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化学20版必修二课时素养评价汇编_第1页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20版必修二课时素养评价汇编_第2页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20版必修二课时素养评价汇编_第3页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20版必修二课时素养评价汇编_第4页
(新教材)【人教版】化学20版必修二课时素养评价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一硫和二氧化硫(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电视剧《老中医》在卫视上映,并且引起广泛关注。剧中陈宝国所饰演的翁泉海为我们展示了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中医用药讲究十八反和十八畏,其中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硫黄即硫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C.过量的硫与铁反应生成Fe2S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解析】选B。A项,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错误;B项,硫溶于二硫化碳,正确;C项,硫与铁反应时,硫得电子作氧化剂,但反应产物为FeS,与铁和硫的用量无关,错误;D项,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硫,燃烧产物与氧气用量无关,只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易错提醒】(1)不论氧气是否过量,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2)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反应产物均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故氧化性:Cl2>S。2.(2019·安庆高一检测)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①品红溶液②KMnO4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解析】选C。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SO2与有色试剂作用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根据SO2具有酸性、漂白性、强还原性的性质逐项分析。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了无色物质;SO2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淀粉碘溶液褪色,是由于SO2具有还原性,能分别将KMnO4、Br2、I2还原;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由于SO2与NaOH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3.(2019·德州高一检测)下列装置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解析】选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SO2,应使用浓硫酸,故A错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导管“长进短出”,故B正确;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长进短出,故C正确;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碱反应,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的尾气,故D正确。【补偿训练】(2019·长沙高一检测)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④⑤ D.全部【解析】选C。SO2、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现象相同,①不能区别;SO2可与H2S反应:2H2S+SO23S↓+2H2O,CO2不能与H2S反应,②可区别;SO2具有还原性,可使③④褪色,而CO2不能,③④可以区别;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不能,⑤可以区别。4.(2019·黄冈高一检测)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A.BaSO4 B.FeS C.BaSO3 D.S【解析】选A。因为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将SO2氧化:2Fe3++SO2+2H2O2Fe2++S+4H+,进而发生反应:Ba2++SBaSO4↓,故所得沉淀为BaSO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5.完成下列的【活动探究】与【实验探究】。【活动探究】【实验探究】【交流与研讨】①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硫单质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②从物质类别的角度,预测硫单质可能与哪几类物质反应?③硫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SO3吗?为什么?【实验装置】【思考与交流】①通过什么现象说明铁粉与硫粉反应了?硫单质表现什么性质?②移开玻璃棒后仍能剧烈反应说明什么?③如何检验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还是+3价?【解析】【活动探究】①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发生化学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表现还原性;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降低,表现氧化性。②硫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应该具有与Cl2等非金属单质相似的性质,可以与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③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与氧气的量无关。【实验探究】①铁与硫反应生成FeS,硫单质表现氧化性,FeS不再被磁铁吸引,故通过小磁铁的掉落可以说明铁粉与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②移开玻璃棒后仍能剧烈反应说明该反应放热。③取反应后的生成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说明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若溶液变红色,则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答案:【活动探究】①硫单质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②硫单质可以与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③不能;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实验探究】①通过小磁铁的掉落可以说明铁粉与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硫单质表现氧化性②该反应放热③取反应后的生成物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则说明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若溶液变红色,则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6.如图所示的是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将浓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生成SO2。 关于此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A.a处黄色褪去,说明非金属性:Br>SB.b处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C.c处变为蓝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氧化性D.d处红色先褪去后恢复,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稳定【解析】选B。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SO2,SO2具有还原性,能把溴水还原,所以a处黄色褪去,说明SO2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但不能说明Br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b处变为红色,B正确;SO2不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因此c处不可能变为蓝色,C错误;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D错误。【补偿训练】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解析】选C。SO2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呈酸性,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仍为无色;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溶液变为无色;SO2通入氯水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Cl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SO2通入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2NaOHNa2SO3+H2O,Na2SO3+BaCl2BaSO3↓+2NaC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7.(2019·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一种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用测硫装置进行测定。某测定硫含量的流程如下:(1)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CO2、________、________。

(2)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煅烧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FeS+5O21________+3________。

(3)吸收装置中,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NaOH溶液中和生成的溶液b,消耗zmLNaOH溶液,若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1)煅烧时,钢铁中所含的碳元素和硫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还有部分氧气剩余,所以气体a的成分是SO2、CO2、O2;(2)由题意可知,FeS与O2高温条件下反应应该生成铁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molFeS反应生成1molFe3O4和3molSO2,反应方程式为3FeS+5O2Fe3O4+3SO2;(3)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O2+SO2H2SO4;(4)若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g,z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zg,硫的质量分数为×100%=×100%。答案:(1)SO2O2(2)Fe3O4SO2(3)H2O2+SO2H2SO4(4)×100%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二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实验室有两瓶硫酸,分别是浓硫酸和稀硫酸,但由于同学的粗心将标签弄混了,请你帮助该同学选择既简单又可靠的区分方法 ()A.与铜片反应B.与石蕊溶液反应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解析】选C。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与铜反应,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无法区别。向两种酸中加入锌片二者都反应: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稀硫酸产生H2,可以区别,但不是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只有C是利用了浓硫酸有脱水性而稀硫酸没有脱水性来区别,方法简单,所以选择C。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BaCl2、NaOH、HClD.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解析】选D。粗盐提纯应先过滤得NaCl溶液,再倒入蒸发皿中蒸发结晶得NaCl晶体,A错;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搅拌,使滤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B错;除杂加入试剂Na2CO3应在BaCl2之后再加入,C错。3.(2019·聊城高一检测)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未表现出的性质是 ()A.酸性 B.脱水性C.吸水性 D.强氧化性【解析】选A。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首先表现出吸水性;放出的热量促使浓硫酸将蔗糖脱水炭化,表现出脱水性;生成的炭又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SO2等气体,使体积迅速膨胀。可见整个过程中浓硫酸未表现酸性。【补偿训练】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解析】选B。在空气中敞口久置浓硫酸,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溶液质量增大,表现了吸水性;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了脱水性;浓硫酸可干燥某些气体表现了吸水性。4.(2019·济南高一检测)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有S、C、Cl-等。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A.硫酸 B.盐酸C.NaOH溶液 D.NaNO3溶液【解析】选B。检验S时,应先用盐酸酸化,若无明显现象,再用BaCl2溶液检验。5.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已知酸性条件下N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含+4价的硫的微粒。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一定是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是否被部分氧化【解析】选C。硝酸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为+6价,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一定是BaSO4,但加硝酸之前也有可能是BaSO3,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被部分氧化。6.(2019·洛阳高一检测)下列变化的原理相似的是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氯水褪色④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容器存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炭反应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④⑤C.只有③④⑤ D.全部【解析】选B。浓硫酸吸水,浓盐酸挥发,导致浓度均减小,二者原理不同,①错误;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氧化品红,二者原理不同,②错误;二氧化硫能还原Cl2,使氯水褪色,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褪色原理不同,③错误;浓硫酸能使Fe钝化,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都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④正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分别生成亚硫酸钙、碳酸钙沉淀,⑤正确。7.(2019·滁州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选C。浓硫酸稀释时,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只是被还原的元素不同,浓硫酸中是+6价的硫元素,而稀硫酸中是+1价的氢元素;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2019·南京高一检测)某同学通过查阅得到以下资料:材料一:BaSO4、BaSO3都难溶于水,BaSO4难溶于强酸,但BaSO3可溶于强酸,故BaSO4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而BaSO3不能。材料二:三氯化铁与二氧化硫能发生下列反应:2FeCl3+SO2+2H2OFeCl2+FeSO4+4HCl。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是BaSO3B.无法确定白色沉淀的成分C.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D.FeCl3被SO2还原为FeCl2【解析】选D。由题意知BaSO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而Fe3+可以将SO2氧化为S,自身被还原为Fe2+,故沉淀为BaSO4,故只有D正确。【互动探究】(1)如何用实验证明三氯化铁与二氧化硫发生了反应?提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再加少量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反应发生了。(2)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白色沉淀是否含有BaSO3?提示: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白色沉淀无BaSO3,若白色沉淀部分或全部溶解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则说明白色沉淀有BaSO3。【补偿训练】已知①Zn+H2SO4(稀)ZnSO4+H2↑、②Zn+2H2SO4(浓)ZnSO4+S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稀硫酸均有氧化性,所以硫酸是氧化性酸B.过量的Zn在浓硫酸中反应可得SO2和H2C.Zn与稀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是ZnSO4D.不管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若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2SO4物质的量相等,则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解析】选A。从反应方程式知浓硫酸和稀硫酸均有氧化性,但稀硫酸不是氧化性酸,A项错误;过量的Zn在浓硫酸中反应先生成SO2,硫酸变稀后生成H2,B项正确;Zn与稀硫酸反应,被氧化,氧化产物是ZnSO4,C项正确;Zn分别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反应中,有1molH2SO4被还原时分别生成1molSO2和1molH2,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22分)9.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

__________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试管口

_____猜想Ⅰ成立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加________,再滴加Na2SO4溶液

有气泡冒出,无白色沉淀

_____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取少量NaCl晶体于试管中溶解,______

_____猜想Ⅲ成立【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2)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时可判断步骤③加入盐酸是否“适量”。(3)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猜想Ⅰ主要是为了检验碳酸盐,可以加入强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来进行检验;猜想Ⅱ是对C、Ba2+的检验;猜想Ⅲ是对S的检验,选用含Ba2+的合适试剂即可。答案:(1)过滤(2)滴加盐酸至无气泡产生为止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3)有气泡冒出,烧杯内壁变浑浊稀硝酸(或稀盐酸)猜想Ⅱ不成立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蘸有浓硫酸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没有白烟,说明硫酸与氨气不反应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C.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解析】选B。氨气与挥发性酸反应可形成白烟,硫酸难挥发,A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C错误;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D错误。11.(2019·海淀区高一检测)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33.6L气体Y(在标准状况下)。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c(H+)=0.1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体Y是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Y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97.5g锌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解析】选B。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降低,变成稀硫酸,此时生成H2。反应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18.5mol·L-1×0.1L-0.05mol·L-1×1L=1.8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ZnZn2+,SSO2,2H+H2。此时生成1.5mol气体,则转移电子为3mol,反应掉的Zn为1.5mol。m(Zn)=65g·mol-1×1.5mol=97.5g,n(SO2)=1.85mol-0.05mol-1.5mol=0.3mol,n(H2)=1.5mol-0.3mol=1.2mol。故混合气体中n(SO2)∶n(H2)=0.3mol∶1.2mol=1∶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1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两位同学提出以下见解: 为了验证甲、乙两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已略去):试思考:(1)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氢气的理由是什么?(2)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什么?(3)装置B的作用是什么?加入的试剂是什么?(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5)如果撤去装置B,是否还能判断气体X中含有氢气?【解析】为确定有SO2产生,可在A中加入品红溶液,然后利用酸性KMnO4溶液将其除去;为确定有H2产生,需用H2还原CuO,检验生成物有H2O,但必须先用装置B中的液体干燥气体。答案:(1)反应过程中H2SO4被消耗,且有水生成,故硫酸的浓度减小而锌与稀硫酸反应可生成氢气(2)检验装置气密性(3)吸收水蒸气浓硫酸(4)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红,装置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5)不能;混合气体通过KMnO4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干扰生成水的检验【补偿训练】(2019·西安高一检测)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如图:在沸腾炉内FeS2与O2反应,生成SO2;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SO2进一步与O2化合,生成SO3;SO3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与水化合形成硫酸。为研究吸收SO3应选用的物质,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流程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1)根据上述设计,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写出在沸腾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装置甲在本实验中的作用什么?(4)反应中要求乙反应器内氧气的量要比二氧化硫的量多一倍左右,控制这一比例的实验现象是什么?(5)实验时发现,丁装置在反应过程中先出现气泡,不久就出现了白雾,而丙装置一直都没有任何现象。据此可得出什么结论?(6)请就上述实验装置某一方面说说你对该实验装置的评价。【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浓硫酸和水吸收三氧化硫的效果。(2)工业制硫酸,沸腾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3)装置甲的作用:①净化二氧化硫和氧气,吸收水分;②使二氧化硫和氧气充分混合;③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4)甲装置中,通氧气气体的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大约是通二氧化硫导管口的2倍。(5)丁装置在反应过程中先出现气泡,不久就出现了白雾,说明有水蒸气产生,则水与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丙装置一直都没有任何现象,说明浓硫酸吸收的效果比水好。(6)SO2和SO3都是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尾气吸收。答案:(1)比较浓硫酸和水吸收三氧化硫的效果(2)4FeS2+11O22Fe2O3+8SO2(3)①干燥二氧化硫和氧气;②SO2和O2充分混合;③调节气体的流速(4)甲装置中,通氧气气体的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大约是SO2导管口的2倍(5)水与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浓硫酸吸收的效果比水好(6)缺少尾气吸收装置等(合理答案均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三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还原性的是 ()A.H2S B.SO2C.H2SO3 D.H2SO4【解析】选A。S有-2、0、+4、+6价,-2价是硫的最低价态,只表现还原性。0、+4价既可以表现还原性,也可以表现氧化性,+6价仅表现氧化性。故选A。【补偿训练】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解析】选A。A中含硫物质被氧化后硫元素的价态升高;B、C选项浓硫酸中的硫元素化合价降低;D项中硫元素的价态不变。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钝化现象【解析】选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只能得到SO2,A错误;因为二者都出现白色沉淀,B项错误;前者是由于SO2的漂白性,后者是由于SO2的还原性,C项正确;事实上,二者在常温下不能反应,D项错误。3.(2019·泰州高一检测)已知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浓)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故SO2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B.②若改用稀硫酸,则放出H2C.②和③说明硫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D.上述反应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析】选D。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SO2表现氧化性,A错;S能与浓硫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B错;单质硫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使化合价升高,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使化合价降低,即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错。【补偿训练】“硫与氧均为第ⅥA族的元素,但硫的氧化性不如氧强”,在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 ()A.S+O2SO2,O2是氧化剂,硫是还原剂B.硫是淡黄色固体,O2是无色气体C.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2H2S+O22S↓+2H2O)D.S与Cu反应只生成Cu2S(硫化亚铜),而O2与Cu反应生成CuO【解析】选B。S与O2化合时,O2作氧化剂,硫作还原剂,说明氧的氧化性比硫强。不同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单质存在状态无必然联系。氢硫酸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是氧将硫置换出来。不同的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氧化剂的氧化性比将金属氧化成低价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4.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转化为丙。在丙溶液中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溶液中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分别是 ()A.SO3、H2SO4、H2SO3、H2S、SB.SO2、H2SO3、H2SO4、SO2、SO3C.SO3、H2SO4、H2SO3、SO2、Na2S2O3D.SO2、H2SO3、H2SO4、H2S、S【解析】选D。题目中所述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由题意可推出:甲是SO2,乙是H2SO3,丙是H2SO4,丁是H2S,戊是S。【补偿训练】已知SO2可与Na2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Na2SO3+SO2+H2O2NaHSO3。欲除去SO2中混有的少量的SO3气体,可使气体通过 ()A.澄清石灰水B.饱和NaHSO3溶液C.水 D.饱和NaHCO3溶液【解析】选B。A项:SO2、SO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故A项错误。B项:SO3+2NaHSO3Na2SO4+H2O+2SO2,而SO2不与NaHSO3反应,故B项正确。C项:SO2在水中溶解性为1∶40,故C项错误。D项:SO2+NaHCO3NaHSO3+CO2,消耗了SO2,生成CO2为新的气体杂质,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5.A~D等4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若A是正盐,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1)根据信息用化学式代替字母完成上述流程图。(2)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对B的推断?(3)将红热的炭插入D的浓溶液中,会不会反应?若反应,D表现什么性质?(4)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什么?(5)若A为单质,如何改变实现上述变化?【解析】(1)根据“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知B是SO2气体,则C是SO3,D是硫酸。A是正盐且能与硫酸反应放出SO2,其阴离子必然是亚硫酸根离子,同时A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由此判断A为Na2SO3;(2)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加热又恢复红色;(3)加热条件下碳与浓硫酸可以发生反应,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4)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未见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少量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5)硫单质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可实现上述变化。答案:(1)(2)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加热又恢复红色(3)可以反应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4)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足量盐酸酸化,未见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少量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5)硫单质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可实现上述变化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6.(2019·日照高一检测)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过量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气体W,气体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①Na2S和稀硫酸②Na2SO3和盐酸③Na2S和盐酸④Na2SO3和稀硫酸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④【解析】选D。①Na2S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S气体,H2S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Na2S;H2S与O2反应先生成SO2,在催化剂作用下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符合题中转化关系。②Na2SO3和盐酸反应生成SO2气体,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Na2SO3;SO2在催化剂作用下被O2氧化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不符合题中转化关系。③Na2S和盐酸反应生成H2S气体,H2S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Na2S;H2S与O2反应先生成SO2,继续被氧化,最终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不符合题中转化关系。④Na2S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SO2气体,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SO2在催化剂作用下被O2氧化生成SO3,SO3溶于水生成H2SO4,符合题中转化关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7.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到600℃便开始分解,分解产物是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某学生将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后的试样溶于水制成浓溶液,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他向试样溶液中缓缓地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试样含有什么成分。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无水亚硫酸钠受热分解的另一种固体是什么?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如果加热温度在600℃以上,再向所得固体的试样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CuS),试分析其他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3)若加入了足量的稀盐酸后,品红溶液和CuSO4溶液中仍无明显的现象发生,原因是什么?【解析】(1)根据“Na2SO3分解生成Na2S+另一种固体”,可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分析,另一种固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应高于+4,所以这种固体是Na2SO4,化学方程式是4Na2SO3Na2S+3Na2SO4;从中可得出,装置中会产生SO2、H2S等气体,考虑到这些气体都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或H2S。(2)温度高于600℃时,Na2SO3开始分解,所得固体可能是Na2SO3、Na2S等的混合物。滴入稀盐酸时,S、S2-可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单质硫。根据“CuSO4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可得出,从烧瓶中出来的气体为H2S,没有SO2放出。所以试样溶液出现的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并有气泡冒出。S+2S2-+6H+3S↓+3H2O,S2-+2H+H2S↑。品红溶液不褪色。(3)品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都没有明显现象,说明在烧瓶中没有放出SO2,也没有放出H2S,进而可推出,加热后的固体试样中所含亚硫酸钠和硫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1∶2,在酸性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不产生H2S和SO2。答案:(1)Na2SO4;吸收H2S或SO2气体(2)试样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并有气泡冒出;品红溶液中有气泡生成但不褪色(3)加热后固体中所含Na2SO3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在酸性溶液中恰好生成S,不产生H2S和SO2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四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C.N2在空气中约占质量比的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解析】选C。N2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但在高温下N2与O2产生的NO易被氧化为NO2,故汽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N2与金属、H2反应时作氧化剂。【补偿训练】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解析】选A。A项,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错误;B项,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正确;C项,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经动物消化使蛋白质转化为氨气和铵盐,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并且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的循环,C、D正确。2.(2019·西安高一检测)2019年3月德国滤清专家曼胡默尔推出一项新技术,用于降低污染严重地区的二氧化氮(NO2)浓度。曼胡默尔进一步开发了该技术并集成了新开发的复合过滤介质。下列关于氮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B.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D.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2【解析】选D。氮的氧化物均会对大气产生污染,N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N2O5中氮元素为最高价,只有氧化性,B项错误;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有些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化合生成酸,反应中中心元素化合价不变,HNO3对应的酸性氧化物是N2O5,C项错误。【补偿训练】(2019·武汉高一检测)把少量的NO2气体通入过量的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O2 B.NO2C.NO2和O2 D.CO2和NO【解析】选C。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与NO反应生成NO2,O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3.(2019·济南高一检测)工业上常用原理:NOx+NH3N2+H2O,使其转化为无毒的N2,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0L,可与3.5L相同状况的NH3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N2,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3∶1 D.1∶3【解析】选D。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3.0molNO、NO2混合气体与3.5molNH3恰好反应生成N2,设NO为xmol,则NO2为(3-x)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x+4(3-x)=3×3.5,x=0.75,故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4.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1)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止水夹,观察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2)然后轻轻摇动烧瓶,烧瓶中观察到什么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若最后烧瓶中充满了水,则原烧瓶中NO与通入氧气的体积之比为多少(同温同压下)?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解析】(1)无色的NO能与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2)轻轻摇动烧瓶,使得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因为烧瓶内气体的量减少,引起烧瓶内气体的压强降低,所以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入烧瓶中,使烧瓶中液面上升。(3)发生的反应为①2NO+O22NO2,②3NO2+H2O2HNO3+NO,联立可得方程式:4NO+3O2+2H2O4HNO3,当NO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4∶3时,完全溶于水答案:(1)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发生了反应2NO+O22NO2(2)①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②烧杯中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发生了反应3NO2+H2O2HNO3+NO(3)4∶3;发生的反应为①2NO+O22NO2,②3NO2+H2O2HNO3+NO,联立可得方程式:4NO+3O2+2H2O4HNO3,当NO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4∶3时,完全溶于水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6.伴随着国六标准的出台,以及最严的监管制度出台,给尾气处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某汽车生产厂家为汽车装有的一种尾气处理装置使用铂作催化剂,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铂表面被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B.在铂催化下,NO可被CO氧化为N2C.尾气处理装置使用铂作催化剂可加快CO的氧化D.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可直接将CO氧化为CO2【解析】选B。由题意知铂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做成蜂窝状增大了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CO具有还原性;所以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7.2019年1月西班牙马德里市议会重新启动了二氧化氮(NO2)高污染议定书。该议定书旨在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从而加强对公民健康的保护,使其免受高污染事件的有害影响,特别是对患有呼吸问题的人和孕妇的有害影响。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①2NO2+2NaOHNaNO2+NaNO3+H2O②①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哪种物质?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②由反应②判断二氧化氮是否为酸性氧化物?解释原因。(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得到空气中的成分,从而消除污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①在反应①中NO2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②二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两种盐,且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2)根据原子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信息可知,NO与CO反应后生成的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答案:(1)①NO21∶1②不是因为二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两种盐,且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2)2NO+2CON2+2CO2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五氨和铵盐(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9·北京昌平区高一检测)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 B.Cl2 C.NO D.HCl【解析】选C。NH3是碱性气体,只能用碱石灰干燥,Cl2、HCl能与碱石灰反应,只能用浓硫酸干燥,NO既不与浓硫酸反应,又不与碱石灰反应,故选C。2.爱吃虾的同学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买来的虾,闻起来有刺鼻的氨水味,是虾坏了,还是有不良厂商进行药物处理了呢。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系丁教授研究结论是海虾的消化道里也能分解出氨。所以吃海鲜要用醋去腥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由多种粒子构成的,液氨的组成中只有氨分子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D.在1mol·L-1氨水中,NH3·H2O、N、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解析】选C。氨水是氨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中有多种粒子,包括NH3·H2O等分子,N、OH-等离子,而液氨是纯净物,组成就是氨分子;当氨溶于水后,大部分氨与水结合,形成NH3·H2O,而NH3·H2O是弱碱,只有少部分电离,电离出N和OH-,因此在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NH3·H2O(除水外);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故一般情况下,氨水存放在陶瓷坛、橡皮袋等里面;根据氮原子守恒有c(NH3·H2O)+c(N)+c(NH3)=1mol·L-1。3.下列有关铵盐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检验铵盐中含有N的操作是取少量铵盐放入试管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解析】选C。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分解不一定产生NH3,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分解可生成NH3,NH4NO3分解不产生NH3,A项错误;检验N的操作关键是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如果加入稀NaOH溶液或不加热,可能不放出NH3,B项错误;铵盐和强碱在水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质是N+OH-NH3↑+H2O,C项正确;可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铵和某些既不分解、也不升华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二者又重新化合,该过程为化学变化,不是升华,D项错误。【补偿训练】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你认为下列试纸或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①蒸馏水②NaOH溶液③红色石蕊试纸④蓝色石蕊试纸⑤稀硫酸A.①⑤B.④⑤C.①③D.①④⑤【解析】选B。N检验一般是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因此④⑤一定用不到。4.(2019·北京昌平区高一检测)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选D。Cl2、SO2等都能使品红褪色,所以A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NO不稳定,遇到空气会被氧化为NO2,所以B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C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采用防倒吸装置,故D正确。5.(2019·厦门高一检测)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NH4Cl晶体制备氨气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C.将浓氨水滴到CaO上,会有氨气生成D.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可采用升华的方法【解析】选C。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二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NH4Cl,A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但浓硫酸难挥发,故不会发生反应,B错;浓氨水滴到CaO上,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放出热量使氨水分解,会有氨气生成,C正确;碘易升华,NH4Cl受热易分解,不能用升华法除NH4Cl,D错。6.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MgCl2溶液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选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与NH3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颗粒,A项正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但是仍然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B项不正确;NH3·H2O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C项不正确;NH3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但NH3本身不是碱,D项不正确。7.(2019·福州高一检测)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解析】选C。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V/Vm知,氨气、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NO2能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做完喷泉实验后,盛放氨气的烧瓶、含NO2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比为3∶2,所以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补偿训练】1.(2019·三明高一检测)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OH-NH3↑+H2OB.NH4HCO3加热分解:N+HCNH3↑+CO2↑+H2OC.氨气与水反应:NH3+H2ONH3·H2O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2++2NH3·H2O2N+Fe(OH)2↓【解析】选C。A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B项,NH4HCO3加热分解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C项,氨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项,向氨水中滴加FeCl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易错提醒】涉及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事项(1)氨水作反应物时,用NH3·H2O表示:如C项:NH3·H2O+H+N+H2O。(2)生成氨水时,若反应物为浓溶液或稀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用NH3表示,如B项:N+OH-NH3↑+H2O。(3)生成氨水时,若反应物为稀溶液且不加热,用NH3·H2O表示,如NH4Cl稀溶液与NaOH稀溶液反应:N+OH-NH3·H2O。2.有以下四种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aCl,④Na2SO4,下列试剂能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HClB.BaCl2C.NaOH D.Ba(OH)2【解析】选D。HCl与四种物质都无明显现象;BaCl2与②、④均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与①、②均能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Ba(OH)2可区别开四种物质:2NH4Cl+Ba(OH)22NH3↑+2H2O+BaCl2,(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D。A项,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气体,在试管口遇冷又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B项,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使浓氨水分解出氨气,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C项,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倒流,损坏试管;D项,浓氨水加热制取并收集NH3的方法和试剂均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8.(14分)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1)关闭装置Ⅰ中的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适量水,打开活塞,说明Ⅰ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利用装置Ⅰ制取氨气,不能选用的试剂为浓氨水和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碱石灰C.硝酸钾 D.生石灰(3)根据实验要求,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4)收集氨气,按如图装置进行NH3性质的探究实验。①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向烧瓶中加一定量水,没过分液漏斗的下端,关闭止水夹,再加一定量的水,分液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可说明气密性良好。(2)实验室为快速制取氨气,可以向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生石灰或碱石灰。(3)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制气、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吸收。(4)①A容器压强为150kPa,B容器压强为100kPa,A容器压强大于B容器,先打开旋塞1,A容器中的氯化氢进入B容器,氨气和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所以B瓶中的现象是出现白烟;②氨气、氯化氢为气体,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固体,压强减小,再打开旋塞2,硝酸银溶液倒吸入B瓶中,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答案:(1)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2)C(3)bcefd(4)①产生白色的烟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NH3+HClNH4Cl,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提示:A中气体压强大于B中)②烧杯中的硝酸银溶液会倒吸入B瓶中,B瓶中生成白色沉淀9.(14分)某兴趣小组周末去游乐园游玩,被游乐园中心美丽的喷泉吸引,联系到课堂中学习的氨气的性质,产生了探究喷泉产生原因的浓厚兴趣。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下3个装置。(1)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利用图1中的A装置还可制备哪些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气,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什么?(3)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哪组?A.CaCO3粉末和浓盐酸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D.HCl和酚酞溶液【解析】(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用该制气装置还可以制备O2。(2)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由于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发喷泉。(3)图3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答案:(1)O22KClO32KCl+3O2↑(合理即可)(2)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3)A(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0.(2019·咸宁高一检测)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液氨用作制冷剂【解析】选A。B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D项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B、C、D选项均错误,A项正确。【补偿训练】(2019·大连高一检测)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氨水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说明NH3·H2O为弱碱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D.将红热的铂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解析】选B。氨气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迅速降低,液体迅速充满试管,A正确;氨水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只能说明氨水显碱性,不能说明NH3·H2O碱性的强弱,B错误;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分解,不稳定,C正确;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D正确。11.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的生产会应用到氨气。氨气还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具有还原性D.上述转化关系中只有2个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C。NH4Cl是常用化肥,而NaHCO3为小苏打,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NH3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上述转化关系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NH3NONO2HNO3,D错误。【互动探究】(1)上题转化关系中生成1molNO时,转移________mol电子。

提示:5。NH3NO中氮的化合价由-3价变成+2价,变化5价,故生成1molNO时,转移5mol电子。(2)写出NH3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提示:NH3+H2O+CO2+NaClNaHCO3+NH4C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8分)12.(2019·西安高一检测)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填字母)。

A.Cl2B.O2C.CO2D.NO2(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粉末,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__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值为__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浓氨水使b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碱石灰固体等均可。(2)制备氯气需要加热,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A不符合;可以制备O2,利用固体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B符合;可以制备CO2气体,利用稀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C符合;NO2是红棕色气体,D不符合。(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粉末,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化学方程式:3CuO+2NH33Cu+3H2O+N2。(4)依据流程分析,E中浓硫酸吸收过量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影响实验效果。(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6)干燥管D增重mg,则水的物质的量=,装置F测得气体(N2)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得到氮原子和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2)∶(×2)=,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答案:(1)分液漏斗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2)B、C(3)还原3CuO+2NH33Cu+3H2O+N2(4)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5)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6)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评价六硝酸酸雨及防治(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中办、国办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之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赤潮”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C.全部 D.只有②【解析】选D。“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SO2或NOx的浓度增大引起的。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属是由纯金制成的;乙认为该金属是由金银合金制成的;丙认为该金属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取制造这种金牌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C.稀硝酸 D.硝酸银溶液【解析】选C。稀硝酸可以溶解Cu、Ag、Zn,但不与Au反应,因此可根据金属粉末的变化来判断,若不溶解则甲正确,若部分溶解则乙正确,若全部溶解则丙正确。3.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B.铁与稀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D.氢氧化亚铁固体与稀硝酸混合——仅强酸性【解析】选D。A项,浓硝酸因有酸性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又因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使其褪色;B项,因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不产生H2;C项,因浓硝酸不稳定,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因此应用棕色瓶盛装,避光保存;D项,稀硝酸与氢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表现了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易错提醒】(1)硝酸与金属反应无H2生成。(2)硝酸与金属、FeO、Fe(OH)2、Fe3O4、Na2SO3、Na2S等反应不仅表现酸性,还表现强氧化性;硝酸与碳等非金属单质、HI、HBr、H2S、SO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时,只表现其氧化性。(3)在酸性溶液中,N能将Fe2+、Br-、I-、S2-、S等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4)稀硝酸与铁反应时,当HNO3过量时,产物为Fe(NO3)3;当Fe过量时,产物为Fe(NO3)2;当Fe与HNO3恰好耗尽时,产物可能是Fe(NO3)3或Fe(NO3)2或Fe(NO3)3与Fe(NO3)2的混合物。4.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分为两份,第一份气体先通入适量蒸馏水中再通入石灰水中;第二份气体直接通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A.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变乳白色B.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不变浑浊C.第一份变乳白色;第二份变乳白色D.第一份不变浑浊;第二份不变浑浊【解析】选B。碳与浓硝酸共热,产生NO2和CO2的混合气体,第一份气体先通入适量蒸馏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和剩余气体(CO2)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乳白色浑浊;第二份气体直接通入石灰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石灰水不变浑浊。5.硝酸甘油又称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用作血管扩张药,治疗心绞痛。硝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制得硝化甘油。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还原成H2B.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可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D.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解析】选C。A项,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生成含氮氧化物等,不能生成H2;B项,Fe被浓硝酸钝化,阻止进一步反应;C项,稀硫酸电离出H+,N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被Fe2+还原为NO,试管口遇O2生成红棕色的NO2,正确;D项,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硝酸,生成的Fe2+与KSCN溶液不反应。6.一定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和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浓度越大,硝酸被还原之后的生成物的价态越低,对应的硝酸的氧化性越弱B.硝酸浓度不同,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不同C.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解析】选D。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与产物的价态无关,故A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生成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B错误;等量的Cu与酸反应,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多,故C错误;因3NO2+H2O2HNO3+NO,最终收集气体均为NO,由电子守恒可知,收集NO的体积相等,故D正确。7.(2019·怀安高一检测)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B.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C.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解析】选C。Fe2+和N、S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盐酸后,N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S与H+在水溶液中不能结合成浓硫酸,不能把Fe2+氧化成Fe3+,溶液颜色基本没变。【易错提醒】本题容易错选D,原因是忽视了Fe(NO3)2中存在N,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从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本题也容易错选B,原因是错误认为加入HCl后,H+物质的量浓度增大,H+和S会结合成浓硫酸,从而把Fe2+氧化为Fe3+,也使溶液变为棕黄色。8.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就关于对危废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有价金属元素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工业上用废铜屑作原料制备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污染,宜采取的方法是 ()A.Cu+HNO3(稀)Cu(NO3)2B.CuCuOCu(NO3)2C.CuCuSO4Cu(NO3)2D.Cu+4HNO3(浓)Cu(NO3)2【解析】选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NO是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A错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生成相同的量的硝酸铜,反应消耗硝酸最少,且没有生成污染性气体,B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属于污染性气体,C错误;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所以不能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备硝酸铜,D错误。9.(2019·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Ag+、Cl-、CB.Na+、Mg2+、Cl-、SC.Fe3+、K+、S、OH-D.Fe2+、H+、S、N【解析】选B。A项,Ag+与Cl-、C可以形成AgCl沉淀、Ag2CO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B项,Na+、Mg2+、Cl-、S间既不能形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产生,该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C项,Fe3+与OH-可以形成Fe(OH)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错误;D项,酸性条件下N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补偿训练】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1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①N②Fe3+③H+④NO⑤NO2A.① B.①⑤C.②④⑤ D.①②③⑤【解析】选B。由于Fe与浓硝酸反应时二者的相对用量不确定,所以H+、Fe3+是否存在是不确定的。即使有少量NO生成,也会被装置内氧气氧化,故只能选N和NO2。10.(2019·天津静海区高一检测)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KNO3和2.5molH2SO4,向其中加入1.5molFe,充分反应(已知N被还原为NO),最终溶液体积为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c(N)=2.75mol·L-1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2C.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下)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解析】选A。第一步反应:从比例关系来看,只有H+完全反应。Fe+ 4H+ +N Fe3++NO↑+2H2O1 4 1 1 11.25mol 5mol 1.25mol 1.25mol 1.25mol铁粉剩余1.5mol-1.25mol=0.25mol,硝酸根离子剩余4mol-1.25mol=2.75moln(Fe3+)=1.25mol,V(NO)=n(NO)×Vm=1.25mol×22.4L·mol-1=28L;第二步反应:从比例关系来看,铁粉完全反应。Fe+ 2Fe3+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