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的检修综述_第1页
风机的检修综述_第2页
风机的检修综述_第3页
风机的检修综述_第4页
风机的检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单元二轴流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单元三罗茨风机的检修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

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

一、概述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三、离心式风机试运行风机——叶片式入口静叶动叶出口静叶入口静叶调节机构轴流式静叶可调引风机对

机工作原理:与齿轮泵相似。结构:由机壳和腰形转子组成。两转子之间、转子与机壳之间间隙很小,无过多泄漏。改变两转子的旋转方向,则吸入与排出口互换。特点:风量与转速成正比而与出口压强无关,因此出口阀不可完全关闭,流量用旁路调节。应安装稳压气罐和安全阀。罗茨鼓风机的出口压强一般不超过80kPa(表压)。出口压强过高,泄漏量增加,效率降低。

2.容积式——罗茨式泵与风机2.容积式——螺杆式泵与风机结构原理:

由缸套,主,动螺杆组成,泵内形成多个彼此分隔的容腔。转动时,下部容腔体积V

增大,吸入液体,然后封闭。封闭容腔沿轴向上升,新的吸入容腔又在吸入端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封闭容腔上移,液体就不断被挤出。特点:流量和压力均匀,故工作平稳,噪声和振动较少。吸入性能好(单螺杆泵吸上真空高度可达8.5m水柱)流量范围大泵与风机在热力发电厂的应用灰渣泵冲灰水泵排粉风机升压泵凝结水泵给水泵

前置泵循环水泵射水泵疏水泵送风机引风机蒸汽空气水补水泵生水泵烟气灰渣射水抽气器工业水泵汽轮机系统锅炉系统火力发电厂主要风机作用介绍一次风机:干燥燃料,将燃料送入炉膛,一般采用离心式风机。送风机:克服空气预热器、风道、燃烧器阻力,输送燃烧风,维持燃料充分燃烧。引风机:将烟气排除,维持炉膛压力,形成流动烟气,完成烟气及空气的热交换。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

一、概述

㈠离心式风机的工作原理㈡离心式风机按结构类型分类㈢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

㈣整体风机简介

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三、离心式风机试运行(一)离心式风机工作原理离心式风机是依靠机壳内高速旋转的叶轮,使风机内气体受到叶片的作用而产生离心力,此离心力使气体在离开叶轮叶片时流速增大,静压变小,于是将外部气体被吸入旋转叶轮的中心处。由此,气体在流动中把动能转换为静压能,然后随着流体的增压,使静压能又转换为动能,从而把输送的气体送入管道或容器内。即离心式风机是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来增加风机内气体的动能和静压能的。轴流式通风机原理图轴流式通风机的叶片轴流式通风机的叶片是机翼形状,安装在叶轮的轮毂上并呈放射形状,因此在不同半径处所具有的圆周速度不同。其内空气在轴流式叶轮圆柱流面上流线上任一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圆周速度和相对速度的矢量和,即如图8—5轴流式通风机原理轴流式风机得名于流体从轴向流入叶轮并沿轴向流出。气体由一个攻角进入叶轮时,在翼背上产生一个升力,同时在翼腹上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该力使气体排出叶轮呈螺旋形沿轴向向前运动。同时,风机进口处由于压差的作用,气体不断地被吸入。对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攻角越大,翼背的周界越大,则升力越大,风机的压差就越大,而风量越小。当攻角达到临界值时,气体将离开翼背的型线而发生涡流,导致风机压力大幅度下降而产生失速现象。轴流式风机中的流体不受离心力的作用,所以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升高的静压能为零,因而它所产生的能头远低于离心式风机。故一般适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地方,属于高比转数范围。

图8—7轴流式通风机原理图通风机的性能参数⒈风量(流量)(Q)

单位是:m3/s、m3/min、m3/h⒉风压(P)

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单位为Pa(N/㎡)①静压(Pj

):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通风机后所获得的压力能②动压(Pd

):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通风机后所获得的动能。③全压(P)

: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通风机后所获得的总能量。⒊功率①轴功率(P)

单位KW。②有效功率(Pe)

指单位时间内气体从通风机获得的能量。⒌转速(n):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单位:r/min或rpm。⒋效率①全效率(η):指通风机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②静效率(ηj):指在上式中如果用静压代替全压,则所得的效率称为静效率。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二)离心式风机按结构形式分类图13-1所示为单级单吸入式离心式风机直联式联轴器,两套深沟球轴承,位于叶轮的同侧属悬臂吊架式结构,采用30号透平油作润滑油。(二)离心式风机按结构形式分类1.按旋转方式分类右旋从原动机侧看,叶轮旋转方向顺时针。在型号中必须标注。左旋从原动机侧看,叶轮旋转方向逆时针;在型号中不必标注。2.按进气方式分类单吸式风机(单侧进气),用符号“1”表示;双吸式风机(双侧进气),用符号“0”表示。(二)离心式风机按结构形式分类3.按出风口位置分类向上、向下、水平、向左、向右、各向倾斜等多种形式。图9-24—72—11型离心式通风机出风口位置图(二)离心式风机按结构形式分类4.按传动方式分类六种传动方式。如图9-3所示。图9—3通风机传动方式A式:无轴承电动机直接传动

B式:带轮在轴承中间的悬臂支承C式:带轮在轴承外侧的悬臂支承D式:联轴器传动的悬臂支承E式:双支承带轮在外侧

F式:双支承联轴器传动(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4—72—11型离心式风机结构4—72—11型№16和№20离心式通风机结构图1—叶轮;2—进风口;3—机壳;4—皮带轮;5—机轴;6—轴承;7—出风口;8—轴承架(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1.叶轮2.进风口(集流器)3.机壳4.出风口(扩压器)5.传动部分

A式无轴承电动机直接传动;

B式带轮在轴承中间,为悬臂支承;

C式带轮在轴承外侧,为悬臂支承;

D式为悬臂支承,联轴器传动;

E式双支承带轮在外侧;

F式为双支承联轴器传动。(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1.叶轮组成:由前盘面、后盘面和叶片组成。叶型:离心式通风机属于中、低压风机。过去,叶轮叶型多采用圆弧形;现在,多采用机翼形叶片。叶片数目:与叶片安装角和轮毂比(叶轮外径对内径的比值)有关,通过试验可以找到某一最佳值(一般叶片数目为10片)。(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2.集流器(进风口)集流器的作用是保证气流能平稳、均匀地进入叶轮的进口断面,并使风机进口处的阻力尽量减小。叶轮得到良好的进气条件。集流器的结构常用的有圆筒形、圆锥形、弧形、锥筒形、锥弧形、弧筒形等多种。如图13-4所示。对于大型风机多采用弧形、锥弧形,以提高风机效率。集流器(进风口)与叶轮的配合方式集流器与叶轮的配合有插入式和非插入式两种,如图13-5所示。除低效率、小容量的风机有采用非插入式的配合外,一般均采用插入式配合。图13-5进风口与叶轮配合间隙(a)插入式(b)非插入式A—轴向间隙;B—径向间隙非插入式:双吸入式风机联轴器侧对口间隙A=6~8mm

非联轴器侧的A=14~18mm单吸入式风机对口间隙A=8~10mm插入式:双吸入式风机联轴器侧轴向伸入长度A=12~18mm

非联轴器侧轴向伸入长度A=2~8mm

径向间隙B=4~8mm单吸入式风机轴向伸入长度A=8~20mm径向间隙B=4~10mm(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3.导流器导流器的作用是利用导流挡板(若干个可转动角度的叶片)改变角度来进行风机流量的调节。导流挡板的调节范围是90°(全闭)~0°(全开)。导流器的结构常见的有轴向导流器、简易导流器和斜叶式导流器,如图13-6所示。常见的导流器结构(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4.进气箱进气箱的作用①当进风需要转弯时,安装进气箱能改善进口流动状况,减少气流不均匀进入叶轮而产生的流动损失;②安装进气箱可使轴承装于风机的机壳外边,便于安装和维修,对锅炉引风机的轴承工作条件更为有利。进气箱的结构图13-7所示为5种进气箱的形状。其形状与阻力值相关。进气箱的形状与阻力值关系(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5.蜗壳(螺壳)作用:是收集从叶轮出来的气体,并引至扩压器中。形状:蜗壳的壳板轮廓线是对数螺旋线。为制造方便,一般将蜗壳设计成矩形截面。蜗舌(蜗壳出口附近的舌形结构)的作用是防止大量空气在蜗壳内循环流动。其结构对风机的性能(尤其是效率和噪声)影响较大。

⑴一般蜗舌部的圆角直径R取为R/D=0.03~0.06(大型风机取上限,小型的取下限)⑵蜗舌与叶轮间的间隙b取为b/D=0.05~0.10(后弯叶轮),b/D=0.07~0.15(前弯叶轮)注:上述的D为风机叶轮工作直径。(三)离心式风机构成部件6.扩压器(又称扩散器)在风机的出口处连接的具有一定长度,断面逐渐扩大的结构物称扩散器。

扩散器的作用是降低气流出口速度,使部分动压转化成静压。扩散器的结构:具有圆形截面或矩形截面的断面逐渐扩大结构,多数与蜗壳做成一体的。图9-9BD-II系列轴流式主要通风机1—集流器;2—Ⅰ级筒体;3—Ⅰ级叶轮;4—筒圈;5—Ⅱ级叶轮;6—Ⅱ级筒体;7—电动机;8—扩散筒;9—扩散器;10—托车(四)整体风机简介图8-13所示为一叶形为机翼形双吸入单级叶片风机;驱动方式为挠性联轴器连接;进口斜叶调节流量;所用轴承为自动调心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采用油环润滑轴承,润滑油为30号透平油。引风机结构G4—73—11型离心式通风机

以G4—73—11№18D右90°为例:

G——表示锅炉鼓风机(Y表示锅炉引风机);

4——通风机在最高效率点时全压系数的10倍,取整数;

73——通风机在最高效率点时的比转速;

1——通风机进风口为单侧吸入;

1——通风机设计序号,即第一次设计;№18——通风机机号、即叶轮直径为1800mm;D——通风机的传动方式(参看图9—3);右——通风机回转方向为右旋;站在电动机一侧正视叶轮,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右”旋,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称为“左”旋。90°——通风机出口角度。G4—73—11型离心式通风机类型特性曲线图9—6G4—73—11型离心式通风机G4-73-11型离心式通风机技术性能表:见下表机号叶轮直径mm转速r/min全压范围(N·m-2)风量范围(m3·h-1)轴功率KW电动机型号功率/KW№18D18005807309601678~11872659~18844601~325777000181000127000~23800042.6~56.584.7~112228~301JSll6一l0;JSll7—10;JSl27—8;JSl28—8;JSl36—8JSl37—6;JSl38—6;JSQl48—655~65110~145250~310№20D20005807309602060~14623277~23255690~4042105000~196000133000~248000175000~32600072~95144~190328~435JSl20一10;JSl36—10JSl38—8;JSQl48-8JSQl48--6;JSQl410-6100~l25200~240430~520№22D22004805807309601717~12162502~17763973~28156867~4866116000~217000141000~263000177000~332000233000~43400066~87116~154232~307527~698JSQl47一l2JSl38—10JSQl48—8;JSQl410—8JSQl510—6;JSQl58-6;JSQl512—6140165~180310~370650~850№25D25004805807302217~15793237~22965140~3649171000~318000206000~384000260000~484000125~165220~292440~583JSQl48—12;JSQl410一12JSQl410—10;JSQl58—10JSQl512—8;JSQl510—8165~210280~350570~700№28D28003754805807301697~12072776~19724042~28656406~4542187000~352000239000~446000289000~540000365000~680000105~139220~292386~511780~1032YL43/26—16YLll8/36—12YLll8/41—10YL118/69—83204006301250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

一、概述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

㈠叶轮检修㈡主轴检修㈢轴承箱检修

㈣蜗壳、集流器检修㈤导流器装置检修三、离心式风机试运行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

㈠叶轮检修⒈叶轮拆吊工序工艺方法⒉叶轮检查、更换叶片及其注意事项⑴叶轮检查⑵更换叶片⒊叶轮验收质量标准⑴送风机叶轮验收质量标准⑵引风机叶轮验收质量标准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㈡主轴检修⒈主轴检修的工艺方法⒉主轴检修验收质量标准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㈢轴承箱检修⒈轴承箱密封体分类⒉轴承箱检查与检修

机械密封结构金属迷宫式密封:转轴和一系列金属片(钢基合金)组成。碳精迷宫式密封:在轴套表面加工出方形螺纹密封片,碳精环(用螺旋压簧定位并用止动销防转动)装在密封室中。碳精迷宫式密封特点是散热好,不损伤轴颈和密封片,可使径向间隙大大缩小(一般为0.025~0.05mm),轴向密封长度缩短。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㈣蜗壳、集流器检修⒈检查蜗壳、集流器的磨损情况⒉检查入口法兰盘及轴封的严密情况⒊检查蜗壳加固筋及支撑有无开焊或疲劳裂纹。⒋检查壳体大盖、人孔门等结合面法兰,出现变形时应用气焊平整或挖补、更换。⒌检查集流器椭圆面,现变形时可放在平板上用大锤校正找圆。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一离心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二、离心式风机检修工艺㈤导流器装置检修⒈调节叶片检查⒉动作环及连杆滚轮检查⒊操作机构检查⒋叶片调节校验

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

三、离心风机试运行首次启动风机待达到全速时即用事故按钮停机,观察轴承和转运部件,确认无摩擦和其他异常后可正式启动风机。

风机在8h试运行及热态运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轴承振动垂直方向一般达到0.03mm,最大不超过0.09mm;轴承晃动值一般不超过0.05mm,最大不超过0.12mm;轴向窜动量就符合规定。⑵轴承温度应稳定,不允许超过规定值,滑动轴承一般不大于70℃,滚动轴承一般不大于80℃

。⑶挡板开关灵活,指示正确。调节风量、风压可靠正常,监视风机电流不超过规定值。⑷启动两台风机并列运行试验时,检查风机并列运行性能,两台风机的风量、风压、电流、挡板开度应基本一致,无过大的差别或不平衡。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二轴流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

一、轴流式风机结构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三、轴流式风机常见故障与处理流体沿轴向流入叶片通道,当叶轮在原动机驱动下旋转时,旋转着的叶片给绕流流体一个轴向的推力,此叶片的推力对流体作功,使流体的能量增加并沿轴向排出。叶轮连续旋转即形成轴流式泵与风机的连续工作。FLV启动涡附着涡大小:方向:FL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轴流式泵与风机的结构入口静叶动叶出口静叶入口静叶调节机构轴流泵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二轴流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一、轴流式风机结构轴流式风机整体结构分为:转子和静子两部分。转子由主轴、叶轮等构成;静子由进气箱、集流器、机壳和扩压器等构成。另外还有动叶调节机构。TLT型轴流式风机结构图TLT轴流式风机

动叶调节机构示意图液压调节机构分二部分:①控制头(不随轴转动);②液压缸(由叶片、曲柄、活塞、缸体、轴、主控箱(即控制阀)、带齿条的反馈拉杆、位置指示轴和控制轴等组成)。液压缸的轴固定在转子罩壳上,并插入风机轴孔内随转子一同转动。该轴的一端装液压缸缸体和活塞(固定于轴上),另一端装控制头(即控制阀,它和轴靠轴承连接)在两轴承间被分割成两个压力油室。

叶片角度的调整

叶片的可调角为+20º~-30º。将风机的设计角度视为0º,把叶片角度转在-5º的位置(即叶片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的中间值)时,将曲柄轴心和叶柄轴心调到同一水平位置,然后用螺丝将曲柄紧固在叶柄上,按回转方向使曲柄滑块滞后于叶柄的位置(曲柄只能滞后而不能超前叶柄),全部叶片一样装配。这时当装上液压缸时,叶片角处于中间位置,以保证叶片角度开得最大时,液压缸活塞在缸体的一端;叶片角关得最小时,液压缸活塞移动到缸体的另一端。否则当液压缸全行程时可能出现叶片能开到最大而不能关到最小位置;或者相反只能关到最小而不能开到最大。

液压缸与轮毂组装时应使液压缸轴心与风机的轴心同心,安装时偏心度应调到小于0.05mm,用轮毂中心盖的三角顶丝顶住液压缸轴上的法兰盘进行调整。当轮毂全部组装完毕后进行叶片角度转动范围的调整,当叶片角度达到+20º时,调整液压缸正向的限位螺丝,当叶片达到-30º,调整液压缸负向的限位螺丝,这样叶片只能在-30º~+20º的范围内变化,而液压缸的行程约为78~80mm。当整个轮毂组装完毕再在低速(320r/min)动平衡台上找动平衡,找好动平衡后进行整机试运时,其振动值一般0.01mm左右。TLT轴流式风机动叶片液压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当锅炉工况变化需要调节风量时,电信号传至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控制轴的旋转带动拉杆向右移动。此时由于液压缸只随叶轮作旋转运动,而调节杆(定位轴)及与之相连的齿条是静止不动的。于是齿套带动与伺服阀相连的齿条往右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压力油从油道②不断进入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活塞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①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由于液压缸与叶轮上每个动叶片的调节杆相连,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动叶的安装角减小,轴流送风机输送风量和压头也随之降低。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调节杆(定位轴)亦一起往右移动,但由于控制轴拉杆不动,所以使伺服阀上齿条往左移动,从而使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则液压缸处在新工作位置下(即调节后动叶角度)不再移动,动叶片处在关小的新状态下工作。这就是反馈过程。若锅炉的负荷增大,需要增大动叶角度,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于是控制轴上拉杆以调节杆(定位轴)上齿条为支点,将齿套向左移动,与之啮合齿条(伺服阀上齿条)也向左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压力油从油道①进入活塞的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左移动,而与此同时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②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此时动叶片安装角增大、锅炉通风量和压头也随之增大。当液压缸向左移动时,定位轴也一起往左移动,使伺服阀的齿条往右移动,直至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为止,动叶在新的安装角下稳定工作。TLT轴流式风机动叶片液压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液压缸:主要由油缸7,活塞4、6,阀室(阀座)2,阀门8和端盖22组成。螺栓16、19、23、31:都是高强度螺栓,不能与普通螺栓相混淆。液压缸的结构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单元二轴流式锅炉送、引风机的检修

一、轴流式风机结构

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三、轴流式风机常见故障与处理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㈠叶片的检修工艺()㈡轮毂的检修工艺㈢液压缸的检修工艺㈣轴承箱的检修工艺㈤调节驱动装置的检修工艺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㈠叶片的检修工艺⒈叶片的检修⒉叶片的更换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㈡轮毂的检修工艺⒈轮毂的拆卸⒉轮毂及各部件检查与安装轮毂组装图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㈢液压缸的检修工艺⒈解体⒉密封件及液压缸的检查⒊液压缸的组装模块十三风机的检修二、轴流式风机检修工艺㈣轴承箱的检修工艺⒈ASN型轴承箱结构⒉轴承箱的解体⒊轴承箱的组装ASN型轴承箱结构图13-14

ASN型轴承箱结构箱结构示意图1—轴承套管;2—迷宫式轴封;3—轴封螺栓的支撑;4—检查盖;5—圆盖板;6、7—密封垫;8—滚柱轴承;9—滚珠轴承;10—单列止推滚珠轴承;11—压力弹簧;12、13—侧盖;14~17—六角螺栓;18—六角旋塞、锤形销;19—接头;20—1/2油管;21—密封盘;22—垫圈;23—隔套;24—止退垫圈;25—主轴;26、27—螺帽;28—承力侧轴承外壳;29—推力侧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