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三专题直面人生(问题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2)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3)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绝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3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患病率会增长50%,这一疾病将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B.队员们从网上查询得知,巴黎有20个区,每个区都有10至20座露天雕塑,全城共有数百座,它们散乱地分布于街头巷尾。C.被喻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往往被视作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它承载着教学、育人的重大责任,它对人们充满了深切期待。D.如果说官员自我身份的定位、认同是一种“内在”的转换,那么一年多来的反腐工作和作风建设,则正在不断地在“外在”的方面塑造官员群体。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将更为丰富迷人。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②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A.③④①⑥⑤②B.④③⑤②①⑥C.③⑤④①⑥②D.②④⑤③①⑥4.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A.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C.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D.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5.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A.令爱这次获作文竞赛全国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C.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员会将惠赠《鲁迅全集》一套。D.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帮忙。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邱长海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咱也就配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的生活之旅。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地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有删节)6.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听了上辈人的婚礼故事后,“三叔”“儿子”“未婚妻”的反应与心理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小说中的“三叔”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百岁杨绛,“甘当一个零”于坚①我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书,曾经一读再读,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炉火纯青。当多数身为作家和受害者的当事人还在对“文革”王顾左右的时候,她已经秉笔直书之了。我相信在她那一代中,她是少数几个将要不朽的作者之一。②2023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笔会》采访:杨先生,您一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可是,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自由”,与“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却始终是一物两面,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穿隐身衣”“甘当一个零”。这与一个世纪以来更广为人知、影响深广的“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相比,好像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是怎么回事?③大师说:这个问题,很耐人寻思。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④一百岁的人了。电视镜头里,写写读读,周围兰茂书香,其人儒雅高贵,淡泊慈祥。却不料一开口,这位中国大师就说到刀子,说到“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可以想见一辈子是如何的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一代人杰,却只想当个“零”,为避开刀子而忍着。“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一般来说,自由是不忍的结果。忍出来的自由,倒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自觉地把自己处理成某种“零”,不仅仅是杨绛先生的人生之道,恐怕也是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之道。⑤杨绛先生的“零”,并非空洞无物。只有做“零”状,她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有点儿像别号“地基破坏者”的鼹鼠,表面只是一个洞,下面却深入地髓。“甘当一个零”,成就了杨绛,0后面的那个杨绛,乃是100000000。但我还是深感悲哀,地灵人杰,稀有如杨绛者,为什么不能像露天煤矿那样,堂堂正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呢?为什么他们总是些出土文物?想起王勃,“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那人生是何等的磊落!其实在杨绛先生答问的字里行间,我感觉到的不是老人百岁的释然,而是淡淡的苦笑;她只是把刀子之类的戾词,吐得更轻、更慢、更温雅些而已。⑥夜得数语——“甘当一个零”:杨绛能忍,只因头上悬刀一丝;默存突围,全仗书中管锥万卷。(有删节)10.文章题目中提到“甘当一个零”,结合文本分析哪些方面体现了杨绛先生的这种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结合文本,谈谈杨绛先生“忍”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作者在第⑤段中提到想起了王勃及其文句,其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B(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故步自封”偏重于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于按老规矩办事;“抱残守缺”偏重于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2.B(A项成分赘余,应将“来自”删除。C项不合逻辑,应将“它对人们”改为“人们对它”。D项成分残缺,应在“官员群体”后加上宾语中心语“形象”)3.C(③承前,“也是”与“是”并列。排除B、D两项。④承⑤,为前文举例,故置③后,排除A项)4.C(“月落”与“孤灯”不对应;“日暖”与“行人”不对应;“伯仲”与“指挥”不对应)5.B(A项“令爱”是敬辞,用于敬称对方的女儿,本句用于指自己的女儿,使用错误。C项“惠赠”是敬辞,指别人赠予的财物,本句用于自己,使用错误。D项“恭候”是敬辞,指恭敬地等候他人,本句用于让对方等候自己,使用错误)6.①前一次表现月色明亮的环境特点推动对饮谈话的情节。②后一次渲染轻松的气氛暗示事情出现转机。7.①“三叔”听了后“眼里潮潮的”,说明他被朴实浪漫的婚礼所感动。②“儿子”听了后“心里酸酸的”,他感受到上辈人为找一辆时髦婚车的艰难,使用豪华婚车的心理有了变化。③“未婚妻”听了后“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感动羡慕父辈“有趣的佳话”,产生了办一个别具一格的婚礼的想法。8.①理解父亲,关心儿子。②憨厚朴实,善于引导。③对幸福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9.特点:在儿子的故事中插叙爷爷、父亲的故事。用意:①避免平铺直叙,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增强了感染力。②让前一个故事为后一个故事的解决提供因由,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③让三个故事勾连在一起,突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④通过三个故事强化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产生不了幸福感”的主旨。10.①在家庭生活中,诸事含忍,甘当一个“零”。②在国难和动荡的年代里,社会动荡,生活艰苦又受小人陷害,忍辱负重,不与之计较。③精神生活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11.①为家事而忍,体现了先生为人宽容的广阔胸怀。②面对生活的艰苦,表现出了先生的坚韧隐忍的品质。③为了精神的自由而忍,是一种人生难得的境界。12.①王勃为人磊落、文采斐然,与杨绛先生受到的对待形成对比,衬托了杨绛先生的无奈。②体现了作者对杨绛先生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一代人杰,却只想当个“零”的敬佩和同情。③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不能坦坦荡荡、保持精神自由的时代的反思,引起读者的思考。第4天心连广宇1.D(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类拔萃: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不同凡响:不同于一般的声响。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众、出色。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实至名归:做出了实际的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2.B(A项偷换主语,“依旧热情不减”的主语应为“北京市民”。C项一面性对两面性,把“能”改为“能否”。D项语序不当,将“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移至“听他”前,“听他”改为“听父亲”)3.B(③说神话和传说无处不在,引出⑥这一中心句。②⑤是解释“我”喜欢的原因,⑤“而且”表明递进,⑤紧接②。①④说神话对“我”的影响,①是写记忆中,④是写笔下,所以④在最末)4.C(根据漫画的内容,一群人在费力地爬山,有一个人站在山顶,山顶之人眺望远方,视野开阔,所以选择C项合适)5.C(C项,挥毫指的是写书法或者作画;丹青指的是绘画艺术)6.(1)①王诗表达的是旅客的思乡之愁和羁旅之愁。②林诗表达的是病人的孤处之愁和惜春之愁。(2)相同:都有触发人物情感、以乐景反衬哀情的作用。王诗用柳色青青、杏花艳放的乐景反衬旅客的春愁,林诗用绿苔满阶、社燕飞翔的乐景反衬病人的春愁。不同:林诗景物描写还有以哀景衬托哀情的作用,用海棠落尽的哀景衬托病人的春愁。7.C(次:按次序排列,评论)8.B(皇帝是先下诏将它交给尚书们讨论后才采纳刘勰的建议的)9.(1)沈约于是命人取来阅读,非常看重这本书,说它很是说明了道理,经常摆在自己的书案上。(2)不到一年刘勰就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