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_第1页
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_第2页
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_第3页
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_第4页
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最近恶搞语文课本上的杜甫画像成为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原本一脸忧愁的杜甫在想象力旺盛的网友的加工下,骑着火箭,化身超人,抱着美女,甚至变成快递小哥。杜甫百种新形象让众网友爆笑。下面是对恶搞杜甫的评价调查报告,欢迎参考阅读!最近,一组题为“杜甫很忙”的学生恶搞杜甫的涂鸦之作在网上广为流传。针对此现象,有评论文章认为这是对杜甫的不尊重,同时为当今的学生素质担忧。而网友如何看待此事?一组华声在线新闻快读调查的数据表明,仅1.6%的人认为这是对诗圣的“不尊重”。“诗圣”杜甫惨遭涂鸦,风行起来,并被赋予许多颇为“现代”的生活内容,其中内涵又是什么?为何是杜甫而非别人遭逢如此恶搞?就此问题,我们小组对聊城大学的部分在校学生做了关于“是否同意恶搞杜甫“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一、恶搞杜甫的现状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然而,让杜甫重回人们视野的,不是这一特殊年份,而是网络上疯传的“杜甫很忙”系列插画。在网友们的笔下,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子美忧国忧民的形象被彻底颠覆了,不但被“穿越”到现代骑自行车、打篮球、打CF实战游戏,在电脑上写诗、在路边摆摊卖西瓜,甚至还变身为火影忍者、骑着扫帚的哈利·波特,甚而突破性别变成了一位妖娆的美女⋯⋯可谓极尽想象之能事。对这一现象,不少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有人认为,这样的恶搞是学生缺乏素质的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更何况,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饱经风霜,绝不应受到如此对待。而有人认为,恶搞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宣泄,而非其他,不应上纲上线。二、恶搞杜甫的调查结果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这一群体对于恶搞杜甫的看法,我们小组以调查问卷(见附件:《“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专题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针对聊城大学各大学院的学生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平均每个学院20-30名学生参与此次调查,据收回的450份有效问卷显示:80.7%的聊大学子反对恶搞杜甫,11.8%的学生支持恶搞杜甫,7.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聊大学子不赞同恶搞杜甫。与网络上45%持不赞成态度的比例相比较,这个结果无疑还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三、对恶搞杜甫现象的分析(一)恶搞杜甫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教育未能让受教育者尊重、喜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必须指出,学生们恶搞杜甫只是表象,他们真正痛恨的是机械的授课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功利教育。当学生们尚未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朗诵体会《登高》此类经典作品之前,老师就将考试要求布置给学生,将一篇美文当做敲门砖传递给学生,学生哪能不犯恶呢?问题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考试要求,老师不能不这样做:将所有入选的重点课文作为试题例子来教。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感受文本的能力,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糙和麻木,不但无法体会文本的美感,甚至会从《登高》这样抒写大悲痛的诗文中读出喜感,这是教育的悲哀。社会文化长期在低端发展,有待改善其实,像“杜甫很忙”这样的网络恶搞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且如今的网络舆论似乎也有这样的趋向: 越是解构的、无厘头的话题就越容易引来共鸣,而那些主流的、严肃的、立意宏大的题材却往往受到戏谑和调侃。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从创意PS到课本涂鸦,这些在平常看来都不是个事的事,在网络上竟能如此惹人关注,也不能不说是“奇事”一件。(调查报告)这一方面固然有一些网民盲目跟风的因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反思,传统的宣传引导方式是否契合人们今天的口味。社会浮躁从心理学上来讲,恶搞现象与现在社会的浮躁有关,在校学生尤其明显。他们在穷尽想象恶搞杜甫的过程中,无疑能体会到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再加上通过网络途径引起了关注,反而让他们觉得很有面子。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与不尊重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我们如果不能做到汲取这些文化传统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养分, 那么至少应该对文化经典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对先贤的尊重,对民族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不断“推陈出新”的涂鸦游戏,尽管能满足娱乐至上的心态,但大规模群体性的参与恐怕并不仅是“娱乐”这么简单,透过表象,我们应该看到,这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与不尊重。(二)理性对待恶搞杜甫中学生涂鸦杜甫应该是出于游戏心态,没有太多恶意,应该不是为了侮辱杜甫,因此公众也不必反应过度。网络文化的兴起与衰落,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无章可循和超越常规逻辑的,即便是再普通的文化载体,也能突然之间成为某一时段的流行。然而,鉴于今年恰好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我们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杜甫很忙”以及杜甫文化突然升温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无论如何,不能只停留在恶搞杜甫这一表象上,应该把焦点放在最本质的问题上,积极探讨有效地应对措施。四、反思与对策(一)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恶搞杜甫现象的出现反映出部分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下降,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从时代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激发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二)改革应试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决定了考试的形式,体现了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目的,从古至今考试的制度无有不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变化的。在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教育体制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三)媒体应担负正确的引导职责仔细分析这些恶搞的现状,我们不能否认,一切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不断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就是媒体!如今,传媒在事实上已然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教育工具,大大改变着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