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课件_第1页
专家介绍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课件_第2页
专家介绍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课件_第3页
专家介绍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课件_第4页
专家介绍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2014年8月22-24日.武汉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学组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4年8月22-24日.武汉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付小兵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兼基础部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6所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W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后勤专用项目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以及《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RepReg)、《国际创伤杂志》(IWJ)、《中国科学》(C辑)以及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等学术职务。获国家973分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25项资助。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7部,参加编著24部,在Lancet和其它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18篇。获国家和军队二等以上成果21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政府特殊津贴、“总后十大杰出青年”、“科技金星”等称号。2008年获“国际创伤修复研究杰出成就奖(LifetimeAchievementAward)”。荣立一等功。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等研究生30余人。SadanoriAkita教授专注于皮肤放射性损伤研究现就职于长崎大学-发育与重建医学系-整形外科分部日本整形与重建外科委员会委员、日本创面修复委员会委员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烧伤研究所所长,烧伤外科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创面修复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在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难愈机制的研究中形成了有别于传统“血管神经损害机制”的“糖尿病皮肤微环境污染学说”;在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中,提出了“真皮模板缺损学说”;在烧伤创面进行性加深的研究中,建立了“伤后24小时内削痂防止深二度创面进行性加深的临床手段”。形成了创面修复失控研究及临床新手段建立的系列性、规模性优势。近年来致力于创面修复专科的建设,建立了创面修复专科与社区医疗单病种双向转诊制度,并以4G高清视频诊治指导系统和基于手机功能的创面形态学记录、发送和储存的软件系统为创新性标志的示范单位。曾经负责承担973子项目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三项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各一项,其它省部级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曾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银蛇奖、黎鳌烧伤医学奖以及第一届中欧创面修复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谢挺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上海市创面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评议人,《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werExtremityWounds》、《中华创伤杂志》评委,国际合作培训项目“WDF/AtH糖尿病相关慢性创面处理培训项目”讲师。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等多项课题负责人。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创面愈合协会联盟青年研究员奖”、“中创组织修复创新奖”和“中欧创面修复联盟奖”等奖项。ColinSong教授前新加坡中央医院整形部主管及高级顾问Duke-NUSGraduateMedicalSchool客座教授新加坡烧伤协会理事长新加坡创面愈合协会主席新加坡整形医师协会委员BurnsJournal、WoundsInternational杂志编委MarcoRomanelli教授意大利比萨大学皮肤医学部高级医师顾问。意大利比萨大学创面愈合研究所主任欧洲创面管理协会理事专注于研究创面评估的物理测量手段、炎性溃疡的管理及创面愈合中的生化指标李炳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创面修复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组织与再生医学修复学会专业委员,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创建了以治疗难愈伤口为特色的创面修复科,设置病床45张,收治病人遍布全国。内设有足病治疗室,支具室;足病医师组,血管外科组,骨关节感染组,足病护理组,伤口护理组。主要研究有:神经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足创面中的表达;天然生物湿敷料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主编《糖尿病足及下肢慢性创面修复》(人民军医出版社)一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副主任,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中心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分中心主任,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病工作组组长,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暨足病学组组长。

冉兴无教授陈振兵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中南地区常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

将国外先进的腕关节诊治技术在国内进行推广,先后开展了腕关节部分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骨锚治疗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Herbert钉微创治疗舟骨骨折等手术,在此方面位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他对臂丛神经手术、各种游离皮瓣、游离足趾移植等手术,有独到的见解和手术技巧,处于中南地区领先位置。陈振兵主任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了40余篇论著。

姜玉峰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基础医学博士后,创伤与烧伤外科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解放军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足病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分会副总干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与足病学组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卫生应急杂志特约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在慢性创面尤其是糖尿病足创面外科修复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治愈了大量病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王鹏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足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暨周围血管病变学组副组长、中国创伤修复专业联盟委员、天津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全国知名的糖尿病足专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与糖尿病足相关的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与糖尿病足相关的专著2部(总计100余万字)。作为主要参与人或负责人完成或在研科研项目六项。从事糖尿病足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相应的科研能力。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现任《中华糖尿病杂志》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审稿人。金毕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前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和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各种血管外科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和血管外科各种疾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曾到德国留学多年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作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血管外科临床和科研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一科科主任。“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疮疡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外科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学组副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研究方向:糖尿病足坏疽、动脉缺血性疾病、疮疡疾病的中西结合诊治及研究。牵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2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专著3部。王军教授赵湜教授武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细胞科技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足病学组成员,中华内分泌学会湖北省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湖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会湖北分会常务委员,中华血液学会武汉市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内科杂志》编委、《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多次获得省部级基金资助,承担课题25项,分别获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参与国际临床研究3项,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编和参编书籍4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第八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李海红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烧伤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神经药理委员会委员;SCI收录杂志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主要从事烧伤整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孙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医学院)卫生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2000年以前从事卫生统计学教学科研工作,2000年后先后从事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循证医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工作的重点在行为与健康方面。2003年和2012年国家规划教材《健康教育学》第一版和第二版编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

上海同济大学医疗系、

上海华东师大心理学毕业。外科主治医师、全科副主任医师资格。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师、高级营养指导师、兼中国创面修复外科会员、兼上海健康管理学会会员、兼上宁区全科学会委员、上宁区人大代表。获奖:长宁区病人眼中好医生奖、长宁区优秀家庭医生奖、长宁区优秀党员、长宁区十大新闻人物生奖、上海市十佳医生奖(2012年)、“陈华工作室”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2012年)。陈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护理学硕士,湖南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糖尿病协会秘书长,湖南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造口治疗师(ET),主攻糖尿病足等疑难伤口的处理、咨询,开展了院内、院外疑难伤口会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MEDLINE1篇、CSCD4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1项,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省ET学校兼职教师周秋红教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医院难愈性伤口科研组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广东省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创面修复学组组长;中山一院难愈性伤口科研组主持人;中山大学科技创新特批专家。对难愈性伤口尤其是褥疮的治疗有深入的研究,被称为“中国压疮治疗第一人”。擅长新型医疗器械的发明。获奖情况曾因发明“波浪床”获国家级发明奖;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多篇。王维平教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烧伤整形科副主任,烧伤ICU主任,广州市创伤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临床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组织修复学组委员、《中华烧伤杂志》编委、《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