彻始终

B.只有在遇到国际国内风浪的特殊情况下才能改变路线

C.如果遇到大规模外敌入侵,正确路线就应作出调整和改变

D.只要不是遇到极意外的情况,正确路线都要贯彻始终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3.由于元朝重视宗权,僧侣具有强大的势力和尊贵的地位。甚至管理宗教事务的宣政院也成为最高宗教审判机关,负责审理重大的僧侣纠纷案件。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元朝重视宗权

B.元朝僧侣势力很强大

C.元朝僧侣在司法上拥有特权

D.元朝僧侣参政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4.人的尊严就在于有思想。由于有了思想,人就比摧毁他的任何东西甚至整个宇宙逗高贵的多;因此,人就能吞掉一个世界。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人类是有思想的

B.人类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

C.人类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D.人能吞掉整个世界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5.家族的淡化,裙带的脆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现代文明,家庭不再重要

B.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渐趋冷漠

C.现代文明使“人情”逐渐淡薄

D.文明的发展使狭义的家族观念被抛弃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6.“三年前我拒了华为,三年后华为拒了我”。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研究生三年级的小吴因被国内电信设备生产巨头华为有限公司拒绝而发出如此感慨——三年前他曾在华为应聘成功,当时因为想到读研会有更好的出路而放弃了大好机会。最能准确表达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中国大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B.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C.机会未把握好就将抱憾终生

D.“三年前我拒了华为,三年后华为拒了我”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7.听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智商,这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们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

A.作者认同“莫扎特效应”

B.作者认为音乐能够提高智商

C.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

D.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8.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这段话想说明的是()

A.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主流

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C.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

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9.社会似乎热衷谈论大师,越是没有大师的时代越热衷于谈论大师,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但大师,尤其是人文类的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学术文化真正的全面继承和发展,靠的是大师而不是专家。专家只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人,而大师才是继往开来之人。缺乏大师是学术危机的基本征象。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A.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B.社会关注错位,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师

C.人为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社会缺乏专家和大师

D.专家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必然是一个专家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20.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各有两种思想。这表明——。

A.思想交流能使双方受益

B.进行思想交流对人很重要

C.朋友间更需要交流思想

D.朋友间交流思想更有价值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强化训练(答案)

BDACDCDBDBBDBCDBCDDA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强化训练

(片断阅读)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五、文章阅读

1.测试要求:文章阅读这种试题主要是考查应试者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对语句的一般意义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准确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2.解答思路(1)对给出的材料要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并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主题;(2)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3)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4)从选项与原文的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1:

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两年前,这一幕也曾在南联盟上演过。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愤怒的贝尔格莱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麦当劳快餐厅的门窗玻璃,麦当劳不得不闭门歇业,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多家麦当劳快餐厅也受到了抗议八国峰会人群的冲击。其实,麦当劳并无过错,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还为成千上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而反全球化者则把其作为跨国企业统治世界的“代表”。他们认为,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是经济全球化最鲜明的标志,它们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压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给了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对小国的渗透。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问题:

1.[A]中恰当的措辞是()

A.如履薄冰B.身当矢石C.首当其冲D.祸从天降

2.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

3.[B]恰当的措辞是()

A.本国B.美国C.原产国D.所在国

4.文中的“它们”是指()

A.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B.跨国企业

C.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D.经济全球化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2:目前生态学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有人则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决不会那样严重。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长加快并净化环境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却是:在二氧化碳富集的环境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开始时有所增长,但不久就缓慢下降;而且即使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加而提高,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学者还担心,温室效应使得寒冷地区部分冻结着的泥碳解冻后暴露给分解菌,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十分可观,这样看来,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呢!如果学者们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话,那么,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的认识,——。

1.对文中划线的词语,解释准确的是()

A.温室效应:指地球气温急剧上升

B.反馈调节: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以上说法:指温室效应危害的异议

D.他们:指不同意生态学家的意见的学者

2.第二段末尾说“得不偿失”,意思是()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长了,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

B.地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危害

C.细菌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不能满足植物光和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远不如细菌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

3.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本文同意生态学家的预言,否定了温室效应有害的观点

B.二氧化碳增是否促进光合作用,理论推断与事实未必完全一致

C.对绿色植物的反馈调节,学者们并不都持乐观的态度

D.本文引述了有关温室效应的不同意见,也表明了倾向

4.在第三段末尾处的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文字是()

A.当然比较合理并可以实现

B.显然过于简单而不够客观

C.过于一厢情愿,太没有水平了

D.虽然有理论依据却令人难以接受

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3:人何时最容易产生灵感呢?据有关专家调查,是在似睡非睡、似梦非梦中闪现念头时。专家们对298人进行调查后惊奇地发现,大约90%(262人)的人产生灵感的时间几乎在同一时间:“特别容易激发灵感的时间”是早晨起床后、深夜、睡沉醒来和进入睡眠前后,它们被称作思维的“黄金时间”。此外,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工作或学习中“最容易想出好主意的时间”是在上午10时至11时之间。

例题3:那么,人在哪种场所容易启发思维呢?另一项调查以821名实业家和职员为对象,结果表明,容易使人产生灵感的三大场所依次为躺在床上、步行时和在车船上。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过,构思文章最好的地方是马上、枕上、厕所,调查结果与此说法一致。由此可以看出,最容易使人产生灵感的时间是当人躺在床上或乘车船处于迷迷糊糊状态的时候。另外,如果把场所按家中、工作单位和外部三个方面来分,家中为42%,工作单位为13%,外部为45%,显而易见,工作单位是最不容易产生灵感的地方。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问题:

1.根据本文,人什么时候容易产生灵感?A.半睡时B.学习时C.吃饭时D.工作中

2.根据本文,人在什么地方容易想出好办法?A.床上B.步行时C.在船上D.飞机上

3.根据本文,灵感来自于何处?A.娱乐的时候B.愉快的生活

C.紧张的环境

D.轻松的心情

4.特别需要灵感的工作是:

A.工人B.文学家C.老师D.农民系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强化训练

(文章阅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辅导

系列讲座

数量关系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施测目的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应试者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和数字推理的能力。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二、测试内容

数量关系测试包括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

例题1:1,3,5,7,9,()

A.7B.8C.11.D.13

例题2:3/5,1,7/5,()

A.5/2B.4/9C.9/5D.10/5

例题3:2/3,2/5,2/7,2/9,()

A.3/9B.4/9C.1/5D.2/11

例题4:24,31,38,(),52A.45B.47C.49D.51

系列三:数量关系等差数列的变式

例题5:29,21,15,(),9A.7B.8C.11.D.13

例题6:3,4,6,9,(),18A.11B.12C.13D.14

例题7:200,199,197,194,()

A.193B.192C.189D.190

例题8:2,3,7,16,(),57A.25B.29C.32D.41系列三:数量关系

例题9:3,3,6(),21,33,48A.9B.12C.15D.18

例题10:20,22,31,33,42,44,()

A.53B.51C.49D.55

例题11:1.01,2.02,3.04,5.07,(),13.16A.7.09B.7.10C.8.10D.8.11

例题12:9,16,37,(),289A.99B.98C.100D.101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

例题1:3,9,27,81,()

A.243B.342C.433D.135

例题2:2,6,18,54,162,()

A.164B.168C.328D.486

例题3:1/100,(),1/1000000,1/100000000A.1/100B.1/10000C.1/100000D.1/2000

等比数列的变式

例题4:4,6,10,18,34,()

A.50B.64C.66D.68

例题5:36,70,138,274,()

A.348B.548C.346D.546

例题6:7,16,34,70,()

A.140B.148C.144D.142

例题7:118,199,226,235,()

A.238B.246C.253D.255

例题8:8,12,24,60,()

A.90B.120C.180D.240系列三:数量关系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等差等比混合数列

例题1:5,2,10,4,15,8,(),()

A.20,18B.18,20C.20,16D.18,32

例题2:26,11,31,6,36,1,41,()

A.0B.-3C.-4D.46

例题3:3,6,6,9,9,12,12,()

A.14B.15C.16D.17

例题4: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B.279C.164D.163

例题5:7,14,10,12,14,9,19,5,()

A.25B.0C.16D.20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加法规律

例题1:2,4,6,10,16,()

A.26B.32C.35D.20

例题2:1,2,3,6,12,()

A.18B.16C.24D.20

例题3:1,4,5,10,20,()

A.24B.30C.40D.50

例题4:3/2,5/2,8/2,16/2,()

A.10/2B.15/2C.20/2D.32/2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减法规律

例题1:13,8,5,3,(),1A.0B.-1C.2D.-2

例题2:5,3,2,1,1,()

A.-3B.-2C.0D.2

例题3:6,3,3,(),3,-3A.0B.1C.2D.3

例题4:3,8,10,17,()

A.21B.25C.26D.27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乘法规律

例题1:3,4,12,48,()

A.96B.36C.192D.576

例题2:1,2,2,4,()

A.8B.10C.12D.14

例题3:1,3,2,5,9,()

A.40B.41C.42D.44

例题4:3/2,2/3,3/4,1/3,3/8,()

A.1/8B.1/16C.1/4D.1/2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除法规律

例题1:128,4,32,1/8,()

A.1/4B.256C.4D.128

例题2:3,6,1/2,12,()

A.1B.3C.1/24D.1/3

例题3:60,30,2,15,()

A.5B.1C.1/5D.2/15

例题4:5,6,6/5,1/5,()

A.6B.1/6C.1/30D.6/25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平方规律及其变式平方规律的一般形式

例题1:49,64,81,(),121A.99B.100C.111D.116

例题2:1,2,6,15,31,()

A.56B.55C.54D.52

例题3:-81,-36,-9,0,9,36,()

A.49B.64C.81D.100

例题4:1,1/16,(),1/256,1/625A.1/27B.1/81C.1/100D.1/121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平方规律及其变式平方规律的变式

例题1:0,3,8,15,24,()

A.28B.32C.35D.40

例题2:66,83,102,123,()

A.144B.145C.146D.147

例题3:16,36,25,49,36,64,()

A.49B.81C.100D.121

例题4:4,4,2,-2,()

A.-3B.4C.-4D.-8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立方规律及其变式立方规律

例题1:8,64,216,()

A.36B.200C.430D.512

例题2:0,6,24,60,120,()

A.186B.210C.220D.226

例题3:1,0,-1,-2,()

A.12B.-9C.10D.-3

例题4:-27,-64,-125,()

A.-144B.-169C.-196D.-216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立方规律及其变式立方规律的变式

例题1:-1,0,1,2,9,()

A.11B.82C.729D.730

例题2:3,10,29,66,()

A.36B.64C.72D.127

例题3:6,29,62,127,(),345A.196B.210C.214D.225

例题4:0,7,26,63,()

A.89B.108C.124D.148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组合数列数列间隔组合

例题1:12,18,9,12,(),6A.4B.6C.8D.10

例题2:2,16,8,(),32,64,128,128A.16B.32C.64D.72

例题3:144,169,121,(),100,225A.196B.210C.214D.225

例题4:8,26,27,(),64,0,125A.5B.7C.9D.11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组合数列数列分断组合

例题1:19,76,28,112,36,()

A.142B.144C.146D.148

例题2:3,7,13,21,25,31,()

A.31B.35C.39D.42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其他数列无理式

例题1:()请计算

质数列

例题2:2,3,5,(),11,13A.7B.9C.6D.8

例题3:4,6,10,14,22,()

A.30B.28C.26D.24合数列

例题4:4,6,8,9,10,12,()

A.13B.14C.15D.16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图表式数字推理

例题1:

A.25B.30C.35D.40

32420823?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图表式数字推理

例题2:

A.16B.6C.-7D.-5

58-73411-95-6?-8-4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图表式数字推理

例题3:

A.12B.13C.8D.14

1125?3546756945793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图表式数字推理

例题4:

A.44B.39C.33D.28

20?87525166347541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训练例题1:87,57,36,19,(),1A.17B.15C.12D.10

例题2:1,10,3,5,()

A.4B.9C.13D.15

例题3:1,2,9,121,()

A.251B.441C.16900D.960

例题4:1944,108,18,6,()

A.5B.4C.3D.1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训练例题5:60,30,20,15,12,()

A.10B.8C.6D.4

例题6:1,2,3,6,7,14,()

A.30B.25C.20D.15

例题7:124,3612,51020,()

A.77084B.71428C.81632D.91386

系列三: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训练例题9:111,250,401,566,747,()

A.978B.946C.898D.843

例题10:0,1,3,(),10,11,13,18A.7B.8C.9D.10

例题11:1/59,3/70,5/92,7/125,()

A.9/272B.1/224C.9/169D.11/224

系列三:数量关系二、数学运算——四则运算补数法

例题1:计算482+273+118+627

例题2:计算1999+1955

例题3:计算1996+1998+1999+2004+2008+2009

原试=2000-4+2000-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