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人性真相我们将从古希腊、中世纪,以及近代欧洲三个阶段进行讨论,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人性观。这体现出西方文化历史演进的脉络。第一阶段:古希腊时期,偏向从“人的现状”看人性的问题,亦即就一个人具体的生命有什么样的能力、表现、要求等,进行探索。第二阶段:中世纪时期,以基督教为主,人们的思想都与宗教有关,所以从“人的起源”来看问题,亦即相信人是上帝造的。这给人性一个很清楚的轮廓。第三阶段:近代欧洲时期,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的生命特色”,探讨“人应当往哪里发展”。一、就人类的现状而言——古希腊思想谈到希腊思想,我们要参考三种观点,分别是荷马史诗、德尔斐神谕、亚里士多德哲学。1.荷马史诗:能够=应该=必然荷马,古希腊盲诗人。公元前873年生。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中对人性的了解,基本上是一个“能够=应该=必然”的公式。“能够=应该”是指,只要我能够做到,就应该去做。如果我能够攻下一座城池,那么就应该去攻占它,否则我的这种能力就是无所谓的、不能落实的。换言之,上天赋予我们这么大的能力,就是要我把它展示出来。而“必然”则代表命运,我能够攻下这座城池,我就应当攻占它并且,命运必然规定我要攻占它。“能够=应该=必然”这种观点反映出强权就是公理的思考模式。这种想法是比较原始的,反映出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能力为主的互动方式,而这能力又可以延伸为权力和暴力。“天上地下,唯我一人独称尊;古往今来,打遍天下无敌手”用这种方法理解人性,就会有问题。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青年壮年这个时期在各方面都处于高峰,因此就可以为所欲为,别人可能也阻止不了。然而,我们都曾有幼年、将会衰老,当我们处在这个时段该怎么办?换言之,在思考时必须注意到普遍性的问题。亦即,一个观点、理论的提出,应当适用于人生中的每个阶段,以及社会中的每个人。如此一来,对人性的理解才是比较完整。2.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德尔斐神庙是古希腊神殿,供奉着太阳神——阿波罗。对很多人而言,它是一个解决个人迷题的地方。人总是充满困惑,古代的教育又不够发达和普及,因此,一般人有迷惑时都会到那儿去求签,请神殿中的祭司解释。德尔斐神庙可以说是古希腊的信仰中心。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这都是前人经年累月体验得来的智慧。然而,认识你自己,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一个人就算有了一定的知识和阅历,都不见得能够认识自己。我们总以为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个性,就算认识自己了。其实,这并不是那样容易。因为人有选择和学习的可能,经过一件事、看过一本书之后,你可能就会和以前的自己有所不同,就会有所改变,甚至变成完全不同的人。这样,就会造成认识自己的困难。认识你自己代表人在“知”的方面应有的态度,与其去了解世界,不如多了解自我,因为人对世界的了解永远不可能足够,也不可能停止,只有自我对每个人来说才是最切身的。同时世界问题的根源性在于人自身。学海无涯,回头是岸。真正的知识却在于你自己。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理性去思考我们自己,去感悟我们自己,学会认识自己的过去、未来和现在,把已经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融会贯通。回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这反而是个出发点。德尔斐神庙的第二句话是“凡事物过度”。这句话与人们的行为有关,亦即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分,要懂得适可而止,要给自己、也给别人留有余地。孟子说孔子是“不为已甚者”。意思是:孔子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太过分。3.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人是理性的动物希腊时期的人开始对人的看法是为所欲为,亦即“能够=应该=必然”(第一阶段)。接下来逐渐在知与行的方面有所限制(第二阶段)。接着就是哲学开始出现之后的思想时期(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一个简单的概括就是。“人是理性的动物。”的确,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理性。在他看来,人的特性在于灵魂根据逻各斯(logos)来运作,逻各斯在希腊文中,就是言说、叙述、理性适当比例等,它描绘的就是人是理性的动物。后来,由logos推衍出logic(逻辑),并且很多学问的词尾都有它,比如,biology(生物学)、psychology(心理学)、sociology(社会学)theology(神学)。这代表任何学问都要有理性运作才可以成立。二、就人的起源而言——基督教
中世纪时期也就是一般所谓罗马时代(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这个时期罗马人统一了欧洲,建立了罗马帝国。在哲学、文化领域谈论中世纪感觉很遥远,因为这个时期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思想可以影响到现代人,它是一个以宗教为主导原则的时代。1.基督教与天主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如何区分的?凡事信仰基督的团体都称为基督教(Christianity)。基督教又分为三大系统:天主教(Catholic)、东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这三个系统相信的是同一本圣经,但是解释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天主教音译“加特力教”,意译“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是取自中国一句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天主教是这三个系统中历史最悠久的,由耶稣亲自创立,任命彼得为教会领袖。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天主教是目前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人数超过11.3亿。11世纪时,在希腊半岛出现了另一个派别,成立于罗马东方,称东正教(英语:EasternOrthodoxChurch)又称正教、希腊正教、东方正教,是基督教其中的一个派别,主要是指依循由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所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基督新教,简称新教,或译为更正教、反对教,中文译为“基督教”,因相对于原本的天主教(旧教),称为新教。基督新教是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或其中不断分化出的派系的统称。也称作抗议宗或抗罗宗或誓反宗。词源来自德文的Protestanten。目前全球约有5亿9千万教徒。新、旧并不代表价值判断,其区别在于:旧的天主教是一脉相承的,至今还是由罗马教宗来领导;新的基督教则是各自分立的,相当多元化的,目前有名可称的新教已达到200多以上。新教发展往往是具有本土特色,只要经济上能够独立,主持者可以自由形成某种特定的解释方式。这种解释方式往往得自于个人的启发,而未必具有完整和一贯的系统。如此一来,容易与原始的基督教渐行渐远,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教派和光怪陆离的传教方式。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基督教并不只是指新教,而是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的这个系统,也就是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这三个系统中,天主教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东正教从11世纪开始,新教从16世纪开始,三教人数累计可达到21亿多,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宗教。2.神的形象与原罪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这样的人具有两点特色:神的形象与原罪。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神的形象,不论住在那里,人的内心之中都有一点“灵明”,可以让他在许多关键的时刻发现自己具有神性。但是人因为有身体,所以也无法排除兽性。由此可知,人是介于神与兽之间的。神的形象代表正面的力量,亦即每个人都有良心,会自我要求去行善。另一方面,人还有原罪。自古以来就不断地有人在犯罪。这里的犯罪不是我们日常所知的触犯刑律的犯罪,而是指面对神明,却在起心动念、言行上违背他的旨意。
罪行美德色欲(Lust)贞洁(purity)贪食(Gluttony)节制(self-restraint)贪婪(Greed)慷慨(vigilance)懒惰(Sloth)热心(integrity)愤怒(Wrath)温和(composure)妒忌(Envy)宽容(giving)傲慢(Pride)谦逊(humbleness)《七宗罪》a.好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b.饕餮-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c.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d.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e.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赋与的权力以外,行使惩罚他人的意欲亦被归作愤怒。f.妒忌-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g.骄傲/傲慢-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因拥有而感到比其他人优越)其中,骄傲、傲慢是七宗罪中的第一条,因为一个人如果骄傲,就会忘记自己原是受造之物,以为自己很伟大。可以自行成就许多事。人有神的形象,这代表正面;但是又有原罪,代表负面。每个人都有惰性和劣根性,有时候会觉得内心出现一种难以了解的、可怕的欲望,而是只是不能说出口的。然而,假使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真面目的话,恐怕要像逃避瘟疫一样溜之大吉了。3.得救之途:信、望、爱
在基督教中,一个人如果要得救,必须通过信、望、爱三种德行。信就是信仰,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信耶稣得永生。当然,信仰领域是很难考察的,也无法证明是否信耶稣真的会得到永生,就像我们很难证明人是否有灵魂一般。不过,一旦相信之后,人生的视野将会豁然开朗。有信仰可以产生希望,就是面对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而不害怕,即使遭遇世间一切痛苦的折磨,也不会放弃乐观盼望的心情。然后以信仰与希望为个人生命的基础,发挥无限的爱心,不但可以爱人如己,甚至要舍己为人,因为他相信神就是爱,人除了爱之外,一切都是虚幻的。人生在世,若有信、望、爱三德,死后将获得永生。这是基督教的核心理念,也是人惟一的得救之途。”4.中世纪≠黑暗时代
中世纪是一个大体上安定的时代,一个时代能够稳定长达一千多年,似乎就不应该称为黑暗时代。这个时期的人能够生活平静,原因之一是他们信仰宗教,活在来世可以得救的希望中。真正的黑暗是心灵上的黑暗,而与科学上的发现、发展、发明无关。如果以科学的进展作为评断黑暗与否的标准,未免过于牵强、狭隘。今天,我们是否能够回答“我为什么还活着”?我们有什么把握说“活得很有希望,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活着》中的经典对白:1.“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以后呢?”——“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了。”——“那我就可以骑牛了!”2.“千好万好,活着就好!”3.“咱们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下来不易,得好好活着。”中世纪的人有把握这么说,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宗教的环境中,教堂、教义课。他们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信仰上帝以拯救自己的灵魂,他们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如此一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然比较稳定,能够按部就班走下去,而不会感到迷惑和彷徨。稳定的心态,做事踏实的心理。内心平和而安定,不会为了生命中的苦难而绝望。我们可以想象,这不是一种幸福的状况吗?信仰所强调的是意念的转变。换言之,所谓信仰有时候不太在乎你做了什么事,而是在乎你的心究竟怎么想。要真心为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由此可知,有心和无心就有了差别。宗教之所以不在乎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因为行为是相对的,有时候乍看起来是坏事,久而久之却变成了好事。三、人类的生命特色与未来发展——近代世界
西方从中世纪跨入近代世界,是一个急剧的演变过程。西方人在思想上经历了一连串的震撼,无异于一次次革命。在宇宙观上,出现了天文学革命;生命观上,出现了进化论;在社会政治上,出现了个人自由和革命的思想;在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由于上帝造人是宗教所给的答案,无法在经验上获得验证,随着人类知识的进展,科学家开始进行客观研究,探索生命起源的问题。其中,达尔文在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进化论是最有代表性的。进化论认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而来的,在生命的本质上不应该有差别。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所谓人格的尊严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基础,更遑论人生有什么特别价值。达尔文的学说出现后,对西方原本以宗教为基础的价值观造成很大威胁,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达尔文的思想也在近代西方文化中造成很大影响,许多重要的思想家都信奉他的理论,比如,恩格斯、尼采、弗洛伊德等。达尔文使人们开始不去询问“神如何造人”,转而着重于探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命”。如此一来,也就从“以神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真正去观察人类生命的特色,以及人性究竟如何。1.从达尔文到柏格森
在达尔文的理论流行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位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他把进化论修改为创化论。所谓的创化,就是把创造(creation)和进化(evolution)二者结合起来,认为整个宇宙都是具有生命,甚至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而生命一定要发展。达尔文的问题在于“一条鞭法”,亦即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同一个来源,从低等到高等慢慢发展,最后出现人类。柏格森则认为物种的发展并非只有一条路,至少应该有三种途径:植物、动物、人类。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说动物是我们的祖先。更何况,达尔文自己也承认动物和人类之间有个“失落的环节”,一直没有办法找到。既然如此,我们又怎样肯定说人是从猴子演化而来的呢?事实上,我们现在都无法证明!2.失落的环节:理性思考
根据简单的测试,当人的身体与猩猩一样大的时候,猩猩的体力比人大四倍。除此之外,人与猩猩还有什么差别?当人的头同猩猩的头一样大的时候,人的大脑占的比例是猩猩的四倍多。由此可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自然界中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然而,由于人有理性、可以思考,所以胜过其他动物。马克思说,再好的蜘蛛所结的网,也比不上一个最差的工人所造的房子。这是因为蜘蛛结网是靠本能,不需要经过学习,并且无论结得再怎么精密,都只是一张相同的网。而工人则不同,它造房子不是靠本能,而需要先思考。房屋的设计、用途、样式等,这些都是经过学习与思考而来的。3.人与动物分界
柏格森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分界在于:所有的动物都是用身体器官作为谋生的工具。而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使用身体以外的东西作为谋生的工具,所以人可以使用、发明、改善工具,进而改造世界、创造文明。这一点是人与动物最基本、最明显的差别。此外,动物具有种性而缺乏个性,人类则除了有种性之外还有个性。人和其他动物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是因为人有自由。人有自由,因此可以作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往正面发展,也可以选择往负面发展。换言之,人的发展是双向。4.人往哪里去?
任何能量变成热量之后,就不能完全回收(或者说不能再起作用),因此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会慢慢消耗掉,然后整个系统会陷入混乱而瓦解消灭,这称为熵(entropy)。有些人把熵译为“能趋疲”,亦即能量会趋于疲乏。
德日进(1881~1955),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代表作有《人的现象》、《人的未来》和《神的氛围》等如此一来,自然界的发展形成了两个曲线:演化慢慢发展,从简单到复杂,随着复杂程度越高,意识层次也就越高;演化的能量会越来越少,最终耗尽。然而,这一切却因为人类的出现而有了转机,人类跨过了反省的门槛,可以自由思考、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培训课件塑料注射工艺
- 《口腔肿瘤NCCN干货》课件
- 赣东学院《智能硬件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读书的好方法》课件
- 2022年个人与团队管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七年级下《地毯下的尘土》语文版-课件
- 小学生团队活动制度
- 小学生健身操课件视频
- 裁员告知书-企业管理
- 上半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参考计划
- 新加坡学习汇报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课程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 针灸推拿试题(附参考答案)
- 《机械制图》说课课件-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 2023-2024学年成都市锦江区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完整版)初中英语语法专练动名词Word版含答案
- 医院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制度
- 幼儿园医护助教知识学习培训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