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预习讲义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第十三章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考点:劳动法律关系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思想意识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2)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法律关系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内。(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2.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2)劳动法律关系不仅反映劳动关系,并且当其形成后,便给劳动关系以积极的影响。即现实的劳动关系惟有取得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其运营过程才有法律保障。(三)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法》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只是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不属于违法行为;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协议,即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不仅应承担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还应承担未订立书面劳动协议的法律责任。)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1.事实劳动关系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缺少劳动法律关系赖以确立的法律事实的有效要件,如未签订劳动协议等。2.事实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但这不是由双方当事人所设定和所预期的。3.事实劳动关系假如不能依法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就应强制其终止,但劳动者的权益仍然受劳动法的保护。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1.劳动者要成为劳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需满足以下条件:(1)达成法定年龄且具有劳动行为能力。(16周岁)(2)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2.用人单位是依法成立,并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发给其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涉及物、精神财富和行为,而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和财物。1.行为:劳动行为和其他行为。2.财物:实物与货币。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考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公平就业。(一)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2.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1)完毕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5)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1.用人单位的权利(1)劳动用工权:招工权、用****(2)依法解除劳动协议的权利(3)工资奖金分派权2.用人单位的义务(1)为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2)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3)认真履行劳动协议,不擅自或非法解除劳动协议和辞退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协议或者辞退劳动者时,应先与工会和劳动者沟通。(4)为劳动者组建工会及工会依法开展的活动提供帮助。(5)依法保证并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遵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6)按照按劳分派的原则,准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及各项待遇。(7)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8)依法保障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待遇。(9)建立职业培训制度。(10)依据国家规定参与社会保险。(三)公平就业公平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所赋予平等权在就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就业促进法》规定:1.妇女就业平等权2.少数民族劳动者就业平等权3.残疾人就业平等权4.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就业平等权5.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平等权6.解决就业歧视的方式违反《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实行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题1·单选题】(2023年)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受()的保护。A.民法B.劳动法C.经济法D.刑法[答案]B【例题2·单选题】(2023年)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提高职业技能属于()。A.用人单位的权利B.劳动者的权利C.用人单位的义务D.劳动者的义务[答案]D【例题3·多选题】(2023年)根据我国《劳动法》,()是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A.工资分派B.提高职业技能C.提出合理化建议D.招用劳动者E.依法解除劳动协议[答案]ADE四、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考点: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法规,通过签订劳动协议而建立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间已经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即劳动权利与义务的消灭。第二节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概念考点: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概念。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是社会保险各主体间,如国家与劳动者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劳动者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社会保险的权利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考点: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一)从社会保险责任分,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有以下几类:1.国家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经办机构我国征缴社会保险费的法定机构:税务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3.用人单位4.劳动者及其家庭(二)从保险业务分,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有:保险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投保人(一般为用人单位)、被保险人、受益人、管理人(依法负有管理职责的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人。(三)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资金、物,也可以是服务行为。【例题·多选题】(2023年)我国征缴社会保险费的法定机构涉及()。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C.税务机关D.人民银行E.保险公司[答案]BC三、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考点: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产生是指主体间依照社会保险法律规定建立起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从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变更指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内容和范围的变动。消灭指主体间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四、社会保险法律事实社会保险法律事实是社会保险法律规定的,能引起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社会保险法律规定是产生、变更、消灭社会保险关系的前提,社会保险法律事实是引起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因素和条件。第三节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
一、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概念和特性考点: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概念。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法律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劳动法律规范具体运用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它使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其合用法律制裁。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品有以下特性:(1)具有特殊的主体。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法律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2)具有专业性。(3)具有国家强制性。(4)具有程序性。(5)必须有表白法律合用结果的法律文书。二、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基本原则考点: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基本原则。(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三)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三、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基本规定合法、准确、及时。四、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重要基本规则考点: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合用的重要基本规则。(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章;地方法规>本级和下级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本行政区域内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2)同位法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合用特别规定。(3)同位法中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时,使用新规定。(4)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例题·单选题】(2023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依法解决劳动争议时,应遵循()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效力的法律合用原则。A.政府规章B.法律C.规范性文献D.地方性法规[答案]B五、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考点:国际劳工公约。截止到2023年10月,我国政府已经批准国际劳工公约25个。第四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一、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考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概念。《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法律规定中的未成年工是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二、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考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劳动法》59条规定:严禁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三、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特殊保护考点:女职工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一)经期保护《劳动法》60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二)孕期保护《劳动法》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三)产期保护《劳动法》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产前15天,产后75天。女职工流产具体休假办法: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根据医务部门意见,给予15天到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四)哺乳期保护《劳动法》63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例题·单选题】(2023年)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A.8个月B.7个月C.5个月D.3个月[答案]B
四、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重要内容考点:未成年工严禁从事劳动的范围。(一)最低就业年龄《劳动法》15条规定,严禁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未成年工的工作时间对未成年工实行缩短工作时间,并不得安排他们从事夜班工作和加班加点工作。(三)严禁未成年工从事的劳动《劳动法》64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四)未成年工的身体检查制度五、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考点: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一)《劳动法》的有关规定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导致损害的,应承担补偿责任。(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的,应责令改正,并按每侵害一名女职工或未成年工,予以3000元标准以内的处罚。1.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2.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及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4.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用人单位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从事夜班劳动的;5.女职工产假低于九十天的;6.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7.未按规定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例题·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给予女职工生育产假少于()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A.30天B.60天C.90天D.180天[答案]C第十四章劳动用人制度第一节招用人员
一、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考点:用人单位自主用****和义务;招用人员途径;招用人员的严禁性行为;反歧视。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法律规定重要有:《就业促进法》、《劳动法》、《严禁使用童工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一)自主用****用人单位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二)招用人员途径途径: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参与职业招聘洽谈会;委托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招聘信息;运用本公司场合、公司网站等自有途径发布招聘信息。(三)用人单位的义务1.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2.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依法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规定了解的其他情况。3.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规定,及时向其反馈是否录用的情况。4.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公开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信息和使用劳动者的技术、智力成果,须经劳动者本人书面批准。5.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7.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协议,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协议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协议或者集体协议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四)严禁性的行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2.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3.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4.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招用的其别人员;5.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合法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7.以诋毁其他用人单位信誉、商业贿赂等不合法手段招聘人员。(五)反歧视指招用人员简章或招聘广告中,不得有对妇女、残疾人、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少数民族劳动者等人员提高录用条件或拒绝录用的内容。(六)从事特殊工种劳动者的招用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应当依法招用持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招用未持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须组织其在上岗前参与专门培训,使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例题1·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不得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等有拒绝录用的内容。A.无许可证件的外国人B.勤工助学大学生C.传染病病原携带者D.无身份证件者[答案]C【例题2·多选题】(2023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不得()。A.以担保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B.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C.招用传染病病原携带者D.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E.招用未成年工[答案]ABDE二、就业登记★★考点:就业登记。1.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到本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当于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登记手续。2.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由本人在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三、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规定★★考点:外国人的就业管理。(一)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一般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须具有下列条件: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2.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3.无犯罪记录;4.有拟定的聘用单位;5.持有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外国人在我国就业需要申办:就业许可证;职业签证;就业证(入境后15日内办理);居留证(入境后30日内)。--外国人在我国申办就业许可证的程序是:1.由用人单位填写《聘用外国人就业申请表》,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拟聘因素和所拟聘外国人基本情况的文献,由行业主管部门按法定条件审批。2.经审批后,用人单位应持申请表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办理核准发证手续。中央级用人单位、外商投资公司和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可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和办理就业许可手续。3.获准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由授权单位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告知签证函以及就业许可证。--申办职业签证的程序:获准来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凭就业许可证书和签证告知函以及本国有效护照或代替护照证件,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处)进行职业签证。--申办就业证的程序是:用人单位应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就业许可证书、劳动协议及其有效护照或代替护照证件,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并填写外国人就业登记表。--申办居留证的程序是:已办理就业证的外国人,应在入境后三十日内,持就业证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居留证。居留证有效期限可根据就业证的有效期拟定。(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特殊规定1.一些单行法规或规章对外国人到中国就业,规定具有中国政府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2.在我国就业可不申办就业许可证的外国人重要是指:(1)由我国政府直接出资聘请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或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出资聘请,具有本国或国际权威技术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确认的高级技术职称或特殊技能资格证书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并持有外国专家局签发的《外国专家证》的外国人;(2)持有《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海上石油作业准许证》从事海上石油作业、不需登陆、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劳务人员;(3)经文化部批准持有《临时营业表演许可证》进行营业性文艺表演的外国人。【例题·单选题】(2023年)在我国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应年满()周岁。A.20B.18C.16D.14[答案]B四、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的规定★考点:台、港、澳人员的就业管理。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证制度。符合下列条件的台、港、澳地区居民可以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办就业证:1.年龄18至60周岁(直接参与经营的投资者和内地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超过60周岁);2.身体健康;3.持有有效旅行证件;4.从事国家规定的职业(技术工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有相应的资格证明;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用人单位为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申请办理就业证,应当向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就业申请表》和其他有效文献(共6项)。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用人单位提交的《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就业申请表》和有关文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就业许可决定。五、违反法律规定招用人员的法律责任考点:违反法律规定招用人员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2.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存在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合法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等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当事人导致损害的,应当承担补偿责任。3.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4.用人单位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严禁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当事人导致损害的,应当承担补偿责任。六、再就业的基本政策考点:再就业的基本政策。《再就业优惠证》。相应的政策扶持:1.鼓励自谋职业与自主创业2.鼓励公司吸纳就业3.扶持特殊人员就业第二节用工管理
一、劳动协议法律关系考点:劳动协议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协议法律关系的内容。(一)劳动协议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动协议法律关系,是指基于劳动协议法律事实,由劳动协议法律调整,从而形成的劳动协议权利义务关系。(二)劳动协议法律关系的特性(三)劳动协议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协议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四)劳动协议履行地原则劳动协议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协议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协议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二、劳动规章制度★★考点:规章制度及其制定程序;规章制度效力;违法劳动规章制度的解决。(一)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国有公司制定劳动规章应当经职代会讨论通过。非国有公司,并不强制经职代会讨论。(二)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三)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劳动规章制度要具有法律效力,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内容合法,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二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三是要向劳动者公示。(四)违法劳动规章制度的解决1.允许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协议,并有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2.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三、违约金考点:违约金。1.培训服务期2.竞业限制四、经济补偿的特别规定★★考点:经济补偿特殊情形及纳税。(一)经济补偿的特殊情形1.劳动者非因本人因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协议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顿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协议不合用劳动协议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协议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二)经济补偿金的纳税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涉及用人单位发放经济补偿金、生活补贴费和其他补贴费用),其收入在本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3.公司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公司职工从该破产公司取得的一次性安顿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五、劳动协议法的特别规定★★考点: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一)劳务派遣1.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2.劳动协议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协议,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3.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4.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定义务(1)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2)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3)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4)在跨地区派遣劳动者时,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保证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符合用工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标准。(5)因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给被派遣劳动者导致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补偿责任。(6)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5.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1)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2)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与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协议,也可以在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协议法》第38条的违法情形时,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协议。6.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1)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2)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3)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规定和劳动报酬;(4)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5)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6)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7)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7.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协议的权利8.劳务派遣岗位的范围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行。9.违反劳务派遣规定的法律责任(二)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1)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协议;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协议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协议的履行。(2)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3)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4)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告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5)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6)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例题1·单选题】(2023年)劳务派遣单位在跨地区派遣劳动者时,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A.用工单位所在地B.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C.用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D.劳务派遣单位规章制度[答案]A【例题2·单选题】(2023年)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日。A.7B.10C.15D.30[答案]C第三节集体协议与集体协商
一、集体协商与集体协议的概念、特性考点:集体协商与集体协议的概念。集体协商,又称集体谈判。是一种由单个雇主、雇主群体或组织同单个或者若干工人组织之间签订各种协议的过程。集体协议,又称集体协议或团队协议,在我国,集体协议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公司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一)集体协商的特性(P241)(二)集体协议的特性
二、集体协议的签订★★考点:集体协议签订的程序。(一)集体协议签订的主体主体:工会(没有工会的公司,由职工推举代表);公司(二)集体协议的类型1.专项集体协议2.区域性集体协议(三)集体协议签订的程序1.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拟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2.提出集体协商规定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规定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规定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合法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3.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4.集体协议的审查集体协议或专项集体协议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协议或专项集体协议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5.集体协议生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协议或专项集体协议即行生效。6.集体协议的法律效力三、集体协商的内容考点:集体协商的内容。集体协商双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协议或专项集体协议:(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安全与卫生;(五)补充保险和福利;(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七)职业技能培训;(八)劳动协议管理;(九)奖惩;(十)裁人;(十一)集体协议期限;(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协议的程序;(十三)履行集体协议发生争议时的协商解决办法;(十四)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四、工资集体协商考点: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工资集体协商是职工代表大会与公司代表依法就公司内部工资分派制度、工资分派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五、集体协议争议解决★★考点:集体协议争议解决。1.集体协议争议的概念:因集体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协议发生的争议就是集体协议争议。2.集体协议争议的解决方法和程序:(1)签订集体协议争议解决的管辖地方各类公司和不跨省的中央直属公司发生争议的解决,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拟定管辖范围。全国性集团公司、行业性公司以及跨省的中央直属公司发生的争议,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指定有关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受理,或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方面协调解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解决机构是受理和协调解决签订集体协议争议的平常工作机构。(2)签订集体协议争议的解决方式①因签订集体协议发生的争议:因签订集体协议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解决机构书面提出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解决。②因履行集体协议发生的劳动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尚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产生的代表依法申请仲裁。协调解决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解决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协调解决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因履行集体协议发生的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劳动争议解决条例》解决。【例题·单选题】(2023年)因()集体协议发生的争议,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劳动争议解决条例》解决。A.履行B.解除C.终止D.签订[答案]A第四节劳动争议解决一、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考点: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的重要法律规范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其他法律依据尚有《劳动法》、《公司劳动争议解决条例》、《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考点:劳动争议当事人及其享有的权利、义务;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及划分。(一)劳动争议当事人1.当事人劳动争议案件中存在劳动关系的公司与职工。特殊情形:(1)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2)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3)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消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依法将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4)劳动者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发生争议,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应当将发包的组织和个人承包经营者作为当事人。2.第三人3.代理人(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P246)(三)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P247)(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活动中,既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也实行“谁决定,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1.用人单位举证责任2.仲裁庭拟定举证责任3.诉讼中的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在诉讼活动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协议、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例题·多选题】(2023年)在劳动争议诉讼活动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协议和()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A.公有住房转让B.住房公积金C.减少劳动报酬D.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E.仲裁时效中止[答案]CD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政策规定★★考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仲裁管辖;回避;鉴定;劳动争议诉讼的司法解释内容。(一)时效期间★★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是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关于仲裁申请时效期间的补充规定(1)仲裁时效中断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当事人批准履行义务。(2)仲裁时效中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拟定等有其他合法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定1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因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3)劳动报酬争议的仲裁时效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中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劳动争议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协议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2.劳动者由于工伤或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4)家庭或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5)个体工匠与帮工或学徒间的纠纷。(6)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间的纠纷。(三)仲裁管辖★★1.实行地区管辖2.申请人选择3.劳动协议履行地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协议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有劳动协议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4.移送管辖5.管辖异议(四)回避仲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也许影响公正裁决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五)鉴定(六)仲裁文书传达(七)仲裁案卷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5年。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2023,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例题1·单选题】(2023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申请仲裁时效的规定,假如当事人可以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A.中止B.终止C.连续计算D.中断[答案]D【例题2·单选题】(2023年)若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协议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法应由()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A.劳动协议履行地B.用人单位所在地C.先收到仲裁申请D.劳动者选择[答案]A【例题3·多选题】(2023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因()产生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A.劳动协议解除后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B.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C.劳动关系解除后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返还抵押物D.劳动者因患职业病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E.个体工匠支付帮工报酬[答案]BE四、劳动争议诉讼的司法解释规定考点:劳动争议诉讼的司法解释内容。(一)直接起诉的事项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必再进行劳动仲裁程序,而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按普通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二)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诉讼的解决(三)特殊情形下的诉讼当事人(1)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协议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四)执行的特殊情形(五)财产保全申请的解决第十五章工资福利与工伤、生育保险第一节工资福利一、工资分派制度的概念考点:工资的概念。《劳动法》中的工资:用人单位以各种形式支付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涉及保险福利费用以及其他非劳动收入。二、工资的构成形式及基本原则★考点:工资的构成;工资分派原则。(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种类涉及:超产奖、质量奖、节约奖、安全生产奖。(四)津贴和补贴(五)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工作制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劳动;工作日是法定节日的,要按照《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三、工资支付★考点:工资支付的内容、形式。(一)工资支付的形式(二)工资支付的项目★劳动者以下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贴费、计划生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三)工资的部分扣除★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资,但是,在七种情况下扣除劳动者部分工资不属于克扣工资。(P254—255)四、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考点: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五、职工福利考点:职工福利的概念、内容;职工遗属待遇;职工福利费。第二节工伤保险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考点:工伤保险的概念。工伤保险又叫职业伤害保险,是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因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其本人或供养亲属给予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二、工伤保险的原则和覆盖范围考点:工伤保险的原则和覆盖范围。(一)原则1.无过失责任原则2.损害补偿原则3.防止、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二)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我国境内的各类公司,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参与工伤保险,为本单位所有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三、工伤认定★★★考点:工伤认定。(一)用人单位的责任《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参与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用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工作因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合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因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1项、第2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3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贴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三)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例题1·单选题】(2023年)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按月支付。A.所在单位B.工伤保险基金C.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答案]A【例题2·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部分丧失劳动能力B.所有丧失劳动能力C.工伤D.职业病[答案]D【例题3·多选题】(2023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有()。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受到事故伤害的B.患职业病的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事故伤害的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E.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答案]BE【例题4·多选题】(2023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应视同工伤。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C.职工在原单位非因工负伤、到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D.在休假期间受到事故伤害的E.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答案]AB四、劳动能力鉴定考点: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限度和生活自理障碍限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五、工伤待遇考点:工伤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估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第三节生育保险一、生育保险的概念考点:生育保险的概念。生育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对女职工因生育子女而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和正常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二、生育保险的重要内容考点: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基金筹集;生育保险待遇支付。(一)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和基金筹集涉及两部分人员:一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队的女职工;二是城乡公司及其女职工。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公司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本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拟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二)生育保险待遇支付生育保险待遇涉及产假、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服务第四节公司补充保险目前我国的公司补充社会保险重要是公司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一、公司年金考点:公司年金;建立公司年金的原则。公司年金:是公司及其职工在依法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和条件下,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一般又称公司补充养老保险。(一)建立公司年金的原则公司年金由国家宏观指导、公司内部决策执行,费用由公司和职工个人缴纳,公司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二)公司年金的缴费(三)现行公司年金的重要政策1.建立公司年金的范围2.建立公司年金的程序3.公司年金方案的内容公司年金方案合用于公司试用期满的职工。4.公司年金的发放(四)公司年金协议争议的解决因履行公司年金协议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请仲裁或者诉讼;因订立或者履行公司年金方案发生争议的,按国家有关集体协议争议解决规定执行。二、补充医疗保险考点: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是单位或特定人群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水平和疾病的严重限度,自愿参与的一种辅助性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和完善。重要涉及: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贴、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第十六章劳动法律责任及执法、生育保险第一节劳动法律责任一、劳动法律责任★★考点:劳动法律责任及其形式;用人单位及劳动者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责任内容。劳动法律责任,即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责任,是指由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一)劳动法律责任形式1.行政责任。行为人因违反劳动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律法规时,依法应当承担,并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行为人所在单位以行政制裁方式予以追究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或劳动协议的约定而承担的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进行制裁,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P264(重点:3、4、5、7、8、11)1.侵害女职工及未成年工权益的法律责任(罚款额度: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2.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3.未订立书面劳动协议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协议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协议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4.未依法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协议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协议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协议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协议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5.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6.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法律责任7.违法劳动安全规定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对负责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违反社会保险缴费规定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无端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责令其补交所欠款额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10.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11.违反劳动监察规定的法律责任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23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12.违反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规定的法律责任13.违法扣押证件的法律责(三)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因劳动者存在违法情形,致使劳动协议被依法确认无效,给用人单位导致损害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补偿责任。劳动者违反《劳动协议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协议,或者违反劳动协议中约定的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导致损失的,应当承担补偿责任。【例题1·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对负责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补偿责任D.领导责任[答案]B【例题2·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无端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除责令其补交所欠款额外,可以按()加收所欠款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年[答案]A【例题3·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协议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的,自应当订立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A.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协议B.无固定期限劳动协议C.保密协议D.集体协议[答案]B【例题4·单选题】(2023年)因劳动者存在违法情形,致使劳动协议被依法确认部分无效,由此()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补偿责任。A.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协议B.使劳动协议部分条款无法履行C.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协议D.给用人单位导致损害[答案]D二、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考点:违反集体协议责任的基本内容。(一)集体协议的法律效力(二)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公司、工会基层组织与职工中的任何一方违反集体协议,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公司主管人员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工会负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责任,由上级工会予以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第二节劳动监察执法一、劳动监察的含义和属性考点:劳动保障监察的含义、属性。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解决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劳动监察的属性:1.法定性。2.行政性。3.专门性。4.强制性。二、劳动监察的形式和处罚方式考点: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处罚的方式。1.劳动监察的形式有四种:(1)积极到用人单位及其工作场合进行检查的平常巡视检查(2)通过任何组织和个人举报、投诉对用人单位也许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的专案查处(3)针对一定期期问题比较集中或重要的事项开展的专项大检查(4)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报送的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书面材料2.劳动监察的处罚方式(1)责令用人单位改正(2)警告(3)罚款(4)没收违法所得(5)吊销许可证三、劳动监察机构的设立及职责四、劳动监察的原则考点: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的原则。1.重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则2.合法原则3.公开原则4.公正原则5.高效、便民原则6.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7.保障行政相对************利原则8.监察执法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五、实行劳动监察的内容和程序★考点: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和程序。1.劳动监察内容(1)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2)监督检查职业中介行为(3)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实行劳动协议制度(4)监督检查就业服务机构依法办事(5)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标准(6)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参与社会保险2.劳动监察程序(1)备案(2)调查。劳动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备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毕;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3)解决。假如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不再查处。【例题·单选题】(2023年)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A.应备案受理B.不再查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53-202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空制动系统
- GB/T 43133.2-2024运输包装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周转箱第2部分:试验通用规范
- 2024年度文化传播公司活动策划合同
- 2024年度楼梯建筑项目施工合同
- 2024年度安置房买卖与旧区改造合同
- 《黄金矿产投资报告》课件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
- 2024年度船舶玻璃钢防腐工程合同
- 2024年度电线电缆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港口建设中破桩头劳务合同
- 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含答案
- 《中医护理学绪论》课件
- 2024《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福建省福州杨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024年《小学教育学》课件:教学方法与手段
- 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模式与实践方案
- 2024年工程制图教案发展趋势预测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课件多篇
- 汽车维修行业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 英语演讲技巧与实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央企国企用工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