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1页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2页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3页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4页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其影响;知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及后果;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认识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教训。发展要求: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说明:教学本课内容时要注意与前两课内容的联系与整合,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不需要的战争!”(TheUnnecessaryWar)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丘吉尔结合你对二战起因和英、法、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丘吉尔的话有道理。二战的爆发同一战一样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战争的直接责任者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但在战争爆发前,英、法、美、苏等大国如果及时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采取共同的措施”或许能制止这场战争。至少可以缩小战争的范围,减少战争的损失,也许“灾难”永远不会降临。(一)含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同时企图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的政策。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二)表现:5、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偏袒日本)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名不副实“经济制裁”)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干涉”和“中立”)6、“奇怪战争”、“静坐战”

---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4、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撕毁凡尔赛和约,英法以及国联没有表示抗议;

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材料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三)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思考:结合材料分析英法等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哪些?英法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大大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

材料四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材料五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材料三

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兴起了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英法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①英法的经济、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大大削弱,存在畏战情绪。②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③“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兴起了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④英法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⑤法西斯“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⑥对苏联社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⑦他们是“凡—华体系”的得利者,暂时左右着欧洲格局。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材料一因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不为欧洲人打仗、“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的观念在普通老百姓中根深蒂固。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就曾说过:“没有珍珠港事件,我们──包括罗斯福总统──决不可能把我国推进战争中去。”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观念的顽固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推行“中立”政策是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情绪的影响。

材料二20世纪3O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把美国从“柯立芝繁荣”的发展高峰一下子抛到了谷底:国内工业生产下降46.2%,进出口总额下降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以美国损失最大。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人民不满情绪高涨,许多美国人要求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内事务,以迅速改善经济状况,扭转经济颓势。美国奉行“中立”政策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忙于恢复经济。材料三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1936ADOIF·HITLER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

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项损人不利己的政策,绥靖政策的推行者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知不知道?”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四)绥靖政策的危害:1、对法西斯:2、对英法:3、对世界:1、对法西斯:助长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二战爆发;2、对英法:忽视战争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3、对世界: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对敌,未能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四)绥靖政策的危害:4、对苏联:欧洲集体安全落空,苏联寻求自保(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2、1940年春,德国攻击法国,丘吉尔上台,张伯伦下台。(五)绥靖政策的破产:1、背景:⑴德国对外侵略扩张吞并奥地利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⑵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3、内容:二.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法西斯。2、时间:1938年9月莱茵河柏林德国奥地利德国莱区茵苏台德区克捷克斯洛伐维也纳布拉格慕尼黑意大利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张伯伦(英国首相)图为在慕尼黑会议上的张伯伦和希特勒材料中“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的是谁?为避免英国卷入战争,张伯伦采取什么措施?阅读材料思考: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无视小国利益。德国、捷克斯洛伐克

为什么说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此前的绥靖政策,主要是通过所谓的“中立”和“不干涉”的方式体现,具有一定隐蔽性;而慕尼黑阴谋是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1、背景:⑴第一阶段: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⑵第二阶段:1939年8月,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三、集体安全的落空:2、概况:英法苏三国谈判材料(摘录)英法和苏联向对方提供军事援助上承诺:苏联向英法承诺:一旦战争爆发,可出动120个步兵师、16个骑兵师、5000门重炮、9000——10000辆坦克、5000——5500架飞机。苏联要求,英法必须派出相当于苏联上述军事力量的70%参战。英国承诺:计划动员16个师,但目前只有5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可参战。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⑴原因:①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②德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②苏联是在不能与英法迅速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转而追求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席的苏共书记斯大林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第一条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所属领土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北部边界应成为德苏两国势力范围的边界。……第二条一旦波兰国家所属领土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第三条对于东南欧,苏联方面提请注意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方面宣布它在这些地区完全没有政治上的兴趣。第四条本议定书将由双方视为绝密。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荒唐的伴侣”A、对苏联:①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②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B、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二战爆发③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斯划分势力范围,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玷污了国际形象,应予否定。⑵影响:⑶实质:苏联式的绥靖政策C、对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失败,绥靖政策初步破产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丘吉尔英国首相

(1940-1945年)

【学思之窗】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远不像西方国家想象的那样强大。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只有3个营,希特勒后来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在东非只有两个月的石油储存。如果西方国家禁止向意大利输送石油,意大利的飞机、坦克很快会陷入瘫痪状态。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结合本课和前一课的内容,请思考:为什么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国力衰弱,无力单独取得斗争的胜利;(1)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3)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4)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一场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两种不同做法:忙于改革应对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三种不同的态度世界走向战争4、西方大国(英法、美、苏)的绥靖政策是战争爆发的深层诱因;5、没有及时形成反法西斯统一阵线。1.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3、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侵略扩张;政治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维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再度超过英法深入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1、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西斯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2、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DC3、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操纵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A①②③

B②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