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八(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八(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八(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八(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八(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5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汉族的由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纯的“民族国家”。一个国家建立之初总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然后渐次吸收其余诸民族,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则要晓得一个国家最古的历史,必须要晓得他最初的民族,也是毫无疑义的了。建立中国国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汉族”,这个也是讲历史的人没有异议的。然则汉族是从“有史以前”久已在中国本部的呢,还是从他处迁来,入“有史时代”,其形迹还有可考的呢?这便是“汉族由来”的问题。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要算是“西来说”最为有力。近来关于这一个问题的著述,要算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最为详博。但是他所举的证据,还不尽可靠,我现在且举两种证据如下。其一,古书上说昆仑的很多。《周礼·大宗伯》:“以黄琮礼地。”《郑注》“此……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仑者也”。《周礼·大宗伯》:典瑞“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郑注》:“祀地,谓所祀于北郊,神州之神。”《贾疏》:“案《河图括地象》,昆仑东南万五千里,神州是也。”入神州以后,还祭“昆仑之神”,可见得昆仑是汉族的根据地。然则昆仑究在何处呢?《尔雅》:“河出昆仑墟。”《史记·大宛列传》:“《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蔽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说文》:“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水经》:“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山海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都以河所出为昆仑。河源所在,虽有异说,然都起于唐以后,不能拿来解释古书。要讲“古代所谓河源”,《史记·大宛列传》所谓“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而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其说自极可靠。那么,如今于阗河上源一带一定是汉族古代的根据地了。《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释文》“马云:昆仑,在临羌西……析支,在河关西。”《孔疏》:“郑玄云: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郑以昆仑为山,谓别有昆仑之山,非河所出者也。”这一个昆仑,在如今西宁县的西边青海地方,和前一个昆仑无涉。所以孔疏特地申明一句道:“非河所出”,郭璞《山海经注》,也说:“言海内者,明海内复有昆仑山。”这个“海”是夷蛮戎狄,谓之四海的“海”,不是海洋的海。其二,“汉族”二字,是后起之称,古代汉族自称。他族称汉族,或说“华”,或说“夏”。《左传》戎子驹支对晋人,“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国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都是个证据。近人因此附会到《列子》上头的华胥之国,固然不甚可靠。然而西史的巴克特利亚(Bactria),史记上称他做大夏,似乎是这地方的旧名。《吕氏春秋·古乐篇》:“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自古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似乎就是这一个大夏。那么,阿母河流域,似乎也是古代汉族的居地。以上两种说法,如假定为不谬,则汉族古代,似居今葱岭帕米尔高原一带,这一带地方,据人种学历史家考究,原是各大人种起源的地方。汉族入中国,所走的大概是如今新疆到甘肃的路。近来人多说,“汉族沿黄河东徙”。这句话,似乎太粗略。现在的黄河上源,在古代是氐羌人的根据地。总而言之,“汉族西来”,现在虽没有充分的证据,然而蛛丝马迹是很多的。将来古书读得更精,古物发现得更多,再借他国的历史参考,一定可以大为明白。这就要希望诸位的努力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历史的人都认为建立中国国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汉族”。B.要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必须要知道他最初的民族。C.作者认为从古书中可得知汉族出自昆仑,这是没有疑问的。D.汉族的名称出现之前是被称为“华”或“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大宛列传》和《书·禹贡》的比对,是为了说明其中一个昆仑的说法是错误的。B.作者举例安息和大夏为译音,是为了说明古代称汉族为“夏”证实了汉族曾居大夏。C.昆仑和汉族称呼的考证,是在论证古代汉族迁徙的路线。D.文章列举大量古书原文,且摈弃了唐以后古书和《列子》,体现了考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汉族西来的说法持反对态度。B.文中对昆仑所在提出两种说法,一为阗河上源一带,一为甘肃青海。C.西史的巴克特利亚曾经是古代汉族的居地。D.文中的两个不同的昆仑都是古代汉族的曾居地。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陶瓷器、乐器、歌舞、建筑、绘画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相得益彰满足了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艺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沟通了民族情感,化解了文化冲突,丝绸之路由此千年不绝,绵延至今。人类的交流从物质交换开始,通过各种生活用品和器物的交换,沟通着不同族群人与人的关系,而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则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风尚,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中国丝绸、瓷器被西方人推崇,印度、波斯、中亚音乐舞蹈对中国乐舞的影响等等,是在艺术差异性中建立的新型审美关系,并发挥了长久而特殊的功能。丝绸之路艺术从物质实用性与精神审美性两方面满足了东方与西方社会的需求,也穿越了国家民族地域界限。丝绸之路艺术史与以往的国别艺术史、区域艺术史、世界艺术史不同之处之一,就在于它不是“纯艺术”的历史,而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从学术的角度说,在人类艺术史乃至人类史的视域中研究丝绸之路艺术,避免了在狭义的艺术视域下建构艺术史的发展逻辑,同时,提出一个艺术理论问题——“物的艺术表达”。“物的艺术表达”的概念,意指物质交流负载艺术元素,同时,艺术创作及其传播对于物质载体、材料、质地的要求、利用和催生,使得“物”蕴含丰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也具有了艺术表达功能和“文本”叙事功能。“物的艺术表达”的研究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获得新的阐释。瓷器和其他器物,丝绸和织物,乐舞和乐器,建筑风格和雕塑手法等等,不仅以物的实用性而且以其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精神滋养。可以说,蕴蓄艺术审美性的丝绸之路物质交流,或者说具有艺术品格的物质交流,就是心灵对话,就是审美意识的表达,它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丝绸之路艺术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艺术整体,体现了一种彼此欣赏、和而不同、包容差异的文化精神,它的艺术趣味是异中有同,它的审美特质蕴含更多共性,它的精神追求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演变,其重要意义包括物质交流对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时尚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在古代,西方曾因为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的进口而创制出大量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中国的青花瓷餐具,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惯和室内设计。同样,来自欧洲、南亚、西亚和中亚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交流,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东亚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新的艺术样态。由对艺术的彼此欣赏而加深相互之间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可以说,不同艺术的接受就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包容和融合,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程金城《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丝绸织锦、陶瓷器、乐器等交流的物品使丝路沿线的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B.丝绸之路千年不绝,绵延至今,是因为丝绸之路中的艺术交流和影响,能沟通民族情感和化解文化冲突。C.当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之后,便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风尚,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具有了物质功能。D.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演变,促进了东西方的创新意识,西方因为进口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而创造出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出了以“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的艺术理论。B.文章认为丝绸之路艺术史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C.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D.文章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彼此欣赏、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承载的不仅仅是物与物的交换,更承载着艺术交流,瓷器、丝绸织物、雕塑等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B.想要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有新的理解、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的关系有新的阐释就要使用“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C.张骞将中原的漆器、铁器、丝绸带入西域,将西域舞蹈、汗血马、葡萄带回中原,既改变中原、西域生活方式,也改变时尚和审美情趣。D.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同样体现在丝绸之路艺术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追求。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毋不敬!”这句类似咒语的箴言,是《礼记》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敬的本义,不是对待别人的态度,而是对待自己的要求,是自己端正自己,让自己警醒起来。所以,“毋不敬”这句话的第一要义是不要不敬重自己。一般认为,敬与不敬,是关涉孝与不孝、诚与不诚、君子与小人的问题。但古人之所以对敬这个问题特别重视,根本原因在于,敬与不敬,不只是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而首先是关乎自身究竟是人还是畜生的问题,这才是古代人与现代人对待敬的最大不同。在《礼记》中,子路引用孔子的话说:“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如此强调敬在祭礼中的主导作用,其实具有某种警示世人的意味。人们不禁要反问:如果在参加祭礼的时候缺乏敬畏之心,乃至玩世不恭,那会怎么样呢?历史的教训是:不能敬者,败以取祸!这就不只是关乎是人还是畜生的道义问题,而且是关乎生死的生命问题!《左传》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典故,讲的就是“失敬弃命”的生死故事。故事的主角成肃公在出征前依照常规参加例行祭祀,在社庙接受服肉的时候,漫不经心,态度举止失礼,不幸被在场的刘康公言中:“今成子情,弃其命矣,其不反乎!”成子这样失敬,无异于放弃自己的性命啊!他此去大概回不来了吧?果然,成肃公后来死在了战地。这个故事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对于古人来说,祭祀不敬的因果报应之事经常发生。这正如现代社会的交通事故,每天都会以惨不忍睹的画面提醒人们:小心上路,谨慎驾驶,注意安全。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又时常抱有侥幸。怎祥避免成子失敬之祸,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都是一个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面对的人生课题。怎样才能做到敬呢?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修己”,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存心”。这两位圣人都强调,要做到敬必须发自内心而自警。而《礼记》的回答却略有不同:“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初看起来,这个回答似乎有点偏题,但实际上说的正是敬的根本,敬,不是一时表演出来的礼貌,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礼乐常态。《礼记》针对恒敬的人生难题——要做到一时的敬易,要保持一贯的敬难——从礼和乐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治难办法:一是致乐以治心,用音乐加强人的内在修养,让人安下心来;二是致礼以治躬,用礼来端正外貌,使之庄重恭敬起来。庄重恭敬,人就有威严。心里只要有一点点不平和,有一小会儿不愉悦,鄙俗狡诈之心就会乘虚而入,马上就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外表上只要有一点点不庄重,有一小会儿不恭敬,轻率怠慢之心就会随之而来。一言以蔽之,做人要敬。用礼和乐来加强自我修养是一门人生的基本课程,君子和小人概莫能外,古人和今人一样道理。(摘编自刘建华《从腹言“毋不敬”说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的第一句话“毋不敬”的意思是对自己要敬重,而非对别人敬重。B.古人认为,敬与不敬是衡量一个人孝或者不孝、诚或者不诚的最重要标准。C.我们对待敬,应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做到敬,必须发自内心而自警。D.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君子还是小人,在人生中都要用礼和乐加强自我修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毋不敬”的要义谈起,接着探讨敬与不敬的问题以及做到敬的方法。B.文章以成子“失敬弃命”的生死故事为例,从反面论证了祭礼中敬的重要性。C.文章不仅论证了敬在中国古代的内涵,同时关注了当代人对敬的认识和看法。D.文章引用《礼记》中的“礼乐不可斯须去身”,旨在论证古代人为什么要敬。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在祭祀中,心存敬意比祭礼形式更重要,并希望以此来警示世人:不能敬的人,可能会招来祸患。B.与孔子、孟子注重一时之敬不同,《礼记》更重视一贯之敬并提出了治难的方法:致乐以治心,致礼以治躬。C.心存敬意,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心怀不敬的人,则有可能沦为畜生,或者遭遇丧身之祸。D.人的内在修养与外在神态是紧密关联的,心里的不愉快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外表的不恭敬也会影响内心。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史意义。词在中唐以后流行,它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彩。根据万树《词律》所列,就有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实际还不止此数。然而词在中晚唐开始流行时,五七言诗已发展到极盛的阶段,举凡封建社会各方面的题材,如田园、山水、边塞、闺情,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有大量名篇流传,在诗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后起的词人不容易在各方面跟它争奇竞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讲究句调平仄的格律诗,词的调子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自由选用。这比之只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几种格调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性,但就每个词调看,它的句调平仄比近体诗有更严格的限制。如比之篇幅长短不拘、声律限制更少的五七言古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就更多。词在从中晚唐到南宋的流传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不少优秀的词家,却始终没有取代五七言诗的传统地位,成为诗人们普遍掌握的形式,像五七言诗的逐步取代四言和骚体诗的地位那样。向来认为词创作成就最高的宋代,除了柳永、晏几道、李清照、辛弃疾等少数词家外,像欧阳修、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诗词兼擅的作家,仍是以主要力量写五七言诗的。这除了受魏晋以来五七言诗的传统影响之外,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妓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在宋元以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里,长短句的词曲更居于压倒优势,使五七言诗体仅仅在定场白或下场诗里偶然出现,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从现传唐代民间流行的敦煌曲子词及最初文人拟作的词调看,题材本来相当广泛,然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写的词调却逐渐集中在妇女情态的描写上。因为初期流传的很多词调来自民间,最初出现的文人词也多数是直接模拟民间歌曲的,到了中唐以后,妓乐繁兴,许多新出词调往往是在歌妓的传唱过程中为文人所掌握。这些歌妓是封建社会受压迫最深的妇女,她们既比较熟悉各种妇女的生活,自身又各有其惨痛的经历。这样,她们在唱词时既容易流露自身的不平,往往也倾泻出一般妇女的痛苦。如敦煌曲子词里的两首《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后来有些文人嫌这些歌妓们唱的词过于俚俗,自己动手来写。为了适应歌妓的声口和情态,他们的歌词虽然比较华美,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只是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已不及早期歌妓们传唱的词调强烈,生活气息也没有那样浓厚。正是在这种创作情况之下,形成了词的传统风格:“以清切婉丽之词,写房帏儿女之事。”从北宋以来,词这种传统风格虽不断为少数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关心国计民生的词家所突破,却仍然影响着后来绝大多数的词家,直到清代的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前人以婉约派为词的正宗。婉约派总的看来成就不及豪放派,却更多地表现了词的特点,表现了这“别是一家”的词有别于五七言诗的风格上的特点,这特点是从晚唐到宋初,在词的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摘编自王季思《词的欣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晚唐而至南宋,词无法和五七言诗竞争的原因是五七言诗已涉及多种题材,名篇流传,呈现极盛之态。B.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所以词开始渐渐兴起。C.在说唱文学和戏曲里,词曲处于压倒性优势,说明随着城市发展,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诗体来抒发情感。D.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动手创作词,歌词华美,内容仍是围绕歌妓们的生活和离别相思的调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用李清照的话总述,然后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比较近体诗和词的特点,指出词的优越性和局限性。C.文章以两首《望江南》为例,证明最初歌妓用词曲体现自己生活的痛苦。D.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了词传统风格形成的过程,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传统风格清切婉丽,和早期文人词多数直接模拟歌妓唱词密切相关。B.婉约派是词的正宗,其作品更能体现词的特点,代表了词的最高成就。C.词最初来自民间,通过词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状。D.词的内容如果一直局限于房帏儿女之事,就无法拥有如今的成就和地位。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摘编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中“他者”“自我”共生,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这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B.文章从“天下”理念出发,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言论,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相对狭隘的自信,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1.B

2.A

3.A【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B项,曲解文意,“必须要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的说法太绝对。原文,“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所以,原文说的是“总得知道”,而选项说成是“必须要知道”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是为了说明其中一个昆仑的说法是错误的”错。原文说“《史记•大宛列传》所谓‘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而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其说自极可靠。那么,如今于阗河上源一带一定是汉族古代的根据地了。《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这一个昆仑,在如今西宁县的西边青海地方,和前一个昆仑无涉’”,文中并没有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作者对汉族西来的说法持反对态度”错。原文,“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要算是‘西来说’最为有力。近来关于这一个问题的著述,要算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最为详博。但是他所举的证据,还不尽可靠”,可见作者不反对西来说,只是对蒋观云的例证有异议。故选A【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解答时要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1.A

A项,由原文第一段“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相得益彰满足了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各种需求”可知该项“使丝路沿线的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正确。B项,以偏概全,由原文第一段中“同时”可知“艺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沟通了民族情感,化解了文化冲突”只是“千年不绝,绵延至今”的一个条件,应该还有“物质”方面的,故该项错误。C项,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则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风尚,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丝绸之路艺术从物质实用性与精神审美性两方面满足了东方与西方社会的需求”可知“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之后”应是具有了精神功能,而非物质功能,故该项错误。D项,无中生有,由原文第四段“西方曾因为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的进口而创制出大量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东亚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新的艺术样态”可知应是“促进东西方创造出新的器物和艺术样态”,而“促进了东西方创新意识”于文无据。故选A。2.C

从全文来看,本文论述了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也就是艺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以及“物的艺术表达”研究理论和丝绸之路的文化理念等内容。从第三段“物的艺术表达”阐述来看,A项正确;从第二段“丝绸之路艺术史与以往的国别艺术史、区域艺术史、世界艺术史不同之处之一,就在于它不是‘纯艺术’的历史,而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来看,B项正确;从第三段最后“它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来看,“独特意义”只是文章论证的一个分论点,并不是全文内容,故C项错误;从文章第四段“丝绸之路艺术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艺术整体,体现了一种彼此欣赏、和而不同、包容差异的文化精神”来看,D项正确。故选C。3.B

B项,“就要”说法过于绝对化。由原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来看,“使用‘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是作者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原文只是说“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获得新的阐释”。故选B。3、1.D

2.D

3.B【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而非对别人敬重”错,原文的表述是“‘毋不敬’这句话的第一要义是不要不敬重自己”,并没有说不敬重别人。B项,“敬与不敬是衡量一个人孝或者不孝、诚或者不诚的最重要标准”错,原文是说“一般认为,敬与不敬,是关涉孝与不孝、诚与不诚、君子与小人的问题”,选项太过绝对。C项,“我们对待敬,应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怎祥避免成子失敬之祸,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都是一个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面对的人生课题”,对待的是“失敬之祸”而不是“敬”,张冠李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旨在论证古代人为什么要敬”说法错误。是论证怎样才能做到敬。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与孔子、孟子注重一时之敬不同”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礼记》针对恒敬的人生难题——要做到一时的敬易,要保持一贯的敬难”,但并没有说孔孟注重“一时之敬”,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4、1.C

2.D

3.B【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词无法和五七言诗竞争的原因是五七言诗已涉及多种题材,名篇流传,呈现极盛之态”原因概括不全,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可见原因不只一个,还有词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第二段最后指出“……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B项,“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所以词开始渐渐兴起”说法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关系,原文第三段指出“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并没有说词开始渐渐兴起是因为“农村流行的大多数歌谣仍是五七言,城市里却流行长短句歌曲”,“词开始渐渐兴起”原因应该是城市发展需要;农村流传五七言和城市流行长短句歌曲之间应该是对照关系。D项,“内容仍是围绕歌妓们的生活和离别相思的调调”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为“内容仍不出痴男怨女离别相思的调调”,可见没有“歌妓们的生活”,多了信息。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文章最后两段分析了词传统风格形成的过程,并没“说明词曲的影响比诗歌深远”。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