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如何思考_第1页
土著如何思考_第2页
土著如何思考_第3页
土著如何思考_第4页
土著如何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著如何思考》常雅慧2015年5月13日一、作者简介马歇尔•萨琳斯(1930——)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一个犹太家庭,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从博士论文开始,他对非西方世界产生兴趣,并专门研究过太平洋岛屿的土著文化,进而反思西方世界各种观念的缺失。1956—1973年在密歇根大学担任教职,1973年转而进入芝加哥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我国复旦大学社会高等研究学术委员会创始委员。主要著作概述早期受到怀特和斯图尔德的影响,是一个持有“文化唯物论”思想的进化论者。这一时期代表作有:《波利尼西亚的社会分层》(1958)、《进化与文化》(与塞维斯合著,1960)。1972年,萨林斯的研究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波兰尼的经济人类学实质论启发了他,因此萨林斯对西方经济在非西方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做出了反思,撰写了:《石器时代经济学》(1972)《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一书,旨在用象征意义来对比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并阐释说它们都是建构社会文化的方式,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本书构成了对西方社会科学和人类学基本命题的重要批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萨林斯将其研究视野转向了历史的人类学,库克船长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经历赋予它灵感,使得萨林斯“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学术理念得到发挥。主要著作有:《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1981)《历史之岛》(1985);《资本主义的宇宙观》1988)《阿那胡鲁》(与帕特里克·克齐合著,1992)《“本土人”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1995)等著作。1996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甜蜜的悲哀》,他用一种文化并置观来集中分析西方社会的传统宇宙观,以此来揭示西方“现代性”的起源及转变过程。《土著如何思考》(2003)在其多变的研究思路中,我们可以看出萨林斯的思想成果具有广泛的涉及面。从文化进化理论到“人类学的经济学”的独特提法,再到对非西方社会同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研究,萨林斯每一次研究方向的变化都反映出他自身思路的彻底转变,这种转变也使得他所编制的人类学研究网络更为复杂且广博。他的思想成果众多,且其每一部著作都颇具代表性。这里主要对《土著如何思考》这一著作进行概述。《土著如何思考》的起因1082年,萨林斯在普林斯顿的詹姆士·弗雷泽(JamesFrazer)讲座上提及了库克船长之死及其被神化的问题。讲座内容成为了1985年出版的《历史之岛》中的一章:“詹姆士·库克船长;或垂死的神灵”。这一话题引发了斯里兰卡人类学家加纳纳什·奥贝赛克拉的兴趣。1992年,奥贝赛克拉出版了《库克船长的神化》一书,抨击萨林斯和库克船长是西方暴力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就是对奥贝赛克拉的批评进行回应的学术著作。三、《土著如何思考》《土著如何思考》是萨林斯关于夏威夷人民的极其广泛的人种史学研究的一个顶峰,是值得任何一个对人类学和历史学有真正兴趣的人一读的一部专著。萨林斯提出了令人感到饶有兴趣的问题,如西方学者是否真的可以替非西方的人民表述观念?以及在1779年来自英伦的库克船长的第三次太平洋探险航行中,夏威夷土著是否真的把库克船长误认作他们的罗诺神?全书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同时,作者也针对另一著名人类学家奥贝塞克拉在同一问题上的相左意见作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本书特色:附录占去了全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主要是对自18世纪以来的各种相关的英文和夏威夷文献的详细讨论。这样的安排使学术辩论中的“言之有据”突出在读者的面前。而对一篇文本的解读,就好像在听许多人讲故事,让库克在夏威夷遭遇的方方面面,逐步地显现,由读者自己去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中折射出夏威夷文化的面貌。不失为一次难得的研究展示。目录前言导论1库克船长在夏威夷2死后的库克3历史的虚构,凑合的民族志4理性:“土著”如何思考跋历史编纂学,或象征性暴力附录1水手们所知道的附录2咬文嚼字与文化附录3关于卡利伊(Kāli'i)附录4玛卡希基(Makahiki)的历史编纂学附录5日程表政治学

附录6被包裹的库克附录7希基奥(Hikiau)的罗诺附录8克拉克·盖博取代库克?附录9模糊的偶像附录10库克阿玛弥埃(Cookamamie)附录11祭司们的悲哀,妇女们的欢乐,以及原型性再生产附录12波利尼西亚的神圣头人附录13众祭司与系谱附录14关于库克的愤怒附录15语言问题附录16卡玛考(Kamakau)的众神附录17马克萨斯(Marquesas)及其他地方的阿夸(Atua)参考文献译后记大航海时代西方人将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间称为大航海时代”。那时,欧洲是一片航海家的热土。詹姆斯·库克就是18世纪最伟大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之一。为了拼凑出完整的地球版图,他在1768年后的10年中先后三次航行,对澄清南半球的地理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太平洋最深的海沟到南极圈都有他的足迹。库克船长詹姆斯·库克(CaptainJamesCook,1728年11月7日-1779年2月14日),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他曾经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澳洲东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也创下首次有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纪录。主要经历:詹姆斯·库克于1728年10月27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8岁时上船当水手,以后到皇家海军服役,4年后升任为船长,打过仗,搞过海洋测量。库克搞远洋探险不像哥伦布那样出于自己主动,纯属一次意外的重托,才使得他成为公认的航海家。那是1768年春天的某个下午,库克得到英国国务大臣桑德韦奇的召见,要他指挥一支远征考察队,去远在太平洋上的希提岛考察几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现象。这位大臣还交待:大英帝国需要的是更多的土地,太平洋是未知的领域,特别是那个人们传说的神秘的“南方大陆”。大臣的话,使聪明的库克马上茅塞顿开,他明白了这次考察的真正目的。三次航行第一次远航,发现澳洲大陆和新西兰。库克对航海做出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对付坏血病。第二次远航,证实“南方大陆”是人类无法生存的冰原。第三次远航,发现夏威夷和太平洋众多的岛屿。(从北冰洋经过白令海进入太平洋)1778.12——1779.1库克来到夏威夷

“当我们靠近岸边时……起初他们都有点羞涩,但我们很快就劝说一些人上船并且最终说服他们上岸去并带来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些人才上岸一会。我们就有了足够多的朋友,而几乎没有人空手回来,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小猪、水果和根茎食物。”玛卡希基节玛卡希基是夏威夷的新年仪式,在长达四个月的活动中,“以一种基本的宇宙论戏剧形塑了自然每年的再生”。“作为总共为期四个月的节庆,玛卡希基是以被放逐的神及废黜国王罗诺的再现作为标志的。玛卡希基仪式是这样的:首先是一个“泼水”的仪式,仪式举行的夜晚,“神圣头人们都被带到水中,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沐浴。在破晓时分罗诺玛夸的神像出现在海滩上就开始了罗诺的禁忌,这在23天的巡游期间一直持续。禁忌规定了和平,而且乘独木舟出海,如捕鱼,都被禁止了,而且国王的统治权失效了。统治者至少要等到玛卡希基神像返回并拆除且经过一定的洁净仪式之后才能动弹。罗诺重新宣称了他曾拥有的东西。但就在他们刚刚敬献贡物以承认神灵的统治权之后,区里的人们与罗诺的随从随即开始了仪式性的战斗。显然,当地人民赢得了胜利,因为神灵的禁忌被解除了:受孕的土地现在可以进入了。然而,与现在开始的大众的欢乐相反,罗诺神像被面朝后地搬出区的范围,‘这样可以看着‘妻子’’。神灵使一区接一区的土地受孕,随后又放弃一区接一区的土地,这一过程在巡游的终点通过一个高潮性的国王介入而被普遍化并被包容起来。通过恢复所有地方性战斗,国王为人类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他身上的禁忌撤消了。他的武士控制了海滩,并在一场大规模的模拟战中向罗诺的护卫者们挑战。国王从外人到统治者这一转换,乃是通过,也是作为,罗诺这个古代神灵及合法国王的包容形式而完成的。通过对生产的和本土的神灵的占有,征服者变成了掌权者。由于承担了他的神圣前任的某些属性,国王将迅速重新开放神庙以举行正常仪式,包括库的主要神庙和渔业祭祀,以及罗诺的掌管治疗和农业的那些房屋。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即使以罗诺统治的丧失为代价,王权的更新仍有利于人类,并且与自然的再生在季节上重合。按照理想的仪式日程,每年七星出现的33天后要举行卡利伊战斗:确切地说,在18世纪晚期,就是12月21日或者冬至。国王随着太阳重获权力。然后在随后两天中,罗诺要扮演牺牲的角色了。整个玛卡希基的仪式就大略如此。库克之死在夏威夷群岛呆了两个月后,库克船长又阿留申群岛穿越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这时亚洲大陆的秋季来临,北冰洋千里冰封,船的桅杆坏了,不得不折回夏威夷。但是,在这里,于1779年2月14日,库克在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时,被土著居民杀死。为什么?库克之死库克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库克为何折返库克返航为何引起不满库克是否必死土著是这样思考的夏威夷王国信奉两种神一种叫做库神,

象征暴力和头人的权力;一种叫做罗诺神,

掌管生育与丰收。这两个神交替掌管夏威夷王国。每年随着冬雨的来临,

罗诺神便开始了他在夏威夷群岛长达四个月的旅居时期。这一段时期被称为玛卡希基,库神的祭祀停止了,

头人的权力也暂时休眠,

整个王国禁止战争和武力冲突,

举办很多活动庆祝丰收,抬着罗诺神像在岛上顺时针巡游。玛卡希基接近尾声的时候,

罗诺神就又回到他出发的地方——卡希基(肉眼看不到的土地),

被禁闭的库神及其世俗代表人——掌权头人便重新恢复其作为统治者的地位。巧合?库克船长的船队到达夏威夷岛时间恰恰在玛卡希基节庆。1778年的“玛卡希斯基”大约是11月18日开始。库克于1778年12月2日开始进行环绕夏威夷岛的航行,

而且是“向右巡游”,

与罗诺神在岸上巡游的方向相同,库克最后抛锚的地方也是传统上罗诺神开始和结束自己巡游的地方。因而,库克船长在登岛之时就被夏威夷人认为是罗诺现身,一上岸,就立即在祭司的护送下,进入希基奥大庙,以罗诺神的规格接待。偶然?最后,玛卡希基仪式结束,也预示着罗诺神的离去,

但是库克船队的行动却与夏威夷人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偏差,

因此,

开始有夏威夷人询问他们离去的时间,而且显得急切希望他们离去。最终,库克还是率领船队在“延期”不久的情况下离开了夏威夷岛,并且答应明年还将回来。所有这一切巧合,正好按照祭祀罗诺神仪式的预定序列进行。库克船队在夏威夷岛的停留仿佛就是为夏威夷人的宇宙模式提供一种真切的证明:罗诺神确实存在。折返巧合总是有限度的,当夏威夷人坚信库克就是罗诺,并期待着他在下一个玛卡希基节期间再次来到夏威夷岛的时候,库克却突然返回了,因为风暴折断了桅杆。然而这时夏威夷人的生活已经由神圣复归于世俗,因为国王已经从神的手中夺回了权利,“神”却突然回来了。在他们的宇宙模式中,神和人本就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因而神的返回自然地被夏威夷人理解为“神要夺回权力”。于是在政治性、宗教性的目的下,神圣与世俗的斗争发生了,并以库克的死亡告终。库克的死库克死了,但并没有改变夏威夷人库克是罗诺神的观念,这场争斗只是人神为权而争最终人战胜了神,他们把库克事实上的死亡当作是“罗诺”神的年度仪式性死亡,他们吃掉库克的心和肉,把他的骨头和头发放进祭坛用来祭祀上天,使酋长们吸收上天的力量。最后当他们把库克船长的部分遗体和几根腿骨装入一个匣子,归还给英国人的时候,甚至还问罗诺神来年是否还能返回。神话的现实与历史的隐喻库克船长被杀只是偶然事件吗?通过分析,萨林斯发现,夏威夷土著社会的神话在库克船长事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认为,库克船长的被杀既是神话的现实,也是历史的隐喻。库克从祭礼的神圣受益人转化为它的牺牲品,与夏威夷人关于人与神之间的范畴关系有密切的关联,神既是头人的敌人,也是头人占有和篡位的对象,库克船长遭遇的礼遇与悲剧都来自于夏威夷人对神的态度。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在东西方文化遭遇中已经极富深意,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只有当个人行为或生态作用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系统化或区位性价值的时候,偶然事件才具有历史性。”

库克船长返回凯阿拉凯夸港遭遇的一切,决非可以简单地以经验主义的方式理解,其实,这是一个宇宙观问题。对于夏威夷人来说,库克的返回是一个不祥之兆,因为不合时宜的返回代表着玛卡希基政治的一种翻版,在国王庆祝胜利的时候把神带上岸,又将挑起一场关于统治权的争端。历史/结构的辨证关系萨林斯关于南太平洋地区殖民遭遇的论述,意图传达一个基本的理念,即人类学家所称的“结构”是一种历史事物。他指出,史乃是依据事物的意义图式安排的,在不同的社会中,其情形千差万别。库克船长在夏威夷群岛的一系列遭遇,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在这些行为中,历时性与共时性并存于一种不可分割的牢固整合之中,象征行为是由无法规避的过去与不可化约的现在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双重组合体。那些使经验得以组织和交流的概念,都来自于已被普遍接受的文化图式,所以无法规避过去,而任何行为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所谓人不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现在不可化约。萨林斯的实践论从表面上看,库克船长之死这一历史事实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这只是太巧合了,库克船长被杀原本并不是夏威夷人的预谋只不过每个事件都确实在历史的层面正好按照仪式的预定序列进行。不过,从结构上说,这不是偶然性事件,“这是以历史形式出现的玛卡希”

。换言之,夏威夷神话是导致库克船长死于夏威夷人之手的关键性因素,正是在夏威夷神话既有的结构观念下,在夏威夷人和库克船长的一系列互动中,库克船长由于触犯了夏威夷人所赋予他的仪式地位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通过对于库克船长事件的分析,萨林斯提出了“搬演性结构”“惯例性结构”等概念。萨林斯的人类学成就及其主要贡献萨林斯的研究方向多变,但其成就依然非常鲜明。萨林斯早年师从莱斯利·怀特,因此他是新进化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后他转向研究经济人类学。他在对原初社会经济的分析过程中,倡导“人类学的经济学”的经济实质论。萨林斯还是一位历史人类学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他发现了其中的神话现实和历史隐喻。不仅如此,他还分析了其中的社会结构变化,并在结构中阐发他的实践论。而在诸多成就之中,萨林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新进化理论、结构主义观点,以及他对西方本土文化研究的批判和反思。国际学者的反思与评价斯里兰卡人类学家加纳纳什·奥贝赛克拉对萨林斯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提出了尖锐的质问。他指出,在对南太平洋土著的研究过程中,萨林斯缔造“库克-罗诺”神话来迎合欧洲殖民中心主义;正如他在在《库克船长的神话》一书中提出的质疑:“是否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即罗诺神话被欧洲人建构起来,并将土著信仰中的神当成一个欧洲的神?”换句话说,奥贝赛克拉认为,萨林斯所做的民族志究并没有设法去证实“历史事实”或以此为策略性目标,而将所谓的事实建立在研究社会政治话语的意义之上。因此,奥贝赛克拉将萨林斯的“文化结构”归结为受西方文化启示,并由基督教传教士以及基督教皈依者们炒作出来的“神话”。奥贝赛克拉的质疑,将萨林斯历史人类学的“文化结构”研究,推向了对民族志真实性的探讨。虽然萨林斯将所有的历史事实都归因为“文化结构”,然而不仅“文化结构”的构造层次以及含义值得商议,同时选择历史资料以及对资料使用的准确性也会对结构意义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在史料使用上存在失误,那么这一“失误”所推证出的历史“真实性”就可能出现巨大的偏差托马斯·巴加采认为,萨林斯的西方本土文化研究使我们联想到人类学同样首先是一项西方的事业,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他指出,敢于在一篇论文的篇幅中处理这么重要主题的学者,不应该因若干方面的不够全面而受到学究式批评。然而萨林斯的论点存在一个严重的不足之处,即他没有充分关注到犹太教-基督教这一总世界观以外的其他传统。前川启治认为,不同于西敏司将西方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放在分析的中心位置,萨林斯对西方本土文化的考察属于一种“反向的人类”。在现代历程中,世界其他地区对西方的到来和侵犯做出了反应,萨林斯的学术信仰就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其学术信仰描述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面。国内学者的评价彭兆荣在《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一文中认为,萨林斯的历史民族志是对超越历史与想象的真实性样态的追寻。他指出:“萨林斯在《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一书中,以夏威夷土著的神话传说与库克船长的历史事件的结构关系为例,打破了想象与事实、神话与现实之间貌离神合的认知界线,在神话与事实、主观与客观、分类与整合的内部关系结构中再生产出超越简单对‘历史事实’的追求,寻找到了他称之为‘诗化逻辑’的东西。彭兆荣还提出对于这样的民族志表现形式的质疑。如果在“神话叙事”与“历史真实”之间可以实现“关系转换”,那么萨林斯谈及的“历史真实”是否存在“制造历史”之嫌?对此,彭兆荣指出,“神话模式”本身带有明显的“制造”痕迹,库克船长同夏威夷罗诺神话相遇,从而缔造出了一种新的“历史现实”。解志伟在《历史如何理解与建构——漫谈萨林斯<历史之岛>及其历史人类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