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意识_第1页
道家思想意识_第2页
道家思想意识_第3页
道家思想意识_第4页
道家思想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道的含义“道”最原始的解释,就是“道路”,引申一步就可以理解为“事物运行的轨迹”,也就是“事物的规律,本质”。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老子》全书81章几乎章章说“道”,“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4次,可见,“道”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道的外在特征无名无形道是物质的无名无形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老子》第一章中也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所以说,“道”是无名的,只可感知,不可言说。道是物质的

一、永远存在二、永远运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的“道”,并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去感知,去领会,然而,它又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物质实体。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一种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道的本质与内涵关于老子的“道”,王力先生有这样的论述:“老子之道,以自然为来源;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返始守柔为处世之方。“自然”为老子之“道”的本质特征,“无”和“有”是老子的“道”的基本属性老子的“道”:

天地万物的根本,这是“道”的本质。同时,它又具有规律和准则的内涵。作为规律,它指引万物“自然”的运行;作为准则,它引导人们“无为”的去生活。

(一)天地万物的根本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二)万物运行的规律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道”作为规律来讲,有两方面内容,即对立统一和循环运动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物极必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由反入正“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22章)循环运动返本归初“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防正转反“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三)人们生活的准则“道”除了具有规律的内涵之外,它还被人们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然而,“道”毕竟是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只能为人所感知,所以,它作用于现实的意义,就由“德”来完成。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道”在物中,便是物的本性,可称之为“物之德”;“道”在人中,便是人的本性,可称之为“人之德”。因此,人只有体现了“道”,才具有一种德性。人需要在内心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德”符合“道”,符合“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这实际上是强调生命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取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去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境界,即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虽然有德,却不自持有德,从而能够纯任自然,无所作为;下德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己不是自然的流露,心已经有所作为了。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章)。而我们要想成为有德之人,就必须“惟道是从”,绝不能违背“道”,作任何事情都要依循“道”的前提,“德”的标准。、治国之道1.无为而治2.以奇用兵3.小国寡民1.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自然哲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并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反省的经验上的。它不是坐而待治,而是按照自然之道,贯彻无私的原则,顺应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国家。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要“希言自然”(24章)2.以奇用兵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31章)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厌弃的,有道的明君,或者以“道”辅佐人主得人,都不应该轻易用兵。并且,发生战争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统治者过多的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之心,才会发动战争,用武力去掠夺和奴役别人。所以,老子反对战争。但是,万一不得不用兵,也要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为荣。3.小国寡民

大道流行,人民都纯朴自然,无知无欲,一片幸福和平的景象。老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是因为统治者的“有为”使社会出现了许多弊端,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所以,老子要效法自然,使社会自然化。人生之道1.少私寡欲2.为而不争3.守柔处弱1.少私寡欲

人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77章)2.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都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争斗。“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章)、“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德”。为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为而不争”的美德。3.守柔处弱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难以推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而是柔弱者老子告诉我们,不仅治国要无为,而为人也要“为而不争”,顺应万物,守柔处弱。所以,老子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认识“道”,理解“道”,更主要的是,如何去顺应“道”,如何去利用“道”。老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