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编制说明_第1页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编制说明_第2页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编制说明_第3页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编制说明_第4页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平版胶印》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项目简要情况(一)任务来源本项目是2017年9月经全国印刷技术委员会( SAC/TC170)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评中心,并于2019年7月批准立项的国家标准,项目名称为《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计划号:20192366-T-421,由SAC/TC170归口。本部分标准是修订 GB/T17934.2—1999《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胶印》,并等同采用ISO12647-2:2013。经起草组专家讨论,为使本次采标项目标准名称与内容一致,避免歧义,符合现实技术发展特点,确定本次多部分标准名称统一为《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本部分标准名称确定为《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在对GB/T17934.2—1999进行修订时,对于题目的修改是编辑性的,使标准名称与内容更加一致,避免了不必要的歧义,对标准的本质内容没有影响。(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本部分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中华商务安全印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豪波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西牛王印务有限公司、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金辰西维科安全印务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维克多利纸业有限公司、深圳新宏泽包装有限公司、上海泛彩图像设备有限公司,从资金、技术、设备、人员、试验验证等各个方面为标准的起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为吴丽、贺文琼、罗海平、陈栎娜、吕伟、梁丽、陈春霞、钟平、付东、张海涛、王剑、郑亮、王秀环、李斯、莫春锦。(三)主要起草工作过程1、开展原版翻译工作2016年10月26日SAC/TC170发出了《关于翻译主要国际标准的通知》。通知发出后,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回复,共收到各单位及个人回复翻译标准40余项。SAC/TC170于2016年11月8日召开了国际印刷标准翻译及转化专家研讨会,会议经过对

ISO/TC130

当时已发布实施的

86项

ISO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决定针对其中

9项国际标准做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准备工作。该

9项国际标准为ISO12647《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GraphicTechnology

Process

control

for

theproduction

ofhalftonecolour

)第

1至

8部分及ISO15397《印刷技术

印刷纸张特性交流通则》(Graphictechnology

—Communicationofgraphic

paperproperties

)。2016年11月14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出《关于印刷标准翻译工作安排的通知》,确定了翻译工作的具体安排和人员分工,按照分工,本部分翻译ISO12647-2:2013,翻译执笔人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吴丽。2、翻译评审第 1次工作会议2017年3月2日,九项国际标准采标项目第 1次翻译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GB/T17934多部分标准名称的准确性,确定本部分标准名称为:《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平版胶印》。对GB/T17934多部分标准进行修订时,对于题目的修改是编辑性修改,使标准名称与内容更加一致,避免了不必要的歧义,对标准的内容没有本质性影响。会议对以第一部分为例,对标准中各条目进行了逐条梳理,对该多部分标准中的各部分均涉及的相同的条目名称、术语的中文译法进行了统一和确认。3、九项国际标准采标项目翻译评审工作2017年5月至7月期间,SAC/TC170秘书处组织成立了标准翻译评定小组,对本部分标准的中文翻译稿进行了审阅,评审专家与标准翻译专家多次进行沟通与交流,最终确定形成了本部分的标准翻译稿。4、起草组成立暨第 1次工作会议2017年10月11日,九项国际标准采标项目起草组成立暨第 1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平版胶印》起草组第1次工作会议对标准的框架和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并确认起草组成员及执笔组成员如下:会议确定起草组成员为:起草组组长:罗海平,起草组副组长:吴丽、贺文琼;起草组成员:俪彬、王建丰、陈春霞、钟平、信君、王剑、李海峰、孔玲君、刘霞、张旭亮、招刚、许向阳、朱永双、王利婕。会议确定由吴丽为本标准执笔组组长,罗海平、贺文琼为执笔组副组长,具体组织执行起草组会议决定,负责标准的起草制定和具体执笔工作。执笔组其他主要成员为:何颂华、王蕾、汪宣、王建丰、陈春霞、陈其梅、钟平、王剑、李海峰、郑亮、俪彬、孔玲君、刘霞、张旭亮、招刚、许向阳、朱永双、王利婕等。5、起草组第2次工作会议(各部分联席工作会议)2017年11月22日,ISO12647多部分标准起草组联席工作会在合肥市召开,会议讨论了第1至第8部分标准起草组草案第 2稿,解决了各部分在制修订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及交叉性问题,并就有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会议经过研讨,确定了对第1至8部分标准中存在争议的段落或词汇的修改建议,解决了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关联及交叉性问题。6、标准征求意见2019年10月底,本标准起草组根据前期工作会议的统一要求, 将本标准的起草组草案修改完善成为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完成本部分标准编制说明。SAC/TC170将在全行业内广泛发起征求意见,并向 SAC/TC170全体委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在网上公开征集行业内外的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时间为 60天。二、标准编制原则与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一)标准编制原则1、等同采用基本原则。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 ISO12647-2:2013Graphictechnology--Processcontrolfortheproductionofhalf-tonecolourseparations,proofandproductionprints--Part2:Offsetlithographicprocesses。根据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条,国家标准应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若因气候、地理或基本技术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把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减到最小。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可保证国家标准制定的透明度,这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因为即使不同国家标准机构在采用同一国际标准时各自仅做了一些在他们看来是很小的修改,这些修改也可能会是叠加在一起导致不同国家标准互相不被接受,而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2、在本部分的翻译和起草过程中,我们把握如下几个原则:一是严格遵循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二是以 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中规范性附录 E“国际标准条款中助动词的翻译”中的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助动词的译法;三是在术语和定义的用词上,以 GB/T9851《印刷技术术语》为基本基准,并保持与本多部分标准第一部分的一致;四是忠实英文原文的前提下,要语言流畅,还须保证国内用户能够准确理解而不产生歧义;五是以印刷科技事实为基,不盲从原版文件,按照规定对原版文件中可能存在的印刷或编辑错误进行必要的订正。(二)本标准主要内容本部分规定了一系列工艺参数和参数值,用于除新闻纸冷固型平版胶印之外的四色单张纸胶印和轮转纸胶印的分色、制版和印刷生产过程。本部分规定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1、本部分重新划定了适用范围, 因为现代印刷生产中基本已经没有了分色片制版的工艺环节,所以取消了原旧标准 GB/T17934.2—1999中的“以分色片为基础的打样与印刷过程”,修订为“直接适用于采用分色印版的印刷机样张印刷品与印刷生产过程”。2、在术语和定义里定义了覆盖率、校准、特征化数据和阶调值,删除了原旧标准GB/T17934.2—1999中的“胶印版材、阳图型胶印版材、阴图型胶印版材、四色连续表格印刷、商业 /特种印刷、非周期性网目调加网”。3、技术要求里根据现代印刷工艺生产流程及其特点对原旧标准进行了全面调整并重新编写,将原标准中的“分色片、印刷品”调整为“概述、数据文件与印版、样张或生产印刷品”等内容,删除了原旧标准 GB/T17934.2—1999中的有关“分色片”的相应内容。。1)在技术要求的“数据文件与印版”中介绍和讲解了现代印刷中的数据交付、印版质量、网目频率、网点尺寸、网目角度(周期性网目)、网点形状及其与阶调值的关系(周期性网目)、阶调值总和、灰色再现和灰平衡等内容。2)在技术要求的“样张或生产印刷品”介绍和讲解了概述、图像视觉特征要素、阶调值复制范围、阶调值增加与扩展、图像定位允差、符合性等内容。4、在测量方法里,与 GB/T17934.2—1999不同的是增加了密度、CIELAB色坐标与CIELAB色差的计算,并定义了测控条的使用。5、相对于原标准 GB/T17934.2—1999,在附录中介绍了附录 A--灰色再现和灰平衡,以及附录 B--纸张色差的处理。(三)本标准制定参考的主要依据标准制定中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编写。三、重要情况论述(一)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印刷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主要载体实现形式之一,兼具文化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双重属性,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印刷生产和印刷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际印刷标准化组织于2004年、2007年和2013年分别更新了国际标准 ISO12647-2,使这个标准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指导印刷生产和管理 ,对印刷业有着重大意义。我国现有的与之相对应的

GB/T17934.2-1999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胶印》修改采用

ISO12647-2:1996

,ISO12647-2:1996为该国际标准第一次出版,即我国国家标准是在 1999年制定的,这个标准已经使用近20年,1999版的标准中的很多参数在现代胶印生产中已经发生改变,所以原有的1999版的国家标准已经无法很好的指导我国印刷生产。ISO12647-2:2013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比如纸张的类型从5种变为8种,网点扩大曲线从CMY三色用一条曲线B色用一条曲张变为 CMYK四色共用一条TVI曲线,以及明确定义了灰平衡等等变化。本部分是对 GB/T17934.2—1999《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胶印》进行修订,希望在国际标准 ISO12647-2:2013的基础上,生成我国新的胶印生产过程控制标准,进而指导中国的印刷生产。本次对该国家标准的修订,是基于 ISO12647-2:2013版本。该国际标准的修订主要是为了适应近二十年来的印刷行业技术发展,本次修订总体结构和数据变化很大,删除了一些现代印刷工艺中已经不使用的材料和工艺环节,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工艺、新参数和新方法,新标准有更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目前中国平版印刷技术已经与国际达到同步,同时很多企业也承接了大量的国际订单,新修订的内容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中国平版印刷业的实际情况。(二)综述报告1、印刷业基本情况国际上被印刷企业最为广泛应用的印刷过程控制标准为

ISO12647,为ISO/TC130

于1991开始制定,目前,订立符合

IS012647

的认证系统有美国IDEAlliance的G7认证、德国Fogra的PSO认证、瑞士Ugra的PSO认证、美国RIT的PSA认证等等,这些认证系统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使印刷过程控制与结果达到ISO12647的规范。越来越多印刷企业取得相关证书,以ISO12647作为质量保证也越来越受到印刷行业的推崇。为适时将先进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带动我国印刷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标准修订,SAC/TC170秘书处2016年10月26日发出了《关于翻译主要国际标准的通知》 。通知发出后,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回复。为使翻译工作更具实用性、采标更具针对性, SAC/TC170于2016年11月8日召开了国际印刷标准翻译及转化专家研讨会,会议经过对ISO/TC130当时已发布实施的 86项ISO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决定针对其中 9项国际标准做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准备工作。该9项国际标准为ISO12647《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GraphicTechnology—Processcontrolfortheproductionofhalftonecolour

)第1至8部分及ISO15397《印刷技术 印刷纸张特性交流通则》(Communicationofgraphicpaperproperties )。

Graphic

technology

—ISO/TC13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下设的第130号技术委员会——印刷技术委员会,主要解决印刷技术领域的标准化问题。涵盖了印刷过程所有阶段,包括创建、处理、收集、传达图文元素(图像、文本、艺术线条、图案和其他) ,最终以电子方式交付数码产品,或以物理方式使用油墨、调色剂和其他标记或功能性材料转移到承印物上, 并使用终端设备按要求完成表面整饰。 SAC/TC170为ISO/TC130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ISO/TC130所负责的印刷技术标准体系中,ISO12647多部分标准是印刷领域最为核心的标准,各部分规定了各种常规印刷生产过程控制的基本要求。该多部分标准目前共有8部分,涵盖了印刷业的术语、参数和测量方法、胶印、凹印、网印、柔印、数字打样等内容,分别为:《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1部分:参数与测量方法》、《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2部分:平版胶印》、《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3部分:新闻纸冷固型平版胶印》、《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4部分:出版凹印》、《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5部分:网版印刷》、《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6部分:柔性版印刷》、《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7部分:直接使用数字数据的打样过程》 、《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8部分:直接使用数字数据的验证印刷品制作过程》 。2017年11月,ISO/TC130启动《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9部分:金属装饰印刷工艺》的制定工作,该部分国际标准预计于 2021年11月发布实施。2、我国应用情况目前,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T17934.1—1999,GB/T17934.2—1999,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