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学生卷】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课后培优)_第1页
【单元练】【学生卷】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课后培优)_第2页
【单元练】【学生卷】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课后培优)_第3页
【单元练】【学生卷】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课后培优)_第4页
【单元练】【学生卷】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测试卷(课后培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题1.下列各组固体都是晶体的一是()A.固态水银铁海C.松香雪

B.盐冰玻璃.铜沥青解析:A固态水银、铁和海波都是晶体,故符合题意;B玻璃是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C.香是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D.青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2.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C.金属凝固点高于℃

B.金属熔点低于20.金属是非晶体A解析:【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金属勺熔化了,说明热水瓶中开水的温度高于金属的熔点,使金属勺从开水中吸热而熔化;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说明室温20)低于金属的凝固点,使金属凝固。故选A。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热量的一组是()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

B.(2)(4)

C.(4)

.(1)(4)解析:冰雪融化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吸热,故选A。4.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时也能晾干C.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面周围“冒”出的“白气D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冰是液体水形成的固态物质;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冰棍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合意;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时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故符合题意;C.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故不合题意;D.从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符题意。故选D。5.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不合的是()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B.掌的宽度约为C.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C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在℃,变幅度很小,故A符实,不合题意;B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左,即,符实际,不合题意;C.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故C不合实际,符合题意;D.的脏正常1min跳左右,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故D符实际,不合题意。故选。6.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以下幅图中物态变化的吸热情况与其相同的是()A.甲乙

B.丁

C.乙丙

.丁A解析: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

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图甲,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图乙,纸锅烧水,水量减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图丙,附在铁丝网上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过程,需要放热;图丁,草叶上露珠的形成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综上所述,甲乙两幅图中物态变化与题目中的物态变化均为吸热。故选A。7.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固后熔化形成的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A解析: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放进冰箱后,在低温环境下,里面的水先凝固,拿出来后吸热熔化形成的,故A确;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人体皮肤周围的热量导致的,故误;C.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户外气温低,为了避免温度计破损,选择凝固点低的酒精温度计,故C错误;D.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罐壁液化形成的,故D错。故选A。8.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有乙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沸腾的条件是()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B.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C.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续加热乙液体一定能沸腾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要用甲液体来加热使乙液体沸腾,条件是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故C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

9.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采用相同的装置同时开始加热,但所用的导热介质分别为水、油、细沙,加热一段时间后,三种导热介质的温度先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水温油温、温,又经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乙小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烧杯中水均在沸腾B.、丙小烧杯中水均不在沸腾C.个小烧杯中水温tt=t

.个小烧杯中水温t<<t

C解析:甲烧杯外水温为C,杯的水温也应该是100°C,乙、丙两个烧杯外的导热介质温度分别为180°,以乙、丙中的水温也100°C,再根据水的沸腾条件断出,甲中的水没有沸腾,乙、丙中的水沸腾,故ABD项符合题意,C项合题意。故选。10.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成的B.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解析:【分析】汽化:液态到气态,液化:气态到液态,熔化:固态到液态,凝固:液态到固态,升华:固态到气态,凝华:气态到固态。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误;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即凝华形成的,故误;C.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即凝华形成的,故正确;D.冷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故选。二、填题11.明同学每天都要乘公交车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冬天公共汽车的玻璃窗上常有一层水珠,该水珠是水蒸(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形成在车窗玻璃的

______选填“内”或“外”)侧液化内解析:化内玻璃窗上常有一层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由于是冬天,故是车内温度高,故是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在内侧。12.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_______,开水(填“蒸发会热”或“液化会放热”),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_____(选填“蒸发会吸热”或“液化会放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冬天,小明的父亲将车启动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出现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空气流动的速度蒸发会吸热液化会放热内液化解析:气流动的速度蒸发会热液化会放热内液“吹气”能加快热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开水蒸发吸热,使热水的温度降低。“哈气”时,从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为液态水,液化要放热。冬天时,车内气温比车外高,玻璃上的白雾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而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侧。13.温度计是利用液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甲的读数_℃,乙温度是疫情期间的测温枪,它是利_____(填“红外线”或“紫线”)进行测量的。热胀冷缩-4红外线解析:胀冷缩-4红外线由图可知,甲温度计为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示数在℃下,分度值为℃所以其示数为℃。乙温度计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测量的。14.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_____吸,使水_成冰。(均填写物态化名称升华凝固解析:华凝向浇水处喷撒干冰,由于干冰在常温下极容易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水遇冷就会凝固成冰。15.图所示,夏天小雷同从游泳池出来后,一阵风吹过感到有些冷,这是因为水______可他却惊奇的发现,旁边的一只小狗却热得吐出舌头,快速地喘着粗气,这样可

以增大液体表面积,并且加快了______,而加快了水的蒸发而带走小狗体内多余热量的原因。蒸发吸热空气流动速度解析:发吸热空流动速度[1]从池出来感觉冷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2]小吐舌头喘着粗气,既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又可以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液体蒸发,带走热量。16.虎将盛有盐水的玻璃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min,小虎就观盐水状态并测出温度,绘制了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1)从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_分。(2)盐的凝固点为______。天人们采在雪上撤盐的方法,目的_(填提高或降”)的点。(3)从像可知,盐水全部凝固之后降温的速________(填变大”、变”或不变)。降低变大解析:降低变大(1)[1]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的时间为t8min3min(2)[2]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故盐水的凝固点。[3]冬,人们取在雪上撤盐的方法,目的是降低雪的熔点,使雪在较低温度下也能熔化。(3)[4]据图像的斜率可知,盐水全部凝固之后降温的速度变大。17.浴室里洗澡,浴室的玻璃上会蒙上一层“白雾”,这______象,这层“白雾”出现在_(填“内”或“外”)侧。洗完澡过了一会儿,镜子上的“白雾不

见了,这是_____现。液化内汽化解析:化内汽在浴室里洗澡时,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璃上,即我们看到的“白雾”,这是液化现象,这层“白雾”出现在窗的“内”侧。洗完澡过了一会儿,镜子上的“白雾”不见了,这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18.学们同时在实验室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实验。组装实验器材时,他们应根据来定铁圈的高度,水沸腾后,用甲、乙两套装置测出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并不相同,你认为此时水的沸点应该更接近。止加热后,甲图烧杯和乙图烧瓶内的水并不会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_。外焰高度98铁圈温度高于水解析:焰高度98铁温度高于水(1)酒灯需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高,以要先放好酒精灯,根据外焰高度来确定铁圈的高度。[2]由知,甲水的沸点为;图水的沸点接近100°C,由乙图加盖引起的,所以此时水的沸点应该更接近98°C。[3]实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后,由于铁圈温度高于水,水能从铁圈(烧杯)上继续吸热,所以烧杯里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19.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的一个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______(填液体热胀冷或气体热胀冷”)的规律制成的。夏天人坐在打开的电风扇下感到凉爽,若将此装置放在电风扇下,液柱将______选填向”,向”或不)动;若瓶子上敷块湿纱布,液柱_(选填“向”“向右““)动;由此现象可知:人坐在打开的电风扇下感到凉爽,是因为______气体热胀冷缩不向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解析:体热胀冷缩不向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1][2][3][4]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若将此装置放在电风扇下,由于周围空气的温度不变,故液柱将不移动;敷上湿纱布,湿纱布上的水会蒸发,吸收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夏天吹风扇会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20.“观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小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当盐水的温度升到88°C时每隔读,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in温度

088

194

397

4100

5103

6103

7103

8103(1)本验应使用______(/纸酒)度计;种类水银酒精

沸点35778(2)1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应记作______;(3)请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做出实验中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4)从验中发现盐水沸腾时,需要______热但温度,水的沸点为;(5)小的小组测出盐水沸点后,继续加热25分钟后,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所上升,他们考虑到可能是由于气压上升了,但是观察气压计示数不变,他们推测导致温度上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水银吸保持不103盐水的浓度增大引起沸点升高【分析】考查观察水沸腾实验

解析:银91

吸保不变103盐水的浓度增大引起沸点升高【分析】考查观察水沸腾实验(1)[1]水的沸点是103,而酒精的沸点是,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高盐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2)[2]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柱指在上第1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91。(3)[3]据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如图所示:(4)[4][5][6]由记录的数据可见,盐水的温升高到103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盐水的沸点是,且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5)[7]25分钟后,盐水中的水蒸发了很多,盐水浓度升高,沸时的温度也会相应升高,因此沸点升高可能与盐水的浓度增大有关。三、解题21.日常生活中,我们习“粘”字表述一些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粘镜子上;用湿毛巾擦冰箱的冷冻室,湿毛巾会粘在冰箱上.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解析:1)巾和镜子摩擦,可以使镜子带上电荷,即带了电,带电体的性质是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会有很“毛毛”粘镜上;()湿毛巾冰箱的冷冻室,水遇冷放出热量发生了凝固,所以湿毛巾会粘在冰箱上.

【解析】试题分析:)种缚电子能力能的物体相互摩擦,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去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带了电荷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灰尘、纸屑等.()质由液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答:()巾和镜摩擦,可以使镜子带上电荷,即带了电,带电体的性质是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会有很多毛”粘镜子上;()湿毛巾冰箱的冷冻室,水遇冷放出热量发生了凝固,所以湿毛巾会粘在冰箱上.【点评】本题通过两种现象的对比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延长茶叶的保质期,们常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2年之多),问: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的一幕.试回答:()解释图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炎热的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解析:1)子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液化而形成小水珠;()能马上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解析】试题分析:)释红提出的问,要知道茶叶包上“”是从哪来的,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上打开装,茶叶很凉,要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什么物态变化,影响茶叶质量;答:()子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液化而形成小水珠;()能马上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点评】本题结合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23.许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凌的形成过程,但是通过已学过的八年级物理课,再观察如图所示带有冰凌的两幅图片,也许能较好说明冰凌的形成过请尝试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

解析:室内较高温度和太阳光照的影响,房顶上的雪逐渐熔化成水后向下流动;当这部分水慢慢离开房顶时,由于室外气温较低和风速较大等原因,使本来温度就较低的水又凝固成冰,从而在屋檐下形成上粗下细的冰凌.【解析】试题分析:熔化是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答:受室内较高温度和太阳光照的影响,房顶上的雪逐渐熔化成水后向下流动;当这部分水慢慢离开房顶时,由于室外气温较低和风速较大等原因,使本来温度就较低的水又凝固成冰,从而在屋檐下形成上粗下细的冰凌.【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24.天,雨后天晴,山林升起了飘渺的白雾。请分析说明白雾形成的原因;解析: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