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HM_第1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HM_第2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HM_第3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HM_第4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HM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命题·分析1.区域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内容2.多以区域图、示意图以及有关文字材料为背景,结合和重大的环境问题事件,考查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对图表资料的信息获取、判断推理、描述,阐释等能力的考查3.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均有出现,难度中等。分值在4-8分左右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情分析考试大纲1.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地域差异环境问题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超过资源再生速度时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形成环境污染产生原因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地域差异城乡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国家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人类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排放废弃物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成因及地域差异(P125) 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①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

和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方法技巧】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回答环境问题的模式环境问题解答的方法技巧考查角度解答的基本思路类型、表现与分布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如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后果与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的危害为:

土壤破坏,土质下降,诱发多种自然灾害等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一是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二是提倡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如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②小流域综合治理;③矿渣回填,矿区复垦等(1)在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往往会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导致失分。以污染类问题的分析为例,如下所示: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应用提醒】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③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典例剖析1】(2012·安徽文综,35)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和人文环境【审答流程】(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解析读图可看出,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和人文环境。大规模建设住宅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典例剖析1】(2015·山东青岛联考)读我国大陆某时段雾霾分布图,完成(1)~(2)题。(1)雾霾的分布特征为(

)A.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C.西部地区无重霾分布D.地势越低,雾霾越严重(2)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A.降温能消霾

B.大风能消霾C.高压能消霾

D.干冷能消霾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雾霾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东部地区。

(2)大风活动会使污染物扩散加快,因而选项B正确。AB二、可持续发展—P126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实质在发展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权利义务发展【误区警示】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不仅指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更加追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典例探究例

(2014·福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点”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主要看是否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要论据充分,观点明确。观点A: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观点B: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变式精练1(2014·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CA、B和D选项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均有其合理性,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2012·天津文综,13(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变式精练2解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的排放,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答案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考点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深刻的环境危机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度消费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核心突破: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P127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多次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1.(2013·福建文综,1~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1)~(2)题。[高考探究]√解析: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是对乡村的作用,而②是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1.(2013·福建文综,1~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1)~(2)题。[高考探究](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解析:我们可以提取到水稻、甘蔗种植和沼气等信息,所以最适宜该模式的是位于亚热带的闽浙丘陵。2.(2012·江苏地理,17~18)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也可获取畜产,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④方式符合题意。3.[2013·安徽文综,35(3),11分]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11分)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解析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要以解决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果渣污染环境问题可以在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以果渣和草作饲料;解决薪材缺乏问题可以发展沼气,且以果渣和粪便为原料;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可以与发展沼气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