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试题_第1页
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试题_第2页
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试题_第3页
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试题_第4页
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7题74分,每题只有一项是对的的,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按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当时劳动人民必须将出售产品得来的铜钱折成银两去交税,因而同是缴纳一两白银的赋税,19世纪30年代末较19世纪2023代事实上是要多交60%。导致上述情况的因素重要是A、

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B、清国库空虚,加重赋税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上涨D、白银外流,银价上涨2、以下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是A、

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两银元

C、英商进口货品缴纳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D、领事裁判权3、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表述,不对的的是A、

引进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B、创办了中国自己的第一批近代公司C、使国防力量有所增强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歧重要在于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弹压人民反抗C、抵抗外侮维护天朝大国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5、武昌起义的计划被偶尔因素所打乱,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这重要靠的是A、

革命士兵的高度积极性B、帝国主义的“中立”政策C、清军士兵的软弱无能D、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6、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当准备如何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A、新文化运动B、民族解放运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无产阶级革命7、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重要是“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近步性D、进一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8、北伐前夕,直系两派军阀由交战到勾结,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这两派军阀都是封建军阀B、这两派军阀的主线利益一致C、帝国主义的幕后操纵D、国民革命运动对反动势力的沉重打击9、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主线的因素是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C、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10、“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A、进行武装斗争B、开展土地革命C、建立农村根据地D、组织苏维埃政权1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重要依据是A、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B、农民受压迫最深C、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共产党代表贫苦农民利益12、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的直接目的是A、为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B、迫使蒋介石做出更多让步C、使华北成为第二个“满洲国”D、排挤英美在华北的势力13、蒋介石集团与汪伪政权之间的矛盾,实质反映了A、抗战派与投降派之间的矛盾B、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C、爱国者与汉奸之间的矛盾D、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14、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点A、进行了积极抵抗B、组织了几次会战C、动员全体民众抗战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15、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进一步萎缩的重要因素是A、英美等国加紧资本输出B、国民政府的腐败C、长期战争的破坏D、四大家族资本的遏制16、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数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C、三大战役的胜利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7、中国共产党出现“文革”失误,在结识上的根源是A、对中国社会重要矛盾的错误结识B、对当时国际形势的错误分析C、建国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D、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用18、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革命B、社会主义建设C、旧民主主义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19、

欧洲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重要条件是

A、生产结构的变化B、货币地租的盛行C、国内外市场的形成D、工商业的发展20、

欧洲的“价格革命”A、

促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B、导致新航路的开辟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D、使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21、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英国的内阁制A、

是由国王的重要征询机构逐渐发展形成的B、华尔波尔事实上是英国第一任首相C、按惯例国王出席内阁会议D、内阁制形成初期,事实上辉格党长期掌握政权22、

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A、

加强对外的商业竞争B、限制贵族地主势力

C、巩固农奴制D、改变俄国落后面貌、23、

在法国革命中,雅各宾派实行的下列政策违反了资产阶级经济自由原则的是A、

没受逃亡贵族的土地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限制商品最高价格D、分期付款购买土地24、

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割让的权利,其中涉及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假如任何形式的政府迫害这个目的,那么,人民便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而建立新政府。”这段话重要体现了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A、卢梭B、伏尔泰C、丹东D、孟德斯鸠25、

下列战争的性质,同日俄战争最为相似的是

A、普法战争B、克里木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美西战争26、

19世纪中期,欧美许多国家通过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重要是由于A、

资产阶级的壮大B、工业革命的推动C、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7、

19世纪60年代,促使工人运动日益带有国际性特点的主线因素是A、

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B、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28、

19世纪晚期,英法两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共同因素是A、

割地赔款导致巨大损失B、国内政局动荡不安C、农业落后,国内市场狭小D、没有充足运用当时的科技成果29、俄国二月革命和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共同因素是A、

帝国的独裁统治B、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对外战争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30、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争夺的主线点是A、

地区和世界霸权B、战败国赔款问题积极权C、对德国的控制权D、对国联的领导权31、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性是A、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恢复资本主义D、发展商品生产,壮大社会主义经济32、美国“金元外交“政策的实质是A、

扩大海外投资,增长外贸收入B、加强经济渗透,夺取世界霸权C、代替英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D、扶植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33、1931年,英国被迫认可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都独立自主的主线因素是A、

自治领分离倾向越来越强烈B、英国经济衰退,国力已大大削弱C、英帝国内经济联系日趋松弛D、英国千方百计维护其殖民统治34、由于英国的坚持,雅尔塔会议批准法国参与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英国此举的重要因素是A、

法国政府为打败德国作出了重大奉献B、想借法国抗衡苏、美势力C、法国是英国的盟国D、法国是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35、20世纪40年代末,西欧出现反共逆流的重要因素是A、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推行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D、北约组织的成立36、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是,苏联A、

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B、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C、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D、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37、

现代社会剧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归根结底是A、

生产力的竞争B、科技力量的竞争C、国家实力的竞争D、科技人才培养的竞争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2分,共3题36分)38、

阅读孙中山192023《就陆海军大元帅职宣言》摘录:昔胡清失道,人心思汉,(孙)文与海内志士合谋征讨。武昌倡义,黄陂(黎元洪)实为主帅。江南方定,共和初造……文虽自退让,而推荐非人,终于反噬。南方涂炭,无勋杀戮,国会解散,恣睢五稔,僭号称帝,实赖西南豪杰出师致讨,兵未渡江,元勋殂殒。黄陂以副贰之位,依法继任。……徒以除恶未尽,权奸当道,帝孽纵而不治,元勋抑而不用,……侵《约法》宣战媾和之权,辱国会神圣立法之地。即被罢黜,嗾(唆使)贼兴戎,以肇解散国会之祸;小丑乘之,应机复辟,国民主线,扫地无余。犹幸共和大义浃于人心,举国同声誓歼元恶。……文虽衰老,犹当骞赏濡足,为士卒先,与天下共击废总统者。回答:(1)试对孙中山就职背景和因素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2)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的那些进步性和局限性?39、

阅读材料: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巩固,不久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假如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也许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这个制度在较富余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终,甚至这些集体化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由于几乎所有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不久……有的同志紧张,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明条件。回答:(1)材料一以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中的什么教训?(2)

材料二所述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如何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认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3)

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40、

阅读下列材料(二战后)25年内几乎拥有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的63个国家赢得了独立,如此空前规模的一场运动必然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实质上是悲观的──即殖民地的丧失并没有毁灭殖民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宣传说:资本主义欧洲的繁荣依赖于对其巨大的海外帝国的剥削,这些帝国的丧失会削弱资本主义。……今天随着英帝国几乎被完全抛弃,英国正在享有前所未有的繁荣,人民大众并不象罗得斯所预言的那样正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起来造反,而是得到了这个福利国家的关心,这种关心的限度是在19世纪不可想象的。同样虽然荷兰失去了印度尼西亚,比利时失去了刚果,法国失去了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但所有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平均比历时上任何时候都高。西德这个不再有殖民战争须资助的国家也绝非偶尔地成为经济上的进步最快的国家。相反,葡萄牙因拒不放弃殖民地,所以一直处在其特有的贫困之中。因此可以断定,发达国家的繁荣并不依赖于对海外不发达地区的征服──事实上,一切正相反。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2)

结合有关史实评论上述观点。三、问答题(第一题13分、第二题14分、第三题13分,共三题40分)41、“研究任何过程,假如在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重要矛盾。抓住了这个重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哪些重要矛盾?其中重要矛盾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抓住重要矛盾”适时调整方针政策的?42、瑞士著名国际法学者瓦特尔于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艺术中谈到:“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2023,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一个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策霸权。这几乎成为历史上的真理。”上述两种对“均势”政策的解释又和区别?英国持上述观点的主线出发点是什么?试以近现代史上的有关事实说明英国是如何遵循这一“真理”的。43、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称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事实上,从全球的观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毕。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退、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试结合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A5A6D7B8D9B10B11A12C13D14A15D16B17A18D19B20C21C22D23C24A25D26B27D28D29D30A31D32B33B34B35B36B37D二、材料分析题38、(1)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袁世凯窃取政权,革命失败;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弹压二次命,加强独裁,复辟帝制;反袁护国运动;黎段之争,张勋复辟,讨伐张勋。(2)材料中体现出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奋斗不惜的斗争精神,但也体现了作为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缺陷。如,将辛亥革命的因素归为“胡清失道,人心思汉”,带有一定的民族偏见,认为黎元洪“实为主帅”,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将斗争的希望寄予西南军阀上;奋斗目的仍是被军阀践踏的不成样子的约法、国会,所以仍未能找到对的的出路。39、(1)忽视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水平高速度。(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生产力为标准,采用稳妥方针。(3)是否能迅速提高农村生产力40、(1)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繁荣并不依赖于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征服。依据:英国、荷兰、法国失去了原有殖民地反而更加繁荣;西德历来没有殖民地反而经济发展最快;葡萄牙却因拒不放弃其殖民地而一直处在贫困之中。(2)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是为殖民侵略进行辩护。西方国家在失去殖民地后而出现的繁荣,一方面是建立在过去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基础上,另一方面是通过控制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实现的。三、问答题:41、

存在过的矛盾:¬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国民党新军阀和封建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共产党内部的矛盾¯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重要矛盾及其中共的方针政策:¬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的矛盾激化并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对此,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中共根据情况的变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并为之进行了斗争。42、

区别及出发点:¬瓦特尔认为“均势”格局下,不应有主宰支配他国地位的国家;而克劳备忘录中认为“均势”应是在英国控制和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