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读懂诗歌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读懂诗歌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读懂诗歌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读懂诗歌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基础梳理+考点探究】 读懂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读懂诗歌考情学情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考情分析(1)题型特点:近几年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第14题为四选一,第15题为简答题,题型无变化。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试题。(2)选材特点:选材广泛,整体上以唐宋诗词为主,多是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以鉴赏单首诗歌为主,兼有两首诗歌比较鉴赏的类型。(3)考点分布:2021年,全国卷两套高考试题,考点覆盖面广,考察了诗歌的语言、技巧和内容情感。(4)近年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察,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赏析考察。考情学情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学情分析

通过一轮复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不能得全分,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复习定位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定位(1)以读懂诗歌为前提,注重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的分析鉴赏。(2)掌握基本答题模式,又不拘泥于模板,依据设问灵活处理。(3)选择典型规范的题目,做好审题训练,分要点,看分值,

条理作答,规范书写。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释:杜甫(712~770)本诗为作者大历二年(767)秋旅居夔州时所作。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读全诗(不遗漏)题目、作者、正文、注释都可提取到有用的信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白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抓中心事件送别、思乡、征戍、怀古、重逢、相思......《登高》《咏怀古迹》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3、把握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喜、怒、哀、乐、愁、苦、悲、凉等)。《春夜喜雨》万里悲秋常作客问君能有几多愁

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4、把握重点意象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5、明确手法技巧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6、储备常识高考诗歌鉴赏所选的诗词都是同学们平时不熟悉的作品,要将平时储备的诗歌鉴赏知识有效地迁移运用。做到由浅入深,化生为熟。

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7、利用选择题辅助解读作品客观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错误的,同学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及写作技巧等。

回想一下: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读全诗是基础,题目注释应兼顾。

中心事件要抓牢,具体意象细审读。

化生为熟找依据,手法技巧莫疏忽。

储备常识很必要,审题准确分自足。按照上述方法,我们来实际操作: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

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上面的方法解读这首诗。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1:本诗为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五首。2: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开国功臣而建成的,绘有功臣画像的建筑。2021全国乙卷

读懂诗歌再做题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2021全国乙卷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D2021全国乙卷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究直击高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本题)1、本词多用口语,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风格清新明快,亲切自然,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2、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亲切。3、使用拟人、对比修辞手法。“虾跳鳅舞”,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远渚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儿堪数”形成对比,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读懂诗歌思维导图

考纲考情基础梳理考点探究反馈练习合作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