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
(第九版)
主讲:张耀辉教授樊迟、仲弓问仁
《论语》一、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属语录体的散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课文翻译(二)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道识别人。”樊迟还不能透彻理解。孔子说:“推举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转化为正直。”樊迟(从孔子那儿)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推举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呀?”子夏说:“这是(意义)丰富而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推举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推举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课文翻译(三)
樊迟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在家能恭敬规矩,办事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虽然到了夷狄,(这三种德行)也是不可放弃的。”
本篇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
想:仁。“仁”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集中表现。如
“爱人”、“恭”、“敬”、“忠”,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三、思想内容评析兼爱
《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宋国大夫。早期曾“学儒家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创立了与儒家学派相对立的墨家学派,门徒众多,重视实践,不避危险。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71篇,现存53篇。一、作者简介
“兼爱”是墨子的重要主张。所谓“兼爱”,就是要人们都互相善待、爱人如己。
先秦诸子中,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二、思想内容评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南)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把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
“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之一,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今传本有七篇。一、作者简介
中心论点:“保民而王”。
第一部分:提出“保民而王”中心论
点,统领全篇
第二部分:论说“保民而王”的内在根
据是人的“不忍之心”。
第三部分:论说“保民而王”的现实途
径在于“推恩”。二、层次结构
本文最充分地体现了孟子的王道仁
政思想。这一思想的要点,主要有如下
三个方面:
(一)以民为本:王道仁政的核心思想
(二)仁爱之心:王道仁政的内在依据
(三)制民之产:王道仁政的根本措施三、思想内容评析1.善于论辩,用类比推理循循善诱,因
势利导。
2.善于运用比喻、寓言来说理。
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呼告、反问等
修辞手法。
4.语言明白晓畅,简洁凝练,不事辞藻。四、艺术特点《老子》二章
《老子》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是知道什么是不善。所以有和无相对而产生,难和易相对而成立,长和短相比而显现,高和下相对而依存,音和声相从而和谐,前和后相随而有序。因此圣人用“无为”处理事务,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听任万物生长而不替它们开始,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恃为有功,成就功业而不自居。正由于不自居,所以就不会失去。二、译文(一)
天的“道”,不是像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抬高一些,力太大了就减一些,力太小了就加一些。天的“道”是减少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的“道”却不一样,是减少不足的而送给有余的。怎么能把有余的送给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所以圣人推动万物而不恃为有功,成就功业而不自居,他不愿意显现自己的贤明。译文(二)
第一章首先论述事物的相对性: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而成立。然后论述“圣人”的行为准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而教,不为始,不有,不恃,弗居。三、思想内容评析
第二章论述“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区别是:“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而圣人是按“天之道”行事的,所以能“有余以奉天下”。这是作者的理想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老子》的文体,既非如《论语》那样的语录,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全书81章,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它的语言无所修饰,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四、《老子》的艺术特点二、文章的主题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题多显示的客观思想意义是:人的认识是有限,但客观世界是无止境的,因此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三、本文的寓言特色
庄子的散文形象性很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本文整篇就是一个寓言故事,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人物的对话,河伯代表与庄子思想对立的一方,北海若则是庄子思想的化身。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四、景物描写的作用
本文开头有一段关于河水和大海的描写,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两个作用:
1.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莽浩渺的气象,其中已经形象地表现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这样一个观点。
2.文中描写的河景与海景,还对河伯与北海若两个不同的认识境界之间的对照,起到了一定的陪衬烘托作用,使这一对照更加鲜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五、善于运用比喻
庄子散文长于比喻,往往连贯而及,层次迭出。如: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说明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
(以上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应该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六、排比句的运用
本文中有下列排比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七、反诘句的运用
本文中有下列反诘句: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计四海之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在大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毛之在于马体乎?
排比句和反语句的运用,造成了文章有力的气势,使文章的说理具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八、逐层推进的说理方法
本文开头先展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景象,引出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的结论。接着向前进一步,再展示大海“不见水端”的景观,引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自我否定态度。下面,北海若乘机开导河伯,以种种比喻来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说明应该开拓视野,不能自满的道理。文章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逐步展开,逐层推进,最终得出了全文的主旨。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关于《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相传与《左传》同为左丘明所著,但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国语》是记言性质的史书,但与记事性质的《左传》相比较,详于言而略于事。它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论揭示其内心的隐秘,深入开掘人物的性格,文字朴实、平易、简洁,里面有不少经过概括的议论性语言,已成为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写作背景简介
周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在他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他任用奸臣,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同时,他兴师动众,对周围邻邦进行征伐,加重了平民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
三、层次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厉王用暴力弭谤。第二部分写召公反弭谤。第三部分写厉王弭谤的结果。四、思想内容述评
本文刻画了一个暴君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记述了他用暴力压制舆论、终于被国人驱逐出境的始末。本文还塑造了一个刚直智慧、善于辞令、深谋远虑的老臣召公的形象。召公重视人民的力量,主张要广开言路,听取民意,这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召公将人民比作水,后来,《荀子.王制篇》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均将人民比作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载舟覆舟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五、艺术特点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语言生动简练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一、《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和《长书》等,约成书于秦代,其文章大都出自战国晚期各国史官之手,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为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二、背景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权要竟相收揽各种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著名者如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也就是史家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其中孟尝君尤其出名,据说门下食客有三千之众。本文作者通过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事例,颂扬了士的谋略才智及政治能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三、结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冯谖初为孟尝君门客时的情状;第二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经过。第三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四、主题思想
本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五、艺术特色
1.欲扬先抑本文刻画冯谖形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通过抑扬折转,作者生动地展现出了冯谖的奇特风采,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2.映衬烘托为了突出冯谖的才能,作者巧妙地以孟尝君及其手下门客进行映衬烘托。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依,以此映衬烘托,有力地凸现了冯谖的卓越不凡。
3.尺水兴波文章篇幅尽管不长,但作者叙事曲折生动,时有波澜,使人读来趣味良多。蒹葭《诗经》一、背景简介
本诗选自《诗经·秦风》,大约是2500年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
1.“刺襄公”、劝其“遵循周礼”说。
2.“招贤”说。
3.“爱情”说。为解读方便,这里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二、结构层次
本诗三章重叠,各章均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三、四句是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五、六两句是分述“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七、八两句是分述“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境。三、本诗主题
全诗通过总述、分述、逆流、顺流的反复描述,将在水一方、可望难即的企慕追寻情境展现得十分清晰,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追寻不得的空虚惆怅心情表现得相当充分。四、“在水一方”——一个象征性的意境“在水一方”由三个要素构成:追寻者——河水——伊人。其中每个要素都具有很大的连类生发空间。应当把“在水一方”看作是一个象征性的意境。无论它原本是招贤诗、访友诗还是爱情诗,“在水一方”都具有无限的象征空间,都可以连类生发,升华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范型。“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五、艺术特色1.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2.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3.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屈原湘夫人一、关于屈原及《楚辞》
屈原(约前340—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共有25篇,即:《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卜居》、《渔夫》。
《九歌》是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共11篇,即:《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原都是楚国民间祭神的歌辞。《湘君》、〈湘夫人〉是写爱神的。楚词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刘向语)写楚词的作家,除屈原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二、层次结剖析
第一章:写湘君刚到约会地点、不见湘夫人时的忧伤心情。第二章:写湘君盼望、等待湘夫人时的懊恼心情。第三章:写湘君对过去与湘夫人见面时未敢倾诉衷情的追悔。第四章:是一个过渡段,显示出湘君的心情由于懊丧和追悔而进入了神态恍惚的状态。第五章:写湘君在幻想中与湘夫人结为夫妻、共同生活的美境。第六章:写湘君离开约会地点时的旷达宽解态度。本诗是以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感情起伏跌宕为中心线索来组织结构的,其感情流程为:忧愁→懊恼→追悔→恍惚→幻想→宽解。三、思想内容述评
本诗的标题虽叫“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时的忧愁、懊恼感情和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执着追求。诗中对真挚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歌咏,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着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四、艺术特色举要1.通过现实景物、假想景物和幻想境界的描写,多方面地渲染感情。
2.诗中感情流程的起转升降,十分合乎特定情景中的人物心理活动规律。
3.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取材、抒情、幻想、语言四方面。
4.语言特色以六言为主,带有五言、七言,句式灵活多变。句子皆有一个语气词“兮”字。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楚国上蔡人。秦著名政治家。秦统一六国后,官至丞相。秦二世时,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李斯留下的著述,大都被收入《史记·李斯列传》。一、作者简介
秦始皇初年,李斯被拜为客卿。当时,由于客卿在秦国的发展影响了原有贵族的权势,秦国贵族于是借韩国派水工郑国为秦国开渠以阴谋消耗秦国力量的事件,一概否定客卿仕秦的功绩与用心,并奏请秦王逐客。于是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有感于这一政策的重大失误,及时向秦王上了这篇《谏逐客书》。二、写作背景
1.起句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
2.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用客卿而成帝业的
事实为论据,说明客卿的功劳。
3.举出大量事实,说明重物轻人,决非一代
英主所应为。
4.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
系。
5.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总结了全
文,照应了开头。
,
三、结构层次“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四、中心论点1.列举事实,证明论点。
2.正反对比:昔与今、物与人、纳客与
逐客、利与害、损与益、己与仇、统
一与亡国。一正一反,一利一害,两
相对照,是非昭然。
3.铺陈、排比、对偶手法的运用。五、艺术特点贾谊过秦论(上)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后人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他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57篇,赋7篇。一、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极力宣扬秦国的强大。
第二部分:着力描述陈涉的地位低微、力量
薄弱,但揭竿一起,却天下响
应,并很快就合力灭了强秦。
第三部分:概括前面两部分的大意,从而得
出结论:秦速亡的原因在于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点明主旨,收结全文。二、内容层次
强秦覆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这是本文的主旨。
秦国为什么能强大起来并最终吞并
了六国?秦始皇为什么外强中干、不堪一击?这都与施不施仁义有关。作者意
在警戒当世之君臣记取秦朝覆亡的历史教训,“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三、本文主旨1.通过铺陈史实彰显义理。
2.通过强烈对比彰显义理。
3.感情充沛,文笔扬厉,气势闳畅。
大肆铺陈和重重排比,是构成文气浑厚、扬厉而畅达的重要因素。“赋者,铺也。”本文的语言,明显受到了赋体的影响,读来不仅朗朗上口,且有一唱
三叹之致。四、写作特点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一、作者简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魏徵病故时,唐太宗亲自为他制作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二、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在跟随父亲李渊创业开国之时,奋发进取,严于律己;但在立国之后,自矜功业成就,逐渐改变原先的勤俭作风,大量兴建宫殿,不断追求珍宝。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的这篇奏章,即旨在提醒,警戒李世民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使天下长治久安。三、中心论点
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国君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四、层次结构
第一段:以木、流为喻,指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而“积聚德义”的根本途径则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第二段:从总结历代君王善终者鲜见的历史教训入手,提醒李世民不能纵情傲物以结怨,因为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是否取得民心。第三段:在列举“十思”的具体内容后,强调积聚德义、广施恩泽有着能使天下“垂拱而治”的重大作用,与开头的总论点相互呼应。五、写作特点1.观点明确,内在联系紧密。
2.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进行对比论证。
3.较多地采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诗作亦多散佚,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二首。《春江花月夜》历来受到称颂,诗人因此名垂后世。二、文体知识●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长篇抒情诗●《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此曲调,或说创自南朝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三、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八句):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第二部分(接下八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余下二十句):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1.第一层(前十二句):写思妇怀人。
2.第二层(后八句):写游人想家。四、内容述评
本诗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然而写来柔婉似水,笔致缠绵,悠悠相思中饱和着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五、艺术特色(一)画面清丽,色泽柔和(二)柔情似水,淡愁如烟(三)诗情、画意、哲理融于一炉(四)语言优美自然,声韵和谐流荡(五)线索清晰,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吊古战场文李华一、作者简介
李华(715—766),字遐叔,唐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又举博学词科。他曾按劾杨国忠亲属,为权幸所嫉。安禄山叛军陷两京,逃避不及,被迫受伪职。安史乱平,贬杭州司户参军。自恨不能完节,遂屏居江南。李华以文名世,有《李遐叔文集》。二、本文的写作背景《吊古战场文》是李华的力作。据《新唐书·李华传》,可以推知这篇文章当是天宝十一载或稍后(752—755),李华以监察御史奉使朔方(在今宁夏灵武西南),途径古战场有感而作。吊,凭吊,即面对遗迹而悼念古人、感慨往事。“吊古”,常常为“伤今”。唐玄宗初期在军事上是加强防御,到了后期,日渐改用一种国力所不能负担的干预性的对外政策。边将中又有使用阴谋挑起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战争,邀功求赏,以致战争频繁。本文对战争的凄惨气氛、战斗的酷烈场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作了生动的描写,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三、结构层次
本文可分成四个部分。首段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作者所亲眼见到的古战场景色,渲染其悲凉气氛。二、三、四三段为第二部分,展开对边战的历史回顾和古战场凄惨景象的形象描绘,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危害,指出“多事四夷”的原因在于“文教失宣”,“滥用武力”违背王道仁义。第五段为第三部分,凭吊古战场的亡灵精魂,将心比心,哀其不幸。末段为第四部分,提出应以“守在四夷”来控制局面。四、行文纲领
本文以“常覆三军”引起;第二部分即紧承四字语绪,描述“常覆三军”的场景及追究“常覆三军”的原因;第三部分凭吊覆军将士亡灵;第四部分提出不再让“常覆三军”的历史重演的政治措施。全文纲目清晰,次第井然。五、主题思想
文章从描绘古战场的悲凉景色入手,以“常覆三军”作为行文纲领,展开对边战的历史回顾和场景描绘,突出描述不义之战的残酷性、危害性和古战场阴森惨淡的景象、气氛,以揭示不义之战的根由是某些帝王、边将的“多事四夷”,而“多事四夷”的根由在“文教失宣”,从而归结出应施仁政、行王道的主旨。六、艺术特点
1.想象丰富,描述生动
2.以情为经,血脉流贯
3.句式整饬,文气流畅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祖籍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韩愈自幼勤奋好学,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
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役,贬阳山令。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曾随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之乱,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洲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因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已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韩愈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宗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层次结构(一)说明所以要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层次结构(二)
以许远能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传言许远畏死降贼的错误论调。层次结构(三)
对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之于许远的责备进行反驳。层次结构(四)
以“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为比衬,充分肯定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驳斥了“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层次结构(五)
叙述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贺兰坐视不救,终于城陷被俘,与张巡同时壮烈牺牲的事迹。层次结构(六)
补叙张籍于于嵩处所听到的关于张巡、许远的轶事。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驳斥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污蔑英雄的小人。艺术特色(一)
议论与叙事并重的写作特色。
本文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着记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前后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联系,前者议论是后者补叙的“纲”,后者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相辅相成。
艺术特色(二)
以事实为论据来驳斥谬论。本文前半部分驳斥传言许远畏死降贼的错误论调时,用了许远让位授权,并在外援不至、人相食且尽的情况下仍坚持死守的事实。驳斥责备张巡、许远死守的错误。
议论时,联系当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外援不至,张巡、许远死守睢阳以捍卫天下的事实,论证守城是正确的。
艺术特色(三)
类比手法的运用。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谬论,运用了类比法,作者用了两个比喻:“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艺术特色(四)
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写得鲜明生动。
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写人的手法: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白居易长恨歌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等作品,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他的诗歌平易晓畅,流传很广。著有《白氏长庆集》。二、写作背景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己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得杨玉环后,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而且满门亲属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三、层次结构《长恨歌》是一首抒情色彩相当浓郁的叙事长诗,共120句,840字,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二)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三)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四)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四、内容述评
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意见:(一)讽喻说。(二)爱情说。(三)双重主题说。我们同意第三种意见。对李、杨之耽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讥讽转向怜悯同情。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五、艺术特色
(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二)刻画人物细腻传神(三)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顺宗时,官礼部员外郎。他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王叔文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因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并称“韩柳”。有《柳河东集》。题解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公,千阳人。唐代宗大历十二年积功至泾、原、郑、颍四州节度使。德宗时做司农卿,三年后朱泚反叛,秀实骂他狂贼,并用手板打他,因此被害,追赠太尉。
逸事,散佚未经“正史”记载的事迹。状也叫“行状”是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本文是一篇记录人物逸事的记叙文,是柳宗元人物传记的代表作。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叙写段秀实的第一件逸事—勇服郭晞。第二部分(5—7自然段):叙写段秀实的第二件逸事—仁愧焦令谌。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叙写段秀实的第三件逸事—节显治事堂。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交代了本文写作的时间、原因以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的内容真实可信。同时也进一步说明段秀实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段秀实的三件逸事,反映了中唐社会封建军阀残害百姓,人民无以为生的社会现实,多侧面地塑造了这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表现了他刚正、仁厚、清廉的高尚品格。艺术特色(一)
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特色:
1.用纯客观写实的方法,不着议论,寓理于事。
2.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围绕中心人物,将段秀实与白孝德、朱泚等人进行对比映衬,使段秀实刚正、仁厚、清廉的品格更为突出。
3.用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逼真感人。艺术特色(二)
在结构方面的特色:按时间顺序,“仁愧焦令谌”在前,“勇服郭晞“在后。而作者却先写“勇服郭晞”。因为这样写有利于突出段秀实“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的刚勇本质;同时这件逸事较其他逸事来,更生动曲折,剑拔弩张,更容易抓住读者,造成强烈印象。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他曾参加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王叔文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任柳州刺史,病逝于任所,因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二、本文主题
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映照,既记叙了游览西山的经过,又突出了作者在游览中获得的精神感悟,间接肯定了作者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后仍坚持的特立独行的品格。三、铺垫手法的运用
本文记叙的是游览永州西山的情感与感受,然而,文章却并不一开篇就切入正题,而是用第一自然段的文字,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运用的是铺垫手法。文章处处用游览众山来突出游览西山:一是游览众山心情平淡无奇,游览西山则兴奋异常;二是游览众山的感受是落寞愁闷,游览西山则精神超脱;三是游览众山的反映兴味索然,游览西山则流连忘返。四、登临西山一段的写景层次及侧面衬托手法
描写西山的高峻特点,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但作者并不从正面描写,而是采用了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作者分三层来写:第一层先写初登上西山时所见的景色。登上西山,目极数州,一览无余,这便暗示了西山的高峻。第二层再写所见的众山之景,众山之小又突出了西山的高峻。
第三层写远望之景。远处山水与天相接,浑融一片,又显出了作者所登临的西山高峻特立的非凡气势。
以上三层,没有一句从西山本身落笔,但又句句与西山相关,从侧面衬托出了西山的高峻。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
本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做到了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所见和所感相交融。一是写登上西山的经过之后,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二是写到西山的高峻特立,显然是用西山作自我比况,在自然景物上面寄寓了作者刚直不阿、耻与朝廷小人为伍的品格特征。苏轼赤壁赋一、作家作品知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文艺创作的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的散文自然畅达,汪洋恣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歌、绘画、书法亦有很高造诣。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前赤壁赋》作于苏轼贬官黄州时期。当时他曾两次游黄州赤鼻矶,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二、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文赋。文赋就是散文化的赋。作为文赋,本文在文体方面的主要形式特征有:全篇结构采取了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形式,散文句和对偶句交互使用;押韵。三、结构层次
第一段:写作者因泛舟江上而产生遗世独立的感受。第二段:写作者听到箫声呜咽而发问,引出“客”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第三段:写作者反驳“客”的悲观论调,陈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主客两人精神得到解脱。四、文章的主题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仍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五、全文的情感线索
本文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六、景、情、理三者结合
这是一篇记游散文,因此文中有景物描写的部分。但作者写作本文主要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作者能做到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写景、抒情、说理三者结合得非常紧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住宅装潢协议范本(2024年修订)版
- 2025年度叉车安全操作培训课程优化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版厂房买卖及土地使用权变更与售后服务合同4篇
- 专业咨询顾问合作合同(2024年度版)版B版
- 2025年度拆除宴会厅墙体改造项目施工协议4篇
- 2024陶瓷杯系列新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税务筹划与合规合同3篇
- 2025年新能源电站设备购销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度医疗中心场地租赁及医疗设备租赁补充协议3篇
- 2025年度医疗设备存放租赁合同(2025年度)4篇
- 茶室经营方案
- 军队文职岗位述职报告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电抗器噪声控制与减振技术
- 中医健康宣教手册
- 2024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费医疗行业报告
- 品学课堂新范式
- GB/T 1196-2023重熔用铝锭
- 运输行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