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_第1页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_第2页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_第3页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_第4页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在此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半个世纪后,地处欧洲西南角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海上航行活动,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最终改变了世界。

新课导入:成长的足迹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早熟中的蕴育(资本主义萌芽,奠定基础)二、探险中的降生(新航路开辟,具备雏形)三、狂野膨胀的少年(殖民扩张加速形成)四、跨越蜕变的青年(两次工业革命由基本形成到最终形成)五、日益成熟的壮年(世界经济一体化,扩展与深化)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世界市场进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途径

初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步形成

19s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最终形成

20s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些文明区域之间的关系怎样?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状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1、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2、地理环境的阻隔3、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从上述图片中,你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分布及其特点是什么?具体情况如何?分散的文明整体的发展?丝绸之路新航路…工业文明,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东西方的交流是在中国西汉时代的探险家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上进行的,但数千公里高山、戈壁、雪地、草原的阻隔,是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交通的,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在这条文明之路上跋涉。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即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4、15世纪

(4)、原因(2)农业:货币地租

(1)手工业:手工工场

(3)工商领域:公司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2)、表现早熟中奠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根本原因)社会分工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并普及市场交换活动频繁(3)、标志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这是一幅反映十四五世纪西欧商人数钱的图画。材料1: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哥伦布材料2.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引自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丁香黑胡椒肉桂肉豆蔻

《马可.波罗行游记》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秦海(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例如胡椒,色白如雪,产额甚巨,即在此类岛屿也。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社会根源:到东方寻找黄金和掠夺香料材料3: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奥斯曼土耳其欧洲人希望开辟一条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南端或是直接向西航行通往东方(亚洲)的航路。直接原因: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材料4:

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宗教因素: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认为远航应具备怎样的条件,自主探究:(一)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二)航海技术:

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地圆说”(三)造船技术:(四)地理知识:多桅帆船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

提供了物质条件)2、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3、航海技术的进步

(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等的应用)4、地理知识的进步

(开始相信地圆学说)5、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星盘指向标包括定位和预测太阳、月亮、金星、火星相关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本地时间和经纬度,三角测距等。

一、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欧洲人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生产力提高,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理知识提高,西葡封建王室的支持背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宗教因素(精神动力):物质技术条件:总结客观原因:分散的文明

三.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西葡封建王室的支持主观找出五大文明摇篮和五大区域文明

分散的文明分布特点(1)形成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2)产生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特点:呈点状分布,文明区域是封闭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思考:古代世界文明的分布及其特点是什么?

思考:西葡为什么率先进行探险?政治上完成中央集权有实力支持航行;宗教上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地理上濒临大西洋;技术上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

桌上有地球仪、航海图、罗盘针和与远航有关的图书等,反映当时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技术条件。1.穆罕默德2.艾萨克·牛顿

3.耶稣

4.释迦牟尼

5.孔子

6.圣·保罗

7.蔡伦

8.约翰·古腾堡9.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影响世界历史的10位历史人物为什么哥伦布能被评为影响世界历史的10位历史人物之一?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亚洲非洲欧洲1487葡萄牙里斯本亚洲非莫桑比克马林迪达·伽马葡萄牙里斯本1497年葡萄牙——印度南美洲非洲北美洲洪都拉斯1492年欧洲——美洲哥伦布向西出航四次,发现了中美洲地峡和南美洲大陆。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哥伦布同王室签订的合同》麦哲伦海峡西班牙塞维利亚菲律宾麦哲伦死亡之地1520年,葡萄牙风帆战船哥伦布驾驶的帆船的模型姓名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航行年代出发国家到达地点葡萄牙葡萄牙西班牙西班牙好望角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到达美洲环球航行1487年--1488年1497年—1498年1492年—1504年1519年--1522年二.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进程的影响思考:哥伦布等航海家发现美洲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有人说它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以及殖民掠夺之路.你是怎么认为的呢?合作探究: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文明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世界文明拓展。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情。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思想震撼之路:推动了文明发展带来罪恶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消极)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思想震撼之路: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了历史舞台。“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人类社会发展之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难点透视:?如何理解”商业革命”?如何理解”价格革命”?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市场)--扩大商路、贸易中心—转移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分化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丰富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分散的世界文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茶叶丝绸瓷器香料

丁香甘薯马铃薯烟草玉米橡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咖啡思考:在当时非洲的咖啡为什么会出现在美洲人餐桌上?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社会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思想震撼之路影响原因经过客观条件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强调曙光

——从各民族的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不忘灾难

——殖民扩张和残酷掠夺……

走出家乡故土,到远方去探索未知是人类文明的不渝追求!3.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天主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上帝(God)代表向海外传播天主教、荣誉(Glory)指弘扬骑士精神、黄金(Gold)代表对黄金的狂热追逐,从宗教、政治和经济根源三个方面表明了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答案:

C

学完本节西方人的新航路开辟,让人联想到“东方的郑和下西洋”,因为这两次伟大壮举发生在同一个时期,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海上探险并不比欧洲晚,航海造船技术也是欧洲人不可比拟的,但随着禁海令的颁布,中国错过了顺世界进步潮流而进的良机,彻底地放弃了海权。不得不让人深思。“过去的战船悄悄地腐烂,猎猎旌旗化做海风”。而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先后称雄于世界。试想哪一个不是靠海军起家而称霸世界的?历史早已反复证明:一个海洋大国、或濒海大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海军兴则海权兴、国家强;反之,海军弱则海权弱、国家衰。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今非昔比,目前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为纪念郑和的丰功伟绩,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可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再次成为海洋强国!

我建议同学们到网上浏览下列文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海军呼唤航空母舰”

.材料1: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哥伦布四处寻求资助者,但四处碰壁。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西班牙君主忠实地支持哥伦布,投入大笔资金为他装备远征队。1492年8月2日,哥伦布率由可靠的水手和饱经风霜的能干船员操纵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启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支撑哥伦布远洋到达大洋彼岸的信念有哪些?哪一条对你感触最深?2、哥伦布率三艘帆船横渡大西洋时所依赖的动力是?

获得价廉物美的东方商品;相信地圆学说;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宗教情结等。(自信与胆识,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探险需要大无畏精神,相信科学)人力、风力和水力。材料三:上岸后,哥伦布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有随行人员作了公证和记录。……从那时起,欧洲人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该大陆,这里居民开始陷入被征服、奴役和屠杀的境地。

——地理大发现年表材料二当地的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每个人都带着些东西。---哥伦布首航日记4、哥伦布对当地居民采取了什么手段,从材料中双方行为的强烈反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征服、奴役和屠杀。哥伦布是为了寻找黄金,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的扩张本性,欧洲殖民国家积累资本靠血腥掠夺实现。3、哥伦布刚到美洲与印第安人交流会遇到什么问题?列举当地居民手里可能拿的,在欧洲从来没有吃过的三种食物。(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材料四:哥伦布在欧洲大陆上岸的时候,带回的只是由骡子驮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印度”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标本”。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象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经队地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地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却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5、哥伦布的伟大发现为什么最初看来象是一个重大失败?结合史实阐述他的地理大发现有何伟大意义。答:(1)积极: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消极: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试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情境分析:自主探究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而中国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要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目的上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形式。而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要特别强调他的促进友好往来的作用,对创建当今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同时,还恢复了朝贡关系。赏赐式的贸易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对中国新的经济形态产生未起到直接作用。而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自我测评:

1、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还是世界市场形成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文明交流日益频繁。(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3)、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殖民掠夺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1、农业文明时代,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局限

B.高山、大河、海岸、沙漠的阻隔

C.沟通技术缺乏

D.缺乏横向交流的驱动力能力迁移A2、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需求

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

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C3、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

B.它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C.加速了社会的分化

D.使封建地主势力衰落B

4、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6、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欧洲和亚洲、非洲以及澳洲之间的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殖民者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学思之窗: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挥了个性特长.中国:社会环境恶劣-----西方:社会环境良好-----?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市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为什么中国人在当时会坚持那样的世界观?拓展与思考历史上对哥伦布的评价不一,你如何看待评价。

材料一:美国学者莫里逊说,“即使不谈哥伦布所建功勋巨大意义,就论人品性格,这位伟大航海家也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他有坚定宗教信仰,爱好科学知识与幸福理想,向往新生事物,富有审美感。……有向往与发展我们文化教育事业的一切抱负。所以,他是各个历史时期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家之一。”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中外对比:船队性质经费来源航海目的船队成员扮演角色中国皇朝特谴船队国库支付宣言国威官吏、士兵、水手、工匠外交使者西洋私人航海探险队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殖民者、通商者、海盗比较当时中西方航海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原因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差距拉大.材料一:郑和船队“至彼中,将尽数取去,夷人携入彼国深处售之。或别贩旁国,归乃以夷货偿我。彼国值岁多珠时,商人得一巨珠携归,可享利数十倍------夷人虑我之不往也。每返棹,辄留数人为质,以冀后日之重来。”

——(明)张燮《东西洋考》材料二:明天启三年秋,南京湖广道御史游凤翔奏称:“臣闽人也。闽自红夷入犯,就澎湖筑城,胁我互市。被我擒斩数十人,乃以讲和愚我,以回帆拆城缓我。今将一年所矣,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来者日多,擒我洋船六百余人,日给米,督令搬石砌筑礼拜寺于城中。进足以攻,退足以守俨一敌国矣。”

——《熹宗天启实录》阅读上面材料,找出郑和在海外的活动与红夷在澎湖的行径的异同点,然后说明两者航海的本质区别何在?郑和:礼尚往来,公平交易,友好相处,大受欢迎,唯恐郑和使团不再来。红夷:侵占澎湖,非法筑城,强迫贸易,掳中国船民,强迫为其修筑教堂。本质区别: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与海外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是封建王朝的贡赐贸易与外交活动;红夷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活动。先后崛起的西方列强15世纪-16世纪17世纪18世纪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海上马车夫)(英法崛起)英国(日不落帝国)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以暴力在国际舞台上逞强达百年之久。继起的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活动依然凭借野蛮残酷的暴行。这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葡萄牙、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但是他们没有把这些财富变成资本而是用于上层贵族的享乐,结果慢慢走向了落后2.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思我悟:殖民霸权地位变化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1.殖民霸权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它殖民霸权地位确立过程,也就是与其他殖民国家不断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过程.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巴西巴西马六甲

澳门果阿马六甲

澳门果阿巴西巴西马六甲

澳门果阿马六甲澳门果阿葡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