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1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2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3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4页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演示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宋元时期(shíqī)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宋的集权措施:背景、内容、影响;2.元的中央官制: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相权反弹;3.元朝的行省制度(zhìdù):机构设置、特点、影响、地图;专题四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鼎盛(dǐngshèng)——宋元时期第一页,共34页。

专题(zhuāntí)概览第二页,共34页。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北宋建立至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由民族(mínzú)政权对峙到国家统一和科技文化繁荣时期。政治(1)总体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2)宋代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削弱宰相权力,进一步加强皇权(3)元朝创立行省制度经济(1)经济重心南移(2)轮作、高转筒车(3)手工业:名窑、元朝黄道婆(4)“坊”和“市”的界限打破,纸币“交子”的使用思想文化(1)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2)宋代儒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4)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第三页,共34页。第8讲文明的成熟(chéngshú)——宋元时期政治(zhèngzhì)二府三司制、加强中央集权、元朝(yuáncháo)行省制度经济农:重心南移、稻麦轮作、一年两熟、高转筒车租佃关系普遍化思文思:理学手工:五大名窑、丝织写实风格、日用品民营、黄道婆商:宋--空前繁荣、环境宽松、交子、商税、坊市界限打破、夜市、早市、草市普遍、市镇、海外贸易;元--交通发达,大都、泉州文化: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航海、宋词、风俗画;元——《授时历》、农书、文人画第四页,共34页。1、二府三司制、一省二院制结构(jiégòu)、2、宋朝(sònɡcháo)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其影响3、元朝行省(xínɡshěn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知识梳理】看书掌握如下内容:第五页,共34页。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皇帝(huángdì)财政行政军事(一)宋朝(sònɡcháo)的二府三司三衙重点(zhòngdiǎn)一:宋元中央官制第六页,共34页。中书省(行政(xíngzhèng))吏户礼兵刑工皇帝(huángdì)元朝的中央(zhōngyāng)行政体制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宣政院(宗教、西藏)(二)第七页,共34页。重点(zhòngdiǎn)二宋元加强中央集权(一)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军事上:收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chōngshí)中央禁军;政治上:派文官出任地方(dìfāng)长官,通判监督;经济上:地方上设转运使,把大部分地方税收收归中央。影响:积极:改变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使地方上贫弱不堪;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第八页,共34页。1、措施(cuòshī)第一、集中(jízhōng)军权①解除(jiěchú)大将兵权②分割禁军统领权③设立枢密院④实行更戍法⑤充实禁军力量,实行“强干弱枝”“内外相制”政策影响:可以防止武将专权,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军事基础,有利于巩固统一。但军队开支日益膨胀,守内虚外造成边防力量削弱“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第九页,共34页。第二(dìèr)、集中行政权中央(zhōngyāng):①设参知政事——行政权②设枢密使——军权(jūnquán)③设三司使——财政权分割宰相职权地方:①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②“三岁一易”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但官僚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第十页,共34页。第三(dìsān)、集中财政权——设转运(zhuǎnyùn)使影响: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但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造成(zàochénɡ)地方贫困。“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第十一页,共34页。第五(dìwǔ)、发展科举制①考试(kǎoshì)分三级②严格考试(kǎoshì)程序(殿试)③减少考试科目④严密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⑤增加录取名额影响:扩大了北宋的政权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作用;但造成了官吏多而杂的局面,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后世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第十二页,共34页。集权(jíquán)措施(军权(jūnquán)、行政权、财权、司法权)项目军权行政财政司法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枢密使(调兵(diàobīnɡ))三衙(统兵)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三司使转运使知州、通判(副职,监督知州)提点刑狱司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第十三页,共34页。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zhōnɡyānɡjíquán)的特点(1)重文轻武(zhònɡwénqīnɡwǔ),文人治国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yīnwèi)文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4)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第十四页,共34页。元代的行省(xínɡshěnɡ)蒙古:东北(dōngběi):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liáoyánɡ)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第十五页,共34页。(二)元朝行省(xínɡshěnɡ)制度1、读元朝疆域图,回答元朝设置了哪些(nǎxiē)机构以管理庞大的国土。主要是行省制(十个);还有直接管理今河北、山东和山西地区的中央机构中书省;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宣政院;另有宣慰司管理边远地区,澎湖(pénɡhú)巡检司管理今台湾及其附近地区。2、划分原则:以军事控制为目的,采用“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第十六页,共34页。材料一: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dìfāng),……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二:行省也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pínɡzhānɡ)、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第十七页,共34页。3、元代行省(xínɡshěnɡ)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2、行省制度中央(zhōngyāng)与地方势力的平衡。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4、是行省权力大而不专,4、行省(xínɡshěnɡ)制的作用: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为后世所沿用。第十八页,共34页。古代中国中央集权(zhōnɡyānɡjíquán)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主题(zhǔtí)一1.地图证史——西周(XīZhōu)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第十九页,共34页。论从史出图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很大的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图②秦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③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wēixié);图④元实行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四幅地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第二十页,共34页。2.史料(shǐliǎo)探史——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独到之处史料(shǐliǎo)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探究史料中反映宋代州、县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guānxì)如何?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答案(dáàn)第二十一页,共34页。答案(1)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gōngwén)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2)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第二十二页,共34页。3.归纳总结——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影响(1)特点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cúnzài)。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员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第二十三页,共34页。(2)影响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②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bǎozhèng)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第二十四页,共34页。6.(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chuántǒng)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A第二十五页,共34页。9.(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zhǐzài)()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B12.(2015•上海单科•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xíngzhèng)管理体制()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第二十六页,共34页。朝代地方行政区划秦朝郡—县汉初郡国汉中后期州--郡--县隋朝州--县唐朝道--州--县北宋路--州--县元朝省--路--州--府第二十七页,共34页。1、《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jiùdū)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岭北行省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B第二十八页,共34页。2、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niǔzhuǎn)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3、“诸侯(zhūhóu)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AC第二十九页,共34页。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shìwù)和吐蕃地区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C第三十页,共34页。5.(2014·山东文综·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jīnglì)了由郡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