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_第1页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_第2页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_第3页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_第4页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关税二、非关税壁垒三、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贸易出口进口理论政策与措施鼓励出口出口管制关税非关税壁垒现实关注:2009年我国关税总水平仍为9.8%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2009年海关税收净入库9213.6亿元,比2008年多收52.5亿元,增长0.6%,其中关税收入1483.8亿元,下降16.2%;进口环节税收入7729.8亿元,增长4.6%。一、关税(一)、定义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二)、关税的种类按货物的移动方向划分按征税的目的划分按关税的征收方法划分按征税是否有效划分按差别待遇或特定实施情况划分按差别待遇或特定实施情况划分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普遍优惠制1、进口附加税(特别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关税以外,根据某种目的额外加征的关税。目的应付国际收支,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的低价倾销。对某国实行歧视或报复。进口附加税针对个别国家或个别商品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案例:全球反倾销聚焦中国1980年至1989年中国被投诉的反倾销世界比例6413884.6%或1/201990年至1999年306232113.2%或1/82000年至2002年331165320%2003年至2006年18973325.6%2008年上半年853743.5%2009年7730138·3%2009年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保护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我国输巴鞋类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本案中,巴西选择意大利作为替代国。但意大利的制鞋工业处于高端水平,出口巴西的均价31.96$/双而我国出口巴西的均价是5.97$/双。倾销幅度达435.7%(反倾销税)(福建50%以上、广东、浙江)2007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皮鞋1.8亿双。2006年10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鞋作出反倾销终裁,中国征收最高16.5%的税率,越南10%,有效期2年。

专题:倾销与反倾销一、倾销的定义是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依据是: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工业是否难于建立起来。如何界定反倾销调查中的“生产成本”概念国际反倾销法中所认可的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与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中国的问题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产品占较大份额,其高度的专业分工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将生产成本降到了极限,被诉倾销的风险增大。中国生产成本的核算制度与国际惯例还有差距生产成本的计算应符合以下条件:符合出口国的公认会计准则;成本会计核算遵循一贯性原则;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生产成本”计量方法与国际惯例之差异;“生产成本”核算体系与反倾销调查要求之差异;“生产成本”核算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之差异。中国生产成本概念的差异1979年欧洲共同体发起对中国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到2002年10月间,共有33个国家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33个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影响价值60亿美元超过4000种产品的出口。二、倾销的类型(一)、持续性倾销(存在是无限期的,目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国外和国内市场是完全隔离的,不存在销售到国外的产品流回本国的可能性QH国外市场国内市场QFP0DHDFMRHMRFMCPHPF两个市场最佳分配方案是:MRH=MRF企业均衡的条件:MHH=MRF=MC(二)、掠夺性倾销(三)、偶发性倾销三、反倾销与反倾销税反倾销措施是反对外国不公平竞争、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损害的有效工具。WTO反倾销法规定,“当进口倾销引起本国工业重大损害”时,可对进口征收反倾销税,也可采取价格承诺(中止协议)来结案。WTO规定,反倾销税可以采用倾销边际、损害边际和替代国价格(第三国价格)来决定。倾销边际是指出口国企业的出口价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的比较。损害边际是出口国企业产品出口价与进口国产品市场价的差额。反补贴税2、差价税根据1994《反补贴协议》规定,反补贴税是指进口国对实施禁止性补贴(红色补贴)或过度不恰当使用可诉性补贴(黄色补贴)的出口商品所造成的对进口国利益的损害而征收的一种税项。是指对某种产品按照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的差额征收的关税3、特惠关税是指某一国家或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或当前的所有进口商品或部分进口商品给予特别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4、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商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减免关税制度。按征收关税是否有效名义税率对一种工业的关税保护,就是对从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征收较高的名义税率的关税,用这种手段造成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之间的差别,以此来引导消费,保护国内的工业生产。隐含了进口产品是最终产品的假设。有效保护率(ERP)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即征收关税后增加值与自由贸易时增加值的差对自由贸易时增加值的比值。公式:EPRj=V′j—Vj/Vj×100%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征收关税前即自由贸易时的附加值假定在自由贸易情况下,一辆汽车的国内价格为10万美元,其中8万美元是免税进口的钢材、橡胶、仪表等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则2万美元就是国内生产汽车的附加价值1、假定对每辆汽车和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各征收10%的名义关税。EPR=10%2、假定只对每辆汽车的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EPR=50%3、假定只对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EPR=﹣40%说明:当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1)等于有效保护率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1)等于说明未能充分发挥关税结构的积极的保护作用(2)高于(2)大于充分发挥了对产业和市场的保护作用(3)低于(3)小于保护能力下降中间产品名义关税率思考题:国内某服装生产企业,每套服装的生产需投入80美元的进口棉花作原料,每套服装的自由贸易价格为100美元,现在对进口服装征收10%的名义关税,这样国内消费者面对的服装价格将是110美元。(1)计算关税构成的有效保护率;(2)分析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3)如果对进口要素分别征收5%、10%的关税,有效保护率有何变化?结论:1、应该用有效保护率替代名义关税率来衡量关税的保护效果。前者是动态的指标,后者是静态的指标。2、有效保护率是指导一个国家关税结构的依据。进口初级产品、半制成品(中间产品)到制成品是随着加工程度的深化而成阶梯分布,关税应该随加工深度的提高而相应升级。保证有效关税率大于名义关税率。(3)、有利于关税的调整(三)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小国大国一般均衡分析小国小国的局部均衡分析Q0PDSPWQ1Q2Pt封闭经济、保护贸易、自由贸易的比较PWPt价格效应Q3Q1Q3生产效应Q4Q2Q4消费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贸易效应t税收效应abcda-(a+b+c+d)-(b+c+d)c净福利效应-(b+d)大国的局部均衡分析Q0PDSPWQ1Q2Pt封闭经济、保护贸易、自由贸易的比较PWPt价格效应Q3Q1Q3生产效应Q4Q2Q4消费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贸易效应t税收效应abcda-(a+b+c+d)-(b+c+d)C+e净福利效应e-(b+d)PW′e贸易条件效应关税的效应:小国的一般均衡分析X(出口部门)0Y(进口替代部门)TT′PWQ封闭条件下Q点为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C自由贸易条件下生产均衡点为Q,消费均衡点为C。PtQtPw为自由贸易时的国际交换价格和国内交换价格Pt保护贸易下的国内交换价格,PW国际交换价格(小国贸易条件不变)CtCt点国际贸易按原来的价格进行,国内消费者则按征税后的国内价格来决定。二、非关税壁垒措施特点:灵活性针对性隐蔽性歧视性1、进口配额制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绝对配额关税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配额与关税比较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对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来说,配额比关税更受欢迎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Q0PDSPWQ1Q2Pt封闭经济、保护贸易、自由贸易的比较Q3Q4Q3Q1Q3生产效应Q4Q2Q4消费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贸易效应配额租金效应abcda-(a+b+c+d)-(b+c+d)c净福利效应-(b+d)配额PW上升为Pt配额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分配许可证的方法竞争性拍卖固定的受惠资源使用申请程序现实中的进口配额:美国食糖进口联邦政府保证的国内价格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但国内的供给没有超出国内的需求。1990412万吨213万吨权力被分配给了外国政府,然后外国政府又分配给各自的厂商小国美国市场价格466美元/吨世界价格280美元/吨a(10·66亿美元)+b(1·09亿美元)+c(3·95亿美元)+d(0·76亿美元)=16·46亿美元消费者年平均损失人均6美元或家庭负担25美元食糖工业只雇用了约12000人,每人隐含约9万美元的生产补贴2、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非透明性歧视性灵活性3、进口许可证制公开进口许可证特种进口许可证4、外汇管制5、进口押金制6、最低限价7、海关程序8、歧视性政府采购9、国内成分条款10、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11、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了主观或客观的障碍。特点:以法律、法规为表现形式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内容的双重性主要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及其合格评定程序(TBT措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SPS措施)比如欧盟颁布的技术标准中,对我国出口影响较大的有环保标准(1996年启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绿色贸易壁垒”)安全标准CE标准并作为标志SPS措施按照其使用的目的可以分为食品安全、植物健康、动物健康、人类健康、领土保护和其他不同的目的的组合。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三、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一)、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1、出口补贴(也可以理解为非关税壁垒措施针对出口的)含义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目的为了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以低于实际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产品,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商品的出口。出口补贴的效应国内经济的直接影响贸易条件效应出口扩大效应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每3公顷农业用地中就有1公顷地的产品用于出口。同时,美国政府对国内的农业生产提供数目庞大的经济援助和补贴。加拿大和巴西指责美国在1999年到2005年间,除2003年,每年向谷物生产者提供超过191亿美元的补贴,加拿大和巴西分别在2007年6月份和7月份针对美国的国内农业补贴提起诉讼,磋商无果,11月相继要求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进行调查和裁决。美国的基本农业补贴分为两大块。一块是1933年罗斯福总统建立的农产品平价系统,当农产品价格低于平均价格时政府出资进行补贴和收购。另一块是1973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农地闲置补贴”,通过政府补助的形式鼓励农户闲置部分农地来保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主要针对谷物、大米、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Q0PDS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外价格PWPWQ1Q2出口补贴为sQ4补贴后国内价格为PsPSQ3补贴后国外价格为PW′PW′s生产者剩余abcdea+b+c消费者剩余-(a+b)政府补贴支出-(b+c+d+e)净福利效应-(b+d+e)欧洲共同农业政策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CAP)支持价格关税来消除与世界价格的差额70年代后农产品由进口变过剩1985年,欧洲各国已储存78万吨牛肉、120万吨黄油、1200万吨小麦补贴出口1994年,欧盟对农民的补贴累计达800亿美元2、出口信贷3、出口信贷的国家担保制4、经济特区(二)出口管制1、战略物资及其有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2、国内的紧缺物资3、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4、需要“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5、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商品和出口额大的商品6、跨国公司的某些产品美对华的出口管制合理的出口管制是各国维护国家利益的途径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