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涵义与类型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与阶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切尔(W.C.Mitchell.)和伯恩斯(A.F.Bums)对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的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形态。一个周期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差不多同时发生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之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
一般而言,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总体发展趋势所经历的扩张和收缩。这种扩张与收缩主要表现在总产出、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及通货膨胀率、投资、消费等经济变量的上下波动上。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在理解这一含义时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经济波动实质上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之间的背离。这两者之间的背离程度越大,经济周期就越严重。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两个大阶段:上升(扩张)阶段与下降(收缩)阶段。两个转折点:顶峰和谷底。图4-1是—个典型的表示经济周期的曲线图。图4-1经济周期曲线及其阶段划分
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的划分主要有两种方法:(1)从各景气指标的水准出发,用某个基准线来衡量,高于基准线是繁荣期或景气期,低于基准线是衰退期或萧条期。(2)从各景气指标的变化方向出发,从谷到峰的期间称为扩张期间,从峰到谷的期间称为收缩期间。峰到谷或谷到峰的期间自然数为一个阶段,而两个相同的转折点(峰-峰或谷-谷)之间的期间称为一个周期(见图4-2)。图4-2经济周期波动阶段区分示意图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的长短,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短周期(小周期或次要周期)。长度为3~4年,由英国统计学家基钦(JosephKitchin)提出来的,称为基钦周期。在一般认为,它主要是由企业库存投资的变动而产生的。
2.中周期(大周期或主要周期)。长度约为8~10年,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lementJuglar)提出,称为“朱格拉周期”。他认为危机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果,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周期现象。一般认为,这一周期是由于固定投资波动而产生的。3.中长周期。长度为15~2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提出,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是由于建筑投资的循环变动引起的,故也称其为“建筑周期"。
4.长周期。长度为45~60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Kondratieff)提出,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对这种长周期形成原因的解释有很多种,如人口的增加、地理上的新发现、新资源的开发、战争等,但技术进步和革新可能是产生长周期的主要原因。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并以创新为标志,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200年划分为三个长周期。将上面几种经济周期类型简单归纳如下表4-1。表4-1经济周期类型周期名称周期长短平均长度基钦周期短周期约40月(3-4年)朱格拉周期中周期约9年(8-10年)库兹涅茨周期中长周期约20年(15-25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约50年(45-60年)
根据经济收缩的不同含义,经济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古典周期或传统周期(classical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古典周期的经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正增长,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负增长。
(2)增长周期或现代周期(growth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经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表现为正增长,但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值不再表现为绝对量下降,而是表现为增长速度滞缓,或者说经济增长速度小于充分就业的增长速度。
在二战之后,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1)战后总体上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衰退;(2)繁荣的时间延长了,而衰退的时间缩短了;(3)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都没有以前那样严重,因此,总体波动程度变小了;(4)各国之间的经济周期联系更为密切。图4-1中国1978-2010年GDP及人均GDP增长率(%)图4-21986-2009主要发达国家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图4-31986-2009年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图4-41986-2009年金砖四国GDP增长率(%)
(三)经济周期的测量目前,基本上存在两类测量经济周期的方法。第一种是美国经济研究所提出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使用的经济周期指标法,有时也称景气分析法或先行经济指标方法;第二种是经典统计时间序列方法。目前还有一些国家和学者采用经济变量的增长率来度量和研究经济周期,即考察经济变量的同比(与上年同期比)或者环比(与前期比)增长率的周期波动情况,称为“增长率周期波动”。我国大多数研究部门和政府机构都采用增长率周期来研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指标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组能够反映和标志周期波动的代表性指标并加以适当分类,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将各类指标合成为若干综合指数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周期。所选的这组经济变量称为景气指标,为了及时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一般都采用月度(或季度)数据作为景气指标。景气指标可以区分为先行(领先)、一致(同步)和滞后(迟行)三类。先行指标是指其变动领先于总体经济运行的指标,其运行轨迹对总体经济周期的变动方向具有预示作用。一致指标是指与总体经济变化趋势基本同步的指标,用于表示经济周期的当前状况。滞后指标的变动比总体经济的变动滞后一段时间,可用来确认总体经济的变动趋势所发生的变化。
针对以上三类景气指标,可分别建立先行、一致和滞后综合指数,也称为景气指数。测量经济周期的指标法是以正确选择各类景气指标为基础的。从考察和分析大量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到最终建立各类景气指数,其间涉及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各变量时间序列的分解方法、变量周期波动度量方法(标准)的确定、季节调整与长期趋势调整、基准日期的确定、景气指标选择及分类、景气指数的制作和分析等。
1.经济时间序列的分解一般来说,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包含三种变动因素,即长期趋势T、循环(周期)波动C和随机扰动I。长期趋势是指经济变量随时间的推移所表现出的一种稳定的变动趋势。循环波动是围绕着长期趋势以数年为周期的一种周期性波动。随机扰动又称不规则变动,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此外,序列中还可能包含季节性波动S,这是一种每年重复出现的周期波动,通常由气候节假日等因素所引起。时间序列分解模型主要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两种形式。加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S+I其中,T、C、S和I均为绝对量。该模型比较直观,但不利于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比较。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S·I其中,除T为绝对量外,C、S和I均为相对量,便于各变量之间的互相比较,但直观性较差。
2.变量周期波动的度量方法增长率周期法(直接法):是指按同比增长率来测量变量的周期波动,通过与上一年同期数值相比,可以大致消除序列中长期趋势和季节因素的影响,从而反映经济变量的周期波动和不规则变动。
增长周期法(剩余法):是在对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分解的基础上,采用变量的循环(周期)波动C来测量其周期波动,它反映了变量对其长期趋势的相对偏离程度随时问发生的循环波动。该方法首先要求消除序列中的季节波动S和不规则因素I,得到序列的趋势循环序列TC,然后再用某种方法测定序列的长期趋势T,并将其去除,最后便可得到序列的循环波动C。因此该方法也被称为“剩余法”。时间序列分解模型通常采用乘法模型。
3.季节调整和长期趋势测定
季节调整:去掉变量中的季节因素也称为季节调整。
长期趋势测定:对原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后,还需要将长期趋势与循环波动加以分离,从而去掉长期趋势。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有:几何平均法、回归分析法、移动平均法、阶段平均法、结构建模法等。
4.基准日期的确定经济周期的基准日期(也称参考日期或基准循环)是指经济周期波动的峰谷时点,即历史上经济周期的转折点日期。确定基准日期的方法主要有:(1)选择一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这组指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大体一致,根据这组指标计算历史扩散指数(HDI),从而初步推算出基准日期。(2)以某个重要的经济指标(GNP、GDP、工业总产值等)作为基准指标,以这一指标周期波动的峰谷转折点作为基准日期。(3)以一致指标的综合指数(CI)的转折点作为基准日期。
5.景气指标的选择和分类为了全面反映相互关联的宏观经济活动的各主要方面,挑选景气指标的范围除生产活动外,还应包括库存、商业、消费、投资、财政、金融、物价和外贸等领域。在选择景气指标时,应根据所要研究的经济周期类型,首先对所有被选变量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季节调整和消除不规则变动、长期趋势的剔除等。
6.景气指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景气指数主要有扩散指数(DI)与合成指数(CI)。
(1)扩散指数DI(diffusionindex)。基本思想:当经济周期处于扩张阶段时,大多数或全部景气指标均处于上升期。当上升的指标个数超过一半并逐渐增多时,经济周期走出谷底,开始新一轮的扩张期。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的伯恩斯和穆尔(Moore)于20世纪50年代编制了扩散指数。扩散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在所选择的指标组(先行、一致、滞后)基础上,计算每一时点处于扩张期的指标个数占组内全部指标个数的百分比。DI大于50%时,表明经济周期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则表明经济周期处于收缩阶段。DI等于50%时,意味着上升的经济活动与下降的经济活动处于暂时的平衡,经济周期位于转折点处。
(2)合成指数(compositeindex)。目前,除了美国商务部采用的合成指数,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还有日本经济企划厅的合成指数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合成指数。合成指数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合成指标组内各指标的变化率来把握经济的变动趋势和幅度。基本计算方法是先求出每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然后求先行、一致、滞后三组指标的组内、组间标准化平均变化率,并适当进行趋势调整,使三类指数成为协调一致的整合系统最后以某年为基年,计算出其余各时点的相对指数。美国商务部合成指数的具体计算方法略(见陈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和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1-23.)。
二、非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
(一)强调自然因素的周期理论这种理论把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最终归结为经济体系以外的太阳黑子等宇宙天体活动,以及气候、季节变动等自然因素。认为1O年一次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或8年一次的降雨周期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的周期会影响到农业收成的丰歉,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农业的周期波动必然影响到工商业,最终形成整个经济的周期波动。
(二)消费不足的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比例过大,而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过小,即消费不足。而消费品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品的需求不足,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型危机。
(三)投资过度的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投资过多而不是过少。所谓投资过多,是指资本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消费品部门,即与消费品生产相比,资本品的生产有了过度的发展。经济扩张时,资本品比消费品增长得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下降速度也比消费品快。正是资本品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整个经济的波动。
投资过度论在解释引起投资过度的原因时,出现了几种不同意见。
1.货币投资过度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货币因素造成的生产结构失调,尤其是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
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该理论以内生的投资因素与外生的技术革新、新发明等技术因素相结合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
3.引致投资过度论。这一理论认为是由制成品需求变动引起了投资过度,即是加速原理和乘数效应作用的结果。
(四)信用过度的周期理论信用过度论把经济周期波动看成是一种纯货币现象,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的结果。银行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导致利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反之,银行货币和信用的紧缩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经济走向衰退。
(五)强调心理因素的周期理论心理周期论是运用人们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来说明经济繁荣和萧条的交替: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心情很好,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预期,这时,投资和生产就要增加,经济走向繁荣;而在另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心情不是很好,对未来悲观失望,这时的投资和生产都是下降的,经济走向衰退。
(六)强调创新因素的周期期论创新周期论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熊彼特认为由创新的多样性、复杂性,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多周期,即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并用创新理论解释三种周期,他认为,三种周期中每一个周期都是与一定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短周期在于创新活动影响较小和实现的期限较短,中周期是中等程度的创新所引起的经济波动,长周期的根据在于影响比较深远、实现所需期限较长的创新。制度创新也是经济波动的根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各种制度的兴起和衰落,引起了经济增长的繁荣和衰退。
(七)强调政治因素的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扩张和衰退的交替是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政府的干预作为外在冲击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波动。诺德豪斯的最优政治的经济周期模型如图4-10所示。图4-10最优的政治的经济周期三、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主要有三个典型的经济周期模型:卡尔多周期模型、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周期模型和希克斯经济周期模型。
(一)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具有周期性,它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认为企业投资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投资的成本;二是投资的收益,特别是新增投资的边际效率,即未来利润率;三是投资者信心和对预期的估计。在经济处于扩张或繁荣期时,人们对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收益的预期比较乐观,投资增加,会带来供给品价格上升,导致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投资减少,失业增加。市场出现衰退或萧条。一段时期以后,新一轮的增长开始到来。
为消除经济波动,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一是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千方百计地鼓励资本家积极投资,二是国家直接投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二)卡尔多经济周期理论卡尔多在凯恩斯《通论》的启发下,建立了动态的非线性投资函数和非线性储蓄函数。非线性投资函数呈S型曲线,非线性储蓄函数呈镜像S型曲线。这两条曲线,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当商品市场不均衡时,作相反方向的运动,因而,能够产生出收入的周期性振荡。由此证明,经济体系在没有任何初始的外在冲击下,可以自我产生出周期波动。
1.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经济中计划的投资I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I=I(Y)。在较低的收入水平Y上,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较多地用于投资。当收入水平Y较高时,边际投资倾向MPI也不可能高,因为高收入水平预示着生产潜力已经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增加的收入也就不会较多地用于投资,何况此时收入的增加是比较多的。只有当收入Y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经济中既有增加投资的愿望和需求,也有满足增加的投资需求的能力,故边际投资倾向MPI才会较大。这样,投资曲线呈现出先是比较平坦,然后变陡,投资上升加快,最后在高的总投资水平上又变得比较平坦的“斜S形状”,如图4-11(a)所示。
(a)投资曲线(b)储蓄曲线图4-11卡尔多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
经济中计划的储蓄S也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S=S(Y)。在较低的收入水平Y上,人们的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比较高的。在收入较低的时期,随着收入的减少,储蓄减少的速度将越来越快;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收入水平Y较高时,边际储蓄倾向MPS也是较高的,高收入水平已经使人们有相当多的立即消费不了的收入,人们把增加的收入更多地储蓄起来,因而边际储蓄倾向较大。只有当收入Y在中等水平时,人们的边际储蓄倾向才会较小,因为这时人们既有增加消费的愿望和需求,也有满足增加了的消费需求的能力,故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消费,增加的收入中储蓄起来的部分就很少,边际储蓄倾向MPS较小。这样,储蓄曲线呈现出先是比较陡,上升较快,然后变得平坦,上升速度放慢,最后在高的总储蓄水平上又变得陡起来的“反S形状”,如图4-11(b)所示。
2.经济均衡及其稳定性当I(Y)>S(Y)时,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但因计划的投资高于计划的储蓄,故收入有上升趋势。相反,当I(Y)<S(Y)时,经济同样处于非均衡状态,但因计划的投资低于计划的储蓄,故收入有下降趋势。只有当I(Y)=S(Y)时,经济实现均衡,收入既无上升趋势,也无下降趋势,只要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收入将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点A代表着一种低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点B代表着一种高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而点C代表的中等收入水平的均衡是不稳定的。这就表明,如果经济起初在较低收入水平上运行,并且处于非均衡状态,则经济要向点A的方向运动,并最终实现低收入水平上的均衡;如果经济起初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运行,并且处于非均衡状态,则经济要向点B的方向运动,并最终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均衡;可以认为经济总是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之中。3.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投资和储蓄不但受到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收入的影响只会使投资和储蓄沿着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变动,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要引起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发生位置移动。卡尔多分析了影响投资和储蓄的非收入因素后指出,经济中的资本存量K是影响投资和储蓄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这样,投资I和储蓄S都是收入Y和资本存量K的二元函数:I=I(Y,K)及S=S(Y,K)
投资是资本存量的递减函数,储蓄是资本存量的递增函数。如果资本存量上升(下降),那么每一种收入水平上的投资都减少(增加),储蓄都增加(减少),这意味着投资曲线下移(上移),而储蓄曲线上移(下移)。如图2-6所示。
(a)经济危机出现(b)经济复苏的开始图4-13投资、储蓄曲线的移动与经济的周期波动
经济过程出现危机、衰退、萧条、复苏,这样周而复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变动。这就是卡尔多对经济周期波动做出的解释,其要点是:①资本存量变动引起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移动,造成均衡点发生变动;②当从高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变到不稳定的均衡时,经济危机就出现了,此时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直至最后达到低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为止;③当从低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变到不稳定均衡时,经济复苏就开始了,直到最后达到高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为止,此时经济进人了繁荣阶段;
④经济总是这样从繁荣到衰退、到萧条、到复苏、直至重新实现繁荣,周而复始。
(三)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周期模型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试图把内、外部因素结合在一起,来对经济周期做出解释。一方面,萨缪尔森用加速原理说明收入对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又用乘数效应说明投资对收入的作用,二者形成了一个相互决定的体系。
为什么说收入或产量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呢?收入增加必定引起消费增加,而消费增加,必定引起消费品生产的增加;为了增加产量,要求扩大生产能力,因而引起投资增加。反之则相反。一句话,收入增减会引起投资增减,不仅如此,而且收入的增减必定会引起投资以更大的幅度增减,或者说加速增减。
2.国民收入运动方程萨缪尔森从最简单的国民收入运动方程Y=C+I+G出发,运用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给出了经济运行的如下动态方程3.均衡的国民收入
下面用具体的数字例子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我们将区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4.外部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自发消费、自发投资和政府支出都属于经济的外部因素,它们的变动必将引起国民收入的波动。假定经济起初(时期0)处于均衡状态,而且这种均衡已在过去保持了好几个时期:表4-5府支出变动引起经济波动时期(t)政府支出本期消费本期投资本期收入周期阶段00.50.501萧条110.501.5复苏210.750.252复苏3110.252.25繁荣411.1250.1252.25繁荣511.12502.125衰退611.0625-0.06252衰退711-0.06251.9375萧条810.96875-0.031251.9375萧条910.9687501.96875复苏1010.9843750.0156252复苏11110.0156252.015625繁荣1211.00781250.00781252.015625繁荣1311.007812502.0078125衰退1411.0039062-0.003906252衰退
从式(4-1)和表4-5、图4-14可以看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加速数越大,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变动的作用也越大。图4-14府支出变动引起经济波动图4-15乘数加速模型(乘数m=2,加速数a=0.5,政府支出增加至G=1)
5.内部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自发投资属于经济的外部因素,投资乘数、加速数是内部因素。它们的变动也将引起经济波动。可见,经济的周期波动除了由外部因素引起外,还能由内部因素引发。投资乘数变动引发经济波动,加速数变动则加剧波动振幅。这样,乘数一加速数模型找出了引发或加剧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外部因素。波动情况,本例区别于上例的地方在于经济波动的波长变长了。表4-6投资乘数变动引起经济波动时期(t)投资乘数政府支出本期消费本期投资本期收入周期阶段021102萧条1411.502.5复苏2411.8750.252.9复苏3412.1750.23.375复苏4412.531250.23753.76875复苏5412.82656250.1968754.0234375复苏6413.0175781250.127343754.144925复苏7413.108693750.060743754.1694375繁荣8413.1270781250.012256254.139334375衰退9413.104500781-0.0301031254.074397656衰退10413.055798242-0.0324683594.023329883衰退11413.017497412-0.0255338873.991963525衰退12412.994-0.01573.9783衰退13412.983725-0.006853.976875萧条14412.98265625-0.00071253.98194375复苏图4-16投资乘数变动引起经济波动图4-17乘数加速模型(乘数m=4,加速数a=0.5)图4-18乘数加速模型(乘数m=4,加速数a=1)
图4-19乘数加速模型(乘数m=4,加速数a=1.5)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含义第一,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局面。第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体系本身而不是其他因素。第三,经济周期是由经济中内生变量引起的,外生变量只能通过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才能影响到经济波动。第四,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缓解经济周期的波动。
(三)希克斯经济周期理论希克斯提出了经济周期波动的上限和下限的概念。周期上限是指收入或产量不论怎样增加都不会超过的界限。周期下限是指收入或产量不论怎样减少或下降,都不会由此再往下降的界限。希克斯认为,周期上限决定于社会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和一切生产资源可以被利用的限度。当经济扩张达到周期上限时,产量和投资会停止增加,经济活动转向收缩。经济收缩时,在加速原理作用下,收入或产量降低又会引起投资加速度的下降;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投资降低又会引起收入或产量按照某一倍数下降。收入或产量下降要受到周期下限的限制。因此,经济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乘数作用会使收入或产量逐渐增加,经济开始回升。1.基本假定2.希克斯经济的不稳定性希克斯经济的这种不稳定性可运用二阶差分方程理论来证明:希克斯模型的解稳定的充要条件是资本-产出比<1。然而实际中,资本-产出比往往大于1。可见,从现实情况看,希克斯经济总是不稳定的。如果没有技术进步来支持生产率的提高,也没有人口增长来支持生产的扩大,那么劳动力资源将成为收入增长的瓶颈,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收入增长的上限。但若出现了人口增长和生产扩张,或者出现了技术进步,那么这个上限就会上升。3.希克斯经济的波动收入上升到上限时,无法再增长,以后各期的收入保持在这个水平。如果上限固定不动,那么收入就必然因上升受阻而掉下来,经济衰退便开始了。在衰退阶段,由于收入不断减少,图4-19希克斯经济的收入波动4.希克斯模型的特解希克斯对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把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把乘数和加速数交互作用可能引起的波动加在一条均衡增长线上,使乘数和加速数成为说明经济增长中经济周期的重要工具。四、新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者从价格与工资的黏性理论出发,用总需求来解释短期波动,用总供给来解释长期趋势,并提出价格调整理论来解释从短期到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解释经济短期波动时,新凯恩斯主义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周期理论:不变加成周期理论和可变加成周期理论。不变加成周期理论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直线,可变加成周期理论则认为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解释长期趋势时,新凯恩斯主义者对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认识是一致的,认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由潜在产出决定的一条垂直直线。这就是说,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动只能影响物价水平,而不能影响总产出水平。
(一)不变加成周期理论
(a)不变加成总供给曲线(b)工资黏性与失业图4-21不变加成周期模型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济不会永远处于产出为Yf、价格水平为Pf的非均衡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工资和价格的调整就会使物价水平向低于Pf的方向变动,实际工资也向低于Yf/Pf的方向变动,这就使得就业上升,总产出增加。从而在工资和价格下落的压力下,不变加成供给曲线AK就要向下平移。只有当经济恢复充分就业、总产出达到潜在水平时,不变加成总供给曲线的向下平移才会停止。所以,从长期看,经济将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长期总供给曲线应该是由潜在产出水平Yf决定的垂直直线LAS(如图4-21(a)所示)。
新凯恩斯主义的不变加成周期理论得出的结论是,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冲击,在短期内只能影响到总产出和就业,而不影响工资和价格;在长期内只影响物价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但对总产出和就业没有影响。因此,经济的短期波动只表现为总产出的变动(下降或上升),而长期内只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波动。
(二)可变加成周期理论
(a)可变加成总供给曲线(b)工资黏性与失业图4-22可变加成周期模型从长期来看,由于可变加成曲线KS与总需求曲线ASL的交点位于长期总供给曲线LAS的左边,表明经济存在着非自然失业,从而物价水平和实际工资都有进一步下降的压力,这就迫使可变加成总供给曲线KS的位置要向下移动(如图4-21(a)所示)使得KS曲线与ASL的交点落在长期总供给曲线LAS上时,KS曲线下移的压力才会消失,此时经济恢复了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产出达到潜在水平,但物价水平下降,从而实际工资水平也将不同于以前。
因此,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冲击,在短期内不但影响总产出和就业,而且影响工资和价格;在长期内只影响物价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而对总产出和就业没有影响。所以,经济的短期波动表现为总产出、价格和工资的波动,而长期内只表现为物价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的波动。(三)价格调整新凯恩斯主义在解释经济从短期到长期的发展过程时,从微观入手,然后上升到宏观分析,提出了附加与其变量的价格调整曲线和相应的价格调整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指出,正是企业的价格调整过程,才使得经济从偏离充分就业的短期状态朝着充分就业的长期状态不断趋近。图4-23附加预期变量的价格调整曲线增加生产,这就促使总产量向潜在产量靠近,失业率下降,实际收入增加。如果实际产量高出潜在产量,则根据价格调整曲线进行的调整正好方向相反,从而促使产量和就业水平都回落在充分就业的潜在水平上来。实际产量偏离潜在产量的幅度越大,价格调整的力度也就越大。总之,当实际产量偏离潜在产量时,通过价格调整,必然能使产量逐渐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潜在水平,这就说明从长期来看,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由潜在产量决定的垂直直线,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
(a)不变加成价格调整(b)可变加成价格调整图4-24附加预期变量的价格调整
在价格调整中,当实际产量低于潜在产量时,根据价格调整曲线调整出来的物价上涨率π一般都为负值,表明物价水平下降,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也就要增加生产,这就促使总产量向潜在产量靠近,失业率下降,实际收入增加。如果实际产量高出潜在产量,则根据价格调整曲线进行的调整正好方向相反,从而促使产量和就业水平都回落在充分就业的潜在水平上来。实际产量偏离潜在产量的幅度越大,价格调整的力度也就越大。总之,当实际产量偏离潜在产量时,通过价格调整,必然能使产量逐渐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潜在水平,这就说明从长期来看,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由潜在产量决定的垂直直线,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五、新古典主义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把经济波动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受到的随机冲击,认为不论是局部冲击还是全局冲击,都将使经济出现波动,而连续性单向冲击或者一次性重大冲击,则使经济出现持续波动。冲击的影响过后,经济又将恢复到平衡增长道路上去。(一)货币周期模型卢卡斯从货币供应和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出发,对经济的周期波动做出了解释。卢卡斯认为,短期内货币冲击和不完全信息会引起实际经济变量的周期性波动,但长期内由于人们会逐渐搜集到完整信息,货币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就会消失,经济将恢复到自然率水平。
卢卡斯是这样分析的。假定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而公众对此没有觉察。如果说以前的物价水平一直很稳定,那么这次物价上涨就会被多数人认为属于局部性的;相反,如果长期以来物价起伏很大,那么本次物价上涨就会被看作是全局性的。在人们还未发现实情以前,人们会根据当前的价格上涨来增加他们的产出和工作量。但这只是暂时的,人们最终会做出理性预期,发现价格上涨的实情。当人们发现物价上涨是由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就会调整他们的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上。因此,从长期看,本次货币供应增加对产量和劳动供给的冲击就会消失,经济将恢复至自然率水平,这就意味着增加货币供应这一货币政策是无效的。1.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图4-25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2.简化的货币周期模型
图4-25表明,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并没有使总产出增加,反倒使物价水平提高了不少,引起通货膨胀。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无效,甚至有害,其害处表现为引起经济短期波动,造成通货膨胀。这就是卢卡斯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它指出了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因而卢卡斯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主义。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批经济学家开始转向实际因素,试图用实际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由此诞生了构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核心的实际经济周期(RealBusinessCycle,以下简称为RBC)理论。其中,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于1982年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技术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把经济波动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受到的随机冲击(比如石油危机、自然灾害、战争、人口增长、技术创新等),冲击的随机性使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路径表现出了随机跳跃性:若受到正向冲击,则经济就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增长;若受到反向冲击,则经济增长就要出现滑坡。该理论指出,经济受到的冲击有时是局部性的,有时是全局性的,但不论是局部性还是全局性的,都将引起经济波动;而连续性的单向冲击或者一次性的重大冲击,又会引起经济持续波动。在冲击的影响过后,经济又将恢复到稳定增长道路上去。1.经济波动的根源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冲击。技术冲击具有随机性质,它使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也呈现出随机的跳跃性:当出现技术进步时,经济就在更高的起点增长;若技术退步时,经济将出现衰退。当技术冲击最初发生在某一个部门时,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2.技术冲击图4-26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
即总产出的对数-时间曲线是斜率为ln(1+a+n)的直线L。但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由于技术进步受到随机冲击,经济的运行路径就成为一条围绕直线L上下随机波动的曲线C(如图4-25所示)。这就是说,技术冲击的随机性使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路径表现出随机跳跃性:若受到正向冲击,则总产出就在更高的水平上增长;若受到负向冲击,产出增长就要滑坡。
3.冲击的传导途径如果说全社会的技术受到冲击,总产出的波动就是必然的。如果技术冲击只是局部范围的,个别部门受到的局部技术冲击能够传导到整个经济中,使全社会的需求、产出和就业增加,从而引起经济波动。所以,不论技术冲击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局性的,都能引起经济波动。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借助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两个重要假设:一是假定新资本被定购以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置备出来;二是假定随着收入的变化,家庭将逐渐调整它们的消费模式。基-普模型中的经济波动过程可描述为:假定存在正的技术冲击,当劳动者预期这一冲击是短时的,将提供更多的劳动,宏观总量上升,当劳动者预期这一冲击是长时间的,他们提供的劳动量就不会增加;而生产者面对冲击将进行新的资本投资以便来日增加生产,但资本的扩大形成需要时间,若不存在进一步的技术冲击,生产者会发现持有太多的资本,于是减慢投资速度,直至资本折旧使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的路径。
在实际经济周期中,由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核心传导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即人们在不同时段重新配置自己的工作时间。由劳动跨期替代对外来冲击的反应便形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4.政策含义首先,市场具有保持均衡的能力,积极的稳定政策是不必要的,即政府无须干预经济。其次,货币中性。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实际影响。
5.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中国的启发案例: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分析以上这些理论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原因和变化机制,都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各种观点的共存和争论实际上表明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复杂性,以及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每个理论都有其缺点和局限,但在理论方法上都具有某种启发性,可以为手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表4-7中的统计资料,试分析中国1978-2006年的乘数和加速数,建立乘数和加速数交互作用的模型。表4-7中国1978-2006年GDP、消费、投资数据(单位:亿元)年份GDP(亿元)居民消费CS(亿元)资本形成总额I(亿元)政府支出G(亿元)GDP缩减指数(定基)P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投资乘数m加速数a19783605.61759.11377.9480.01.0000.48819794092.62011.51478.9622.21.0360.4910.5182.0763.03719804592.92331.21599.7676.71.0750.5080.6392.7703.19719815008.82627.91630.2733.61.1000.5250.7133.4893.92019825590.02902.91784.2811.91.0980.5190.4731.8983.07019836216.23231.12039.0895.31.1100.5200.5242.1013.25619847362.73742.02515.11104.31.1640.5080.4461.8042.19419859076.74687.43457.51298.91.2820.5160.5522.2302.017198610508.55302.13941.91519.71.3410.5050.4291.7522.753198712277.46126.14462.01678.51.4090.4990.4661.8722.522198815388.67868.15700.21971.41.5800.5110.5602.2721.832198917311.38812.66332.72351.61.7190.5090.4911.9663.294199019347.89450.96747.02639.61.8170.4880.3131.4573.313199122577.410730.67868.03361.31.9390.4750.3961.6562.436199227565.213000.110086.34203.22.0920.4720.4551.8352.022199336938.116412.115717.75487.82.3970.4440.3641.5721.677
注:APC=CS/GDP,MPC=ΔCS/ΔGDP,m=1/(1-MPC),a=I/ΔGDP年份GDP(亿元)居民消费CS(亿元)资本形成总额I(亿元)政府支出G(亿元)GDP缩减指数(定基)P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投资乘数m加速数a199450217.421844.220341.17398.02.8740.4350.4091.6921.532199563216.928369.725470.18378.53.2540.4490.5022.0081.959199674163.633955.928784.99963.63.4460.4580.5102.0422.630199781658.536921.529968.011219.13.4730.4520.3961.6553.998199886531.639229.331314.212358.93.3900.4530.4741.9006.426199991125.041920.432951.513716.53.3150.4600.5862.4157.174200098749.045854.634842.815661.43.3450.4640.5162.0664.5702001108972.449213.239769.417665.13.3850.4520.3291.4893.8902002120350.352571.345565.019119.93.3780.4370.29581.4194.0052003136398.856834.455963.020615.13.4460.41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疗店员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精准权威治疗协议服务合同
- 智能软件服务升级新约
- 家庭电器安全保证
- 物资采购合同范例
- 抗磨损性能灰砂砖采购
- 上海房屋交易合同规范版
- 循环借款合同的金融科技应用
- 学生笔记本采购合同范本
- 易用的竞争性谈判招标文件范本
- AutoCAD计算机绘图全套教程
- 四柱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机电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1
- 《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案例分析(论文)》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方法
- YY/T 0698.2-202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YY/T 0698.9-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JJF 1619-2017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校准规范
- 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
- 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 2022年5月14日起实施的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