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冯亚茹神话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神话概念: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内容:歌颂劳动创造赞美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英雄精神讴歌反抗压迫的精神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地位:其产生展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斗争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女娲补天你知道哪些有关女娲的传说呢?女娲的贡献都有什么呢?抟土造人建立婚姻制度女娲补天图片女娲造人图片女娲补天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la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字音、字形女娲()覆()周载()顓民()lan炎()鸷鸟()攫()鳌足()冀州()淫水()涸()狡虫()注释[1]本篇选自《古神话选释》。由袁珂选编而成。[2]往:从前。[3]四极:指传说中支撑天体的四根立柱。极,边,端。[4]废:崩坏,倒塌。[5]九州,传说中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地区,《尚书•禹贡》称九州之名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水中陆地。[6]裂:崩裂。[7]兼覆:完全地覆盖(大地万物)。兼:完全。[8]周:遍,全部。[9]lan炎:火势蔓延。lan:火延烧。[10]浩洋:广阔盛大。注释[11]息:停止。[12]颛民:善良的人民。颛:善良。[13]鸷鸟:凶猛的鸟。[14]攫(jué):用爪子抓取。[15]于:介词,在。[16]是:指示代词,这,这个。[17]鳌:传说中的大海龟。[18]济:拯救。[19]淫水:泛滥的洪水。[20]涸:水干。[21]狡虫:猛兽。翻译上古的时候,天的四边崩裂,大地塌陷,天不能完全地覆盖一切,地不能周全地载负万物,大火蔓延焚烧不熄灭,洪水泛滥不休止。凶猛的野兽吃掉了善良的人民,凶猛的大鸟抓走了老人和孩子。在这时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折断大海龟的脚来支撑天的四角。杀掉黑龙救助冀州,积存芦灰止住泛滥的洪水。苍天补好了,天的四边端正了,洪水不再泛滥了,冀州平安了,猛兽死去了,善良的人民才得以生存。文言知识积累词类活用
老弱:形容词;文中指老人和孩子,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止:使......止,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知识积累古今异义往:古义——从前。今义——去,到。废:古义——崩坏,倒塌。今义——废除,废掉。周:古义——遍,全部。今义——周围;星期。思考一、文章可分为几个层次?二、每层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三个层次。第一层:补天前天塌地陷的情景。第二层:补天的方法和经过。第三层:补天的结果。思考三、写女娲补天过程的语言有何特点?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运用了排比句式。运用“炼”“断”“杀”“积”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女娲补天的困难之多、任务之重,从而表现了女娲不畏艰难险阻、甘于奉献的精神。思考四、概括主旨本文记叙了()故事,赞扬了()的精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本文记叙了传说中的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历尽艰难险阻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气魄以及对天体地理的探讨。思考五、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思考时间——往古之时地点——九州大地人物——女娲起因——四极废,九州裂经过——女娲炼五色石......止淫水结果——苍天补,......,颛民生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夸父()逐走()河渭()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1]本篇选自《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等。《山海经》共十八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13卷,共约31000字。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和较高的参考价值。[2]夸父:神话人物。[3]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4]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5]欲:想。[6]河渭:指黄河、渭河。[7]大泽:神话中的大湖。[8]未至:没有赶到。注释[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表修饰关系。[10]弃:遗弃、丢弃。[11]其:代词他(代夸父);[12]为:成为。[13]邓林:神话中的树林。翻译夸父同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里干渴,想要得到水喝,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两条河的水都被他喝干了,还不能解渴,他又想去北方喝大湖的水。没有走到,就在半路渴死了。临死的时候,他抛掉手杖,手杖变成了树林。文言知识积累一词多义
足河渭不足足够,充足。断鳌足以立四极名词,脚
文言知识积累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北:到北方名词作状语
文言知识积累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行走。河:古义——黄河。今义——行走。特殊句式未至,道渴而死。省略句思考一、文章可分为几个层次?二、每层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三个层次。第一层:夸父与太阳赛跑的简况。第二层:赛跑途中,口渴,寻找水源的经过。第三层:渴死途中,手杖变成了树林。思考一、夸父精神指什么?理想远大,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二、从夸父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学习夸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理想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思考四、概括主旨本文记叙了()故事,赞扬了()的精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本文记叙了夸父追赶太阳的故事,赞扬了夸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望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精卫填海精卫填海发鸠()柘木()白喙()自詨()溺()堙()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注释[1]本篇选自《山海经》。[2]发鸠:山名,据说在今山西长子县西。[3]柘木:柘树。[4]焉:相当于“于此”,在那里。[5]状:形状。[6]乌:乌鸦。[7]文首:头上有花纹。文,通“纹”。[8]喙:鸟嘴。[9]其鸣自詨:它的鸣叫声便是呼叫自己的名字。詨,呼叫。[10]是:这,指这只鸟。注释[11]少女:小女儿。[12]曰:叫做。[13]溺:淹没。[14]故:所以。[15]为:成为,变成。[16]以:用来。[17]堙:填塞。翻译发鸠山,山上多生柘树。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花脑袋、白嘴、红足,名叫精卫,它鸣叫的声音便是呼叫自己的名字。原来这只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变的。女娃出游东海,淹死在大海里不能回来,所以变成了精卫这种小鸟。精卫鸟常常去衔了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子来投往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文:通“纹”,花纹。一词多义
其齐其杖代词,他的。其状如乌代词,它的,指鸟的。其上多柘木代词,它的,指山的。
文言知识积累古今异义赤足:古义——红色的脚。今义——光脚。少女:古义——小女儿。今义——少年女子。特殊句式常衔西山之木石。省略句思考一、文章可分为几个层次?二、每层讲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三个层次。第一层:精卫鸟的特征。第二层:精卫鸟的来历。第三层:写精卫想填平东海。思考一、精卫鸟能把东海填平吗?怎样理解它的这种行为?不能。不气馁,不自卑,坚韧执着。思考二、本文先介绍精卫鸟的特点,然后道出精卫鸟的来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把事件的结局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等,这样的顺序是倒叙。这样写突出了精卫鸟的外形特征,并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思考四、概括主旨本文记叙了()故事,赞扬了()的精神,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