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制革原料皮_第1页
第1章制革原料皮_第2页
第1章制革原料皮_第3页
第1章制革原料皮_第4页
第1章制革原料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制革原料皮本章内容原料皮原料皮的品质原料皮的缺陷与伤残第一节原料皮的体形部位第二节制革常用原料皮(本章重点、难点)一、世界原料皮和成品革生产状况二、制革常用原料皮第三节原料皮的防腐和保管第四节原料皮的缺陷和收购规格标准原料皮原料皮生皮具有皮革加工价值的动物皮鞣制革具有不同使用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原料皮制革原料皮制裘原料皮皮板张幅大、皮板厚实、强度较高、品质好张幅小、皮板较薄、强度较低、品质不如制革原料皮毛被品质差、毛较粗、绒毛较少品质好绒、毛丰富、针毛少、保暖效果好原料皮原料皮的品质好皮做好革,次皮深加工。原料皮皮板和毛被的品质直接决定着成品的品质。制革生产对原料皮皮板的品质要求高,对毛被无什么要求。制裘生产对原料皮毛被的品质要求高,对皮板的要求相对制革要低。裘革两用原料皮的皮板和毛被的品质介于制革和制裘之间。原料皮原料皮的品质皮板的品质主要由胶原纤维束所决定(胶原纤维束发达程度、编制的紧密度、油润感、皮板厚度的均匀程度)。皮板中毛囊、脂腺、汗腺、肌肉和弹性纤维的发达程度及油脂的含量多少等。原料皮的面积。原料皮的缺陷与伤残情况。原料皮原料皮的品质毛被的品质毛被发达程度、厚度,毛的长度、直径,绒毛的密度。毛的整齐度、坚韧性、柔软度、弹性、观赏性等。皮板的完整性和皮形决定着毛被的完整性和美观度,也是裘皮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原料皮皮板的缺陷与伤残原料皮的缺陷与伤残极大的影响着皮革的加工和成革的品质,它也是制革技术不断提高、皮化材料不断更新、革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的驱动力之一,它更是制革业不同于其他化工产业的重要原因。原料皮动物生活期形成的,如牤伤、咬伤等死后产生的,如描刀伤、红斑、刀洞等缺陷与伤残皮板的缺陷与伤残原料皮的缺陷凡是原料皮品质下降的损害,统称为原料皮的缺陷。如:皮形不正、烙印等。原料皮的伤残凡是造成原料皮真皮层的伤害而导致皮的加工价值的损伤,称为原料皮的伤残。如:划刺伤、卧栏伤、刀洞等。原料皮第一节原料皮的体形部位原料皮组织构造相同或相似的区域,在制革加工过程中及成革后该区域能够显示出相同或相似的特性,该区域成为原料皮的体形部位,简称部位。根据制革原料皮的体形部位特征,制革者可以制定出科学的加工方案,革制品设计师可以合理用料。制裘原料皮种类多、体形复杂、规律性差。原料皮原料皮的体形部位制革原料皮臀背部位颈肩部位腹肷部位头尾部位四肢部位主体部位加工部位肷qiǎn原料皮原料皮的体形部位牛皮体型部位原料皮原料皮的体形部位猪皮体型部位羊皮体型部位原料皮原料皮的体形部位马皮体型部位马前后身分割线马股子皮原料皮地区皮革生产量原料皮生产量亚洲53%40%欧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葡萄牙27%18%北美和中美10%17%南美洲8%13%原料皮第二节制革常用原料皮一、世界原料皮和成品革生产状况世界原料皮和成品革生产状况类别比例牛皮(含犊皮)65%~70%山羊皮(含羔皮)8%~10%绵羊皮(含羔皮)10%~12%猪皮3%~5%爬行动物及鱼皮<1%其他1%~2%原料皮类别原料皮哺乳动物皮家畜动物皮牛皮:黄牛皮、水牛皮、牦牛皮羊皮:山羊皮、绵羊皮猪皮其它皮:马皮、驴皮、骡皮野生动物皮鹿皮、袋鼠以、狐皮、貂皮海生动物皮海豹皮、鲸鱼皮两栖及爬虫类鳄鱼皮、蛇皮、牛蛙皮鱼皮鲨鱼皮、馒鱼皮鸟皮鸵鸟皮其它皮鸡爪皮二、原料皮的种类类别比例牛皮65%70%山羊皮8%10%绵羊皮10%12%猪皮3%5%爬行动物及鱼皮<1%其它类型的皮1%2%各种原料皮所占比例我国牛皮总产量为800-900万张,其中主要为黄牛皮,牦牛皮为163万张,其余为水牛皮。1、牛皮黄牛皮按产地分北路(黄河以北):多为半干盐湿皮,质量较差,但延边皮较好中路(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盐湿皮,质量较好南路(长江以南):晒烫或热板皮较多。同一路中平原皮优于山区皮中原黄牛、北方黄牛、南方黄牛三大类型28个品种,其中中原黄牛皮的品质最好。我国最理想的黄牛原料皮:鲁西黄牛、南阳黄牛、秦川黄牛牛的用途分:肉用型、乳用型和肉乳兼用型质量:肉>肉乳>乳

黄牛皮黄牛皮黄牛皮的组织结构特征①毛细根浅,粒面细致:毛孔细而密,里面乳头细小,突起不十分明显,除脖头和腹部有一些褶纹外,其余地方少有褶纹,这就使得黄牛皮比其他皮的粒面细的多。②

粒面层与网状层界限分明:以毛根底部为界限。粒面层较薄,占真皮层的1/5-1/6,胶原纤维素较细,编织较为疏松;网状层较厚,占真皮厚度的4/5-5/6,胶原纤维素较粗壮,编织较紧密。③

脂肪含量少。④部位差小。颈部>臀部>腹部>肷(qian)部。肷:颈=1:2(1)“重灰轻碱”。灰碱法脱毛要求做到除毛务尽,毛根彻底除去,乳头层虽“空”而“不松”。关键在于严格控制灰裸皮的膨胀程度。如果使用过多的碱往往容易导致裸皮的过分膨胀(肿胀),造成“龟纹”、松面或管皱。采用“重灰轻碱”工艺则可以实现浸灰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在皮内的均匀渗透,使裸皮得到适度膨胀,胶原纤维得到良好分散,从而获得柔软、丰满且富有弹性的成革。黄牛皮(2)少浴短时间脱灰。传统工艺生产黄牛鞋面革一般不要求脱灰全透,而黄牛软鞋面革则要求脱灰完全。软革的脱灰切忌液比过大,脱灰剂用量过大,否则,会因腹肷部的局部水肿而造成松面。(3)灰裸皮剖层。剖层方式对黄牛革质量影响甚大。一般认为,白湿皮、蓝湿革剖层多不适合于黄牛革的生产。采用灰裸皮剖层的工艺方法,可以完全消除生长纹(或生长痕)如颈纹和腹纹(又称肥纹)。黄牛皮水牛皮乳突高大皮面粗糙血管众多网状层胶原纤维粗大的但编织疏松脂肪含量中等张幅大,部位差大脂腺发达毛被稀疏乳头层薄竖毛肌和汗腺不发达水牛皮1)

毛被稀疏,粒面较粗:粗针毛、细针毛、绒毛2)粒面层与网状层胶原纤维编织悬殊但连接牢固3)

部位差较大4)脂肪含量中等,腺体发达。5)质地较差:乳头层薄

秋板品质最好,春板品质较差水牛皮牦牛皮乳突中等粒面较细致乳头层网状层分界明显网状层胶原纤维较粗壮脂腺和汗腺发达毛密度大竖毛肌不发达牦牛皮

我国是世界牦牛的主产国,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我国牦牛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两大类、五个品种。牦牛皮的组织结构特点:1)

粒面较细2)粒面层与网状层连接较弱3)脂肪含量较多4)部位差较大牦牛皮2、羊皮绵羊皮山羊皮绵羊皮羊皮绵羊皮绵羊的世界存栏总数约12亿余只,每年屠宰率25%~45%。我国绵羊和山羊存栏数约2.6亿只。我国绵羊可分为五大类,25个品种。绵羊皮毛被较好,一般多用于制造毛皮。只有不能用于制造毛皮的才用来制革。绵羊皮分细毛、半细毛、粗毛绵羊三种,毛质较差的才制革绵羊皮绵羊皮的组织结构特点:1)

粒面细致2)

粒面层与网状层连接较弱,存在脂肪带。3)

强度较低4)

脂肪含量高5)部位差较小,臀:腹=1.6:1绵羊皮毛与毛囊的特征绵羊皮的毛被致密,分为初级毛和次级毛。绵羊皮毛孔小、乳突不明显、皮面极为细致。绵羊皮的毛囊成簇分布,形成所谓的毛囊群,在一个毛囊群中,包括1~20根初级毛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次级毛囊。每个毛囊群外有胶原纤维束包围,乳头层胶原纤维束细而稀少。绵羊皮胶原纤维绵羊皮以毛囊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为界,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绵羊皮皮乳头层相当厚,占真皮厚度的50~70%,甚至80%。乳头层和网状层交接处胶原纤维束极为疏松,使乳头层和网状层的联接脆弱。绵羊皮乳头层的空隙,使得绵羊革空松、柔软、延伸性强而抗张强度较低。绵羊皮网状层的下层胶原纤维束粗大而稠密,编织呈水平走向,整张皮的强度由网状层的下层决定。绵羊皮部位差绵羊皮的部位差较小。胶原纤维束的粗细、编织的疏密及厚度顺序为:臀部>颈部>腹部臀部与腹部的厚度比约为1.6:1。绵羊皮脂肪组织绵羊皮脂肪组织发达,主要以脂腺和游离的脂肪细胞形式存在,约占皮重的10~30%。绵羊皮在乳头层和网状层的交界初存在大量游离的脂肪细胞,堆积成一条脂肪带。由于乳头层和网状层脂腺带的存在,脱脂后乳头层和网状层联系更加脆弱,容易分层。绵羊皮汗腺和肌肉组织绵羊皮汗腺比较发达,汗腺的分泌部位于毛球附近和毛囊底部。绵羊皮发达汗腺的分泌部甚至在乳头层和网状层的交界处形成汗腺层,进一步消弱了乳头层和网状层的联系。绵羊皮的肌肉组织主要为初级毛囊一侧的竖毛肌。在毛囊群的交界处也有竖毛肌的存在。绵羊皮颈部竖毛肌较发达。绵羊皮弹性纤维绵羊皮的弹性纤维主要分布于乳头层,网状层和皮下组织的交界处也有较密集的弹性纤维,但在网状层没有弹性纤维的存在。在绵羊皮毛囊周围,存在有密集的弹性纤维环绕着毛囊或穿行于毛囊群之间。绵羊皮弹性纤维纤细,不分支,在毛囊周围相互交织成网状。绵羊皮山羊皮山羊皮山羊的世界存栏数约6亿只,年屠宰率约为20~40%,占皮革总产量的8~10%。我国和印度是饲养山羊最多的国家,两国山羊总是占世界总数的1/2。我国山羊根据用途可大致分为六大型25个品种。山羊皮山羊皮山羊皮在制革中可用于制作各种皮革,山羊皮主要制造山羊软革,供高档女鞋用,次等的山羊皮可做服装革和手套革。还可加工成紧牢耐用的服装革、书面革、服饰革以及鞋里革。由小山羊皮还可制得粒面细致的手套革。山羊皮山羊皮

(1)华北路:东北、内蒙、西北、东北等地。体大,毛粗而长,粒面粗糙,含油脂多。

(2)济宁路:鲁西南、河南西北、河北南部。皮张薄小,毛青(青山羊)。

(3)汉口路: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板厚中大,仅次于四川路。

(4)四川路:产于四川,质量最好。

(5)云贵路:产于云南、贵州。板薄面粗,伤残重,质量差。山羊皮毛与毛囊的特征山羊皮的毛被稠密,分针毛、绒毛两类部位不同。山羊皮的针毛多以三个一组呈“一”字或“品”字排列,也有一些特定品种的羊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山羊皮山羊皮胶原纤维山羊皮乳头层较厚,占真皮厚度的50~70%,这是山羊皮的显著特征之一。山羊皮乳头层的胶原纤维束细小,其编织因毛囊、腺体的存在而显得疏松,但乳头层的上层胶原纤维束极为细小,编织非常紧密,从而形成光滑的粒面。山羊皮网状层胶原纤维束比乳头层粗壮,编织较紧密,使山羊皮比较结实,但不及猪皮和牛皮。山羊皮部位差山羊皮的部位差比较大,包括胶原纤维束的粗细和编织的不同。山羊皮颈肩部的胶原纤维束粗壮,编织较紧密,腹部胶原纤维束细小,编织疏松。在山羊皮加工过程中应使乳头层上层胶原纤维束适当松散,防止网状层过渡松散,加强颈部的处理。山羊皮脂肪组织山羊皮的脂肪组织比牛皮发达,约占皮重的5~10%。山羊皮颈部脂腺最为发达。山羊皮脂腺较浅,在制革中容易除去。山羊皮汗腺和肌肉组织山羊皮汗腺发达,汗腺的分泌部都长在乳头层和网状层的交界处,加上丰富的毛囊占据了乳头层相当大的空间,使该部胶原纤维束比较疏松。山羊皮制革中,经脱毛处理后,乳头层和网状层的交界处形成较大空隙,若处理不当易产生松面山羊皮竖毛肌较发达,特别是领鬃部位。山羊皮弹性纤维山羊皮的弹性纤维主要分布于乳头层,皮下组织也有少量分布山羊皮乳头层的上部,弹性纤维呈细树枝状分布山羊皮乳头层的中部,毛囊、竖毛肌腺体周围形成致密的弹性纤维网山羊皮制革原料皮3、猪皮制革原料皮猪皮猪的世界存栏数约8亿头,年宰杀率近100%,猪皮革约占皮革总量3%~5%。人工饲养的猪皮,部分用于制成鞋面革、服装革、包袋革、鞋里革及底革。猪皮制革原料皮猪皮猪皮是我国制革的主要原料皮,曾占我国制革原料皮总数的70%左右。我国猪种可分为三大类,66个品种。地方品种、培育种、引入种对制革而言,我国猪种中尤以金华猪最为出名。杂交猪以成为我国制革业重要的猪皮来源,其品质要好于大多数的地方品种。猪皮粒面粗糙束、竖毛肌发达脂肪组织发达部位差比较大针毛“品”字排列网状层胶原纤维粗壮乳头层网状层分界不明显猪皮(1)加强脱脂:猪皮是多脂皮,皮内脂肪发达,除去油脂是一步重要的操作。加强机器去肉操作多次反复进行化学脱脂(2)局部处理。采用臀部涂酶/涂碱(或酶-碱结合法)对臀部进行强处理。(3)在适当加强鞣前处理的同时,注意控制浴温及pH值的骤然升降,防止生皮/坯革因突然收缩而使粒面变粗。猪皮种类特征马皮部位差特别大狗皮脂肪含量高,与绵羊皮相当麂皮纤维束编织疏松蛇皮粒面具有特殊的鳞状花纹和色素斑点鸵鸟皮脂肪含量高,粒面有特殊钉状花纹4、杂皮制革原料皮马、骡、驴皮全世界马的饲养量约6600万匹。其中驴皮是制作阿胶的上等材料。杂皮制革原料皮杂皮爬行动物皮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地球的赤道区域,人工养殖量也较大。在加工时应考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爬行动物皮革约占皮革产量0.2%以下。种类有鳄鱼皮、短鼻鳄鱼皮、蜥蜴皮、蛇皮、牛蛙皮等杂皮制革原料皮鱼皮世界范围内鱼皮制革量很少,仅占总量0.1%以下。海水鱼皮具有鲨鱼皮、鳕鱼皮、鳘鱼皮、鳗鱼皮等;淡水鱼皮有草鱼、鲤鱼皮等有鳞鱼皮。杂皮制革原料皮其他皮种占皮革总量1%以下。有鹿皮、羚羊皮、骆驼皮、袋鼠皮、鸵鸟皮、鸸鹋皮等。鹿皮的结构类似于绵羊皮,用于制成柔软的服装革、油鞣擦拭革、航空煤油过滤革等。骆驼皮可用于制成鞋面革。袋鼠皮主产于澳洲,粒面细致,可加工成包装革、鞋面革。杂皮常用原料皮的特征粒面部位差脂肪含量粒面层与网状层其他猪皮粗糙大高无明显界限肌肉组织和弹性纤维比较发达黄牛皮细致小少界限明显优质原料皮牦牛皮较细较大较多连接较弱水牛皮较粗较大中等胶原纤维编织悬殊但连接牢固质地较差山羊皮较细大较少界限明显绵羊皮细致较小高连接较弱强度较低第三节原料皮的防腐和保管外界细菌在皮上的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刚剥下来的皮不应堆放,应立即用经过杀菌的水冷却,然后立即清洗、去肉、盐腌,以防原料皮变质。亲卤细菌在无盐环境下不能生长,只能在有盐环境中生长。耐卤细菌:既能在无盐环境下生长,也能在有盐环境下生长。细菌在皮上的生长繁殖和酶对皮的催化水解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及充足的水分。防腐即破坏起其生长条件糜烂原因

细菌的种类

生长条件原料皮的主要组成物:水分(65-70%)、蛋白质(30-35%)、脂类、无机盐、糖类。保养原理细菌在皮上的生长繁殖和酶对皮的催化水解需要有适宜的温度、pH值及充足的水分。如果破坏其中一个条件,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酶的作用将受到抑制.减少皮中水分降低温度改变pH值加入杀菌剂干燥法(drying)低温冷藏法(coolcuring)有机溶剂脱水法辐射法杀菌剂防腐保藏法盐腌法(saltcuring)浸酸法(picklingmethod)干燥法原理酶对皮的催化水解和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通过干燥对生皮的水分减少到10-14%,这时皮中的水分主要为结合水,几乎无自由水

可以停止皮中酶的作用

部分细菌死亡,部分细菌转化为孢子而停止活动。

如果干燥后的皮重新回湿或受潮,细菌又会重新生长繁殖,生皮又会受到危害

将剥下的生皮立即平铺于干燥的物体表面,或挂杆,或绷平在木架上,利用自然条件阴干或晒干,使皮内水分降到10-14%。干燥过程要严格控制干燥的速度、干燥的均匀度和干燥温度。干燥速度:适当快——尽可能早的除去水分,停止细菌和酶的作用,及时防腐。过快——皮表面过干,皮表层纤维间质过早凝结,内层水分难以扩展到表面,使内层的水分难以被除去。貌似干燥,易腐烂。均匀度:防止部分因干燥程度不够而在贮藏过程中引起局部腐烂。温度:在太阳下暴晒会发生局部灼伤。建议采用在遮阳处风干或在低温干燥室烘干

干燥法方法干燥法适用于油脂含量低,小而薄的皮,如山羊皮,鹿皮原因:多酯皮(如猪皮)——多酯皮在干燥后,脂肪细胞和酯腺中的油脂容易透入纤维内部造成浸水回软困难,严重影响成品革质量大而厚皮(如黄、水、牦牛皮)——厚皮内层不易干燥,干燥需要的时间太长,长时间干燥,皮不仅不能及时得到防腐,而且细菌繁殖较快,酶的水解作用较强,皮易受损成革空松扁薄。浸水回软较难。干燥法适用地区适用于干燥炎热地区。(不适合潮湿地区)优缺点:优点——方法简单,成本低,无防腐剂污染,生皮重量轻,易运输缺点——皮板僵硬,易折裂,易受昆虫侵害,浸水回软比盐腌皮困难,加工易松面干燥法使用地区盐腌法特点优点:适合于各类皮的防腐保藏,保藏期较长,保藏的皮质量较好,易浸水回软。

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用盐量大,废盐对环境污染大。盐水法比撒盐法可节约用盐50%,污染较小.盐干法:最好的保存方式,适合低脂的牛羊皮。浸酸法保藏原皮多用于绵羊皮,其保存期可达3-6个月。具体做法:将浸水、去肉、脱脂、脱毛和软化等处理的原皮再经大浸酸(pH<2)在温度低于25℃的条件下进行保存。浸酸法杀菌防腐保藏法防腐方法

防腐特点防腐原理利用一些特殊结构的化合物,如氯化苄烷胺、酚类、噻唑衍生物、次氯酸盐等,对细菌膜通透性的影响,或对细菌的氧化作用,或对细菌生长环境的改变,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或杀死细菌。将刚剥下来的鲜皮立即水洗降温,清除脏物,然后喷洒或浸泡防腐杀菌剂,或者将皮与杀菌剂一起在转鼓中转动,而后将皮堆置。经过这样处理的皮一般能在常温下保藏6-10d。若鲜皮冷却后进行一次去肉,可使皮重减轻20%——节约防腐杀菌剂并降低运输成本。转鼓法:防腐杀菌剂分布均匀,好于喷洒和浸泡。短期。适用于短期内就要投入制革生产中的皮。若不投产,应尽心干燥或盐腌防腐。无食盐污染。要求:防腐杀菌效果好,毒性小,对皮的性质影响小。氯化苄烷胺、噻唑衍生物较好次氯酸盐、硼酸、氟硅酸钠也符合清洁工艺的要求酚类,特别是五氯酚酞、三氯酚酞,毒性较大,应避免使用防腐剂要求从保藏后原料皮的质量考虑,盐腌法较好,但废盐污染大——寻找无盐污染,或少盐污染的原料皮保鲜方法。少盐法——配合其他试剂使用,如硼酸,杀菌剂等废盐循环利用——对废盐中的蛋白质、脏物等进行分离,在灭菌后将食盐重新腌皮废盐溶液处理方法:加热、加混凝剂净化、蒸发无盐法:氯化钾防腐保鲜法,与盐腌法类似,但腌制废液及制革浸水废液可单独回收,作为植物肥料。与盐腌法的比较:4mol/L以上,溶液应在氯化钾溶解后升温(保持溶解度),温度控制在20℃,保持较高溶解度。保存时间>40d成本:单独折算,较高,考虑到肥料用作肥料,成本不高。无污染保藏法炭疽病:病症:接触、食道及呼吸道传染,得败血症而死灭菌:环氧乙烷熏蒸法(0.4-1.2kg/m2,24-48h)、浸酸法,硫化钠浸灰法口蹄疫:病症:接触传染,初期水疮,后随血液传至全身,潜伏期:2-18d,无特效药。灭菌:pH=11,苛性钠或纯碱,过夜消毒,或销毁深埋。原料皮的消毒原料皮的保管1、仓库的选择2、入库前检疫3、堆垛淡干皮或甜干皮与盐干皮和盐湿皮分别入库,不能存放于同一仓库内。干皮仓库气温10-20℃,相对湿度60%或90%盐湿皮气温0-10℃,湿度70%——75%4、检查贮存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气温、相对湿度,有无虫害,有无鼠害及门窗电源是否安全。垛内要经常检查是否受潮变软,是否有发热受闷,有无虫蛀,10——15天检查一次。第四节原料皮的缺陷和收购规格标准一、原料皮的品质与缺陷原料皮的品质皮板品质原料皮皮板的品质,简称板质。主要由构成皮板的主体成分胶原纤维束所决定(纤维束的粗细,编织的紧密度、走向、织形,面积,伤残程度)三个等级:板质较好(肥厚)、板质较弱、板质瘦弱毛被品质由构成毛的主体成分角蛋白质所决定,即由构成角蛋白的纤维的发达程度所决定。考查指标:毛被发达程度、厚度,毛的长度、直径,绒毛的密度,以及毛的正气度、坚韧度、柔软度、弹性、观赏性和价值等。皮板缺陷及伤残生前饲养期:虻伤、咬伤、刺伤、癣癞、烙印、擦伤、烙印伤、梳刷伤、角花、鞍伤、挽具伤、鞭花、击伤、剪伤、粪尿伤、鼓包、瘀血、死板、皮形不正等。死后:描刀伤:剥皮时,非熟练工在皮板肉面留下的伤及真皮层的条状刀痕。刀洞:剥皮时,操作工在皮板上留下的穿透整个皮层的孔洞。红斑:原料皮的腌制过程中由于盐的品质、操作不当以及由于盐腌期温度过高、保存时间过长、用盐不均以及盐的使用次数过多造成的嗜盐菌对原料皮胶原纤维的伤害所产生的红色斑点。花盐板、暴晒、灼烧、皱缩、卷边、烟熏、冻斑、受热、受潮、雨淋、霉烂、回水板、烟熏板、灰板、老陈板等二、原料皮的收购规格标准(一)黄牛皮加工要求:宰剥适当,皮形完整,晾晒平展。一等:板质良好,可带下列伤残之一:(1)描刀2处,总长不超过20cm;(2)伤疤、破洞2处,总面积不超过45cm2;(3)擦伤2处,总面积不超过45cm2;(4)虻眼2个。二等:板质较弱,可带一等皮一种伤残;具有一等皮板质,可带下列伤残之一:(1)描刀4处,总长不超过30cm;(2)伤疤4处,总面积不超过100cm2;(3)破洞4处,总面积不超过45cm2;(4)受闷伤脱毛总面积不超过111cm2;(5)擦伤6处,总面积不超过333cm2;(6)虻眼总面积不超过555cm2。三等:板质瘦弱,可带一等皮一种伤残;具有一、二等皮板质,可带伤残不超过全张皮面积2%,制革价值不低于75%不符合等内要求的为等外皮(二)水牛皮一等:板质良好,可带下列伤残之一:(1)描刀4处,总长不超过40cm;(2)伤疤、破洞3处,总面积不超过33cm2;(3)擦伤4处,总面积不超过100cm2;(4)皱纹,总面积不超过500cm2。二等:板质较弱,可带一等皮一种伤残;具有一等皮板质,可带伤残不超过全面积5%,或有疗伤,虱疔凸出毛面,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5%。三等:板质较弱,可带一等皮一种伤残;具有一、二等皮板质,可带伤残不超过全张皮面积20%,制革价值不低于75%不符合等内要求的为等外皮(三)牦牛皮一等:板质良好,可带下列伤残之一:(1)描刀处,总长不超过30cm;(2)破洞、虻眼、痘疤4处,总面积不超过39cm2;(3)擦伤4处,总面积不超过200cm2;二等:板质较弱,可带一等皮一种伤残;具有一等皮板质,可带描刀、破洞、虻眼、疮疤、虫蚀,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15%,制革价值不低于80%。三等:板质较弱,可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25%;具有一、二等皮板质,可带伤残不超过全张皮面积30%,制革价值不低于70%不符合等内要求的为等外皮(四)山羊板皮一等:板质良好,可带绿豆大小伤疤1处,或边缘部位可带黄豆大小伤残3处;二等:板质较弱或烟熏板、轻冻板、钉板、回水板、土板、老公羊板,都可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0.5%;具有一等皮板质,可带伤残不超过全皮面积1.5%;或有疔伤、痘疤,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10%,制革价值不低于80%。三等:板质较弱或冻糠板、陈板,都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