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核心主题:欧洲的裂变课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希腊创建了民主制度,灿烂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滥觞;罗马法体系恢弘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广泛传播了希腊文化,奠定了希腊罗马文化作为西方传统文化之源的地位。1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爱伦坡AD27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建立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117年),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公元395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实行东西分治,从此罗马帝国再未统一。476年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历史进入了中世纪。罗马帝国1“从公元467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称为“中世纪”。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过渡式的历史。中世纪“当原住在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被东汉王朝击败而举族西迁引起欧、亚民族的连锁型大移动时,日耳曼诸部落(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大规模南下的‘民族大迁移’浪潮也就涌动起来。”——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动荡中走向转型——西欧封建一多元并存的西欧封建社会1中世纪西欧孕育近代因素2更迭中传承发展——东欧集权二集权体制下的拜占庭法制与宗教1集权体制下的俄罗斯扩张与传承2CONTENTS一、动荡中走向转型——西欧封建多元并存的西欧封建社会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作时也受到严密监视农奴工作图中世纪前期的“逆城市化”运动。随着野蛮的日耳曼人入侵欧洲并且先后成立数个蛮族国家,野蛮民族对古罗马城市的毁灭性破坏使得大量欧洲人口不得不前往乡村建立新的社会聚落。中世纪的庄园

庄园制开始形成于8、9世纪,到12、13世纪达到鼎盛,最后在16世纪最终瓦解。“庄园制度的性质与范围,是理解中世纪时代经济社会史的关键。中世纪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有关自然经济和土地占有的事情以及有关土地上农民所负担的义务…它是一种征服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一种经济制度。”——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西欧庄园土地类型经营管理者权利及义务领主自营地领主1.提供农民土地2.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3.领主及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4.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领主分配)自由农份地自由农1.交纳地租,服劳役;2.法律上自由农奴份地农奴1.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耕种自己的份地,向领主交租税2.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3.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二)庄园与农奴制度(经济):领主庄园制知识归纳作为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所有居民在庄园内集体劳动就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能够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生活;此外,作为一种相对封闭的经济组织,在面临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时,它在很大程度能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能力继续组织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领主庄园制庄园制度,它以大土地为基础,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匹配,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是一种超经济强制的组织形式。庄园制度的自给自足特征使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农民集中起来一起劳动,最起码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另外庄园农民需要通过向领主服役来换取份地,份地上的收入就可以用来贴补家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庄园农民的生存需要。——节选自谢彤《西欧中世纪庄园制的形成及其经济影响》1.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位。2.土地: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自由民份地和农奴份地)。3.特点:土地剥削、经济垄断与司法独立。4.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领主庄园制5.法庭职能: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6.评价: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领主庄园制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护宗教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hù)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兵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封君封臣制“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世界历史读本》依据材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并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及影响。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层级间相对独立;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严格等级制;王权有限。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封君: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封臣:领取土地者,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含义特征权利与义务影响条件采邑在刚开始分封时是有条件的,如果附庸死了或者不能履行义务,领主有权力收回。不久,采邑中出现了世袭继承制,变成了可以继承的采邑。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思想:基督教会经济:庄园和农奴制度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含义: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权利与义务:封君: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封臣:领取土地者,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含义: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特点:自由民与农奴并存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教皇趁机发展势力;756年,法兰克国王的赠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庄园与农奴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西欧的封建社会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森严的等级思想上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它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精神的独裁中世纪的基督教中世纪的基督教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信仰时代开始了,连同它所孕育出来的全部产品,都不再重复希腊罗马文化的风格。在整整一千年中,西欧人一直无法摆脱精神和肉体的深刻矛盾,他们既痛苦又无奈地同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一切进行永无休止的战斗。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756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建立卡罗林王朝时,为了答谢教皇的支持,将一部分土地献给了罗马教廷,渐渐地提高了教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称帝后,王权就被涂上了一层神化的色彩,每一位国王的登基,都要得到教廷的承认,表明自己是受神的旨意去统治国家,这就是中世纪的“君权神授”。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社会意识:基督教会上层建筑封君封臣制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庄园中古西欧前期的封建等级制主要表现为封君封臣制,这一制度是西欧自然经济盛行、国家权力分散、官僚机构尚未成熟的历史产物。由此,各级封建主在其封建领地内将土地占有权与统治权融为一体,形成了封建的领主权。领主权的形成和扩展,使得许多大封建主独断一方,各自为政,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分裂、封建割据的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动荡中走向转型——西欧封建中世纪西欧孕育近代因素2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中世纪的城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城市10世纪起的西欧城市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经济:促进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冲击封建主力量。政治: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文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原因走向自治的城市途径影响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1088年创办博洛尼亚大学、1261年创办巴黎大学、1168年创办牛津大学、1209年创办剑桥大学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保有之达一年零一日,无人反对,而购买土地之人又能证明在此期间内,有声请权之人确在英格兰境内,但未提出异议,则予将准许此人在将来按(安)然保有此项土地。——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走向强化的王权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城市自治王权强化大学出现中世纪的欧洲是封建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社会实行封建制度,具有浓厚的地方离心主义;基督教长期控制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普世性,所以时人没有民族与国家的概念。中世纪中后期,封建王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生战争,如英法百年战争等,促进了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觉醒,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本主义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的形成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因素,即国家主权和民族一体性。当时代表性的民族国家主要有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近代民族国家4321在西欧漫长的中世纪发展进程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新变化,助推西欧的近代化转型。为西欧社会转型孕育新因素大学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思想:政治:1、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2、与王权相结合,有利于打击贵族割据强化王权3、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当市民社会的活动不再受限时,它内部就蕴生了自身的人口和产业的扩张。一方面,通过人们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普遍化,普遍性可以产生最大的利润;另一方面,特殊劳动的细分和限制也加强了。”——黑格尔为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基二、更迭中传承发展——东欧集权集权体制下的拜占庭法制与宗教1君士坦丁堡更靠近东方较少受到蛮族入侵影响,保存了更多古典文化遗产和浓厚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风气容易受到东方文明影响,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东西方的桥梁查士丁尼查士丁尼在位期间(518-565)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地位:标志罗马法最终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东欧立足于西方希腊化文化的沃土之上。基督教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拜占庭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