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现代汉字_第1页
第三章现代汉字_第2页
第三章现代汉字_第3页
第三章现代汉字_第4页
第三章现代汉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文字学习重点:1、文字、汉字的定义;2、汉字的特点;3、汉字的形体演变;4、笔画、部件、造字法(六书)。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二、汉字的产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定义: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辅助语言起交际作用的工具。文字作用: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圣书字、楔形文字圣书字圣书字是古代埃及成熟文字的又一称呼,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创始于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一王朝,在公元425年后开始衰亡,目前仅存于古埃及的遗址中。圣书字由意符、音符和定符组成,是一种语词-音节文字。意符有许多明显的象形字,而音符大都是从早期的意符转化而成,只表辅音,附带不写出的元音。定符是规定意义类别的记号,本身不读音,跟其他符号结合成词,有区别同音词的作用。圣书字有三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碑铭体起初是雅俗通用的,后来成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以及绘写在石器和陶器等器物上的庄严字体;同时也是3种字体的总称。其符号外形很像图画,但实际上大都早已失去象形功能。碑铭体是装饰性的正体,僧侣体是实用的草体,主要用于宗教写经。这两种字体的内部结构完全一致。大众体又称书信体或土俗体,它是僧侣体的简化形式。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陈澧《东熟读书记》卷十一三、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页。思考:为什么说“文字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A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文字不像口语那样受时空限制,把语言的听觉符号变成了视觉符号。B产生了书面语,使语言有了第二种物质形式,对语言的传播、规范、发展作了重大贡献。C文字对知识的获取、积累与传播,对人类历史的记载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作了巨大贡献。D文字是扩大语言交际范围的最简便、最常用、最重要的工具。四、汉字的历史人类出现,语言产生,文字产生较晚。半坡遗址符号五六千年古汉字前身甲骨文3000多年相当成熟人民创造历史“文字在人民间萌芽”——鲁迅1、文字的产生文字产生的原因:

社会的扩大、生产的发展、斗争的复杂、生活内容的丰富,有声语言的弱点越来越突出。文字起源于人类社会相当发达的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复杂的交际所提出来的要求。文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文字问世之前,先民们记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物记事,一种是用图画记事。实物记事主要有:结绳、结珠、讯木、刻契等。

①结绳关于结绳,《周易正义》引了《虞郑九家义》中如下的一段话:“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近世台湾的高山族、云南的哈尼族、傈僳族都曾如此。②刻契刻契即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锯齿,用来记数。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大多采用过此法。海南的黎族、云南的佤族和哈尼族在上个世纪中期仍然保留这种习俗。③讯木

在一根木棒上刻上各种花纹或插进各种东西,用来帮助记忆和传达命令。魏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北史·魏本纪》吐蕃“无文字,刻木结绳以为约。征兵用金箭,寇至举烽。”——《唐会要·吐蕃》“契丹本无文记,惟刻木为信。”——《五代会要》实物记事举例:瑶族曾经用禾秆记录一年的收成,用木板刻点和玉米来记工分。云南陇川县景颇族:假如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就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梗、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好送给女方。树根表示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代表炽烈的爱,火柴梗表示男方的态度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女方收到以后,如果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果不同意,便在原物上附加火炭,表示反感,如果还要考虑,便加上奶浆菜。

实物记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据周有光《语文闲谈》中称,云南景颇族的载瓦人曾出现过实物情书、战书和和约。情书:用红、白、黑三色线缠一个芭蕉叶包,内有树根,表示想念;石灰,表示希望会见;草烟叶,请对方吸后增加爱情。战书:三色线的芭蕉叶包,内有土块,表示争夺土地;子弹,表示宣战。和约:竹筒一节,两端各刻一个缺口,代表议和双方;中间刻一个缺口,代表中人;把竹筒一劈两半,各方保存一半。实物之后,古人记事和表达思想便进入了另一高级阶段——文字画阶段。文字画属于前文字阶段。文字画不注重绘画艺术性,只浑沌地记录语言的大意,内容缺乏具体与准确,因而不能算作文字,只能视为文字的滥觞。世界各地保存的原始壁画大都具有此类性质。印第安人奥基布娃(Ojibwa)部落一个女子的情书:图画记事(文字的前身)

熊:女子图腾周围是基督教徒相会的帐篷(发信人)三个湖、地势、位置泥鳅:男子图腾(收信人)图画文字(原始文字)解读:抛卵在湖中,刮起黑白风。狂浪冲圣卵,卵击高山峰。一道金光发,天路自此通。文字产生的基础是图画。确定文字的条件:A、有比较固定的音、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音、义B、线条化、符号化。——形C、约定成俗、社会公认,有一定的袭传性。——社会性文字画后,真正的文字就逐渐产生了。因此说,文字最大可能是起源于图画。文字的创造发明者无疑是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关于文字的缔造者,各国都有一些相关的神化传说。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是知识之神托特所造,古巴比伦的丁头字(楔形文字)是命运之神那勃所造,希伯莱文是摩西所造,希腊文是荷墨斯所造,婆罗米文是梵摩天帝所造,汉字是仓颉所造。2、汉字的产生、性质与地位汉字的起源——仓颉造字说《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号史皇氏。仓颉以前,各氏族、地区已经有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图画。黄帝统一中国后,仓颉把各氏族、地区互不统一的符号、图画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整齐划一起来,通行全国,所以他的名字能够独传于后世,被尊为字圣。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行事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距今已三千多年。甲骨文无论在形体上还是构造上都堪称成熟的文字。可以推断,汉字的诞生时间要远早于殷商。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一些彩陶距今有五、六千年,其上的一些刻划符号如“⊥、┿、╳、↑”等,极可能是汉字的前身或雏形。

思考:文字画与文字有什么区别?文字画与文字有什么区别?同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汉字源自图画,是原始图画日益简化的结果。早期汉字中的大量象形字即是一个明证。由文字画到文字不仅过程漫长,之间的区别也十分明显:图画只表示一个模糊、浑沌的概念,随意性较大,并且不跟语言中的音节相对应;文字除了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意义外,还具有一个特定的语音形式。汉字的性质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如拉丁文、斯拉夫文和日文等;一类是表意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丁头字以及汉字。表音文字是用几十个符号(字母)来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一般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特定的音,语言中所有词语都由这几十个符号拼合而成。人们只要掌握了字母的读音及拼写规则,即可读出词语的实际音来。表意文字则是用大量的表意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这些符号本身不能显示词语的读音信息。思考: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有什么优点、缺点?目前在世界上存在者两种文字,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属于后一种,虽然很多汉字为形声字,兼有表音的功能,但总体来说,汉字以表意为主。很难说那种文字更优越。但早在新文化运动伊始,便有学者呼吁废除汉字,采用拼音文字。如果说当时的主张含有全盘西化而具有激进色彩,那么改革汉字,采用拼音文字的建议在今天重新被提出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到底有何缺陷,以至于弃置不用?而拼音文字又有何优势,值得我们去放弃传统文字?汉字拼音化能不能够行得通?这些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文化命题,其变动关系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化遗产。1、汉字的最大优点,是它的超方言性。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方言之间交流非常困难。如果采用表音文字,发音的不同导致文字的不同,各方言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可能。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的存在,则使各方言区虽然语言不同,但可通过汉字进行交流而毫无障碍。2、汉字记录汉语可以有效区别同音词。汉语音节结构非常简单,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3、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一点,汉字与表音文字是不同的,表音文字只表形、音,而不具备义,它们记录的是语素的音素、音节,没有独立地和语素对应,因此单独看是没有意义的。4、汉字超时空性比较强。古文献中的汉字,我们照样认识,其中看不懂的,不是语素本身,而是语素意义发生变化。缺点一是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结构复杂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笔画多。二是汉字的单位笔画和部件,不是按照统一的方向排列组合的,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展开。二是汉字用于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比较难。在我国,打字是一门技术。汉字存储量在电脑中所占空间,是英文字母的284倍。三是汉字用于国际化交流比较困难。首先因为汉语结构复杂,其次汉字是不表音的,不便于学习使用。研究汉字和汉字国际化是两码事。说二十一世纪是汉字的时代,从热爱民族文化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以科学的态度看,汉字作为国际交流工具是有局限的。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演变

现行汉字的前身(一)甲骨文

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2.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3.异体字较多。龟甲兽骨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1.笔画丰满粗肥。2.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3.异体字较多。(二)金文

金文(三)大篆

1.字形比金文整齐。2.笔画均匀。3.少量异体字。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石鼓文(四)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1.字形更加匀称、整齐。2.笔画圆转、简化。3.异体字基本废除。篆书(五)隶书

秦隶——秦代运用的隶书汉隶——汉代通行的字体1.实现了笔画化,2.摆脱了象形性,符号化强,3.进一步简化了笔画。

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象形

不象形隶书(六)楷书

又叫“正书”、“真书”,指规矩整齐,可为楷模之义。由隶书发展来,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延用至今。

1.字形方正。2.笔画没有波磔。3.书写方便。楷书(七)草书

草书章草——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东汉末产生狂草——唐代产生草书(八)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1.形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2.笔画连绵,各字独立。3.易认易记。第三节汉字的造字方法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现行汉字同古代汉字相比,又有一些特殊情况。汉字造字法,实际上就是汉字表意的方法,传统的说法是“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运用“六书”对上万个汉字作了具体分析。“六书”中主要的造字法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是汉字应用的两种方法。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一类是带有表音成分的——象形形声汉字造字法可以概括为两类:会意指事(一)象形

象形就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日月是也。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象形字。月、雨、口。象形这种造字法接近图画,但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无法象形,所以单靠这种方法造的字极少,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二)指事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上、下、三。指事字可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三)会意字

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用会意法造的字,就是会意字。休、取、明。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两类。

(四)形声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形声字。洋、芬。壶是一种由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主要用来盛装液体,如茶壶、酒壶等。古文字的“壶”字,颈窄腹圆,有耳有盖有底座,是一把酒壶的形象。小篆,从又从一,“又”是手形,“一”为指示符号,在手下之左侧,指的是手掌以下约一寸的地方,即中医诊脉的部位,又称“寸口”。所以,“寸”的本义是指寸口,为经脉部位名称。又形容极短或极小,如寸土、寸步、寸阴等。

甲骨文的“欠”字,像一个跪着的人,昂首张嘴,大打哈欠的样子,

它的本义就是“张口出气”,也即打哈欠。以欠为偏旁的字,如吹、歌、歇等,大都与“张口出气”有关。字由“页”和四个“口”组成,页指人头,一个人四面都是口,表示说话的人很多,声音嘈杂,有“吵闹”、“喧哗”之义(指人声喧闹,尘土飞扬,后来用于形容议论纷纷,多含贬义)。

甲骨文“航”字,像人手持长篙撑船之形。本义当指渡船、航行,又指船,特指方舟(即两船相并)。小篆的“航”变为形声字。贮”是“(貝宁)”的简化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貝宁)”字,像藏贝于箱柜之中,其本义为储存、收藏。金文“(貝宁)”字形体发生讹变,变成贝在宁下,小篆以后则贝在宁左,于是“(貝宁)”就由原来的会意字变成了从贝宁声的形声字。

形声字,形旁是表意符号,声旁作为表音成分,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有本质区别。请思考:形声字的表音成分与表音文字的表音符号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表音文字是用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通过字母组合来表示词的意义,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是有限的,所以字母的数目也不多。一般的说,只要掌握了这种文字所运用的字母和拼写规则,听到一个字就可以拼出来,看到一个词就可以读出来。形声字的声旁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能够帮助识别汉字的读音。但是,当人们无法从声旁直接获取形声字的读音信息时,它的直接表音功能就虚化了,只起间接的提示作用。汉字的特点和结构汉字的特点主要特点:表意体系的文字。(英文)表音文字符号记录音素、音节文字表意文字符号记录语素、词(汉字)汉字的特点同音字音节数量少,字形不同

67个汉字huàn奂多音字意义不同

5个读音现行汉字的结构可以从结构单位、书写顺序、造字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结构单位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部件也是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独体字、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部件又叫做偏旁或构件,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只有合体字是由部件组合成的,独体字在组字时只能充当一个部件。汉字的结构(一)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笔画单位。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画。笔画的具体形状称笔形。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即

一(横)、丨(竖)、丿(撇)、丶(点)、

┒(折)。

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一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宋体复合笔画有横类、竖类、撇类、弯类等4类24种。(二)部件

部件又称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