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装…………○…………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宋代诗文崇尚雅正,风格唯美,但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于北宋时期绽放异彩,蔚为大观,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映射出宋代文化新面貌、新格局。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应该与以下要素紧密关联。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风骚,当属关键性因素。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人,常有谐趣品类作品,对遣兴娱乐创作风尚颇为肯定,可谓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俳谐诗出自大家之手,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界、境界与格局,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同时,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宋代城市繁荣,宋熙宁之后,都城夜市不绝,一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众多而为市民乐见。众多戏剧因素和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上阈:“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文末一句“破帽多情却恋头”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另外,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黄庭坚的《演雅》是一首动物讽喻诗:“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伯劳饶舌世不问,鹦鹉才言便关鏁,春蛙夏蜩更嘈杂,土蚓壁蟫何碎琐。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闭似我。”该诗前面描写了几十种虫鸟,写得宏伟万象,如天马行空,最后两句“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却峰回路转,让人恍然明白,确有醍醐灌顶之意,给人以跳跃感,颇具丰富深邃之审美趣味。可见,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而是有所归旨。最后,俳谐诗符合心理需求,民众乐于接受。谐趣产生之第一要义为心理期待解构所致。俳谐让人发笑,开心愉悦。伊曼纽尔·康德认为,笑为紧张期待突然消失之际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诗人善用各种言辞吊起读者期待心理,预设情境,对读者期待心理进行解构,随之产生心理落差,谐趣亦因之而生。连辑颠倒错位,化悲为喜,无情之物化有情,安排一个不甚相关或非一致性逻辑,呈现出乎意料关系,峰回路转,妙语连珠。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前三联多角度呈现水仙花,用语典雅,引用典故;末句却宕开一笔,抛开水仙,跃至“出门一笑大江横”,与前联意境转折,打断连贯逻辑,诗歌整体意境及语言风格构成错位与跳跃,使人感觉奇怪,令人发噱,谐趣横生。俳谐诗兴盛于两宋,为文人审美情趣多样化呈现,亦受民间文化诙谐审美影响,负载了人对生活及其谐趣之追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雅好谐谑的幽默性格,折射了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另一面。出自民间,雅俗共致,俳谐诗顺应时代,为民众与雅客同乐于接受与传播,亦是一个时代诗文呈现时代生活之典型。(摘自徐雅琴《俳谐诗在宋代的传播》,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苏轼、黄庭坚等具有引领作用,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B.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大众文化发展,戏剧因素融入俳谐诗文的创作中,使其不受排斥。C.俳谐诗并非纯粹追求语言风趣,其中不乏对民众心理需求的考虑,民众乐于接受。D.受民间文化影响的俳谐诗能体现对生活及其谐趣所追求的宋代士大夫的幽默性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作家、民众、俳谐诗中的哲理和符合民众心理需求等方面阐述了俳谐诗兴盛的原因。B.作者举苏轼《南乡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们对俳谐诗不但没有排斥,而且选择了会通。C.作者举黄庭坚的《演雅》一例证明了俳谐诗除了追求打诨效果外往往还包含哲理意味。D.作者从心理期待与语言逻辑的两个角度论证了俳谐诗的产生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词名家的俳谐诗以其罕见的气象、境界、格局使得宋代俳谐诗具有吸引人的独特魅力。B.俳谐诗使用打诨纯粹是为追求语言的有趣,在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对读者进行启迪。C.如果俳谐诗面对喧嚣的大众文化采取拒斥的态度,就不会凭多样流传形式为民众喜爱。D.俳谐诗呈现的多样化的文人审美趣味是由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的生趣活泼决定的。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血缘和地缘①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②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个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高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住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是,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③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是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的地名来称这新地方,这种活动似平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找得到,而且不止一个。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血缘性的地缘是显著。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④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这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缘”字与文中“血缘”的“缘”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B.不解之缘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D.自缘身在此山中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苗”指从原先的家族繁殖出来的人口;文中借“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说明血缘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细胞分裂”意思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生存压力的增大,稳定的社群中会有人迁移到其他地方生活;文章借此说明乡土社会也存在流动。C.“投影”意思是籍贯只是血缘关系在空间上的反映和投射;文章借此说明乡土社会中地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量的关系。D.“种子”指离开老家、漂泊到别处谋生的人;文章借“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不愿意在新的地方真正扎根。3.传统乡土社会中血缘占主导的情况,在当代社会中既有存续,也有变化。请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1980年“春运”一词正式见诸《人民日报》,成为专有名词。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近30亿人次。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地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建议,倡导就地过节。北京某街道社区举办了“谢谢不回家的你”主题活动,辖区企业积极响应,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留京过年的居民送去节日的温暖。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及其人、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无尽意蕴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撞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B.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上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则侧重“再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首段开篇明义,以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内涵分析为基点,展开全文论证。B.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四个角度纵向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美的不同体现。C.本文论证手法多样,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D.本文论据详实可靠,列举戴逵和范宽的画作,说明了儒道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水画与古典诗歌一样强调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书画同源”观点的有力佐证。B.山水画要想在尺幅间呈现出无尽意蕴,一定离不开创作者对自然的领悟和高超的绘画技艺。C.山水画中很少再现云雾、天空等,因为这些自然景物常给人死气沉沉之感,缺乏空灵美。D.《寒江独钓图》以老翁独坐一叶扁舟垂钓,并以淡墨数笔勾出水纹,体现了艺术的“留白”。二、名著阅读(共2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说得很明白,“学不究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这些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有一定影响,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最早最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会通天道和人道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启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儒家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作为天的一部分的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的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性。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哲学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却有着强烈的宗教性。也许正因此,在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也就是说天和人存在着一种超越的内在关系;“天人合一”不仅是人对天的认知,而且是人应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它表达着人与天有着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而且在人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这样一种思维路径无论如何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是有其正面的积极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必须在追求“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但是,“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材料二:“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但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却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子》《庄子》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人,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模式》,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关系问题是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我国古代学者对此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讨。B.儒家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得益于天的养育,人应该像天一样以“仁”为本性。C.“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人对天的认识和尊敬的内容,其产生根源是天与人的复杂关系。D.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但对“天人合一”的表述相同,并发展出更丰富的理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关系有不同认识,但是多数认同“天人合一”的思想。B.科学主义与“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能促使人们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C.“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宗教性,可见,儒家思想所起的功能就是宗教的功能。D.现代人将“天人合一”思想转化为现代文化资源,须摒弃这一思想的糟粕部分。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
)A.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D.仁者,理即是心,心即是理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梳理古今学者阐释“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演变。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人有意识地译介域外文学,不过百余年历史。以何种语言对应域外的作品,是让几代译者费心的事情。林纾选择的是古文,他对于汉唐文章的推崇,使翻译多了古朴的元素。但林纾的古文,乃文言文中的杂体,他吸收了笔记小说的句式,也是对的。保持古文特色,大概在学术著作里不是问题,但这个理念用于文学翻译就成为问题。林纾在实践中感到,恪守古文之道并不容易。钱锺书说,林纾虽然是古文家,但在转化外来辞章时,不得不有些变通,文言、俗语也不时出现,也非纯正的古文了。恪守旧的思路,不易打通文本间的隔膜,要表明真意,不得不放开手脚。于是古文章的套路就渐渐松懈,雅中有俗也不可避免。周氏兄弟的翻译,走的是另一条道路。他们最初的翻译,受章太炎的影响,用的是六朝之前的古文,因为佶屈聱牙,读懂其意者甚少。过分看重古文与文言,其实破坏了审美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他们不久就意识到文体的选择,也关乎作品的成败,后来逐渐杂以口语和俗语,所译的小说也渐渐被世人接受了。文言与俗语,看似势不两立,实则也有结合的可能。用文言写作与翻译,能提高读者的智性,续写文学的美质。而俗语则更接近大众,使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不少翻译家对于文言与俗语的关系,有深厚的理解。比如钱稻孙翻译但丁《神曲》,就意识到那文字如何引入意大利的俗语,与拉丁语这种“雅言”有了区别。但丁的写作丰富了母语,他从“雅言”那里出来,以俗语调适着词章,变为后来的新雅言。翻译的过程,乃是与异质的时空对话的过程,词语的陌生化表达,才是一种功力。信达雅固然甚好,但硬译能改变阅读的习惯,对于思维的突围性的培养多有帮助。周氏兄弟后来的翻译就发生了变化。他们以直译的方式,撕裂了母语的表达,给汉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周氏兄弟那里,因为意识到中外文法不同,必须选择克服汉语局限的办法,于是注重的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呼应,在词语的轻重、急缓里增加修辞的内涵,这给表达带来了生机。新一代学人除了流布思想的愿望深埋其间,还有创造新语言的冲动。刘半农在《译者导言》里承认,自己翻译的诗歌参考了佛经翻译的经验,直译中形成了新的文体。严家炎称这是“被翻译逼出来的新文体”,其中雅俗之间的关系得以调适。“新文体”后来被人们称为“语体文”。由翻译引起的文言与俗语之辨,以及“语体文”的确立,使汉语书写在磨合里走了一条新路。但后来的变化出人意料,三十年代后,关于大众化、通俗化的讨论,文言的元素无声地淡出,“语体文”的表现不免失衡。我们看蒋光慈、胡也频等人的写作,苏联译本的影子深深,那些辞章里多了意识形态的影子。这时候,在流行的文学里,词语背后的历史感弱化,“语体文”开始有了翻译腔,未能保持古老汉语的质感。翻译文体脱离母语的根,导致了表达的平庸。直到八十年代,翻译腔依然在文坛盛行,当代许多走红的作家,都是在翻译腔中长大的,作品的辞章之美颇为稀少。王小波曾感叹傅雷、穆旦的译文之美,其实是对于当时流行的翻译文体的揶揄。翻译也是创造,有时乃是写作风气的引领者。从鸠摩罗什、玄奘到鲁迅、穆旦,已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劳作使汉语多了流动性和暗示性,智性也得以生长。不过遗憾的是,今天的翻译家与小说家,对于译介之道中的文之道,大多不太注意了。(摘编自孙郁《译介之道与文之道》)材料二:鲁迅曾把翻译比作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人间窃火;那么,当年那些为西学东渐推波助澜的翻译家便是名副其实的“窃火者”。1931年,在上海文化界为鲁迅举行的五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美国小说家兼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女士问秋斯,中国文化人为什么把精力和时间用于翻译外国作品,不多从事自己的创作呢?秋斯回答:“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中间有一段很远的距离,不多介绍先进国家的名著,供中国青年作家取法,中国的新文学不会凭空产生出来。”后来秋斯在《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一文中又做说明:“诚然,世间没有哪一种名著是模仿得来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治是模仿成功的。不过这是论结果,不是论过程”;“落后国家要想追上先进国家,不能不先之以模仿,追到一定的程度,然后才能清算这个模仿阶段,从一般性到特殊性”。秋斯比喻说,这就像“供模仿的仿影和字帖,在初学时期显然是不可少的”。秋斯说:“一个负责的译者,不但要通晓语文,还要具有与原作者同等的或详尽的想象力或表达力。就这一点来说,翻译就是创作。因为生活经验或文学修养因人不同,尽管两个作家写完全相同的事物,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很不相同。”(摘编自凌山《“窃火者”的路——董秋斯与翻译》)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林纾推崇汉唐时代的文章,选择古文翻译域外的作品,在实践中能保持古文特色。B.周氏兄弟译介域外文学作品时,以六朝古文对应外来思想与审美,不被读者接受。C.用文言写作与翻译,可弥补俗语在提高读者智性、增强文学表达美感方面的不足。D.翻译亦是创作,对优秀的译者来说,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是必备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丁的写作引入意大利俗语调适词章,使之成为新雅言,丰富了自己的母语,这也积极影响到了中国翻译家的努力。B.直译的方式,不但能克服汉语的局限,丰富文学语言,还帮助读者改变阅读习惯,对其思维的突围性的培养也有益。C.王小波感叹傅雷、穆旦的译文之美,其实是对当时文坛的当红作家创作中表达平庸,作品缺乏辞章之美的强烈不满。D.近代以来翻译家作为“窃火者”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对西学东渐的促进,而且对语言创新发展的推动也是突出的。3.下列有关材料一中的论据不能用来论证“调试雅俗之间关系”的一项是(
)A.钱钟书评价林纾的变通B.钱韬孙翻译《神曲》的意识C.周氏兄弟克服汉语的局限D.刘半农参考佛经的经验4.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译介之道中的文之道”的内涵。5.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哪些积极意义?请简要作答。============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1.A2.B3.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作为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苏轼、黄庭坚……”错误,依据第二段“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人,常有谐趣品类作品,对遣兴娱乐创作风尚颇为肯定,可谓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可知,苏轼、黄庭坚等不是“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而只是称得上是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故A项曲解原文。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为了证明人们对俳谐诗不但没有排斥,而且选择了会通”错误,依据第三段“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可知,作者举苏轼《南乡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众多戏剧因素融入俳谐诗文创作。故B项论据论点对应关系分析错误。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俳谐诗使用打诨纯粹是为追求语言的有趣,在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对读者进行启迪”错误,文中说的是“俳谐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让人发笑”;C.“就不会凭多样流传形式为民众喜爱”错误,这属于无中生有,第三段只是说“同时,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而且“如果……就”的表述太绝对化;D.“是由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的生趣活泼决定的”错误,文中是说“折射出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另一面”,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2、1.B2.D3.示例一:
存续:当下社会,血缘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大量在外务工、求学的人,春节时仍要返乡与家人团聚。
变化:血缘与地缘出现了真正的分离,越来越多的人离乡外出务工、求学,并结成了新的地方社群。示例二:因为疫情无法回家,人们通过社区活动来体验春节的氛围。其中,既体现了血缘的存续,即在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格外重视国家团圆;也体现了一定的变化,即人们能在地缘关系中感受到人情温暖。【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血缘”的“缘”是发生联系的机会的意思。A.沿着,顺着。B.发生联系的机会。C.沿着,顺着。D.原因。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不愿意在新的地方真正扎根”错误。结合“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分析,“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说明乡土社会中,离开老家漂泊到其他地方的人们,虽能设法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立足下来,但很难融入进去。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根据内容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的能力。题干提示“在当代社会中既有存续,也有变化”,也就是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存续和变化的体现。如结合“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近30亿人次”分析,春节时大量的外出务工、求学的人仍要返乡与家人团聚,这就是血缘影响力的体现,在传统节日中,人们还是很重视家国团员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分析,离乡外出务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血缘与地缘出现了真正的分离,人们不再是居于家乡,而是能够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学习,走出地缘的限制,形成新的地方社群。结合“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地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建议,倡导就地过节,北京某街道社区举办了‘谢谢不回家的你’主题活动”分析,受疫情特殊情况的影响,春节期间,很多地区倡导就地过年,就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重视团聚等。结合“北京某街道社区举办了‘谢谢不回家的你’主题活动,辖区企业积极响应,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留京过年的居民送去节日的温暖”分析,在外地,社区街道、辖区企业等积极响应,举办一些活动,让就地过年的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这又是突破地缘的变化等。3、1.D2.B3.C【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不追求形似”错误,最后一段说的是“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可见并非不追求“形似”;B.“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错误,第二段说的是“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不仅……还”表递进,二者都包括。C.“无法体会”错误,第二段的最后说的是“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很难分开”不代表不能分开,所以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并非无法体会。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纵向深入”错误,第二段说的是“诗意美”,第三段说的是“空灵美”,第四段说的是“人文美”,第五段说的是“形神兼备”,这是从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四个角度进行探究的,所以是“横向”。纵向是指的是一个事物的历史、现状甚至未来的比较。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为这些自然景物常给人死气沉沉之感”错误,第三段说的是“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由此可知,山水画中很少再现云雾、天空属于留白,是想要营造深远的意境,或者说是营造空灵之美。故选C。二、名著阅读1、1.B2.C3.C4.①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
②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
③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5.①文章从古代哲学中“天”“人”概念切入,接着论述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引出“天人合一”思想;
②进而重点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给人们的四点启发;
③最后总结“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生态问题的积极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天与人的关系是哲学讨论最重要的问题”错,材料一第一段表述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可见选项扩大了范围。C.“其产生根源是天与人的复杂关系”错,材料一倒数第三段表述为“‘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混乱了逻辑关系。D.“‘天人合一’的表述是相同”错,材料二第一段表述为“各呈异说、内涵丰富”,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儒家思想所起的功能就是宗教的功能”错,材料一倒数第三段信息是“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哲学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却有着强烈的宗教性。也许正因此,在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也就是说天和人存在着一种超越的内在关系”,可见,儒家思想只是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选项“就是”表述绝对。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ABD都体现了天和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显示的是天地人各自独立,没有强调三者的联系性,所以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内涵、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天人合一’,……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子》《庄子》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出答案①。由“‘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人,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得出答案②。由“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得出答案③。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行文脉络的能力。(1)首先是总说,前两段作为一个层次,提出问题:文章从古代哲学中“天”“人”概念切入,接着论述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引出“天人合一”思想。材料一第一段先总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然后分别列举了司马迁和宋朝的思想家关于天人的认识。第二段提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理论”,然后列举了荀子道教等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这些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有一定影响,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2)然后分析问题,三至六段为分说的内容,提出关于天人合一概念的四种思维模式:第三段阐释第一种模式,源自《易经》:“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会通天道和人道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启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第四段阐释第二种模式源自儒家:“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儒家认为人是天的一部分,……作为天的一部分的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知天’和‘畏天’的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第五段阐释第三种模式,“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第六段阐释第四种模式:“‘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也就是说天和人存在着一种超越的内在关系;‘天人合一’不仅是人对天的认知,而且是人应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在人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倒数二和三两段重点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为解决生态问题给人们的四点启发。(3)结尾段总结全文,属于解决问题部分,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意义:“‘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种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2、1.D2.C3.C4.①植根于母语,保持古老汉语的质感,追求作品的辞章之美。②立足于直译,克服汉语的局限,灵活变通,使雅俗得以调适。③尊重原作,把握中外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差异,合理创作。④参考前人译介域外作品留下的丰富经验,传承发扬好的翻译传统。5.①创造新语言,给汉语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流动性和暗示性,推动母语发展,引领写作风气。②改变传统的表达方式与阅读习惯,利于对思维的突围性的培养,使智性得以生长。③借鉴国外文学研究与创作的优秀成果,传播先进思想,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保持古文特色”错误。由原文“钱锺书说,林纾虽然是古文家,但在转化外来辞章时,不得不有些变通,文言、俗语也不时出现,也非纯正的古文了”可知,林纾虽用古文翻译,但也有些变通,俗语也不时出现,并非纯正的古文。B.“以六朝古文对应外来思想与审美,不被读者接受”错误。由原文“过分看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633.2-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柱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医保自查自纠整改报告范文
- 勇敢者游戏观后感
- 交易员考试练习卷含答案
- 难度大歇后语及答案
- 高中英语语法精讲精练-名词性从句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课件 1.2.6 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 会计数据分析Errata-for-IRC-09-04-19
- 中国校服产业挑战与机遇分析报告 2024
- 2024届陕西省咸阳彩虹中学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题
- GB/T 16818-200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 GB/T 15605-199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 Kafka介绍教学讲解课件
- 空调热交换器出现出风异味的原因与防治方法研究
- 异常子宫出血-课件
- 临时用电配电系统图
- 农业统计课件
- 音乐《彩云追月》课件
- DBJ50T-396-2021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
- 订单登记表模板
-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