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国优质课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1.gif)
![高中化学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国优质课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2.gif)
![高中化学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国优质课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3.gif)
![高中化学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国优质课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4.gif)
![高中化学人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全国优质课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51047ccbc4b731b656f9f7bf8ac033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B.铁红的化学式为FeOC.HClO的结构式为H﹣O﹣Cl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NH4Cl的电子式为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B.O22﹣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C.所有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带电荷数与其族序数相等D.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长征2号”火箭发射的重要燃料,LiH、LiD、LiT的化学性质不同3.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与O2反应均可得到多种氧化物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⑤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①⑤4.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D.X与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5.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内仅有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A.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氯化氢溶于水C.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6.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A.K2SB.MgOC.MgSD.NaF7.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①a=b+4;②a+b=8;③a+b=30;④a=b+8.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③④8.元素周期表中第116号元素已由俄罗斯科学家找到.假设第1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R的非金属性比S强②R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③R是过渡金属元素④R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⑤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⑤9.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C.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D.一定条件下,X2与Al反应得到AlX10.分别处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则A、B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分别为()A.m+2、10+nB.m、nC.3、7D.m﹣2、10﹣n11.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Xm+、bYn+、cZP﹣、dWk﹣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若P>K,则还原性cZP﹣<dWk﹣B.若m>n,则碱性X(OH)m>Y(OH)nC.若半径aXm+>bYn+,则a<bD.若半径aXm+>bYn+,则X的单质一定能从含Y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12.R、M、T、G、J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HnJOm为强酸,则G一定是位于ⅤA族以后的活泼非金属元素B.若M(OH)n+1为强碱,则R(OH)n也为强碱C.若T的最低化合价为﹣3,则J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若M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13.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X、M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B.X、Y、M的单质的氧化性:X>Y>MC.Z、W单质均易与冷水反应D.Z、W、M的单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气14.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铊位于第五周期ⅢA族B.氧化性:Tl3+>Ag+>Fe3+C.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D.Tl+最外层有3个电子15.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B.X、Y、Z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X、Y、Z元素原子个数比可能为4:2:3C.X和Z可以形成X2Z和X2Z2型化合物,所含共价键类型不完全相同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有2种16.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l2遇水易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2Cl2的电子式为B.S2Cl2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H、D、T三种原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单质的密度之比是,1mol各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是,在标准状况下,1L各种单质中它们的电子数之比是.18.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9.含×1023个中子的Li的质量是g;4gD2和20g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gD218O.20.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1)L代表的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是,该单质与A2E反应的方程式为:.(2)元素F、G、I、K、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其对应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或离子符号表示).(3)用电子式表示MO2:、用电子式表示CJ2的形成过程:(4)F、G、M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比较元素C和J的非金属性强弱,C的非金属性于J(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5)元素B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K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C、K形成的化合物溶液,现象为.(6)A与E和A与J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1)E的名称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AB﹣离子的电子式为.(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3)F2C和F2E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其主要原因是.(4)两种均含C、D、E、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含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22.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C的元素符号是,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4)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392g/mol,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B.铁红的化学式为FeOC.HClO的结构式为H﹣O﹣Cl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NH4Cl的电子式为【考点】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B.铁红的成分是氧化铁;C.次氯酸分子中氧原子和氯原子及氢原子都共用一个电子对;D.Cl﹣离子电子式书写错误.【解答】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8+8=16,故A错误;B.铁红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B错误;C.次氯酸分子中氧原子和氯原子及氢原子都共用一个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O﹣Cl,故C正确;D.NH4Cl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B.O22﹣与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C.所有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带电荷数与其族序数相等D.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长征2号”火箭发射的重要燃料,LiH、LiD、LiT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A.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B.O22﹣与S2﹣质子数均为16,核外电子数均为18;C.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不一定等于其族序数;D.H、D、T核外同位素,LiH、LiD、LiT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解答】解:A.周期表中第15列为ⅤA族,其中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不符合H3RO4,故A错误;B.O22﹣与S2﹣质子数均为16,核外电子数均为18,故B正确;C.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不一定等于其族序数,如:S2﹣、Cl﹣,故C错误;D.H、D、T核外同位素,LiH、LiD、LiT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D错误,故选B.3.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与O2反应均可得到多种氧化物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⑤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①⑤【考点】碱金属的性质.【分析】①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形成的氢氧化物减小增强;②碱金属从上到下单质的熔沸点依次降低;③锂与O2反应得到氧化锂;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锂密度小于煤油不能保存在煤油中;⑤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以此增强,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解答】解:①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形成的氢氧化物减小增强,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Fr是放射性元素,故①正确;②碱金属从上到下单质的熔沸点依次降低,故②错误;③锂与O2反应得到氧化锂,不能生成过氧化锂,故③错误;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锂密度小于煤油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用石蜡密封,故④错误;⑤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以此增强,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⑤正确;⑥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故⑥错误;故②③④⑥错误故选C.4.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D.X与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可能为同周期的元素,如C与O,也可能为同一主族元素,如Li与H,可能即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如Na与F,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短周期元素X、Y分别为C与O,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O,故A正确;B.两种元素不一定处于同一周期,如钠元素和氟元素,故B错误;C.若短周期元素X、Y分别为Li与H,原子序数相差2,二者位于同一主族,故C错误;D.若短周期元素X、Y分别为Li与H,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LiH,若分别为Na、F,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aF,故D错误;故选A.5.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内仅有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A.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氯化氢溶于水C.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考点】化学键.【分析】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键大多是共价键,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大多是离子键.【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只有共价键的生成,故A错误;B、氯化氢溶于水只有共价键的断裂,故B错误;C、BaCl2与稀硫酸反应没有共价键的破坏,故C错误;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时,破坏了氯化氢中的共价键,同时生成了铵根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D正确.故选D.6.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A.K2SB.MgOC.MgSD.NaF【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根据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可知该元素最高正价为+6,形成离子应为S元素,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另一离子应含有18个电子.据此判断.【解答】解: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令该元素最高正价为x,根据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则:x﹣(8﹣x)=4,解得x=6即该元素最高正价为+6,形成离子应为S元素,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元素的离子与另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则另一离子应含有18个电子,为阳离子.故A符合.故选:A.7.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①a=b+4;②a+b=8;③a+b=30;④a=b+8.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③④【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数比为1:3,则化学式为AB3型,可能为第ⅢA族与ⅥⅠA组元素组成、可能为第ⅤA族和ⅥⅠA族元素组成、还可能为NH3或SO3,注意C2H6中原子数比为1:3,然后分析原子序数的关系.【解答】解: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数比为1:3,则化学式为AB3型,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a和b,若为AlF3,则13=9+4,故①可能;若为NH3,则7+1=8,故②可能;若为AlCl3,则13+17=30,故③可能;若为SO3,则16=8+8,故④可能;显然①②③④都可能,故选A.8.元素周期表中第116号元素已由俄罗斯科学家找到.假设第1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R的非金属性比S强②R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③R是过渡金属元素④R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⑤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⑤【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1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第7周期第VIA族,其性质具有氧族元素特点,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第7周期第VIA族,①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所以R的非金属性比S弱,故错误;②根据图知,R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故正确;③R是P区元素,不属于过渡金属元素,故错误;④R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弱,所以R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故错误;⑤R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所以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故正确;故选A.9.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C.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D.一定条件下,X2与Al反应得到AlX【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X、Y、Z是短周期元素,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则X为氮元素,根据X、Y、Z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结合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分析解答.【解答】解:X、Y、Z是短周期元素,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则X为氮元素,根据X、Y、Z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A.化合物NCl3中,N原子形成3个N﹣Cl键,N原子、Cl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正确;B.硫元素形成的亚硫酸,氯元素形成的次氯酸,都属于弱酸,故B错误;C.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硫化氢发生反应:Cl2+H2S=2HCl+S↓,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氮元素核外有5个电子,非金属性强,一定条件下,N2与Al反应得到AlN,故D正确.故选:B.10.分别处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则A、B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分别为()A.m+2、10+nB.m、nC.3、7D.m﹣2、10﹣n【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A是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处于第m族,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m,B是第三周期元素,处于第n族,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n,K层排满容纳2个电子、L层排满容纳8个电子,根据各层电子数计算核外电子总数.【解答】解:A是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处于第m族,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m,故其核外电子总数为m+2;B是第三周期元素,处于第n族,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n,故其核外电子总数为2+8+n=n+10,故选A.11.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Xm+、bYn+、cZP﹣、dWk﹣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若P>K,则还原性cZP﹣<dWk﹣B.若m>n,则碱性X(OH)m>Y(OH)nC.若半径aXm+>bYn+,则a<bD.若半径aXm+>bYn+,则X的单质一定能从含Y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离子aXm+、bYn+、cZP﹣、dWk﹣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应存在a﹣m=b﹣n=c+p=d+k,且X、Y为金属,Z、W为非金属性,X、Y在Z、W的下一周期,A.若P>K,则原子序数W>Z,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B.若m>n,则原子序数X>Y,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若X为Na,X的单质不能能从含Y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解答】解:离子aXm+、bYn+、cZP﹣、dWk﹣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应存在a﹣m=b﹣n=c+p=d+k,且X、Y为金属,Z、W为非金属性,X、Y在Z、W的下一周期,A.若P>K,则c<d,非金属性Z<W,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故A错误;B.若m>n,金属性X<Y,碱性X(OH)m<Y(OH)n,故B错误;C.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半径aXm+>bYn+,则a<b,故C正确;D.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若半径aXm+>bYn+,则X核电荷数较小,金属性较强,如X能与水反应,则不能置换出Y,故D错误.故选C.12.R、M、T、G、J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HnJOm为强酸,则G一定是位于ⅤA族以后的活泼非金属元素B.若M(OH)n+1为强碱,则R(OH)n也为强碱C.若T的最低化合价为﹣3,则J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若M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A.若HnJOm为强酸,如J为Cl元素,则G可能为Si或P,为不活泼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若M(OH)n+1为强碱,则R(OH)n一定为强碱,故B正确;C.若T的最低化合价为﹣3,如T为N元素,则J为F元素,无正价,故C错误;D.以上元素不一定为短周期元素,如M为Sn元素,则T为Sb元素,为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B.13.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X、M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B.X、Y、M的单质的氧化性:X>Y>MC.Z、W单质均易与冷水反应D.Z、W、M的单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气【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应为铵盐,则X为N元素;X、Y同主族,则Y为P;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可推知Z为Mg、W为Al、M为Si,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解答】解: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应为铵盐,则X为N元素;X、Y同主族,则Y为P;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可推知Z为Mg、W为Al、M为Si,A.非金属性X(N)>M(Si),故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故A错误;B.非金属性X(N)>Y(P)>M(Si),故单质的氧化性:X>Y>M,故B正确;C.Mg与冷水发生微弱反应,而Al与冷水不反应,故C错误;D.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14.铊盐与氰化钾被列为A级危险品,铊(Tl)与铝同主族,原子序数为81,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且已知Ag++Fe2+═Ag+Fe3+,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铊位于第五周期ⅢA族B.氧化性:Tl3+>Ag+>Fe3+C.Tl(OH)3与Al(OH)3相似,也是两性氢氧化物D.Tl+最外层有3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依据题干反应判断;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D、依据铊(Tl)与铝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为3.【解答】解:A、原子序数为81,和铝同主族,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铊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故A错误;B、Tl3++2Ag=Tl++2Ag+,且Ag++Fe2+=Ag+Fe3+.氧化剂Tl3+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Ag+,氧化剂Ag+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Fe3+,所以氧化性顺序为Tl3+>Ag+>Fe3+,故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则Tl(OH)3的碱性大于Al(OH)3,不是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D、铊(Tl)与铝同主族,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相同,则Tl+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15.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B.X、Y、Z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X、Y、Z元素原子个数比可能为4:2:3C.X和Z可以形成X2Z和X2Z2型化合物,所含共价键类型不完全相同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有2种【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Z是O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X是H元素;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且Y的最外层上电子数比Z的最外层上电子数少1,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Y是N元素.【解答】解: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Z是O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X是H元素;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且Y的最外层上电子数比Z的最外层上电子数少1,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Y是N元素;A.Y是N元素,Z是O元素,Y和Z的质量比为7:20时其原子个数比=:=2:5,该化合物是N2O5,故A正确;B.X、Y、Z可以组成一种盐,当X、Y、Z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4:2:3时,该盐是NH4NO3,故B正确;C.X和Z可以组成原子个数之比分别为1:1和2:1常温下为液态的两种化合物双氧水和水,双氧水中除了含有极性键,还含有非极性键,故C正确;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有H2O、H3O+、NH3、NH4+,故D错误;故选D.16.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l2遇水易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2Cl2的电子式为B.S2Cl2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熔沸点:S2Br2>S2Cl2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A.由结构可知,S2Cl2分子中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与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是共价化合物,以此可确定电子式;B.极性键是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非极性键是相同原子间的共价键;C.组成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D.S2Cl2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硫,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一部分升高到+4价(生成SO2),一部分降低到0价(生成S),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答】解:A.S2Cl2分子中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与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分子结构可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电子式为,故A错误;B.S2Cl2中Cl﹣S属于极性键,S﹣S键属于非极性键,不对称的结构,为极性分子,故B正确;C.组成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则熔沸点:S2Br2>S2Cl2,故C正确;D.S2Cl2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硫,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一部分升高到+4价(生成SO2),一部分降低到0价(生成S),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故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H、D、T三种原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同位素,在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单质的密度之比是1:2:3,1mol各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是1:1:1,在标准状况下,1L各种单质中它们的电子数之比是1:1:1.【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ρ=计算其密度之比;1mol这几种单质,其分子数相等,根据每个分子中所含质子数比较总质子数;1L这几种气体单质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每个分子中电子数计算电子总数,【解答】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这几种原子其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所以互称同位素;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ρ=知,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2:4:6=1:2:3;1mol这几种单质,根据N=nNA知其分子数相等,这几种单质的质子数都相等,所以其总的质子数之比为1:1:1;根据n=知,1L这几种气体单质其物质的量相等,每个分子中电子数相等,所以其电子总数相等,则总电子数之比为1:1::1,故答案为:互为同位素;1:2:3;1:1:1;1:1:1.18.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N+8)mol.【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所以质子数为A﹣N,电子数为A﹣N;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A+16)g/mol,一个氧化物分子中含有(A﹣N+8)个中子;【解答】解: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A+16)g/mol,ng它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一个氧化物分子中含有(A﹣N+8)个质子,所以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8)=(A﹣N+8)mol;故答案为:(A﹣N+8)mol;19.含×1023个中子的Li的质量是g;4gD2和20g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gD218O.【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中子物质的量,Li的中子数为7﹣3=4,进而计算Li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进行过量计算,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计算生成D2O的质量;D2O分子中含有质子数为10,含有中子数为10,质子、中子物质的量为D2O的10倍,据此计算.【解答】解:×1023个中子的物质的量==1mol,Li的中子数为7﹣3=4,故Li的物质的量为=,Li的质量=×7g/mol=g,2D2+18O2=2D218O4g36g44g故氧气不足,根据根据氧气计算生成D2O的质量=20g×=;故答案为:;.20.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1)L代表的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该单质与A2E反应的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2)元素F、G、I、K、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Mg>Al>P>Cl,其对应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P3﹣>Cl﹣>Ca2+>Mg2+>Al3+(用元素或离子符号表示).(3)用电子式表示MO2:、用电子式表示CJ2的形成过程:(4)F、G、M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Ca(OH)2(填化学式);比较元素C和J的非金属性强弱,C的非金属性弱于J(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Na2CO3+H2SO4═Na2SO4+CO2↑+H2O.(5)元素B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K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C、K形成的化合物溶液,现象为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橙红色.(6)A与E和A与J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S═2H2O+S↓.【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知,A﹣O分别是H、Na、C、N、O、Mg、Al、Si、P、S、Cl、Fe、Ca、Br、F元素,(1)L代表的元素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Fe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2)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3)Ca原子核F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氟化钙;C原子和S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二硫化碳;(4)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5)元素B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为NaBr溶液与元素K的单质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和氯化钠;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C、K形成的化合物四氯化碳,能发生萃取;(6)H与O和H与S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别为H2O2、H2S,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S.【解答】解:根据图知,A﹣O分别是H、Na、C、N、O、Mg、Al、Si、P、S、Cl、Fe、Ca、Br、F元素,(1)L代表的元素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Fe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VIII族;3Fe+4H2O(g)Fe3O4+4H2;(2)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a>Mg>Al>P>Cl;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P3﹣>Cl﹣>Ca2+>Mg2+>Al3+,故答案为:Ca>Mg>Al>P>Cl;P3﹣>Cl﹣>Ca2+>Mg2+>Al3+;(3)Ca原子核F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氟化钙,氟化钙的电子式为;C原子和S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二硫化碳,其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4)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这三种金属金属性最强的是Ca,在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Ca(OH)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非金属性S>C,硫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故答案为:Ca(OH)2;弱;Na2CO3+H2SO4═Na2SO4+CO2↑+H2O;(5)元素B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为NaBr溶液与元素K的单质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C、K形成的化合物四氯化碳,能发生萃取,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且和水不互溶,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橙红色,故答案为:Cl2+2Br﹣═Br2+2Cl﹣;溶液分层,下层溶液呈橙红色;(6)H与O和H与S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别为H2O2、H2S,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和S,反应方程式为H2O2+H2S═2H2O+S↓,故答案为:H2O2+H2S═2H2O+S↓.21.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1)E的名称为硫;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AB﹣离子的电子式为.(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H2O>NH3>CH4;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和离子键.(3)F2C和F2E中,沸点较高的是H2O(填化学式),其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4)两种均含C、D、E、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5)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含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根据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可知C为O元素,D为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则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且相邻,应为N元素,C与E同主族,E应为S元素,A与B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2:3,则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应为C元素,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F应为H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可知C为O元素,D为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则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且相邻,应为N元素,C与E同主族,E应为S元素,A与B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2:3,则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应为C元素,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F应为H元素,(1)E为S元素,名称为硫;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它的电子式为;CN﹣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硫;;;(2)A、B、C分别为C、N、O元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大,所以A、B、C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O>NH3>CH4;B为氮元素,所以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Z为NH4NO3,是离子化合物,在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在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内部都有共价键,故答案为:H2O>NH3>CH4;共价键和离子键;(3)F2C和F2E分别为H2O和H2S,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故答案为:H2O;水分子间存在氢键;(4)C、D、E、F四种元素的两种化合物相互间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两种化合物为NaHSO3、NaHSO4,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故答案为:HSO3﹣+H+=SO2↑+H2O;(5)由2Na2O2+2CO2═2Na2CO3+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档节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方条磁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太阳能交通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吸尘器滚轮地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包装热收缩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五色石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鳕鱼保鲜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送布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草艺品手把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电动伺服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 高一必修二英语测试题
- 甲型流感患者的护理查房
- 装饰施工图设计深度
- 1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1000题(可直接打印)
- 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表
- 我是家务小能手(课堂PPT)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引言
- 汽车检具知识培训讲义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驾考三力测试模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