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教育训练材料 (2)课件_第1页
低压教育训练材料 (2)课件_第2页
低压教育训练材料 (2)课件_第3页
低压教育训练材料 (2)课件_第4页
低压教育训练材料 (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压教育训练材料日期:地点:低压教育训练材料内容一、供电方式

1.1TT系统

1.2IT系统

1.3TN系统二、低压控制回路

2.1常用低压电器

2.2低压控制回路一、供电方式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

T

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

T

表示设备外壳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

N

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3)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如

C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

TN-C;S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所以PE线称为专用保护线,如

TN-S。

TT系统

供电系统→TN-CTN系统→

TN-STN-C-S

IT系统

TT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1.2IT方式供电系统

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每二个字母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IT方式供电系统特点

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IT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TN-C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TN-C方式的特点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4)TN-C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线。所以,实用中工作零线只能让漏电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TN-C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TN-S方式供电系统

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供电系。

TN-C-S方式供电系统

在建筑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

方式供电,现场必须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这种系统称为TN-C-S供电系统。TN-C-S系统的特点工作零线N与专用保护线PE相联通,ND这段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D点至后面PE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压降,因此,TN-C-S系统可以降低电动机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ND线的负载不平衡的情况及ND这段线路的长度。负载越不平衡,ND线又很长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PE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PE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3)对PE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N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相联,PE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用大顾兼作PE线。

TN-C-S供电系统是在TN-C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二、低压控制回路

2.1常用低压电器自动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控制按钮

2.2低压控制回路2.1.1自动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作用:可实现短路、过载、失压保护。结构:过流脱扣器欠压脱扣器锁钩工作原理:过流时,过流脱扣器将脱钩顶开,断开电源;欠压时,欠压脱扣器将脱钩顶开,断开电源。2.1.2熔断器电路符号FU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3.频繁起动的电机异步电机的起动电流Ist=(5~7)额定电流2.一般电机(稍大)1.无冲击电流的场合(如电灯、电炉)2.1.3交流接触器线圈铁芯衔铁主触头弹簧辅助触头M3~电机动作过程线圈通电衔铁被吸合触头闭合电机接通电源~~~2.1.4继电器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继电器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中间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具有延时功能)热继电器(做过载保护)…...继电器类型:热继电器功能:过载保护工作原理: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属片被烤热。因双金属片的下层膨胀系数大,使其向上弯曲,扣板被弹簧拉回,常闭触头断开。发热元件结构:I常闭触头双金属片扣板热继电器的符号发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中串联在控制电路中常闭触头FRFR行程开关用作电路的限位保护、行程控制、自动切换等。结构与按钮类似,但其动作要由机械撞击。常开(动合)触头电路符号ST常闭(动断)触头电路符号ST电机起动、停车、点动、连续运行、多地点控制等。2.2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2.2.1异步机的直接起动----点动控制M3~ABCKMFUQKMSB动作过程主触头(KM)打开按钮松开(SB)

线圈(KM)断电

电机停车。主触头(KM)闭合按下按钮(SB)

线圈(KM)通电电机运行;控制电路主电路异步机的直接起动----连续运行控制KM自锁自锁(失压保护)的作用按下按钮(SB2),线圈(KM)通电,电机起动;同时,辅助触头(KM)闭合,即使按钮松开,线圈保持通电状态,电机连续运行。KMSB2M3~ABCKMFUQSB1起动按钮停车按钮主电路控制电路过载保护:加热继电器电机工作时,若因负载过重而使电流增大,但又比短路电流小。此时熔断器起不了保护作用,应加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M3~ABCKMFUQFR热继电器的热元件电流形成回路,只要接两相就可以了热继电器触头KMSB1KMSB2FR~失压保护: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M3~ABCKMFUQ主电路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后,电源电压<85%时,接触器触头自动断开,可避免烧坏电机;另外,在电源停电后突然再来电时,可避免电机自动起动而伤人。KMSB1KMSB2控制电路~2.2.3异步机的直接起动----多地点控制例如:甲、乙两地同时控制一台电机方法:两起动按钮并联;两停车按钮串联。乙地甲地KMSB1甲SB2甲KMSB1乙SB2乙~FR2.2.4异步机的直接起动----点动+连续运行控制(1)QFRM3~ABCKMFU方法一:用复合按钮。SB3:点动SB2:连续运行控制关系该电路缺点:动作不够可靠。KMSB1KMSB2FRSB3主电路控制电路~异步机的直接起动----点动+连续运行控制(2)SBKASB1KASB2FRKMKAM3~ABCKMFU方法二:加中间继电器(KA)控制关系SB:点动SB2:连续运行~FRQ2.2.5鼠笼式电机的正反转控制(1)FRKMFKMRKMRSBR该电路必须先停车才能由正转到反转或由反转到正转。SBF和SBR不能同时按下,否则会造成短路!ABCKMRM3~FUQFRSB1操作过程:SBF正转SBR反转停车KMFKMFSB1SBF~鼠笼式电机的正反转控制(2)--加联锁电器联锁(互锁)作用:正转时,SBR不起作用;反转时,SBF不起作用。从而避免两触发器同时工作造成主回路短路。KMFSB1KMFSBFFRKMRKMRKMFKMRM3~ABCKMFFRFUQKMRSBR互锁~鼠笼式电机的正反转控制(3)--双重联锁KMRKMRKMFM3~ABCFUQFR电器联锁KMFSB1KMFFRKMRKMRKMFSBRSBF机械联锁双保险机械联锁(复合按钮)电器联锁(互锁触头)~2.2.6自动往返运动图中KM1、KM2分别为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SQ1为反向转正向行程开关,SQ2为正向转反向行程开关,SQ3、SQ4分别为正向、反向极限保护用限位开关。2.2.7自耦变压器起动法下图是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控制电路。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