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进出口商品检验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商品检验(commodityinspection),简称商检,是指检验机构对进出口的品质、数量、包装、卫生、装运条件以及对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欺诈行为防止、国家安全维护进行等项检验内容进行检验、鉴定和监督管理。除非买卖双方另有规定,买方在接受货物之前应有权对其购买的货物进行检验。但买方对货物的检验权并不是买方接受货物的前提条件。如果买方未利用合理的机会检验货物,那么他就自动放弃了检验货物的权利。另外,如果合同中的检验条款规定,以卖方的检验为准,此时,就排除了买方对货物的检验权。有关商品检验权的规定是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重要问题,因此,交易双方应在买卖合同中对与商品检验有关的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就是合同中的检验条款。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检验条款,其内容因商品种类和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都包括检验时间和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书,检验所依据的标准以及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时买方索赔的时限等项内容。下面仅就一般货物的检验条款作简要介绍。第一节商品检验的重要性
一、在出口国检验此种方法又包括产地(工厂)检验和装运港(地)检验两种。(一)产地(工厂)检验产地(工厂)检验是指货物在产地出运或工厂出厂前,由产地或工厂的检验部门或买方的验收人员进行检验和验收,并由买卖合同中规定的检验机构出具检验证书,并作为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数量等项检验内容的最后依据。卖方只承担货物离开产地或工厂前的责任,对于货物在运输途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卖方概不负责。(二)装运港(地)检验装运港(地)检验又称“离岸品质、离岸重量”(shippingqualityandweight),是指货物在装运港或装运地交货前,由买卖合同中规定的检验机构对货物的品质、重量(数量)等项检验内容进行检验,并以该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最后依据。卖方对交货后货物所发生的变化不承担责任。第二节检验时间和地点二、在进口国检验此种方法又分为目的港(地)检验和买方营业处所(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一)目的港(地)检验目的港(地)检验习称为“到岸品质、到岸重量”(landedqualityandweight),是指货物运达目的港或目的地时,由合同规定的检验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地对商品进行检验,并以该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卖方所交货物品质、重量(数量)等项检验内容的最后依据。采用这种方法时,买方有权根据货物运抵目的港或目的地时的检验结果,对属于卖方责任的品质、重量(数量)等项检验内容的不符点,向卖方索赔。(二)买方营业处所(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对于一些因使用前不便拆开包装,或因不具备检验条件而不能在目的港或目的地检验的货物,如密封包装货物、精密仪器等,通常都是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终用户所在地,由合同规定的检验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验。货物的品质和重量(数量)等项检验内容以该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为准。第二节检验时间和地点三、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是指卖方在出口国装运货物时,以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或装运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卖方向银行收取货款的凭证之一,货物运抵目的港或目的地后,由双方约定的检验机构在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对货物进行复验。复验后,如果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而且属于卖方责任所致,此时,买方有权凭该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卖方索赔。四、装运港(地)检验重量、目的港(地)检验品质在大宗商品交易的检验中,为了调和买卖双方在商品检验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常将商品的重量检验和品质检验分别进行,即以装运港或装运地验货后检验机构出具的重量检验证书,作为卖方所交货物重量的最后依据,以目的港或目的地检验机构出具的品质检验证书,作为商品品质的最后依据。货物到达目的港或目的地后,如果货物在品质方面与合同中规定的不符,而且该不符点是卖方责任所致,则买方可凭品质检验证书,对货物的品质向卖方提出索赔,但买方无权对货物的重量提出异议。这种规定检验时间和地点的方法就是装运港(地)检验重量、目的港(地)检验品质,习称“离岸重量、到岸品质”(shippingweightandlandedquality)。第二节检验时间和地点一、国际上商品检验机构的类型国际上的商品检验机构,其种类繁多,名称各异,有的称作公证行(authenticsurveyor)、宣誓衡量人(sworemeasurer),也有的称之为实验室(laboratory),检验机构的类型大体可归纳为官方检验机构、半官方检验机构和非官方检验机构三种。第三节检验机构二、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所负责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第三节检验机构一、检验证书的种类(1)品质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quality),是证明进出口商品品质、规格的证书。(2)数量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quantity),是证明进出口商品数量的证书。(3)重量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weight),是证明进出口商品重量的证书。(4)价值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value),是证明出口商品价值的证书,通常用于证明发货人发票所载的商品价值正确、属实。(5)产地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origin),是用于证明出口商品原生产地的证书,通常包括一般产地证、普惠制产地证、野生动物产地证等。第四节检验证书
(6)卫生检验证书(sanitaryinspectioncertificate),是证明食用动物产品、食品在出口前已经过卫生检验、可供食用的证书。(7)兽医检验证书(veterinaryinspectioncertificate),是证明动物产品在出口前已经过兽医检验、符合检疫要求的证书。(8)消毒检验证书(disinfectioninspectioncertificate),是证明动物产品在出口前已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安全及卫生要求的证书。(9)验残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ndamagedcargo),是证明进口商品残损情况、估算残损贬值程度、判定致损原因的证书。第四节检验证书
二、检验证书的作用(一)检验证书是证明卖方所交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依据(二)检验证书是报关验放的有效证件(三)检验证书是买卖双方办理货款结算的依据(四)检验证书是明确责任归属、办理索赔和理赔的依据(五)检验证书是解决争议的依据(六)检验证书是计算关税的依据(七)检验证书是计算运输、仓储等费用的依据检验的货载衡量所确定的货物重量或体积,既是承运人与托运人间计算运费的有效依据,也是港口仓储运输部门计算栈租、装卸、理货等费用的有效凭证。在我国,法定检验商品的检验证书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法定检验以外的商品,如合同或信用证中无相反规定,也可由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机构或生产企业出具。在填制检验证书时,应注意证书的名称和具体内容必须与合同及信用证的规定一致。另外,除非检验时间规定为出口装运后,则检验证书的签发日期不得迟于运输单据签发日期,但也不宜比运输单据签发日期提前过长。第四节检验证书
一、国际上对标准的分类(一)买卖双方自行商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买卖双方自行商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是国际货物买卖中普遍采用的检验标准,其中最常见的是买卖合同和信用证。(二)贸易有关国家所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法规标准贸易有关国家所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法规标准主要指商品生产国、出口国、进口国、消费国或过境国所制定的法规标准,如货物原产地标准、安全法规标准、卫生法规标准、环保法规标准、动植物检疫法规标准。(三)权威性标准权威性标准是指在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检验标准,其中又包括国际专业化组织标准、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标准和某国权威性标准三种。第五节检验标准二、我国对标准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商品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还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第五节检验标准三、我国商检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的标准国家质检总局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国际标准,可以制定进出口商品检验方法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由收货人、发货人或者生产企业申请,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免予检验。免予检验的具体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商有关部门制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商检法的规定,对实施许可制度和国家规定必须经过认证的进出口商品实行验证管理,查验单证,核对证货是否相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检验条款除了包括检验时间和地点、检验机构、检验证书以及检验所依据的标准外,有时还需明确买方对不符货物向卖方索赔的具体期限。第五节检验标准一、制定与修改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意义为使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有法可依,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我国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该法自1989年8月1日实施以来,在保证我国进出口商品质量,保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原商检法中的一些规定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第六节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二、我国现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概要商检法包括总则进口商品的检验出口商品的检验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第六节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一)总则在商检法总则部分,首先明确了立法的目的与宗旨,规定了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部门及其设在各地的商检机构的基本职能,强调由国家商检部门制定、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并公布实施。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凡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经国家商检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免予检验。凡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行检验;尚未制定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应当依法及时制定,未制定之前,可以参照国家商检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者外国检验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此外还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第六节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二)进口商品的检验商检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报关地的商检机构报检。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货物通关证明验放。此外,还应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接受商检机构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商检机构应当在国家商检部门统一规定的期限内检验完毕,并出具检验证单。若收货人发现进口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残损短缺,需要由商检机构出证索赔的,应当向商检机构申请检验出证。对重要的进口商品和大型的成套设备,收货人应当依据对外贸易合同约定在出口国装运前进行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商检机构根据需要可以派出检验人员参加。第六节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三)出口商品的检验商检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向商检机构报检。商检机构应当在国家商检部门统一规定的期限内检验完毕,并出具检验证单。凡必须实施检验的出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货物通关证明验放。经商检机构检验合格发给检验证单的出口商品,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期限内报关出口;超过期限的,应当重新报检。此外还规定,为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包装容器的危险货物,不准出口。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的船舱和集装箱,承运人或者装箱单位必须在装货前申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装运。第六节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四)监督管理为了加强对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商检机构对依法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根据国家规定实施抽查检验;对列入目录的出口商品,进行出厂前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依法对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机构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可以对其检验的商品抽查检验。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对有关的进出口商品实施认证管理。此外还规定了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第六节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五)法律责任根据商检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擅自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由商检机构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进口或者出口属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或者以不合格进出口商品冒充合格进出口商品的,由商检机构责令停止进口或者出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商检单证、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