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时代的语境解读
摘要: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对人们的言行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给社会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开创了媒介传播的新语境时代。本文从新媒体的简介、新媒体语境的概念释义和新媒体语境的特征解读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关键词:新媒体;网络;传播语境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功能角色的转变,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对人们的言行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给社会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同时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信息化社会里一种独特的场域――我们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言说和行动。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如何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语境?新媒体语境具有什么特征?新媒体给人类传播活动和生存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给学术理论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一、关于新媒体自全球化的互联网出现以后,国内外关于新媒体的论述很多,从定义的角度来看: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如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二是从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角度,如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领域的陈永东副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三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同时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四是从社会关系层面的角度,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认为,“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任何一个科学的定义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本研究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的蒋宏和徐剑在其主编的《新媒体导论》中对新媒体的定义更具合理性。两位学者认为,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Internet)、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1]。科技进步为新媒体发展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的需求。在步入Web2.0时代之后,又有人提出了Web3.0的概念,媒介形态信息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也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向,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形态将会面临新的更新换代。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所言,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2]。那么,相对于今天的新媒体,将来的“新媒体”又会如何呢?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预言,不断发展的新媒体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存方式,促进人类在思想文化上的大融合,从而真正体现出信息时代全球化的意义。二、新媒体语境的概念释义媒介是大众的语言符号传播方式,其信息载体的更替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每一个时代的传播必定有其独特的“语境”,通常我们用“传播语境”来描述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对较于稳定的社会传播体系。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宏观地审视今日之新媒体时,就会发现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设备终端的广泛普及,它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彰显,并且通过不断改变传播生态和社会面貌最终完成了一个功能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地带来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上升至普遍化、内在化地改造社会结构”[3],从而开创了媒介传播的新时代,将我们带入一种全新的语境。美国的马史?波斯特教授在《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一书中就阐述了“信息方式”的变革给社会结构的带来的深远影响。他认为,当电子媒介进入我们的日常交往时,其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以及自我意识的消解,对人们感知自我与现实的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信息方式下的语言“包装”对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及整个社会关系都进行了重新构型。正是在这种“深刻影响”和“重新构型”的过程中,形成了信息化社会里一种独特的言行环境和阐释背景――新媒体语境,“这意味着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和价值安排:新媒体介入下的话语表达、社会性格和文化形态”[3]。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语境也可以扩展到一种思维框架、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就如同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范式”一样,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限定的作用――制约和解释,即人们本能地坚持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模式,在特定语境的思维定势之下对研究对象的本质意义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效的揭示和解读,举凡历史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民族语境等等概念殊途同归,意味着“指向构成与制约社会活动的、虽不必然可见但仍属限定的力量”[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媒体语境是由新媒体社会影响的普遍性扩张进而内在化地改造社会结构而形成的信息化社会里一种独特的社会传播体系,是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和制约人们认知和实践的一种意义背景和文化形态。三、新媒体语境的特征解读新媒体的大众化所形成的新媒体语境以不可阻挡之势急速蔓延和拓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同时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如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交互性等,使新媒体语境相较于传统媒介文化语境呈现出新的特征。(一)公众化的话语表达在传统新闻传播活动中,信息传播以传播者为起点,以接收者为终点,以一种线性的传播模式传播新闻,这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单向的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层层把关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格局,通过整合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使信息传播主体实现了公众化,构建了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的改变使公众获得了自身的话语权,公众可以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博客、邮件和个人空间等多种载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可以通过“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对新闻事件的发展产生自己的影响。以增幅最大的言论载体微博客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的微博用户规模达到3.09亿人。公众不仅可以在这种普及的新媒体形式上“记述自己的心情”,同样也能就某些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现实社会中的精英人士、领袖人物、权威媒体所具有的话语霸权被消解,公众意见表达的主体实现了“平民化”。(二)全球化的意义背景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所预言的“世界村”(globalvillage)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基于计算机、通信、数字广播等技术的新媒体,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感知事物的信息面、知识面和思维面——人们在全球化的意义背景下认知和改造世界。如今,不管你是在纽约巴黎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在天山脚下的小山村,只要通过以电脑、手机、PDA、MP5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你都能广泛接受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并可以根据需要主动搜索、寻找资料和调阅网页,真切感受到天下在此的国际性。在全球化的意义背景下,传统的时空观念被彻底颠覆,同时新兴的感知模式将人类带入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之中,人们通过各种媒体终端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传递信息,同时他们自己也被物化成媒体和网络的一部分;各国的文化、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符号通过国际传播体系,进入中国的大众传播系统,使中国大众层面的符号环境演变成了国际符号环境的一部分,地域的界限和文化的差异在同质的信息环境中不断冲突、消解和融合,新的价值体系在旧体系的崩溃过程中逐渐得到确立,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的感知环境。(三)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文化的时代性品格源自于它与最广泛意义上的民众所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即文化的时代性取决于文化的大众性。主要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媒体,同样继承了“多元、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凭借技术优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广泛的受众人群和公众基础,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众的多元文化诉求,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繁荣景观。多元化的文化形态一方面体现在多种意识形态、多种文化观念和多种学术派别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并存,即主流文化之间的竞争与融合,不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情况不复存在,完全本土化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液净化质量控制》课件
- 工会续签合同的领导评语
- 《外部形态头部》课件2
- 2025年甘肃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b2考试题库
- 2025年银川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答案
- 《外出安全知识》课件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课件
- 铁路运输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要求
- 酒店式公寓外墙修缮合同
- 保险公司业务员聘用合同样本
- 水果削皮机的工业工程设计论文
- 空压站设备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空压站设备安装)
- 屋面彩钢板檩条安装施工方案
- 肝癌患者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文本
- 四大经典之温病
- 石化装置动设备操作规程
- 海花岛(海南儋州)民宿众筹计划书
- 注塑件通用技术条件
- 人大代表选举主持词_1
- KingSCADA初级教程工程安全和用户管理
- 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